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docx
- 文档编号:886749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8.43KB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docx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八
多样论证有章循,分析说理有定据
——议论文叙例和析例训练
[真题展示]
(2015·高考浙江卷)(见专题四)
[品读样卷]
笔下的真实与真心
浙江考生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叶燮曾这样写道。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
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自然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记者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
海明威回答说:
“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于我爱的时候。
”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
当创作者归于平静,搁下笔,却仍能看见作品里正翻涌的温柔与热烈。
唯有如此,创作才有了艺术的品格,笔下才有了能透视创作者心灵的真实。
在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长长的名单中,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
这位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着,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
“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的人写作。
”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
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字——《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
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激昂的斗士留下战斗的呼告,而那些坚守内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着另一个自己。
文学大师木心先生淡泊致远,一直走在向内心朝圣的旅途。
他喜欢从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护那种美好,正如他在《从前慢》中写下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他的笔下,涌出的是清明的心境与追求。
又如杨绛,虽历经苦难却从未放弃,亲人离去也能勇敢面对,她的纯粹和坚忍,从她纯净、“如初生婴儿”的文字中流露出来。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
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内心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
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小船,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
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感悟·借鉴]
名人名言开篇,具有说服力。
提出观点:
世界观不同,心态迥异,作品格调就不同。
举海明威写作的例子,论证心态影响作品的格调。
再举加莱亚诺的例子,论证“火一般的热情和执着”的心态让他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
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叶燮
剖析其本人,论证“文如其人”的观点。
上文两例均从激昂的心态角度论证,本段从淡泊的心态角度论述,逻辑严密,论述严谨,内容全面。
小结上文,把两种不同的心态形成不同的格调归结为“真情实感之于艺术”。
反面一笔,使论述更为严密。
结尾很有意味,令人遐思。
[名师点评]
观点鲜明,结构严谨
本文的话题是“文如其人”,围绕这一话题,作者用宽阔的文化视野,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文笔流畅,观点鲜明。
结构上引用起笔引出话题,通过援引记者对海明威的采访推进议论的拓延深入,然后从多层面回应标题的内涵,十分严谨。
整篇文章站在比较高的层面立意,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观点进行了充分而理性的论证,避免了套话、空话。
文中许多语句都体现着作者的哲思和灵气,如“违背心者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成品,而非心的创造”“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等,这些语句就以它们的深刻性影响和丰富着读者的感受与心智。
一、叙例的要求
1.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
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例如 一同学写作《付出就有收获》作文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
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
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
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没过多久,他就从班上倒数第几名变成了班上第一名,最后还出国留学。
这难道不是“欲取之,必予之”最有力的事实论据吗?
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
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点和叙例要求。
拟改为: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
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所的灯光下读书。
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2.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
凡是众所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例如 在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
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
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
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
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她。
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
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
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笔带过。
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
“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
3.多角度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
这时,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例如 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基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迅……
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堆砌事例之感。
二、析例的方法
议论文不论不证,难以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显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
因此,要学会分析论据。
议论文中分析论据的常见的五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如: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原因上去分析事理,是对事例的充实和补充,使论据更能充分地论证论点。
2.假设分析法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例如:
《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就是用了假设分析法。
注意:
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3.意义分析法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涵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例如:
弄虚作假行不通。
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
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
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瑉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
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
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一语段,通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4.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
一是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一是只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在分析。
例如:
普希金说: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这一语段,写两种人面对困难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观点不言自明。
5.辩证分析法
辩证分析即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也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转换。
例如:
成才要靠主观努力,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要靠主观努力,这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其次,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因。
只强调主观努力,不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或者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作用,都是片面的。
文中画线内容先肯定主观努力的作用,再强调客观条件的必备;然后综合两者辩证分析,使论证无懈可击。
[练习一]运用意义分析法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使语段整体统一。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答案: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练习二]运用正反对比法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使语段整体统一。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使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60年前的那幕惨剧:
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
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
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
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答案:
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
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有句话说得好: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练习三]运用假设分析法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使语段整体统一。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
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
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答案:
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练习四]运用因果分析法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使语段整体统一。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信,但不能盲目》)
答案: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
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
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合理分析论据。
[审题立意]“立着”是“站着”“自立”“独立”的意思,“靠着”,是“依赖”“依靠”的意思。
“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指的是要独立,不要依赖。
立意可以有多个角度:
君子善假于物,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善于“靠着”“靠方能立”,男儿当自立,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正面角度:
不“靠”不“立”、君子善假于物、成功怎能没依靠、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学会“靠着”、善于“靠着”、何妨“靠着”……
反面角度:
靠者必败、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
综合角度:
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佳作借鉴]
唯独立耳
唯独立者,方能开拓自我之理念,建立自我之体系,与史并立,得属于自己之独特人生。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理念世界。
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上,人们看见了他健硕美丽的身躯,因而亲切呼之为“大块头”,从此柏拉图这个名字越传越广以至于他的真名却少有人知。
这个大块头在思考做演说家还是政治家时,遇到了苏格拉底,被他的询问折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他。
他跟着,思索着,却不曾靠着。
当苏格拉底死亡那天,他决定立着。
这一立开天辟地,西方哲学从此绕不开柏拉图。
他画出了完美的理念世界,划分了哲人治国之等级,《斐多》中有他对灵魂的思考,《理想国》中有他对正义的追问。
一切的一切,因他的立,因他的“不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光辉。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侠义人生。
墨子本儒学中人,可虽为儒人,却不唯孔训是从。
他怜惜民众,儒学却为所谓的孝而大倡厚葬;他信世人平等,儒者却大呼有等级之爱。
即便他儒学已成蔚然大宗,最终也决定与其分道扬镳。
这一分,分得激动人心。
他开辟出了一个独特的侠义世界,为了民众,赴汤蹈火不辞也。
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甘为正义而死的侠士,侠士精神后在《史记》的刺客列传中被渲染得浓墨重彩。
后人遥思当年,无不被墨家之兼爱深深打动。
问世间几人能有墨家胸怀?
说者多矣行者寥寥。
与儒学并立,墨家之世界,心向往之。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精神栖息。
他深信格物致知,他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面对着翠绿的丛竹,坐上七天七夜,想得头昏眼花,却依旧一无所得。
他怀疑了,他困惑了,他当真只这一条路可走么?
寻千XX,终究悟道。
这一悟,来得神奇美妙。
“惟其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
”他将心放在了首要地位,一切物景皆心境,你的心可包涵宇宙,你的心能决定花开花寂。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可谓世界级别,不管何时,都可说为人类寻出了一片精神栖息地,任心翱翔,所到之处,莫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与理学并存,心学之境界,唯望神交。
纵览古今,唯其不靠者方能独有建树,各大方之家也唯有立者方能百花齐放。
对于各自人生,也只有做到独立二字,才算人生。
[点评]文章开篇扣住主题,引出“唯独立者”的观点,然后从“理念世界”“侠义人生”“精神栖息”三个方面将论述引向深入。
论述中既有大量的事实论据的引用,又有深刻的道理论据运用。
最后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结尾扣题。
文章融议论、抒情于一体,情辞恳切,启人深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作文 序列 训练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