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docx
- 文档编号:8819494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49KB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docx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
单元测评(三)B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3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修禊(qì) 桂棹(zhào)枕藉(jiè)流觞曲水(shāng)
B.彭殇(shāng)匏樽(páo)愀然(qiǎo)放浪形骸(hái)
C.嫠妇(lí)庐冢(cǒng)蜉蝣(fúyóu)山川相缪(liáo)
D.江渚(zhǔ)酾酒(shī)横槊(shù)舳舻千里(z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瑰怪其文慢灭 石碑 幽暗昏惑
B.徘徊祟山峻岭清妙游目骋怀
C.肴核沧海一粟舳卢正襟危坐
D.虚诞若合一契静躁一觞一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城市享受市政集中供热的人口还不到30%,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政集中供暖几乎成了炙手可热的一种生活必需品。
B.著名评论家白烨表示,虽然中国普通读者可能对门罗并不熟悉,但从文学专业的角度来看,她的作品还是得到了认可,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C.丰水期水天一色、浮光掠影的湖面,现在已经成了牛羊成群、鹭鸟翩飞的“草原”,构成了一幅鄱阳湖特有的金秋壮美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D.《离骚》《天问》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中天。
屈原在有限的生命中,始终关注着楚国的兴亡和人民的疾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诗意生活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居住的环境,在诸色斑斓的城市生活中,绿色作为具备自然属性的色彩,给人以希望,充满了生机,负载着生命。
B.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该县大力推广生活垃圾、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田园、家园和水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C.深秋,走进陕北吴起,黄土高原呈现出一派诱人的景象,一层淡淡的雾气在井架耸立的山涧蒸腾,把这片土地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
D.为了配合申遗,当地政府拆除了建在五台山大白塔周围有碍观瞻的共21处国有、集体和个人的建筑物以及961户居民建筑。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
①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之情
②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
③大自然养育了人类
④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崇敬的情感和判断
⑤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
⑥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
A.⑤②③①⑥④ B.⑥①⑤④②③
C.②⑤④③①⑥D.①⑥③②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
朱靖华
直觉思维,是指不靠推理和探察,也不靠理性的判断便可获得知识的能力。
苏轼的直觉思维在其艺术创造和理论实践中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非常值得我们珍视、研究和借鉴。
所谓取象类比,是指求取某种事物的征象与他物加以类比,形成直觉认知。
它属于一种形象思维方式。
苏轼有一则著名的以“取象类比”形容直觉认知创造的短文叫《荔枝似江珧柱说》,其内容为:
仆尝问:
“荔枝何所似?
”或曰:
“似龙眼。
”坐客皆笑其陋。
荔枝实无所似也。
仆曰:
“荔枝似江珧柱。
”应者皆怃然,仆亦不辨。
昨日见毕仲游。
仆问:
“杜甫似何人?
”仲游云:
“似司马迁。
”仆喜而不答,盖与曩言会也。
这则取象类比的故事,既指明了直观与直觉的区别,又显现了直观与直觉在认知程度上的高低上下。
前一类比荔枝“似龙眼”,属于直观感受,仅看到两者都是圆的和甜的之类的外表现象,并没有能够指出它们之间质的区别,是故“坐客皆笑其陋”;而后一类比“荔枝似江珧柱”,则是从内在品质方面做了确切的比喻——“江珧柱”者,干贝也,乃用江珧贝的闭壳肌制成的干燥食品,是一种名贵的海味。
以它类比,显现了荔枝自身的高贵品性。
很显然,这种类比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比附,因为它脱离了两者的形体关系——荔枝是一种水质的鲜美的植物果实,而江珧柱则是一种干制的动物肉类食品。
无论从荔枝和江珧柱的形态还是质地来说,似乎都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是绝无相似之处的,是故“应者皆怃然”。
怃然者,拍掌而笑也。
然而,苏轼却深信自己的比喻正确,故“仆亦不辨”。
其实,这正是苏轼的直觉体验的创造性结果。
昨日,苏轼遇见好友毕仲游,他又问之曰:
“杜甫似何人?
”毕仲游当即答道:
“似司马迁。
”苏轼听后“喜而不答”,欣然默许。
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毕仲游的回答同是一种取象类比,其效果“盖与曩言(以前的比喻)会也。
”“会”者,心领神会也。
毕仲游以司马迁比喻杜甫,是从杜甫与司马迁两人的学识才华和历史贡献等内在品性上给予类比的,这正像自己以江珧柱比喻荔枝,其含义基本相同。
因此,苏轼和毕仲游的“言会”,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也。
这个生动的比喻故事,同时反映出苏轼和毕仲游都是具有丰富阅历和高超认知的智慧者,他们皆通过直觉思维表达了两种不同事物内在相同的本质和规律,令人叹服。
由上可见,把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从总体上予以联结和把握,从而产生崭新的、不同凡响的认知结论,这便是直觉思维的创造魅力。
苏轼就是一位善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大作家,也是一位“能同时看到两个方向”的哲人作家。
(节选自《苏轼艺术创造奥秘》,有改动)
6.下列关于“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觉思维是一种能力,它不靠推理、探究和理性判断便可获得知识。
苏轼的直觉思维值得我们珍视、研究和借鉴。
B.苏轼的短文《荔枝似江珧柱说》就是以“取象类比”形容直觉认知创造的,该短文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方式。
C.毕仲游以司马迁比喻杜甫,苏轼和毕仲游的观点一致,只是因为他们都靠直觉思维来判断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D.关于荔枝像什么的问题,苏轼将它比作江珧柱,并深信自己的比喻正确,这正是苏轼的直觉体验的创造性结果。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求取某种事物的征象与他物加以类比,形成直觉认知,这就是“取象类比”。
苏轼把荔枝比作江珧柱就是很好的范例。
B.荔枝“似龙眼”属于直观感受,并没有指出事物之间质的区别,因此“坐客皆笑其陋”。
作者以此衬托出苏轼的睿智。
C.荔枝与江珧柱在形态、质地上似乎没有相似之处,而苏轼是从内在品质方面做了确切的比喻,以显示荔枝的高贵品性。
D.毕仲游对苏轼的问题“杜甫似何人?
”的回答,令苏轼很满意,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也。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荔枝似江珧柱说》这则取象类比的故事,在指明直观与直觉的区别的同时,也显现了直观与直觉在认知程度上的不同。
B.类比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比附,正如把荔枝比作江珧柱一样,它脱离了两者的形体关系,注重沟通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C.毕仲游以司马迁比喻杜甫,正如苏轼以江珧柱比喻荔枝,这反映了他们都有丰富的阅历和高超的认知,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D.把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干的事物进行对比,得出一种不同凡响的结论,这就是直觉思维的魅力。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哲人作家。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③,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④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雪堂:
苏轼谪居黄州后,在东坡所筑之室。
②临皋:
在黄州城南,濒临长江。
苏轼在黄州,初寓定惠院,不久迁居临皋。
后东坡雪堂建成,家属仍居临皋。
③蒙茸:
茂密的乱草。
④冯夷:
水神名,相传他溺死于河中,为河伯。
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 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B.今者薄暮薄:
迫近,靠近
C.顾安所得酒乎顾:
回头
D.归而谋诸妇诸:
之于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写景的一项是( )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曾日月之几何
⑤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⑤⑥D.②③④
11.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自己在月明风清之夜,与朋友行歌相答,先用两个“无”字,写出了遗憾之情,接着写有鱼与酒之后的乐趣,行文平中见曲。
B.作者泛舟江中,目睹山崖的险境,而后引发了对时间的感叹,接着抒写因险境而成的悲情,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C.作者借孤鹤道士的梦幻情境,通过与梦中道士的对话,表现出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徘徊的心境,其中既有他旷达的心情也有他痛苦的思考。
D.像作者的其他几篇写赤壁的诗文一样,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秋天的景象,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本文充满神秘色彩,思想消沉,散文化色彩浓重。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5分)
(2)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
苏 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4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
(4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向往美德、坚持真理,为自己的理想献身而不后悔的意志。
(2)在《赤壁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氓》中的女主人公曾爱过氓,看不到氓便“_______________”,看到了氓便“_________________”。
五、(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的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时,豆粒般的雨点就打下来了。
这时,你会更喜欢这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那么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
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装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的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凛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
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刘湛秋一直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他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松诗歌”“轻松散文”,本文结尾两段就表明了他这一创作理想。
B.四季的雨,时而轻盈自如,时而又急峻有力。
而夏季的雨,别有一番风情,是生命的灵动。
雨声,蛙声,蝉鸣声,奏起的是一曲富有生机的生命交响乐。
C.“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一句中的“沉思”暗含作者对秋雨的淡淡忧虑,因为“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D.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谈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春夏秋冬既是季节更替的顺序,同时也是作者行文的顺序,分述四个部分时,表述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美。
E.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也用他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感悟,为我们描述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画面。
16.阅读第二至五段,感悟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用简练的语言回答,每个特点不超过8个字)(8分)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17.文章开头说“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结尾处又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体会这些句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
18.“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的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6分)
六、(8分)
19.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的《兰亭集序》教学的开场白,请你在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空缺的地方填上恰当的语句。
(4分)
(1)
。
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总共324字,在他的神笔下,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的“书圣”。
(2)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4分)
①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②他热心奖掖后进,扶植了不少人才。
③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④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⑤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⑥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
⑦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1)有一个句子和本段的话题不统一,应删去,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1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3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什么是牵挂?
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
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长长的丝线,牵挂有如瓜豆的蔓藤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内容,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单元测评(三)B
1.B [解析]A项,“禊”读“xì”;C项,“冢”读“zhǒng”;D项,“槊”读“shuò”。
2.D [解析]A.慢—漫;B.祟—崇;C.卢—舻。
3.B [解析]A.炙手可热: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贬义词。
B.实至名归: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C.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D.如日中天:
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多指事物正在发生的状态。
4.C [解析]A.语序不当,应是“负载着生命,充满了生机,给人以希望”。
B.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利用”后加“技术”。
D.不合逻辑,“个人的建筑物”和“961户居民建筑”不能并列。
5.A [解析]语段首句为“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紧跟的句子应是和生存有关的⑤;③和①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而且,①中有“也”字,故①应该在③之后;⑥和④的话题与“自然美”有关,与后面的内容有关,所以放在最后。
6.C [解析]强加因果。
苏轼和毕仲游的故事,反映的是他们皆通过直觉思维表达了两种不同事物内在相同的本质和规律。
7.B [解析]无中生有,后一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8.D [解析]曲解文意。
原文是“把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从总体上予以联结和把握”,强调的是“从总体上予以联结和把握”而不是“对比”。
9.C [解析]顾:
但是。
10.A [解析]④⑤不是写景。
11.D [解析]“托物言志”错,应该为“借景抒情”。
12.
(1)跟上次游览的日子才相隔多久,但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2)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打算回到临皋。
有两位客人与我同行,一起走过黄泥的斜坡。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都已落光,我们的身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高悬的明月。
主客相顾而笑,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诗,相互应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息道:
“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
“今天靠近傍晚的时候,(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
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
妻子说:
“我有一斗酒,已经藏了很久,就是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来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
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很小,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跟上次游览的日子才相隔多久,但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于是我整理了一下衣服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茂密的乱草,蹲在形状如同虎豹的怪石上,又不时地拉住形同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栖宿的高崖险巢,俯看着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没有跟着(我)到这个极高的地方。
我撮口长啸一声,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不禁觉得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
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很寂静。
正好有一只孤单的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
(它的)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如同穿着黑裙白衣,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掠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语 文人 新课 必修 练习 单元 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