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883013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0.36KB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1听听声音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
2、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
很动听,一会儿(),一会儿()。
3、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的声音。
二、判断题。
1、风声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
2、敲击空心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敲击实心的物体都不能发出声音。
()
3、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
4、描述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汇。
()
5、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
()
三、选择题。
1、下列小动物不能发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是()。
A.蝴蝶B.蜜蜂C.蟋蟀
2、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
3、下列对电锯的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A.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B.很响,比较刺耳C.声音清脆,节奏感很强
4、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A.高、低B.强、弱C.多、少
5、列成语与声音无关的是()。
A.声名狼藉B.鸦雀无声C.震耳欲聋
四、连线题
鸟叫声
人为的声音电锯声
雷声
自然界的声音雕刻石碑的声音
雨声
琴声
五、综合应用
下面是一首歌曲的曲谱的一部分,请将曲谱中的音节(数字)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ddsslls
11|55|66|5-|
1、一闪一闪亮晶晶,
2、太阳慢慢向西沉,
ffmmrrd
44|33|22|1-|
满天都是小星星,
乌鸦回家一群群,
六、综合拓展
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面各题。
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句诗中的“高”是指()。
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刺耳
2、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句诗形容声音()。
A.很悦耳B.很刺耳C.很高
1.1听听声音
答案及解析
一.
1、do1mi32、高低3、高
二.
1、√2、×3、√4、√5、×
三.
1、A
解析:
蜜蜂翅膀振动能发出声音;在蟋蟀雄虫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硬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时,就能发出声音。
2、B3、B4、C5、A
四、连线题
鸟叫声
人为的声音电锯声
雷声
自然界的声音雕刻石碑的声音
雨声
琴声
五、654321
六、1、B2、A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
课题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
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
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2.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白已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重点
物体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
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
体发出的声音低。
难点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白已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播放小提琴、吉他、古筝乐器演奏;
提问:
你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
二胡是最常见的民间乐器,有两根琴弦,分里弦
和外弦,依靠琴弓与弦的摩擦发出声音。
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小提琴相似,依靠手指或拨片弹拨弦发出声音。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依靠琴弓与弦的摩擦发出声音。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目前古筝多为21根弦,依靠手指弹拨发出声音。
提问: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观察琴弦的粗细、松紧,以及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变化,来找出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出示课题: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猜测答案
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对乐器发出声音的了解,及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琴弦粗细、长短、松紧的不同,思考这些因素是否与弦的音高有关。
2.科学探索
1.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先选定你要进行探究的乐器,再仔细观察它的弦。
2.找一找相关因素,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
我的预测:
①弦越长,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②弦越紧,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③弦越粗,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听听其音高是否发生变化。
3.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播放视频《探究音调与琴弦的关系》
方案一:
琴弦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材料:
一把吉他(以吉他为例)
实验步骤:
在保证弦的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一根琴弦,左手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使其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同时右手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
琴弦振动的部分越长,说明弦变长了,其振动顿率变慢,音高变低;琴弦振动的部分越短,说明弦变短了,其振动频率变快,音高变高。
实验结论:
同一根弦,弦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方案二:
琴弦的松紧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材料:
一把吉他(以吉他为例)
实验步骤:
在保证弦的长短不变的情况下,用弦钮不断地改变琴弦的松紧,同时拨动琴弦,仔细地听其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拨逐渐拉紧的琴弦,琴弦的音高会随着琴弦的拉紧而升高,琴弦的振动频率也会越来越快。
实验分析:
我们通过拨逐渐拉紧的琴弦发现,松的弦振动频率低,音高较低;紧的弦振动频率高,音高较高。
实验结论:
同一根弦,弦越松,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紧,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方案三:
琴弦的粗细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材料:
一把吉他(以吉他为例)
实验步骤:
在保证弦的长短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拨动,仔细听其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当我们由粗到细拨动琴弦时,琴弦音高变化是由低到高;当我们由细到粗拨动琴弦时,琴弦音高变化是由高到低。
实验分析:
我们通过拨相细不同的琴弦发现,粗的弦发出的声音较低,细的弦发出的声音较高。
我们还发现,当琴弦发出的音高低时,琴弦振动得较慢;当琴弦发出的音高高时,琴弦振动得较快。
实验结论:
粗细不同的弦,弦越粗,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细,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我的预测:
总结:
同一根弦:
弦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
弦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弦越松,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
弦越紧,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长短松紧相同,粗细不同的弦:
弦越粗,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
弦越细,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紧、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播放视频《探究音调与琴弦的关系》
选择要研究的乐器
推测相关因素
预测结果
观看视频
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观看视频
通过这一部分,让学生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老师指导,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验证琴弦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验证琴弦的松紧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验证琴弦的粗细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紧、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能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
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
短、紧、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板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课题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了解人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知道鼓膜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
3、通过学习,知道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重点
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同学们,上课了,请大家仔细听一听,现在我们听能够听到哪些声音?
学生仔细聆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预设:
风声、雨声、呼吸声、读书的声音、老师讲课的声音、走廊上有人走路的声音、远处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等等。
这些声音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又是怎样使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探索
教师引导: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通过耳朵来听到声音的,那么我们的耳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又有什么特点?
发挥哪些作用呢?
活动一:
观察耳朵结构图
出示课本第9页的耳朵结构图,学生仔细看一看,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等一些方面的知识。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
人的耳朵从外到内,分别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活动二:
探究耳廓的作用
教师引导:
同学们,大家知道耳廓吗?
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耳廓。
我们的耳廓又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出示课本第9页的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
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然后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
实验要求:
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要领:
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比实验。
第1次是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第2次是去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微弱的声音。
每次实验的声音都要小一点,而且声音一样大。
全班分小组进行实验,注意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两次听到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预设:
使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楚,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发现声音很微弱,听不清楚。
交流讨论: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耳廓在听到声音这个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人类的耳廓有着特殊的用途,不仅可以收集声音,而且可以将过大的声音进行折射,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活动三:
探究鼓膜的作用
教师引导:
人们利用耳朵听到声音,其中鼓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鼓膜的作用。
出示课本第10页上面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这两幅图上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杯、一块布、橡皮筋、音叉等等。
实验方法:
第1步:
如图所示,先把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膜。
第2步:
在鼓膜的上面放上少量的碎纸屑。
第3步:
用音叉等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
实验要求:
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并且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要领:
这块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是为了模仿耳朵鼓膜。
在鼓膜的上方用音叉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同时要仔细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
检验鼓膜是否发生振动的标准就是看碎纸屑有没有在鼓膜上振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一说自己得出的结论。
教师小结:
当我们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出示课本第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耳朵工作的原理。
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震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以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三、研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
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耳廓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听诊器里面有两个振动片,人体器官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过听诊器的传送,直接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听诊器利用的就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耳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下一节课,我们将来探讨声音的强和弱,请大家课后预习。
教学
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 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科学 11 听听 声音 课时 练习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