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82598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5.91KB
五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五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第二单元教案
备课时间:
3月1日总第18课时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各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时安排:
《苹果里的五角星》2课时
《最佳路径》2课时
《人类的“老师”》2课时
习作22课时
练习24课时
备课时间:
3月1日总第19-20课时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
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板书课题。
3、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
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
显示新本领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
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
板书:
横切苹果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
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
4、小结: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
发现传给“我”的事。
告诉人们: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
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板书设计:
5、苹果里的五角星
“切”苹果打破常规循规蹈矩
创造力(魅力)
小男孩显示新本领
“我”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备课时间:
3月3日总第21-22课时
6最佳路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讨论交流,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兴趣,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
(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
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
就是最好的路线。
)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
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
滨、窄、踩,多音字:
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
(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
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
(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
突出:
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
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理解课文3——7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2、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教学重点:
继续阅读理解课文3——7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
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
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
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
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
他是怎么想的?
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
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4、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
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四、作业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备课时间:
3月7日总第23-24课时
7人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懂文中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上爱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齐读。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会是谁呢?
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
……)
二、初读课文
1、自己放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自读,想想这些字在音、形、义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齐读。
(2)出示长句。
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3、指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2、齐读最后一句。
3、课文是怎样层层阐述的呢?
能不能给课文分分段。
4、学生自由分段后指名交流,教师小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弄懂文中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上爱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弄懂文中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上爱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人类的老师是谁?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3、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
我们这节课共同来研究。
二、学习新课
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怎样?
有收获吗?
可能也有疑问吧!
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
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了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硬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
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
来的?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话。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齐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小结
大自然多么奇妙啊!
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三、奇思妙想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爱到些启发?
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四、作业
备课时间:
3月10日总第25-26课时
习作二我的同学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能力。
3、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会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教学重点:
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教学流程:
一、联系“雏鹰争章”,明确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
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
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
注意:
主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
在说推荐理由时,选举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
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推荐一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
7、可抽出5分钟时间,让同学自己相互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2、撰写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教学重点:
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教学流程: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
(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优秀习作,学生誉写
1、指名读。
2、学生誉写习作。
备课时间:
3月14日总第27-30课时
练习2
教学目标: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教学准备:
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处处留心)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一题
教学重点:
学会加标点,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
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
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
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
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
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
思考:
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二、作业
写出几句表现列车快的句子。
第二课时(读读背背)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三题
教学重点:
学会写钢笔字,熟记成语和小诗。
教学流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
“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示范书写“启“。
提醒学生注意:
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
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
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
了了,了解,明白。
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
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
思考:
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