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docx
- 文档编号:881956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07KB
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docx
《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
XXXXXXXXXXXXXXXX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其控制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所属系部:
经贸系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002160328
学号:
201002160328
题目:
企业资金核算风险管理及控制
学生姓名:
XXx
所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XXXX
研究方向:
关于企业资金核算
XXXXXXXXX学院
2013年5月20日
2013年1月25日XXXXXXXXX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
学生姓名
学号
201002160328
所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
所在系部
经贸系
毕业论文(设计)选择题目
编号:
201002160328
题目:
企业资金核算风险管理及控制
系部审批:
年月日
XXXXXXXXX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企业资金核算风险管理及控制
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一、一.摘要或前言200左右文章3-5个关键词
二、正文:
(论文要求8000-10000字)
三、字体要求:
(见正文)
四、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控制体系》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企业资金风核算险管理及控制
摘要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
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作为风险管理核心组成部分的财务风险管理已经伴随着风险管理全球性运动的兴起而备受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应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和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构,进一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析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财务内部空复制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什么不健全,资本结构为什么不合理,怎么合理的解决,文章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控制
目录
摘要I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的内容1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3.1研究的目的2
1.3.2研究的意义2
1.4国内外研究现状3
1.4.1国内研究现状3
1.4.2国外研究现状4
1.4.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6
1.4.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7
第2章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8
2.1资金管理的概念8
2.2资金管理的内容8
2.2.1筹资管理8
2.2.2投资管理8
2.2.3资金的日常管理8
2.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9
2.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征9
2.5企业资金风险利用最优化10
2.5.1企业资金风险的表现形式10
2.5.2实施资金集中管理11
2.5.3全面推行资金运算管理制度12
第3章企业资金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原因13
3.1企业资金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13
3.1.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13
3.1.2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13
3.1.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14
3.1.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14
3.1.5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14
3.2企业资金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15
3.2.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15
3.3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15
3.4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15
第4章企业资金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16
4.1企业财务风险分析16
4.1.1投资风险分析16
4.1.2资本运营分析16
4.1.3收益分配分析17
4.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17
4.3加强企业资金风险控制18
4.3.1筹资风险控制18
4.3.2投资风险控制18
4.3.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18
4.3.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19
4.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19
4.4.1实施资金集中管理19
4.4.2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20
4.4.3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20
4.4.4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21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渐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进入了财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作为风险管理核心组成部分的财务风险管理已经伴随着风险管理全球性运动的兴起而备受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中,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和承受的各种风险,其发生、发展和危害都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损失,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一定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
由此可见,对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其成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研究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近几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在探讨如何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然而,对于什么是“财务风险”却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界定。
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
这种观点认为的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即偿还到期的本金加利息),没有债务,企业经营的资本金靠投资人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1]。
以上两种观点有其相同之处,即对风险的描述是一致的。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种观点对“财务”的理解不同,两种观点所表述的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第一种观点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第二种观点理解的财务是从财务的中心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
笔者比较赞成前一种观点,即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又便于人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即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
1.3.2研究的意义
经济活动的高风险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减少可能的损失,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表现的认识,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表现的认识,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探求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对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4.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并购目标的搜寻、融资与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学者们经过研究后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着:
(1)并购对象大多为海外绩效低下或破产的企业;
(2)企业整体竞争力弱,体制约束问题严重;
(3)缺乏跨国并购战略,并购计划准备不足;
(4)缺乏国际型人才,整合管理能力弱;
(5)政府管制过多,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6)资金不足,缺乏中介机构支持等问题(贾名清和方琳,2007)。
尽管如此,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依然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吴添祖和陈利华,2006)。
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潘勇辉,2007)。
“走出去”的企业从事并购时应如何寻找并购目标呢?
张金鑫(2006)认为,不应以目标企业符合若干条件为标准,而应从并购双方资源匹配的角度寻找并购目标才能成就完美的并购。
与国内并购不同,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与支付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在设计跨国并购的融资支付方式时需要考虑目标公司控制权获得、流动性变化、公司资本结构、税务等因素(季成和任荣明,2007)。
整合失败是一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企业生命周期的吸引与冲突是导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康晓剑和刘思峰,2007)。
为避免并购整合失败,除了加强并购的可行性研究并进行详细的并购前调查外,要正确分析研究并购双方的资源特征,充分考虑组织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正确选择并购后资源整合模式(李广明,2006a),在众多资源整合模式中,系统整合式、供应链导向式或技术导向式、充分式或集约式的整合模式比较适宜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李广明,2006b)[3]。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的有52家,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200%)。
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
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
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可见,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1.4.2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并购实务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因而与并购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并购动因与经济后果、目标企业的搜寻、筛选与价值评估、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并购风险和并购后整合等方面。
1.关于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
现有研究认为企业主要是为了:
(1)获得新的资源和技术;
(2)多元化;
(3)快速进入外国市场;
(4)获得协同效应而进行跨国并购。
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认为基于核心能力进行的多元化并购有优势[4]。
2.关于跨国并购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于(跨国)并购的经济后果。
现有研究大都表明,并购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认为基于核心能力进行的多元化并购有优势。
Bettis和Montgomery(1992)等在考察西方企业在80年代中期以来所采取的策略后认为,企业的不同业务如果可以分享其己具备的核心能力,则往往可以使整个企业获取成本或其她竞争优势。
④Hin(1994)在对美国过去30年间实施过混合并购的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绝大部分获得充足利润回报的公司是围绕其核心能力进行多元化并购和经营的。
⑤
3.关于目标企业的搜寻研究。
搜寻理论(SearchTheory)的研究始于1942年二战时为消除来自大西洋德国潜艇的威胁,美国海军反潜研究小组所进行的工作。
由于搜寻理论军事色彩浓,保密性强,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
JacquesCrémera等(2006)在对有相互关联的潜在购买者的拍卖行为进行研究后认为,尽管一般情况下获取全部收益是不可能的,但通过设计搜寻计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
4.关于目标企业的筛选研究。
Salter和Weinhold(1979)将战略匹配的概念引入并购研究领域,以此作为目标企业筛选的标准之一。
Harrison等(1991)则对匹配的相似性标准提出质疑,认为并购双方资源的差异性是协同效应的来源并带来了更高的长期绩效。
5.关于目标企业的估价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Fisher创造和发展的净现值法,Weston提出的股利增长模型,Rappaport提出的未来现金流量方法,Copeland等建立的公司市场价值的估值模型以及SternStewart等提出的经济附加值(EVA)价值评估模型等[5]。
6.关于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研究。
Stulz(1988)指出,管理层保持公司控制权和个人私利的意图会影响并购融资决策,成长性企业可能会求助于债务融资以维持管理层所有权水平和表决权。
Faccio和Masulis(2005)发现对公司治理的关心和债务融资约束的权衡会影响到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由于外国股票存在更大的交易成本、更低的流动性和及时性,信息不对称更严重,因而与国内并购相比,跨国并购更常使用现金支付。
7.关于并购风险研究。
Sarkar等(2006)描述了怎样运用条件型支付(collars)、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outs)以及或有估价权来管理并购风险。
Reuer等(2004)的研究表明,缺乏国际和国内并购经验的企业在并购高科技和服务型行业的目标企业时倾向于运用或有支付来缓解并购风险。
8.关于并购后整合研究。
Kearney(1999)对1998-1999年全球发生的115项并购交易进行了调查,其中53%的被调查者将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于整合失败。
因而,国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均非常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现有文献主要从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对并购的整合进行了研究;在并购实务上,有许多专门为并购整合提供建议咨询服务的机构。
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
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6]。
1.4.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
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1.42万亿元,占流动资金的36%。
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50%的有37家。
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1.4.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第2章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资金管理的概念
资金管理(CapitalManagement)是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根据资金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性,有效地组织企业的资金运动,正确地处理相应的资金关系。
具体来讲,就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结算、资金调度和资金运作等进行的系统化管理,是企业从筹集资金到产品销售、现金回流全过程的组织、控制、协调的全过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财务管理功能的延伸和细化,处于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中心位置。
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好坏,影响企业效益的高低。
2.2资金管理的内容
2.2.1筹资管理
所谓筹资管理就是企业根据其各种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资金市场,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资金结构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资金来源和最佳的筹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和优化资金结构的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拓展企业的财务筹资功能,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社会两个来源渠道聚集资金,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证。
2.2.2投资管理
资金投放是指为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而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一定的产业、项目或经营活动中去的行为。
投资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从横向角度说,包容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从纵向的角度说,它既是企业资金的当前合理运用,又注重了资金的未来合理配置。
投资管理内容是全方位的,包括投资分析、决策和运作、业绩评价等内容。
2.2.3资金的日常管理
资金的日常管理是指随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监控、处置,以保持企业资产的处于优化状况以及运行的高效性。
从资金的不同占用形态分,日常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的日常调度,应收款的管理,存货占用的管理,以及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管理等,资金的日常管理从对资金流动性强弱上看,更侧重于对流动资金的管理。
2.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与危机。
“风险”从财务角度来看就是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资产风险、资本风险、支付风险、投资风险、财务决策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
2.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征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贯穿于企业生善经营活动的始终。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按其主要内容一般可分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企业财务风险也相应地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1)客观性。
风险无处不在,充斥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也不例外。
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果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两种可能,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财务活动的结果也会有随机性,有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使企业受到损失,甚至破产。
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
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和分配资金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双重性。
即收益性与损失行。
风险不等于冒险,有风险也不一定就会有损失,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企业要合理处理二者的关系,运用财务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4)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的,但影响财务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企业面对极其复杂的环境,不可能获得她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于是企业财务活动必然有不确定性。
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潜伏于日常财务工作中,当各种条件全部具备时这种潜在的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财务危机,如应收账款回收乏力、坏账逐年增加、资金流动产生梗阻等,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异常困难,导致企业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难以把握。
2.5企业资金风险利用最优化
2.5.1企业资金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资金风险可分为三大类:
安全风险、短缺风险、使用效率风险。
1、资金安全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是指资金被挪用、诈和贪污的风险。
擅自缴存、转移资金,挥霍一空;有的甚至收不入账,据为已有,贪污资金;有的与不法人员勾结,骗取单位资金。
2、资金短缺风险。
资金短缺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从而导致企业放弃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低价甚至亏本出售存货和项目、无法及时清偿债务导致信用等级恶化、被迫破产重组或被收购等。
3、资金使用效率风险。
资金使用效率风险可以定义为多余现金获得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
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企业资金远高于所需资金,企业资金不能充分利用以取得较高收益,多余的资金存放在银行只能取得很低的利息收入。
2.5.2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纷繁复杂,涉及到资金使用的环节众多,如果资金分散管理,将难以统一协调调度,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为此,在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资金集中进行管理,这将有效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可以以资金结算中心的形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多头账户,有效控制和统一调度企业的资金,发挥结算中心的“水库”功能,当企业流动资金充足时,结算中心可以存储部分流动资金留作她用;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时,结算中心可以支出部分资金缓解企业的经济危机。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价值,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为了发挥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功能的核心作用,企业应该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企业产品生产之前以及生产过程之中的资金流动,严格执行预算的要求,保证资金有序的流动,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自然而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反观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推行的资金管理制度常常是产品生产完以后才展开的,如果没有发现资金使用问题固然好,即使发现了企业资金使用存在问题,那时已经来不及进行补救,宝贵的资金就在无形中流失,负面的连锁反应自然而然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推行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2.5.3全面推行资金运算管理制度
资金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企业资金风险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企业的资金风险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当今世界资本市场的发达和公司制组织是社会经济的主流,资本财务经营无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资金 核算 管理 及其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