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docx
- 文档编号:883406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66.16KB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docx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1)-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人格魅力论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
§1.1性格魅力与人格魅力孰重
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自于此。
§1.2思维定式的力量
思维定式,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这种“看”和视觉无关,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
立场决定观点。
§1.3思维转换的力量
§1.4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
“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是人类互相信任的基础。
有了信任,才有可能互相合作,实现个人与群体的持续成长。
“人性尊严”的原则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有所体现:
“人类生而平等,享有天赋不可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之权利。
”
“服务”原则,即贡献自我,以及“讲求品质”或“追求卓越”的原则。
“潜能”原则是指人类可以不断成长,进步,释放潜能和施展才华。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成长”原则,即潜能得以释放,才华得以施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的配合。
原则不同于实践。
原则不是价值观。
§1.5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循序渐进。
§1.6新的思想水平
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格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人格操守和动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2)-概论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
§1.1“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我们做什么(What)及为何做(Why);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How);意愿促使我们想要做(Wanted)。
幸福可以定义为,至少可以部分定义为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取长远利益的意愿和能力的成果。
§1.2成熟模型图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1.3“效能”的定义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PCbalance),P代表你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1.4三类资产
物质资产
金融资产
人力资产
§1.5团队的产能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双手,却买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忠诚与热忱的根源;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身体,却买不到他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与智慧的源泉。
效能在于平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3)-习惯一积极主动
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拨,而是要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1.1社会之镜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不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有三种理论:
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1.2选择的自由
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
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情感要服从价值观,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因此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尽管这些事的确会让人身心受创或者经济受损,但是人格和本性完全可以不受影响。
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一是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二是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观,即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
……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如何对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做出回应。
§1.3采取主动
解决方案式的推销(自己)(solutionselling),是事业成功的重要诀窍之一。
§1.4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的确需要面对现实,不但如此,我们还要面对未来。
但真正的现实是,我们有能力以积极态度应对现状和未来,逃避这一现实,就只能被动地让周围环境和条件作用决定我们的一切。
§1.5聆听自己的语言
思维定式决定态度和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意识,通过审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发现内心的地图,比如一个人的语言就可以真切地反映出他是否能够积极主动。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任由情绪控制行为,才会真的被感觉所左右。
§1.6关注圈与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1.7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法控制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
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这显然在影响圈范围内。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
无法控制的问题:
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
§1.8扩大影响圈
§1.9“如果”和“我可以”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更合作,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1.10手杖的另一头—必然后果
抬起手杖的一头,也就拾起了手杖的另一头。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人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往日错误已属关注圈的事实,那是人力无法企及的范畴,既不能从头来过,也不能改变必然后果。
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我们对任何错误的回应都会影响到下一刻发生的事件,所以一定要立刻承认并加以改正,避免殃及后来,而且我们的力量也会由此得到恢复。
§1.11做出承诺,信守承诺
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知识、技巧和意愿都位于影响圈内,改善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改善三者之间的平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4)-习惯二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
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1.1“以终为始”的定义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
§1.2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1.3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
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
§1.4领导与管理:
两次创造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
领导不同于管理。
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会在第三个习惯中谈到。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我相信为人父母者也难免会走入类似的管理误区,只想到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目的、方向与亲情。
个人生活中的领导意识更为匮乏,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
§1.5改写人生剧本:
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其他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为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它还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牢记这些价值观,因为这会让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以价值观为行为准则,一旦生活有变,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无需受制于情绪或外界环境。
§1.6个人使命宣言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
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人格),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也同样是评价一切的标准,它将成为个人的宪法,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
它既是做出任何关键抉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
……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己的本性、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
§1.7核心区
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
当我们专注于这个核心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影响圈就会被扩大,这是最高水平的产能,会有力提高我们在各生活领域的效能。
这个核心还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
“安全感”代表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是否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
“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智慧”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
“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
它们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人生方向可以带来真正的智慧,智慧则能激发力量。
若四者全面均衡,且协调发展,便能培养高尚的人格、平衡的性格与完美的个体。
§1.8各种生活中心
以配偶为中心
婚姻是最亲密,最持久,最美好的,最可贵的人际关系,以丈夫或妻子为生活中心顺理成章。
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以配偶为中心的婚姻关系,多半会出现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
太过重视婚姻会使人的情感异常脆弱,经不起丝毫打击,无法从容面对配偶在行为、感情或情绪上的变化,哪怕是新生命的诞生,婆媳关系、经济困境或对方事业成功等都会让人有危机感。
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一般人通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应对,然而两个背景不同的人,必定存在思想差异。
即使是理财、子女教育、公婆或岳父母的问题也能引起争执。
假如再有一方情感依赖性强,那么这桩婚姻就岌岌可危了。
以家庭为中心
现在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自然。
作为感情投资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家的确能带给人关爱、分享和归属感,但过分重视家庭,反而难以实现家庭的圆满。
以家庭为重或者以家庭作为安全感来源的方面,只会关注子女是否为当下生活所肯定,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流行趋势,反而忽略了子女的真正幸福和成长需要。
这样的父母把孩子的任何“不当”行为都看做对自身安全的威胁。
于是变得心烦意乱,情绪失控,用叫嚷、吓唬、威胁或者惩罚的方法来对待子女,这样的家庭的子女会变得更加叛逆。
以金钱为中心
金钱也可能成为生活中心。
谁也无法否认金钱的重要,因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和经济的保障,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其他需要才能被提上日程。
以养家糊口或其他高尚目的为由来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若是唯利是图,往往得不偿失。
有人为了逐利,不惜将家庭及其他要事撇在一边,而且以为别人都和他“英雄所见略同”。
我认识一位可敬的父亲,他准备带子女出游时,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对话,但是他回绝了。
妻子觉得应该工作为先,但他说:
“工作还会再来,童年却只有一次。
”这样轻重分明的一幕深深印在子女的脑海里,一生不忘。
在他们的心中,这不仅是一堂实例教学课,还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表达。
以工作为中心
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婚姻、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
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的职业或工作。
正因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都以工作为基础,所以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如何妨碍工作的因素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感;他们的人生方向取决于工作需要;而智慧的力量也只局限于工作领域,无益于其他生活领域,因此,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取。
以名利为中心
许多人深受占有欲驱使,不仅想把汽车、豪宅、珠宝、华服等这些有形的物质据为己有,对于那些无形的名誉、荣耀与社会地位也不肯放过。
很多人都从亲身经历中知道名利并不可靠,很有可能会在瞬间落空,但还是拼命追逐。
汶川地区的大地震,楼板可不认识你头上的官帽有多高,你身上的光环有多荣耀,你家庭有多少钱,一样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必须靠名利和物质来肯定自我的那些人,必定终日忧心忡忡,患得患失。
面对名气、地位或者条件好过自己的人就觉得相形见拙,面对稍逊自己的人又趾高气扬。
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如此飘忽不定,起落频繁,却还要固执地守住自己的资产、所有物、有价证券、地位和名誉不放。
难怪有人会在股票大跌或政坛失意后一死了之。
以享乐为中心
与名利紧密相关的享乐也可能成为生活的中心,这在享乐之风盛行的速成主义世界里不足为奇。
电视与电影向人们展示了另外一些人的财富和安逸生活,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渴望。
然而银幕上的浮华生活对于人格、效能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却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
适度的娱乐可使人身心舒畅,有利于家庭及其他人际关系的改善,但是短暂的娱乐和刺激并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与满足。
贪图享乐的人很快就会厌烦已有的刺激,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刺激和“快感”。
长期沉溺于此,他就会以是否能够享乐来评价一切。
难怪马尔科姆·马格里奇说:
“回忆往事,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至关重要,妙趣横生的往事,现在看来是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荒谬。
比如看似耀眼的成就、名望和赞扬,得到金钱和快乐,像撒旦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地,经历“名利场”里的一切。
现在回想起来,所有这些自我满足都不过是海市蜃楼,黄粱一梦。
以敌人或朋友为中心
青少年尤其容易以朋友为重,讲究“哥们义气”,为“哥们”两肋插刀,朋友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我想:
造成这样感情上的依赖,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和不良后果。
以敌人为中心的情况似乎闻所未闻,实则上相当普遍,只是往往不为本人所注意罢了。
当一个人觉得遭到某个在社会层面或感情层面上十分重要的人物的不公平待遇后,很容易对其耿耿于怀,并处处作对,这就是以敌人为生活中心。
以朋友或敌人为中心的人没有内在的安全感,自我价值变化无常,受制于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人生方向也取决于他人的回应,时时揣摩如何反击;他们的智慧受制于敌人为中心的偏执心理;毫无力量可言,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以宗教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
时下最常见的恐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了。
特别是80后出生的人,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私自利,与多数人的价值观相悖。
然而市面上盛行的个人成功术无一不是以个人为中心,鼓吹只索取,不付出,却不知狭隘的自我中心观会使人缺乏安全感和人生方向,也不会有智慧及行动力量。
这就像是以色列的死海,只有流入,没有流出,于是变得死水一潭。
唯有以造福人群,无私奉献为目的追求自我成长,才能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1.9以原则为中心
以正确原则为生活中心可以为发展上述四个支撑人生的因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安全感。
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中心那样多变,所以值得信赖,可以给我们高度的安全感。
原则是理性而非感性的,因此能让我们充满信心,配偶和密友可能离我们而去,但原则不会。
原则不会怂恿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其有效性不取决于环境、他人行为或“流行风”。
原则是永生的,不会毁灭于火灾、地震或偷盗,也不会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里。
§1.10撰写使命宣言并付诸实践
§1.11善用整个大脑
左脑
右脑
逻辑思维与语言能力
创造力与直觉
处理文字
擅长图像
局部与具体
整体与关系
做分析,即分别研究
做综合,即整合各部分
按顺序思考
从全局把握
考虑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处理与时间无关的问题
§1.12开发右脑的两个途径
拓宽思路
人人都能够运用想象力来发掘内心深处真正的价值观,虽然技巧各异,但效果相同。
只要肯用心探究、探求人生目标,就能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生命,把思路拓宽,把目光放远。
心灵演练与确认
确认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
§1.13确认角色和目标
人生在世,角色繁多,比如父母、夫妻、教师、教徒、企业家等等。
为自己的不同角色确定不同的目标。
有效的目标专注于结果,而不是行动。
§1.14家庭的使命宣言
§1.15组织的使命宣言
§1.16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5)-习惯三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习惯一告诉你:
“你是创造者,你掌控自己的人生。
”。
习惯二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
习惯三就是有关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
要牢记管理与领导迥然不同。
从本质上说,领导是一种高效率的右脑型活动,常被人们认为是一门艺术,其基础是一种哲学理念。
如果你需要解决一些个人领导方面的问题,通常都要先自问一些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左脑进行管理,右脑进行领导。
§1.1独立意志:
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务优先安排。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1.2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
人们的满足感通常来源于期望与期望的满足,而这些都在我们影响圈范围内。
§1.3第二象限
时间管理矩阵
紧迫性是指必须立即处理的事情,不能拖延。
重要性与目标是息息相关的。
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物都称为重要,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就越重要。
有些事情紧迫又重要,如有限期压力的计划;
可能有些事情是紧迫但不重要,如有不速之客,或者某些电话;
有些事重要,但是不紧迫,如学习新技能、建立人际关系、保持身体健康等。
当然有很多事情不重要,又不紧迫,如琐碎的杂事,无聊的谈话等。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第1象限
危机,有压力的问题,即将到期
导致:
压力,精力憔悴,危机管理和急救
第2象限
预防、练习、处理人系关系、识别新的机会、计划、真正的娱乐
造成:
远见、预测、平衡、纪律、控制、减少在第1象限的时间
不重要
第3象限
打扰,某些电话、邮件、报告、会议、结尾、有压力的小事、流行的事
导致:
短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危机管理、劳累、失控、阴影及破坏关系
第4象限
琐事、繁忙的工作、一些邮件、一些人的电话、浪费时间、有趣的活动、逃脱性的活动
导致:
完全不负责、失去工作、完全依靠别人、逃离第1和第2象限
不同类的事情要如何去安排,时间如何加以调整,加以运用,这些事情让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四种可以参考。
压力人(A),认为每样事情都很重要,很紧迫。
应该做的是有条有理、有条不紊地去完成你的工作,你应该学习投资你的时间,去做一个从容不迫的人(B)。
你千万不要去做那种很紧急,但不重要的,那种叫做没有用的人(C),你总在应付一些杂事,做不重要又不紧迫的事的人称之为懒人(D)。
注重哪一类事务,你就成为哪一类人。
按照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的观点,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1.4勇于说“不”
我们每天都要对很多人和事说很多次“行”或者“不行”。
只有当你明确了正确原则,并且每时每刻都保证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既定的个人任务上,才会拥有睿智的判断能力,能够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决定。
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第二象限的活动上是一个以原则为基础的思维定式。
§1.5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第二象限的活动上
§1.6第二象限工具
让第二象限成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须满足以下六个重要标准:
和谐一致
即你的愿景、个人使命、角色、目标、优先排序、计划、个人欲望和自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你应该在日程表上留出一个专门的位置写个人使命、角色以及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这样不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看到它。
平衡功能
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能够帮助你平衡自己的生活,明确自己的不同角色,并随时随地检视相关内容,不至于忽略生活中一些最重要的领域,如健康、家庭、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个人成长计划。
第二象限中心
这种工具必须能够鼓励、激发和帮助你把时间集中在第二象限的活动上,免得总是忙于应付各种危机事件,因为你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危机出现。
以人为本
你的工具应该是以人,而不是以日程表为中心。
灵活变通
工具应该是为你服务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它应该符合你的风格,满足你的需要和你特定的行事方式。
便于携带
工具应该便于携带,因为你可能想在乘坐公车的时候查看一下自己的个人目标,想要参照自己的计划去衡量一个新机会的价值。
§1.7第二象限自我管理
以第二象限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
每日调整
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每周目标与正确原则和个人使命联系得越紧密,效能也就提高得越多。
§1.8付诸实践
我想在这里再次强调一点就是,同人打交道,你永远不能去追求什么高效率。
与人打交道,你应该追求有效性,讲求是否行得通;只有处理事情的时候,你才能够追求高效率。
§1.9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首先、以原则为基础;
其次,它接受你内心良知的指导;
第三,这种方法确认了你的个人使命,包括价值观和长期目标;
第四,这种方法帮助你明确自己的角色,平衡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第五,这种方法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计划生活,这让你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必局限于短暂的一天时间。
有一条主线贯穿这五个方面,那就是将人际关系和效果放在第一位,将时间放在第二位。
§1.10高效能的秘诀—授权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是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做完告诉我”。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不是方法,而是最终的结果。
这种授权方式给人们自由,让他们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让他们为最终的结果负责。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且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重点放在“是什么”,而不是“怎样做”上。
大家一起来想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用语言描述最后结果的具体体现,然后再一起安排具体的日程,明确规定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些工作。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其数量要尽快能少,以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如果你知道有哪些方法是行不通的,告诉他们。
要开诚布公,告诉他们指导方针,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可用资源
告诉他们可以适用哪些人力、财务、技术或者组织资源来取得所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
明确奖惩
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应该包括财务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的使命的影响。
§1.11以第二象限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有效的自我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能 人士 七个 习惯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