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docx
- 文档编号:883158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350.88KB
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docx
《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
琵琶反弹作佳音
——高三文言文专题活动化复习探索
马学生
一堂复习课——
我曾经开过一堂公开课,一开始,我就给同学抛出了六句话:
请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文言文。
1.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外表冷漠,内心狂热,那就是我。
2.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湘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3.陈水扁欺骗民众,纵容他的女婿贪赃枉法,但最终他的阴谋被公众揭穿了。
4.你就不要对人家的出色表现大惊小怪了。
5.猫拜见狗,把自己喜欢玩耗子的事情告诉它,于是狗经常拿耗子来讨好那只漂亮的猫。
一天,猪见了狗,说:
“那只猫差不多被你搞定了吧。
”狗红红着脸说:
“哪里,我们只是普通的朋友罢了,没有别的。
”老鼠听说了,报怨说,你们寻开心,为何要把我们搞到这么惨的地步呢?
父子离散,老婆孩子天各一方。
6.沿北高峰上山六七里,找到一处非常优美的所在,大家就停下来,聚在一起野餐。
一个人说道:
“将来如果我有钱有势,一定把这儿买下来,造一幢别墅,我就能独自占有专门享受它了。
”话音刚落,大家就跟他争辩起来:
“得了吧,就你想得美!
如果真是不幸这样,我们宁可与猪狗为友。
你想啊,北高峰从此就因为你而污染了,谁还敢来此观光?
既然这样,你还是不要有钱有势吧,因为那样对人都没好处。
”
整堂课,就是围绕这六个问题展开。
要求同学当场解决,可以商量讨论,可以查阅资料,然后评价交流。
在适当的时机,我甚至给同学提示了参考篇目。
(《齐桓晋文之事》《愚溪诗序》《游褒禅山记》《庄暴见孟子》《赤壁赋》《滕王阁序》等)虽然学生给出的答案千姿百态,但都是运用了已经学习并掌握的知识,有的还明显地融入了自己的创造,在激烈的争论和兴奋的参与中,师生得出了如下得到大家较为认可的答案:
1.貌寝而性温,冰其外,火其内,吾之谓也。
2.小河弯弯而南,入于湘江而觇。
东方之珠怀吾,吾请暖汝膺。
3.扁蔽民,从其婿贪枉,然其诈终见揭于众。
4.君其无异于彼之秀矣。
5.猫见犬,语之以嗜戏鼠,是以犬每献鼠于靓猫以悦之。
他日,彘见之,曰:
“彼猫其庶几入于君之毂乎?
”犬赧而变忽色曰:
“吾与彼直众友耳,无他!
”鼠闻之,怨曰:
“尔等乐戏之,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母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6.由北高峰以上六七里,得尤绝者止,众聚焉而食。
或曰:
“他日,苟吾富贵必买而居之,别墅焉,则吾得专享。
”言甫讫,众龂龂然:
“否!
美哉斯梦,癞蟆之吻天鹅!
诚如是,吾宁友狗彘,念此峰以汝见污,孰忍览也?
然则,幸汝贫贱,缘否无以利人。
通过同学的语言实践,大家掌握并能够应用的知识点涵盖了如下的内容:
实词:
寝,丑陋;乩,探视;膺,胸;请,让;见,拜见;语,告诉;居,占有;
虚词:
之(助词、代词)、然(连词)、于(介词)、其(副词,还是)、矣(语气词,了)、以(连词,来,表目的)、而(连词,表承接关系)、直(只)、夫(语气词,发语词)、相(代,他们)、焉(兼词)、尤(特别)、或(代词,有的人)、苟(如果)、则(那么)、甫(刚刚)
通假字:
从通纵
凝固结构:
“夫子之谓也”、无他(没有别的)、庶几┅┅乎(差不多┅┅了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词类活用:
南,名作动;怀,拥抱,名作动;悦,取悦,使动用法;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别墅,名作动;友,名作动;利,对┅┅有利。
古今异义词:
无异(不要对┅┅感到奇怪)、兄弟妻子、
文言句式:
见揭于众、以汝见污(被动句)、语之以嗜戏鼠(状语后置)、美哉斯梦(主谓倒装)、
翻译技巧:
意译中的比喻法。
(冰其外,火其内——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癞蟆之吻天鹅——做不切实际的美梦)
课后感悟——
与以往的讲、读、练、考这一程式化的复习相比,我觉得这种复习方式是全新的。
它有如下几个优势:
首先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争先恐后,差不多是出现了小学课堂上才会出现的“热闹”场面。
他们无论是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时搜肚刮肚,或者是借助自己文化积淀的语言创造,还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争论,都呈现出一种认真热烈的气氛,这是以往的复习中所从来没有见到的,这样使得易于枯燥的复习变得趣味横生,现在我的学生最乐意上的就是这种课。
其次,这种着眼于应用的复习,实质上是对回归语言本位的契合。
中学学习文言文,不会纯粹是为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说的再直白些为了高考中的那几个题目,许多老师的一个共识却是通过学习,纯化、美化语言,丰富学习者的语言涵养。
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经历过时间的淘沥,都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语言乃至文化的精华,所以这样近乎模仿的语言的应用,一方面的打通了文言文白话文的壁垒,同时也使同学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复活了语言的生命,从而显现出语言的无穷魅力。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文言来翻译,各有各的韵致。
第三,促进了同学们对语言感悟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以往的文言文复习,受制于高考的影响,重在讲知识点,而点与点之间联系却无法融通,有些学生背了许多,但就是无法将其在实际的阅读中派上用场,这一点跟学习英语有些相类。
而这种“由白入文”的“反弹琵琶”,则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视野,在意兴盎然参与其中的同时,他们也渐渐走进了雅致幽美语言殿堂。
有些翻译,他们是能够从所学的文章中找到范例,这样他们对于原文的背诵和理解就更加准确,对于其中知识点的应用也就变得了然;而也有些翻译,程度好的同学竟然想不出来自何处,其实也同样是非常优美和准确的,这时已经可以说差不多登堂入室了。
说到底,这种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目的的复习,虽然也有不少局限,但我还是从中看到了他的生命力所在。
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综合中的提高。
语言的终极目的是欣赏和应用,从这一点上说,这种尝试也许不失为有意义的举动。
课前准备——
如果将这一堂课看作是一篇考场作文,那么在入考场之前准备就是我复习文言文的30多个课时就是对这篇作文的素材积累和构思。
第一步,先是将高中教材中所有的文言知识点作一个总体的梳理,并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课文熟读(不加字、不减字、不换字、不错字、不破句、不重复)甚至是背诵。
第二步,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活用、句式和其他语言现象,用白话文说出,要求学生倒翻译成文言文。
由于一开始的“话题”非常切近实际——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语出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兴趣很高,也非常配合。
很快,学生就领会到了老师的“命题”规律,于是他们自己也就开始如法炮制,拿来考老师考同学。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就进入到下一个个层次。
第三步,同学命题,其别人翻译。
具体做法是,要求同学自己根据教材中的某句话,有意识地运用某个文言知识点或者文言现象,说一句或一段白话文,让其他同学来翻译,所谓“反弹琵琶”。
第四步,“反弹大比拼”。
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出需要别人翻译的八句话,这八句话要分别侧重重点实词、虚词、通假、活用、凝固结构、特殊句式、惯用法等,并且这8句话要尽可能地具有现代气息,贴近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命题人要能准确地说明这句话的依据和出处。
所有的“琵琶”和“反弹”都交给老师,对于其中的句子和答案,由命题人和老师共同研究制定出评分标准。
最后老师将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和“答案”集中在一起,做成课件,并且将所有的需要“反弹”的句子印发给下去,要求同学逐句翻译出来,限时上交。
之后由命题人在自己的“范围内”负责为全班其他同学作出评价,打出分数,最后由老师宣布。
找准切口深入浅出
——《〈呐喊〉自序》创新教学实验与思考
程继伍
教师说,鲁迅作品很耐读;学生说,鲁迅作品很难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选编了鲁迅的《〈呐喊〉自序》,成了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有两点:
一是通过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了解《呐喊》成集的缘由;二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络;教学的难点是课文如何由作者的经历表现思想发展过程。
“读懂”的关键清楚了。
接着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避繁就简、化难为易了。
以下是《〈呐喊〉自序》创新教学实验过程实录(摘要):
一、引题:
略
二、明确本文线索和结构:
从首尾两段中,画出关于《呐喊》来由的关键句。
明确: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梦,“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讨论并多媒体板书:
图1
思考:
这些“梦”作者认为好不好?
(提示注意课文倒数2、3、4自然段)
明确:
是“好”梦。
因为:
①最终能促成《呐喊》成集;②课文倒数第三段:
“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③倒数第二段“高兴”。
简析:
课文倒数第二段复句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图2
思考:
作者的“好梦”显然是指年青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作者为什么要用“梦”来形容?
明确:
因为都是作者美好的希望和理想,但大多未能实现,所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一般。
思考:
鲁迅做的这些“好”梦,最终促成了《呐喊》的成集,值得“高兴”,然而鲁迅在做这些“梦”的时候,心情一直是“高兴”的吗?
明确:
不。
做“梦”的时候,鲁迅更多的感受是“寂寞”(第一和倒数第三段多次提到)。
因为作者执着于“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因此才有“呐喊”。
好梦(高兴)
图3
寂寞(破灭)
呐喊(抗争助威)
小结:
全文叙事线索:
“好梦”(高兴)——“寂寞”(破灭)——“呐喊”(抗争、助威)。
思考:
作者到底做了哪些“不能全忘”的“梦”呢(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这些“梦”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家境——求学——学医——治文——抄碑——索稿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多媒体板书归纳如下(图中部分内容结合下面分析补上):
图4
文中提到“梦”的地方有四处,开头结尾各一次除外,中间两处便是两个“梦”。
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
旧“梦”破灭,新“梦”诞生,直至最终奋起“呐喊”,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三、重点选取关于“铁屋子”争论的分析:
“铁屋子”一段的比喻义:
略。
鲁迅:
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
金心异:
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
争论的结果:
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结论:
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四、总结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讨论课文倒数第三段,小结:
为唤醒沉睡者抗争;为慰藉前驱者助威。
五、作业:
略。
以上教学实验的进程和效果告诉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借鉴:
一、课文模块处理法。
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按重点和难点给课文定模块,然后按作者表达主题的逻辑顺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这堂课把课文大致分成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
《呐喊》的来由是什么?
集中在对课文首尾两段的理解。
第二模块:
作者为什么要以“梦”来形容年青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
重在对课文思路的宏观把握,理出叙事线索:
“好梦”(高兴)——“寂寞”(破灭)——“呐喊”(抗争、助威)。
第三模块:
作者到底做了哪些“不能全忘”的“梦”?
切入口是课文叙事的内容:
家境——求学——学医——治文——抄碑——索稿,以及文中提到“梦”的四处地方(开头结尾各一次除外,中间两处便是两个“梦”)。
第四模块:
关于“铁屋子”争论的分析。
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在模块间安排部分过渡,如第一模块之后的“过渡”是:
作者认为自己“不能忘却”的“梦”好不好?
提示学生注意课文倒数2、3、4自然段。
目的是为第二模块理解做准备。
在完成四大模块的教学之后,安排一个“总结”:
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对课文倒数第3自然段的深层领会)。
模块处理法,不是简单的对课文作肢解式的讲解。
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文体。
鲁迅的作品理性很强,其严密的逻辑性经常表现为语言的相扣、情节的呼应、情感的关联等方面,且往往超越了相邻的上下文范围,经常是一种大跨度的照应,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
模块处理法不失为一种化繁为简的可取办法。
二、信息要点凸现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作者有时借助较为隐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有必要让相关的信息要点凸现出来。
《〈呐喊〉自序》教学实验课正是如此。
在进入第二模块教学活动时,学生很容易平面单一地理解鲁迅对自己所作的“不能全忘”的“梦”的认识。
而对这个环节的理解正是宏观把握课文思路的关键。
鲁迅对自己这部分“梦”的认识有三个要点信息。
第一要点信息是“好梦”,因为①最终能促成《呐喊》成集;②课文倒数第三段:
“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③倒数第二段“高兴”。
为了“凸现”这一要点信息,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复句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见下文图文解析相辅法)。
第二要点信息是“寂寞”。
“高兴”是就“梦”的最终结果而言,过程更多的感受是“寂寞”。
要点信息集中在全文第1自然段和倒数第3自然段,“放大聚焦”作者“寂寞”的心情,从而理解鲁迅是在经历了“好梦”连续“破灭”之后,才终于“呐喊”的。
第三要点信息是“呐喊”,是“好梦”连续破灭之后的抗争,是迷惘过后的坚定的“助威”。
“好梦”的“好”不仅仅是“梦”本身都是鲁迅曾经有过的追求和理想,更是在艰难追求落空之后,才得到的。
因此,也“好”得意味深长,“好”得来之不易。
三、图文解析相辅法。
课堂教学需要理性的美,也不能缺少形象的美。
以理性见长的课文,借助于一定形象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图文解析法有两种情形。
一是简单的配合相关的图片文字,属事例补充型;二是根据原文化解整理为图形,让理解更直观易懂。
这里主要指后者。
《〈呐喊〉自序》教学实验过程中,凡课文理解关键处都采用了图文解析相辅法化解,共设置了四幅画面。
第一画面(见图1),重在图解《呐喊》来由——将抽象的逻辑过程形象化。
第二画面(见图2),重在揭示作者“高兴”心情经历的复杂过程——将看不见的心理历程可视化。
第三画面(见图3),重在帮助学生理出要点信息——将全文宏观思路具体化,为下步深入理解叙事线索,领会“梦”的内容作必要的准备。
第四画面(见图4),重在展示年轻时的鲁迅“不能全忘的梦”的内容要点——将追求理想过程序列化。
图文解析相辅法的合理运用,让课堂既有内容的严谨理智,又有形式的活泼生动。
上鲁迅的文章难度大,不失时机地调节课堂气氛很有必要。
四、疑难问题探究法。
这里所说的探究法是指指导学生围绕课文中的疑难进行探究,从而攻克难点问题。
鲁迅和金心异关于“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争论是教学《〈呐喊〉自序》的一大难点。
有两个层次值得探究。
一是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什么思想观点。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
①“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③“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二是争论的结果怎么样。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
①双方所持观点的不同。
鲁迅认为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认为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
②鲁迅最初社会观的局限性,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
③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由此得出结论,先前鲁迅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深厚思想的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五、课堂内外结合法。
通常上这篇难度较大的课以讲读为主,一般不少于两课时。
但这堂课的教学时数安排是课内讲读一课时,课外自读约一课时。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尝试。
课外约一课时的内容安排很有讲究。
一是针对性要强,任务要明确,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读。
二是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自行解决一些课文里的常规问题。
为此,课前布置了如下预习思考题:
①本文在叙述中述说了几个时期的事,这些事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联系?
②作者有没有发议论?
如果有,哪些是议论?
③鲁迅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呐喊〉自序》教学实验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
这堂课在创新意识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处理教材,灵活取用教学方法,再一次向人们证实了教无定法、学有章法的道理。
走近诗人
——网络背景下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学习指导设计
施永忠
网络的发达,带来了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变化:
首先是教材的“超市化”。
读物客体是丰富、鲜活的,读者主体是主动、兴奋的,阅读过程是开放、动态的。
网上阅读让人轻松愉快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有阅读期待的、有必要了解、又能够理解的大量信息。
当然,既称之为“教材”,就应具有一定的典范性,所以,“超市中的货物”还须教师把关——把假冒伪劣产品拒之门外。
教师可以通过自建阅读网站,设计阅读专题、推介相关佳作、链接优秀网站、组织学生讨论等,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网上学习资源,便于操作与管理。
其次是教师的“学习化”。
传统的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有着绝对的权威,今天的教师面对浩瀚的网上资源只是“沧海一粟”。
因此,要当好今天和明天的教师别无它法,只有把自己变作最饥渴的学习者——学习如何有效控制教学,如何驾驭网络,如何适应以网络为强大后盾的新生代,如何与头脑中固有的旧观念作斗争……教师每天考虑的重心由“明天教给学生什么”变为“今天我该学什么?
”而教师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贴近现实的学习体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还有因不断学习而带来的乐观自信将作为珍贵的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在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引上具备自学能力的终生学习者之路。
最后是学生学习的“自助化”。
基于网络的学习是真正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神话变为现实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用武之地,而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提供了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
学生以网络为依托,带着具体的目标,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学习步骤、自行选择学习资源,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同时将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融入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高中学生自我实现欲正强,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与信息文化素养,从而为终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我们现有的语文教学可作如下概括:
老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无动于衷地听——老师不分主次地发问——学生心不在焉地回答——老师“交”给学生一堆标准答案——学生如获至宝地收下——老师选编试题回收标准答案——学生将“保管得好好的”答案还给老师换个好看的分数。
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环境是逼仄的,学习过程是封闭的,学习内容是单薄的,学习情绪是低落的,学习效果自然是:
少慢差费。
那么,网络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学习将会怎样呢?
下面,就以本人设计的一份“走近诗人”网络教学设计方案,把“网络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单元学习指导”具体化。
一、教学内容概述:
教师先选择一个单元,确定主题——我选了高一第一单元(诗歌),并确定“走近诗人”为主题。
然后,让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各位诗人中选择一位最感兴趣的,并寻找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接着,以课文为起点,开始集中阅读,内容包括:
该诗人的代表作一至两篇、传记一部、文学评论三至五篇。
这些书(篇)目可由学生自定,也可由教师推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并撰写千字左右的读书随笔。
随后,开始拟订多媒体讲稿的方案,内容包括:
该诗人的生平、成长经历等背景资料,代表作品简介,曾获哪些奖励,产生何种影响等。
接着开始上网查询并下载图文资料,为制作多媒体讲稿作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制作展示用的课件,同时结合课件内容组织千字左右的讲解文稿。
最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学生采用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的方式,目的是尽可能让同学对该诗人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引起阅读他(她)的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简介:
通过本单元的课前自主学习和研究,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诗人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成为班级中的“某诗人研究权威”;而且通过对某位诗人的作品及人生的解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人格构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与鉴赏能力;在网络信息检索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培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设计讲稿方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通过富有创意的工作,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撰写读书随笔与演示课件的过程中,训练写作评论文体、描述文体和说明文体的能力,提高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在课堂演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面对公众讲演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1、教师用幻灯片将本单元的主题、目标、要求、评价指标一一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比较出色。
或者引导学生浏览网站上相关的说明或教案:
第一册学案及测试:
第一单元说明及课文:
2、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然后用签名征集法在班级内征集合作伙伴二至三名,做好分工:
一人负责查询并下载资料,一人负责制作演示课件,一人负责撰写读书笔记获书评,一人讲解。
3、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和推荐,上网选择并阅读相应的书目和文章,然后开始潜心阅读,并完成1000字左右的读书随笔或书评。
4、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拟订多媒体演示稿的方案,并学习如何上网查询资料、如何下载图文信息,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网址进行网上搜索。
5、老师给学生演示多媒体演示课件范例《再别康桥》,指导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6、学生课外准备演示讲解的文案,并选一篇(最好课外的)最能代表这位诗人水准的文章(或片断)推荐给全班同学。
7、课堂交流。
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要求用简洁晓畅、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全班同学隆重推出该诗人,试图证明他(她)是最棒的,并尽可能引起同学探究和阅读的兴趣。
讲解结束后以举手的形式统计对该诗人发生兴趣的人数,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8、教师及学生代表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作总结和评价。
详细总结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真诚表扬那些高度投入、态度认真、进步显著、效果出色的学生,热心鼓励那些暂时有困难、学习效果一般的学生,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
具体评价内容:
(1)与诗人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阅读及摘录和引用的数量.
(2)当众演讲的表现和效果.
(3)读书随笔或书评的情况.
(4)默写课文(包括<其他诗歌读背篇章>=的情况。
四、教学所须资源:
1、硬件方面:
每台电脑都与因特网连接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并配备相应软件。
2、课本及读本,最好有高一第一单元各位诗人的代表作、传记等书籍。
3、供参考的因特网资源:
第一册课本及相应资料:
管锤藏经:
(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诗词的人格魅力:
(评价);
超纯斋诗词欣赏:
(徐志摩、闻一多、穆旦、郑愁予、舒婷、海子等诗人的作品及欣赏、评论);
外国诗歌欣赏:
(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诗选);
备用网址:
http:
//www.booksir.org/books/shiciquyi/mingjia.htm(各诗人作品选);
中国诗词网:
(各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专题 活动 复习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