考试质量分析6篇.docx
- 文档编号:887115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29KB
考试质量分析6篇.docx
《考试质量分析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质量分析6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质量分析6篇
考试质量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
(一):
教导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期以来,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各科教师真抓实干,都能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挥洒着汗水。
九年级教师放下了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投身于工作之中,是奉献的精神、博爱的胸怀,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全体学生都能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孜孜不倦认真学习,良好的教风、学风已基本构成。
现结合期中考试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题难度总体适中,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潜力兼顾,体现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成绩分析
七年级参加考试34人,8科总分在600分以上4人,500�D�D599之间的11人,400�D�D499之间9人,成绩在300�D�D399之间的10人,总分最高分687,最低分332,平均总分474分
八年级参加考试27人,8科总分在600分以上2人,500�D�D599之间的12人,400�D�D499之间10人,成绩在300�D�D399之间2人,300分以下1人,总分最高分689,最低分274,平均总分497分。
九年级参加考试25人,7科总分在500分以上1人,400�D�D499之间的8人,成绩在300�D�D399之间16人,总分最高分582最低分321,平均总分393分。
从总体来看,各年级均属于正态分布,七年级低分段人数偏多,八年级平均总分比七年级高,九年级高分段中各人差距较大,和第一次月考成绩比较,本次试题题难度有所增大,但不同程度都有所进步,也看到了期望。
三、成绩得失原因分析
1、和以前比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用心性增强,但还应看到基础较差的现实,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还有待加强。
3、及格率、优秀率整体偏低。
尖子生不突出,人数不多,后进生差距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4、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灵活,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还存在,应进一步改善。
四、推荐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以管理促质量。
强化一盘棋意识,构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2、进一步落实包扶工作,任课教师要对包扶的学生勤督促、勤过问、看效果,做到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3、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
4、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不懈努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后半学期里,只要全校师生齐心协作,再鼓干劲,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期末考试必须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学校和家长增光添彩。
考试质量分析
(二):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以质量求生存以反思促进步
2010�D�D2011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区教研室对三年级语文、数学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到达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
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状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D�D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
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资料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必须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必须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潜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具有以下特点:
1、资料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资料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潜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状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
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D�D6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资料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考试质量分析(三):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在本次期末检测中,五(3)班到考率100%,总分为3662分,平均成绩为91.56分,及格率为95%,优秀率为87.5%。
一、试卷分析及考试完成度分析:
试卷题型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应用”、“习作”三大部分。
题目整体分布基本合理,难易适中,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考查“双基”的保底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服务。
能以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资料为范围,做到“三重”:
(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重潜力,包括识字写字潜力、口语交际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
(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潜力。
同时题目类型新(以传统题型为基本,适当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如:
“妙笔生花”、“阅读与应用”。
)、活(考查实际运用潜力,如:
“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等)。
试卷完成状况分析:
学生的掌握状况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语言积累”部分和课本知识的传统题,即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及句子、填关联词;其次是顺应《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尝试题,即“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警示语”这样的考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新型运用创新题,此类题型少数几个学生得分率较低;三是一些分析运用潜力题,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作文”题。
二、题型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积累”部分:
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基础也比较扎实,基本上能到达教材的要求。
这说明抓牢基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加强学生语言的基本积累,夯实生字词,切实完成教材的要求,按教材要求真正完成“识字写字”、“背诵课文”、“读读背背”,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阅读与应用”部分:
完成效果尚可,学少数生的感悟理解潜力有必须的局限性,这说明注重学生感悟潜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卷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对词句段理解潜力的测试,从词、句、段、篇四个方面的不同角度检测了学生的小学语文基本功。
第一、从词的理解上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
第二、从句的理解上看,本卷侧重考查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句子的积累运用,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还算比较到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要求学生能口头,而且务必书面理解教材中的重点资料,这项训练务必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应注重选取一些常见句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潜力。
第三、从段篇的理解上看,本卷考查了学生的基本阅读潜力(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
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潜力尚可,有小部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
而这种潜力的提高则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资料。
还应注重全体,个性是对中差生的训练。
但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量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我们平时就应十分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习作表达”部分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作文题目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
语句基本通顺,资料具体,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生遣词造句的潜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不多。
所以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就应这样做:
第一:
作文教学应加强与课堂、生活的联系。
平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
而所有的训练,都务必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第二、处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
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个问题一向困扰着我们。
但是,我查到了几点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相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思考:
1、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由教师创设情境);2、积累(包括文字积累和视力积累);3、小练笔(读写结合;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4、写作方法的指导。
困惑:
新的语文教材,资料多,学习量大,有些学生学得很充分,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要保证按时完成必须的教学资料的状况下,很难比较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另一部分学生则消化不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
如何缩小两者间的差距,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严峻的考验。
应对成绩,应对不足,我们学会了思考。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困难要解决。
我要更加认真学习�D�D提升自我,不断总结�D�D完善自我,使自己在课改中逐渐成长起来。
考试质量分析(四):
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析
这次期终考试卷题型多样,与平时单元卷题型结构有些类似,试题分课内、课外两类资料。
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等方应对学生的知识和潜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联系教材有所拓展,关注学生的潜力,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又加大了对学生阅读潜力的验收。
从成绩中看出,平日课堂教学较为扎实,尤其在字词句的积累运用方面掌握牢固的学生成绩优异。
此份试卷贴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学段的分目标,紧扣教材,设计多样,重难点贴合学生的实际潜力和水平,考核了学生的语文综合潜力。
此刻结合这份试题本身、学生作答状况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具体教学等方面谈点看法。
二、基本状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实际参加考试人数43人,及格人数29人,合格率70%,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46.3%,整体状况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
三、答题分析
整观卷面,答题状况较好的是第一题:
读拼音,把词语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第二题:
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的字写在括号里;第四题:
将下列词语按要求归类;第十题:
决定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等。
试卷的第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学生完成答题状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具体分析如下:
1、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教材要求学生务必掌握的,就应是很容易的。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对题要求未看清,答非所问,如看拼音写词语的“船艄”写成“船舱”;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题时出现决定的错误,如、胆“怯”写成“却”;三是近义词和词语的比较决定学生掌握理解不够好,如比一比,再组词中的“妨碍”组错为“妨问”、“扳手”组错为“黑扳”。
四是错别字,如“抚摸”、“呻吟”等。
2、句段
第五题:
用一个词概括下面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题: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第八题:
用序号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并回答问题,这些题型由于平时的训练比较到位,学生做得较好,只有极少数学生出现有个别错别音字,如驾“驶”写成了“使、驰”等。
而第七题:
根据要求写句子,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审明题要求,抄错句子或是完成句子的时候也没有注意标点符号,把问号写为句号,故较多人失分。
3、阅读
卷中有两题阅读文字,一题是课内的第九题:
根据情境写话。
以理解作答的资料为主,结合课文,考查学生的理解潜力。
另一题是课外的第十一题:
从答卷状况来看,在老师平时的训练下,不少学生的感悟理解潜力在不断增强,能读懂原文,按要求作答,失分较少。
但也有很多学生在阅读中的根据句子资料决定选取词语,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认真的去读短文,只凭自己的感觉做成决定,故失分较多。
4、习作
从学生答卷状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部分学生能结合习作提示要求,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懂得的一件事或某一种生活道理来写;二是多数学生写作资料具体,层次表达清楚,语句通顺;三是书写工整。
但部分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题目的拟定;中心不够明确;语言积累不多,句子平淡;语言表达不完整,有病句;还有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而失分相对较多的学生习作主要问题有:
一是文章资料空洞,不够真实具体或缺乏真情实感;二是语句不够通顺,表达意思不清楚,病句较多;三是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词不达意。
四、改善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抓好语文基础
本次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较好。
对此我们不能松懈,继续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堂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期末复习中严格检查学生对字、词、句、段等知识点的掌握状况。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潜力
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灵活的读和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加强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
3、拓展思维,培养阅读潜力与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加强培养阅读潜力。
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用心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
要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
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4、加强指导,提高习作水平
加强习作指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潜力和写作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训练学生将习作与阅读,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课内外沟通,注重生活作文,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考试质量分析(五):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本次考试试题是有名校调研调来的试题,
就整个试题而言,有的考题偏难,甚至有的超出考试范围,只有少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潜力的考试命题要求。
这是造成这次英语成绩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取、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单词拼写和写作八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
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尤其是个别题难度相当大,像阅读短文,篇幅表较长,学生做起来首先是在头脑中自己打败了自己。
此次阅读短文的资料相对而言略显枯燥。
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比较吃力。
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也是同学丢分较多的地方。
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
但是学生听力分数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书写潜力太差。
完形填空难易适中,但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学生普遍得分较低,错误率为5%以上。
单词拼写部分,由于涉及到的单词包括上学期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答的不好,得分十分低。
tp:
写作部分为记叙性文章,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
这次考试的另一个题型——补全对话,它既考察了学生的在这段时间学习的交通方式,又联系到了上学期的问路和指路,跨度较大,加大了整张试卷的难度。
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的原因。
二、分析原因
从这次考试来看,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个别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潜力和书面表达潜力比较弱。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这段时间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所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
从这次考试中就应吸取这样的教训。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方面的原因:
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学生的应变潜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3.理解潜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单词和词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准音,然后反复读单词和词组,并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类似用法的词一齐记。
在进行句型时,以小组合作等方式举一反三,反复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句型。
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篇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透过学生自渎文章找出其答案,在整体上感知文章资料。
而且讲解文章时,注意生词在句中的运用、注意文章里出现的词组,注意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针对学生阅读潜力差的问题,我让学生每周阅读英语短文并做笔记。
不会用英文写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
作文是由句子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正确的词组,正确的时态构成。
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写多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语法规则,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潜力;培养学生上课时的听课习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要和老师同步思考出现的问题;讲课时,尽量使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在平时要透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潜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潜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的不足与欠缺,但我相信,只要我认识到它们并及时改正,就必须能提高教学水平。
考试质量分析(六):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状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取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就应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状况
本次考试,我校初一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
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初一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取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潜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潜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决定,此次决定题的得分率略高,在必须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潜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如:
“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如:
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潜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如:
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取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善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潜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潜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潜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潜力的基本资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
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
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潜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潜力。
强调考试中学生必须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必须要清晰,个性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透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今后的教学推荐
1、夯实双基,初三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训练。
坚持讲练结合。
2、透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质量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