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word.docx
- 文档编号:884467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80KB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word.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word.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word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一袋1千克大米和接近1千克的黄豆、一袋大枣、一袋味精、一瓶2千克的洗洁精、一袋3千克的洗衣粉、一袋1千克的大米饼、一块1千克的铁。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感知轻重
1、师: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东西,看这是一袋大枣,这是一袋大米,那你们能一下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包东西(重量相等的一袋大枣和一袋大米)哪一包重吗?
2、猜一猜:
你认为哪一袋重?
生:
大米重。
师: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
我觉得大枣重。
师: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
我认为大米和大枣一样重。
师:
同学们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准确的答案呢?
生:
可以称一称。
3、议一议:
师:
那如果现在不称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这两袋东西到底谁重?
生:
可以用两只手拎一下。
师:
还可以?
生:
还可以放在手心里面掂一掂。
4、试一试:
师:
下面我就请几个同学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
生上台拎着估计
师:
你觉得哪袋更重一些?
生:
我觉得大米更重些。
师:
我再请一位。
生上台拎着估计。
师:
你觉得呢?
生:
我觉得两袋差不多重。
5、质疑:
师:
看来物体是有轻有重的,怎样才能知道物体具体有多重呢?
生:
用秤秤。
师:
对,这就需要用到秤。
【评析】:
用两袋体积不一样但重量相等的物体让学生先通过猜测再到没有称想办法估计,让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了物体是有轻有重的,要知道物体具体的重量需要用到称,为下面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称做了很好的引入,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1、说一说:
师:
你曾见过哪些的秤?
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生:
我在菜场上见过电子秤。
生:
我见过科学老师用的一种秤
师:
那叫天平秤。
生:
我见过有一根长长的杆子的称。
师:
那叫秤杆。
生:
我们家有称体重的秤。
师:
那种我们叫它健康秤。
生:
我见过上面有一个盘子下面看重量的称。
师:
那种叫台秤。
2、电脑演示各种秤。
师: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秤。
看(电脑演示),这是电子秤;这是台秤;这是袖珍秤,因为它比较小,便于携带所以我们称它为袖珍秤;这是弹簧秤;这就是天平秤,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这是杆秤;这是健康秤;这最后一种秤有没有见过?
生:
见过,称重的东西的。
师:
对,这种秤叫磅秤,一般用来秤比较重的物体。
3、(屏幕上出示台秤)介绍:
师:
在生活中,人们秤一般物品时都使用台秤。
4、介绍:
师: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师板书:
千克
5、观察:
师:
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了一个圆盘。
师:
我们把它叫做托盘。
生:
下面还有一圈数字。
师:
对,这一圈数字我们把它叫做刻度,这个有刻度的盘就叫刻度盘。
生:
我还看见英文字母kg。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
师: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生:
kg是千克的意思。
师:
这位同学是个有心人,重量单位千克可以用英文字母kg表示。
6、操作:
师:
下面我们来称一称这一袋大枣的重量。
(师把大枣放在台秤上)谁来说说这袋大枣的重量是多少?
生:
这袋大枣重1千克。
师:
你是怎么看的?
生:
现在指针指着1,就表示1千克。
师:
对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
师:
秤面上的数可以表示所称物体的重量,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
7、找一找:
师:
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吗?
(请生上台指一指)
师:
谁再来找找4千克?
(请生上台指一指)
师:
最后谁来找找5千克?
(请生上台指一指)
师:
这不是0千克吗?
为什么说5千克在这呢?
怎样分辨?
生:
如果秤盘上一样东西也没有是0千克,如果秤盘上有东西,指针又指向0就应该是5千克。
8、过渡:
师: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台秤,并知道了它的使用方法,想不想来称一称老师手里这袋米的重量,谁愿意来?
【评析】:
在认识秤的环节,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先根椐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秤,再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认识了台秤及其使用的方法。
整个过程自然流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三)、感知1千克
1、称米
师:
谁来称一称这一袋米的重量?
指名学生称
师:
这一袋大米重多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指针指着数字1,就是1千克。
师:
那1千克到底有多重?
你想不想知道?
生:
想。
师:
下面让请同学们在小组把桌上的大米按学号顺序依次掂一掂体会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注意掂的时候可以拎也可以掂,再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多掂几遍直到能体会1千克的重量。
学生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的重量。
2、掂黄豆(给出大于1千克的黄豆)
师:
知道1千克有多重了吗?
生:
知道了。
师:
不要吹牛,下面我们要来比赛了,你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师:
同学们桌上还有一袋黄豆,老师也不知道这袋黄豆有多重,所以请你们每人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是比1千克多还是比1千克少,如果感觉比1千克重还是轻,如果多就拿一点出来,少的话就再加一点。
老师这儿有多的,直到觉得正好是1千克为止(不准用秤称),比一比哪一组抓得最准。
学生活动
师:
现在请各组把抓好的黄豆到讲台上称一称,我们来看看哪组的感觉最准。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称黄豆的重量。
师表扬比较准确的小组。
3、称鸡蛋
师:
刚才我们感受了1千克的重量,下面老师这儿还有一袋鸡蛋(1千克),我想请几个代表上来掂一掂这一袋鸡蛋的重量。
学生上台掂鸡蛋的重量。
师:
那一袋鸡蛋到底重多少?
师放在台秤上称一称。
师:
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呢,有谁知道?
生:
20个
生:
10个
生:
15个。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大约17个)
4、感知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
师:
老师这还有3袋物品:
大米饼、味精、铁块(出示3袋不同物质重量都为1千克),请你猜一猜哪袋重?
生:
铁块
生:
味精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
师称一称
师:
这说明物体的重量与他的大小无关。
【评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所以这个教学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在此环节中我通过掂1千克大米的重量比赛掂黄豆的重量称1千克鸡蛋的重量并数有几个感知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四个步骤让学生体会了1千克的质量,深刻建立了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净含量、载重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不用秤称,老师也能知道它有多重,你们相信吗?
师拿出一瓶洗洁精
师:
这瓶洗洁精的重量大约是2千克
师放在台秤上称验证。
师再拿出一袋洗衣粉
师:
这袋洗衣粉的重量是3千克。
同样称验证
师:
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得这么准?
你们想不想也学会这种本领?
生:
包装上面有重量的。
师把洗洁精和洗衣粉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观察。
师: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去掉包装后里面物品的重量。
师:
让我们的书本来告诉大家准确知识吧。
学生自学书本第30页上关于净含量的知识。
学生齐读什么是净含量。
师:
所以刚才的这瓶洗洁精的净含量是2千克,而刚才我实际称的重量是2千克多一些,现在你明白了吗?
师出示书上几袋标有净含量的东西,让学生说出其重量。
师指着书上的载重图问:
你知道这两幅张图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
第一幅图表示电梯可以载重1000千克的物体,第二幅图表示这辆卡车可以载重5000千克的物体。
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师: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让我来考考你。
1、巩固练习
(1)买蔬菜(P31想一想3)
①导入
师:
你们中有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菜的呀?
今天小明和妈妈去了蔬菜专区,买了白菜、冬瓜、芹菜、南瓜。
②(出示图)小组讨论
师:
你能根据图上表示的意思说一说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你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生:
大白菜3千克。
生:
冬瓜重8千克。
生:
芹菜重1千克。
生:
南瓜重7千克。
③看了这几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冬瓜比白菜重多少千克?
师:
谁会解决?
生:
8-3=5千克
师:
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
共重多少千克?
师:
谁来解决?
生:
3+8+1+7=19千克。
(2)买水果(P32想一想4)
①过渡
师:
小明和妈妈又来到了水果专区,买了西瓜和菠萝。
②(出示图)小组讨论
师:
你能根据图上表示的意思说一说西瓜和菠萝大约重几千克?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
西瓜大约重4千克,菠萝大约重2千克。
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指针超过4一点就是大约4千克,指针不到2一点就是大约2千克。
师:
像这样指针超过一点或不到一点可以说是大约几千克。
(3)买大米(P32想一想5)
①过渡
师:
小明看到超市的一边堆着几袋米,他想知道一共重多少千克?
可以算一算。
生算一算。
②交流:
师:
你是怎样想的?
生:
每袋25千克,共4袋,所以共25*4=100千克
3、P32自己看你知道吗?
三、小结
师:
这节课,大家对重量单位千克有了初步认识,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有什么想法?
生:
我知道了1千克到底有多重。
生:
我认识了很多秤。
生:
我知道了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鸡蛋。
四、课外实践活动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下课后,我们可以回家:
1、称自己的体重
2、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哪些物品重1千克。
3、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
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评析】:
因为千克这个质量单位与生活紧密相联,所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质量单位的建立。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千克 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认识 千克 教学 实录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