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总复习.docx
- 文档编号:8814678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1.78KB
教育社会学总复习.docx
《教育社会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总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社会学总复习
一、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
2、20世纪初—40年代——学科形成阶段
3、20世纪40年代后——学科成熟阶段
对教育社会学的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两者的区别有基本认识。
区别体现在研究主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依归四个方面。
(钱扑的研究观点)
二、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
1、社会变革
2、哲学发展
3、学术传统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
(1)教育与社会结构。
包括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社会分层等宏观分析;
(2)教育与社会化过程。
研究不同教育形式下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功能以及社会角色;
(3)学校的组织、文化、结构以及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课题
(1)教育的政策分析
(2)高等教育社会学
(3)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4)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
(5)学校中的学习社会学
(6)学校中的教师社会学
(7)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3、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理解)
(1)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社会学的精髓。
首先,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具有社会角色的规范和职能;其次,教育活动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群体之间)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教育活动发展变化也就是这种现实中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三,教育领域中的群体、组织、制度也是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一种表现。
因此,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对教育活动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教育活动本身的理解和认识,也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以知识文化的创造和传递为主的社会活动。
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都是社会知识。
而教育正是通过知识这一特殊的媒介发挥其社会功能,包括知识的组织、传递和知识的评价等。
对教育活动中知识的研究是教育社会学区别于一般社会学及其研究分支的主要特点。
(3)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学科研究的出发点。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学则是主要应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同社会变迁、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在学科研究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人文学科的发展也不断拓宽其研究视野。
因此,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动态变化的,而且呈现边缘学科的特色。
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教育社会学的实效性、指导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社会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将更为重要。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了解)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不同的社会学派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并且有不同的观点。
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某种依据和思路,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思考。
吴康宁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研究: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理解)
教育社会学学科研究的基本视角涉及的因素:
1、结构。
结构是指事物或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这种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是表示事物组成要素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
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结构性的存在,包含了各种要素,并呈现不同的内在联系。
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的课题看,涉及教育的制度结构、组织结构、分层结构、群体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内容。
2、功能。
功能在社会学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她所隶属的那个系统的客观结果。
教育对个体而言是社会化的工具,对社会则是利益整合和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
教育活动的每个具体层面都可以从功能角度进行分析,以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活动的作用。
3、协调。
协调是指调适在人、教育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平衡关系。
对教育活动中的人与人(师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进行社会学分析,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化社会的整合作用。
4、发展。
发展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教育作为特殊的社会机制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研究。
结构、功能和发展这四个方面的机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社会学就是要阐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教育发展的具体规律,推进社会学学科的深入发展。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了解)
1、事实判断
2、解释功能
3、定量分析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学派
第一节功能主义理论与教育的功能研究
一、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
1、社会是由许多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一个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
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平衡,对于社会整体作用的发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在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和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所以,这一理论非常强调社会一体化,强调社会制度、规范及角色的功能。
3、认为社会的变迁尽管存在,但它总是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
归纳起来,功能论的中心概念主要有结构与功能、统合(或整合)、稳定、和谐。
二、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了解)
1、早期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
2、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帕森斯
帕森斯AGIL分析模式(掌握)——任何社会体系都履行着对外和对内、手段和目的这两组功能范畴内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
一个体系只有与其外部的其他体系相适应、相协调,才能实现其既定目标,而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就是其运用的手段;一个体系也只有通过对内模式的维持这一手段,才能达到体系内部各要素的整合,才能最后表现出其对内的功能。
就教育体制而言,首先必须保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体系的相应,它对于社会的功能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同时它又必须维持体系内部方方面面的结构关系,如教师、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家长等,以达到内部的协调整合,这样教育以社会化为主的对内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三、功能主义的教育功能观(掌握)
1、教育的社会功能
(1)社会化功能。
也即社会的整合者。
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掌握所属社会的各种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获得该社会所要求的成员资格的过程。
这体现了社会将文化模式代代相传的机制。
教育使不同的社会成员获得共同的信念、态度及价值准则,以使他们按社会规范行事,从而教育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育是实施社会化功能的最有效的手段。
(2)选择功能。
社会的分工和专门化要求学校教育担负选拔人才,对人才按社会分工和专业需要进行分类的责任,即担任社会成员的甄选者、分类者。
同时,通过教育,将每个人按兴趣和能力分配到社会的相应位置上,以达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目的。
2、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作为政治的社会化、合法化的工具。
教育提供社会成员的训练,培养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对本国的政体、政治举措有一定程度的认可、支持与参与。
(2)权力阶层的人事甄选。
教育培养政治领导人才,并选拔其他人才,使他们各就其位,以维持社会阶层的“合理化”。
3、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机构发现和培养人的潜能;
(2)学校教育提高人的能力,使之适应随经济增长而来的工作机会上的变化;
(3)满足未来社会对于具有高级知识技能人员的需要。
4、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就具有了传递和维护文化(复制)的功能,以及对新知识的创新、发现和传递的功能。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输来实现,
第二节冲突理论与教育的冲突研究
一、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
冲突理论的中心概念都是“冲突”、“变迁”和“强制”:
1、冲突冲突论者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社会个体和群体之间由于目标不一致和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利益分配不均,从而导致冲突、斗争。
2、变迁社会群体之间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导致社会的不断变迁,因而社会的稳定和平静往往只是暂时的,而反抗、斗争、动乱、变革则会不间断的出现。
稳定发展与急速变迁都可能交替出现在社会过程中。
3、强制在社会斗争中取得支配和控制地位的群体总是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他群体与之合作,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种强制可以是镇压的方式,或是笼络收买,维持“合法权威”的方式。
但强制的结果,只能是暂时的稳定,冲突仍会再起。
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冲突、协调、再冲突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教育社会学家开始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探讨各种不同的教育现象,其内部主要形成两个基本的分支学派,即新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理论和新韦伯主义的冲突理论。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理论(理解)
1、社会再生产理论(theoryofsocialreproduction)
代表人物鲍尔斯与金蒂斯的主要观点:
强调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被社会基本的经济与社会制度束缚着;美国的教育担任着“再生产”(reproduction)或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任务,是保持或增强现存社会与经济秩序的社会制度之一;因此,教育不能作为一种促进更大的平等与社会主义的改革力量。
鲍尔斯与金蒂斯的整个理论可以整理成三部分:
(1)教育做什么——再生产;
(2)教育怎样进行再生产——符应原则(thecorrespondenceprinciple);(3)实现教育再生产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2、文化再生产理论(theoryofculturalreproduction)
代表人物布迪厄的主要观点:
强调“文化”在维持现存社会与经济结构上的重要性。
他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结论:
第一是教育有助于维持合法化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划分的社会;第二是如果教育被假定为一种传递观念与知识的制度,那么它并不是成功的。
布迪厄关于“文化专断”(culturalarbitraries)的研究。
3、反抗理论(resistancetheory)
代表人物有阿普尔、吉诺斯和威利斯的主要观点:
阿普尔认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反,是学校的运作产生出支配阶级的意识形态霸权。
尽管经济能够影响这些意识形态过程,但是,它们也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对阶级结构的再生产是间接的。
学校是复杂的意识形态冲突、反抗、斗争经常发生的场所。
他更强调了学校作为“文化机构”的独立性的存在。
吉诺斯修正了再生产论忽视教育制度中人类自由与自我决定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反抗理论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
“劳工阶级学生不全然是资本的副产品,也即不全然是顺从教师权威与学校的命令,相反地,学校代表纷争的领域,这个领域不只具有结构的矛盾与意识形态的矛盾,而且也具有集体的、有知识的学生反抗。
”
威利斯采用民俗学方法对反学校文化进行了研究。
三、新韦伯主义的冲突理论(理解)
代表人物柯林斯的基本观点:
学校的主要作用是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分文化,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不同身分集团之间的冲突。
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反映了不同身分集团的竞争和冲突。
学校实际上是不同身分集团之间利益争夺的一个场所,学校教育的发展取决于不同身分集团之间冲突的发展。
第三节符号互动理论与教育中的互动研究
关于符号互动理论的内容,在教材第十章有详尽介绍,这里只作简单的概述。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1)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构成的,人们之间复杂的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制度及社会结构。
(2)人际互动中个人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并非根据行为本身的刺激而产生,而将他人的行为看作是某种“符号”,并根据他对其中包含的意义的理解作为相应的反应。
(3)互动是由群体成员互相联结并被组织到一起的共同行动,这种行动是可重复的、稳定的,它构成了“文化”或“社会秩序”。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符号互动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
第一节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掌握)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socialchange)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包括‘物质’范畴的与‘精神’范畴的,总体范围的与局部范围的,质态意义的与数量意义的,长久的与暂时的,有计划的与无计划的,进步的与倒退的”。
(吴康宁)
按人类活动的领域不同,社会变迁大致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变迁;根据它们的公有因素或性质,以及由其交织而成的另一种社会系统情况,又可归结为制度变迁、结构变迁、意识(具有文化的含义)变迁等等。
二、社会变迁的动因
社会变迁的动因存在着平衡范式和冲突范式两种理论取向。
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大致可概括为:
1、社会均衡论
2、社会进化论
3、历史循环说
三、社会变迁的基本分类
依据不同分类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划分为有内源性的、外源性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相结合的;或者是直线式的、摆动式的发展模式;以及可预见的、不可预见的发展趋向等等。
根据社会变迁所涉及的纵深度和体现的水平,大致可概括为:
社会剧变、社会渐变和社会转型。
1、社会剧变——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变迁。
社会剧变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发起变革的主导方“势力”强劲,能够摧毁一切阻碍变革的羁绊,始终保持了一致的“主题”或“重心”,可称为“直前式社会剧变”。
相反,如果阻碍变革的势力过于强大,变革性力量难以控制变迁的过程,或者,发起变革的社会主体由于领导变迁的经验不足,缺乏完整的策略、方法与规范,致使“变革主题”不能有效贯彻,重心时有移转,过程来回反复的,则可称为“振荡式社会剧变”。
2、社会渐变——指社会在基本性质、特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所发生的速度缓慢的“量变”。
社会渐变不仅限于宏观层面的社会整体水平。
在社会系统内部,中观或微观层次上,如经济领域、教育领域等,也会发生局部水平上的渐进式变化,并且,还可能是促成社会整体水平变化的动因。
3、社会转型——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由某一历史事件主导,对原先的社会发展模式和进程进行改革而促成。
社会转型通过变革社会体制的手段来发动,从而带动社会其他成分的转型。
但任何一项社会变革,终究离不开人的因素,尤其是以人们价值倾向为基础构建的社会观念系统。
所以,体制转型与观念转型是相辅而行的。
第二节教育变革的理论及其例证分析(理解)
教育变革是教育在某一情景中最初状态与今后状态的差异。
教育变革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如政权更迭,政治改革都将使教育的目标、性质、功能等发生改变;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等,会引发社会的变迁,因此,教育和教育变革又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因之一。
一、教育变革的动力与机制
1、社会环境对教育变革策略和实施的影响
2、社会变迁是教育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教育变革的策略与途径(美国范例)
1、教育变革的美国范例——学校改革运动的背景
2、教育改革的策略
(1)权力—强制的变革策略
(2)经验—合理的变革策略
(3)组织自我更新的策略
3、教育变革的途径
(1)市场本位的学校改革
(2)标准本位的学校改革
(3)自主化的学校改革
三、教育制度的变革(法国范例)
教育制度是指整个教育领域中具有普遍性的、正式的行为规范的体系,由教育目标系统、教育规范系统、教育组织系统和教育工具系统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其中,教育目标系统是对教育的合法性、价值的规定和关于教育目标的预设,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性质;作为教育制度的规则要素,教育规范系统起着协调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以及其内部关系的重要作用;而教育组织系统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主体,也是规范系统的实施者。
这三者就是教育社会学之教育制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总的社会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在以法国教育的变革为范例中,揭示政治与宗教、世俗等社会力量冲突下教育制度变革的状况。
第三节学校教育的地位变迁(理解)
一、学校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受到制度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性活动。
其“中心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社会在制度上保证了学校从事教育的专门化权力;
2、学校凭借着教师对知识强大的占有能力,成了文化传递和人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渠道。
3、在传统社会人们通过选择学校教育以提高学历层次,这在客观上也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垄断。
所以,学校教育在获得了文化传递的中心地位的同时,也确立了在这方面的权威性。
学校教育还承担着人才选拔的重要职能,在为人们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境况和步入上流社会等方面开辟了道路,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确认和支持,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性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学校教育“中心地位”的弱化及影响
随着社会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体的普及,家庭和媒体逐渐具备并承担起了社会文化传递的功能,学校教育原先在这方面的核心地位则相应受到了强大的挑战,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原因在于:
1、随着受教育人数和年限的增长,相当数量的人们已获得了较高的文化水平,具备了识别和运用特定符号的能力,可以通过获取和传播更多的文化信息。
从而,家长们根据自身的文化知识和学习体验对子女承担起了教育者的角色,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技能和观念的传授。
2、现代社会中,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和电视、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的途径来获得知识,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
学校教育显然已经丧失了对文化传播垄断的能力,不再是文化社会化传递的唯一途径,“中心地位”的弱化已经显现。
但是,学校教育被制度所确认的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所需人才的职能没有改变,筛选人才的功能也未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人们依然在通过学校教育寻求改善境况,提升地位的机遇。
试图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几乎是每位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愿望,而不是抵触和抗拒学校教育,所以,学校教育仍然被人们所维护和支持,随着知识经济的充分展开,也将会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四章社会差异与教育平等
第一节教育平等的基本理论及其社会结构影响
一、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掌握)
在时间维度上,教育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和受教育结果的平等;在空间维度上,它们都涉及享有平等的主体范围、与教育有关的社会资源及其种类和数量。
1、教育平等的内涵
(1)人即目的原则,由促进个体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所决定,教育必须尊重每个受教育者及其基本的权利和自由;
(2)教育权利平等原则,即在法律上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应同等受尊重;
(3)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它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更具操作性;
(4)差别性对待原则,即在满足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际遇等给予不同的对待,从而实现适合该个体的最大教育效益。
2、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
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
主要表现为:
①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即共同的义务教育,又称国民教育;②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发展能力的教育,即非共同性的义务教育,又称“人才教育”;③向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提供符合其能力特征的教育,即特殊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包括:
(1)入学机会均等,即入学不受歧视,在进入“科层制的教育系统”时竞争起点上的机会均等;
(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更主要在获得本领方面机会均等;
(5)既涉及学校教育,还包括校外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中的机会均等;
(6)在国际社会,国家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
3、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
(1)外部因素:
个人能力多样性的遗传继承;不同个体和群体对于教育价值的理解差异;政府、社会和个人提供和获得教育的政治权力;国家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成本等等;
(2)内部因素:
教育层级之间的资源分配;在各地区配置的和向社会各群体提供的教育机构的差异;教育机构之间在资源、能力和成就方面的差异;教师教育能力之间的差异;代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同教育层级的选拔等。
二、相关概念:
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理解)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民主”和“民主教育”,前者旨在促使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政治民主在教育中的体现,包含了平等的受教育权、教育领域中的人身和思想自由的权利、民主体制下的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意识同化等;后者侧重于教育内的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及师生关系的民主,是一种符合公平和民主原则的教育,同时强调了对专制和不民主教育的改造。
教育民主化是教育平等得以生发和不断深化最为主要和直接的源泉,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有关教育的利益分配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是“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统一”。
“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主要是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教育制度,以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指向,所以合理的教育制度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制度的公正性”则侧重于从受教育者出发,根据其自身利益和需要对教育制度及其产生的各种关系和利益的认定与评价。
三、社会结构图景下的教育平等(理解)
1、政治、经济结构影响下的教育平等
2、政治、经济结构影响下的教育平等
第二节社会差异与教育平等机会均等(掌握)
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也就不能仅仅归结为教育自身的原因,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但这些社会根源是什么呢?
诸多研究表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阶层差异等为内容的社会差异主要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一、种族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二、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三、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四、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第三节社会分层与教育成层(理解)
教育成层是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层作用的结果和反映,同时,又是促成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和机制。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西方社会学家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分层是社会关系在不同层面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是对社会纵向层次结构的表征。
与反映占有社会资源的种类情况之差异的社会类别结构相比较,它反映的是对社会资源占有的数量上的差异。
二、什么是教育成层
教育成层——又叫教育分层或教育层化,是指将社会职业、财富、权力、文化和地位等按照社会成员具有的不同教育程度进行重新分配,使原来的阶级或阶层得到补充和延续,同时也形成新的阶级或阶层的过程。
它包括:
⑴教育结果(不同的专业、学历等)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和影响;⑵教育活动本身内在的分层作用,即教育活动本身(如课程内容、选拔人才的方式及淘汰机制等)对人的分化和选择是导致人们获得不同教育结果、取得不同教育文凭,进而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不同地位的主要因素。
麦克•扬的观点:
通过教育知识分层的角度对学校和教育活动内部的分层作用进行了说明。
他认为由于知识领域之间的差异,人们在学习、接受知识时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知识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价值等因素,不同的知识在教育知识系统内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同的。
而这种教育知识的选择、确定与组织的过程正是教育知识的成层过程。
伯恩斯坦的观点:
从学校教育知识的语言编码的不同,特别是学校教育知识的语言编码比较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社会学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