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813934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36.38KB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B.磨杵成针C.滴水成冰D.积土成山
2.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某种药品说明书里标有:
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液体取用
C.
量取液体D.
过滤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用于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NB.O2C.CD.2Cl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7.氮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下列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是:
A.NOB.NO2C.N2OD.N2O5
8.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9.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0.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应该是足量的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二、填空题
11.通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1)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这是利用氧气的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2)盛放石灰水[Ca(OH)2]的试剂瓶放置时间久了会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反应,在瓶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CaCO3)。
写出生成这种白色物质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该白色物质很难用水洗净,应加入______与之反应除去,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可用__________区别它们。
(4)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________;自然界中的水多数不是纯水,小明同学为了检验自家的井水是否为软水,可用_______来检验;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可用________吸附,生活中可用__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选填“过滤”、“沉降”、“煮沸”、“消毒”)。
1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
(1)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①一个氯离子___________;
②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③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④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____________。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2)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下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三、流程题
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
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___(填“能量”或“原子个数”)变化。
(5)尿素属于氮肥,根据上图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四、推断题
14.A、B、C、D都是我们学过的四种物质,其中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氧化物;C、D均为单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
(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已给出,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上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A转化为B和D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5.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_____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图F是小明用收集到的纯净的氧气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__(选填“b”或“c”)口进。
六、科学探究题
16.骗子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而科学可以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
例如:
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
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解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
(1)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
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填现象),说明是氧气;将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是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
水电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确定汽油的成分。
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②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①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_________。
③将内壁蘸有___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
②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2:
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
(归纳总结)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水不能变成汽油。
七、计算题
17.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丙氨酸中碳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死灰复燃的过程中发生了可燃物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磨杵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积土成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A。
2.A
【解析】
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
3.D
【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不是指分子、原子或离子等;
故选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C
【详解】
A、N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C表示碳这种物质、碳元素、一个碳原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D、2Cl表示2个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选D。
7.B
【解析】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NO,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0x=+2;B.NO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x=+4;C.N2O,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2x+(-2)=0x=+1;D.N2O5,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2x+(-2)×5=0x=+5;选B
8.B
【详解】
A.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项正确;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单位为1,一般不写,不是g,C错;
D.因为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位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错。
故选B
9.C
【详解】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B、由图中可以看出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正确;
C、由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只有水分子,反应后有氧分子和氢分子,故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
D、由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有6个原子,反应后也有6个原子,故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若装置漏气,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不符合题意;
C、此实验中发热剂应该是足量的,将集气瓶中氧气完全消耗完,故不符合题意;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5mL/300mL=0.18<1/5,故体积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11.化学二氧化碳(或CO2)Ca(OH)2+CO2
CaCO3+H2O稀盐酸(或HCl)CaCO3+HCl
CaCl2+H2O+CO2带火星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等合理答案)过滤肥皂水活性炭煮沸
【分析】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
【详解】
(1)氧气可以做助燃剂,属于化学性质;
(2)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符号表达式为:
Ca(OH)2+CO2
CaCO3+H2O,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CaCO3+HCl
CaCl2+H2O+CO2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出现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是过滤,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区别:
出现较多浮渣的是硬水,较少浮渣的是软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物质的常见性质和用途作答即可。
12.Cl-2Cu3CO2P2O5Al2O322.99911失Na+
【详解】
(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氯离子可表示为:
Cl-;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铜原子表示为:
2Cu;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3CO2;
④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由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因此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表示为P2O5;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氧和铝,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由氧化铝分子构成,1个氧化铝分子由2个铝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表示为Al2O3;
(2)①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即X=11;
③那么2+8+Y=11,Y=1;
④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易失,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这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⑤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
Na+。
13.混合物N2物理稳定不可能量NH3+CO2
CO(NH2)2+H2O
【详解】
(1)空气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X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4)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
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能量变化。
(5)尿素属于氮肥,根据题给信息,上图合成尿素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NH3+CO2
CO(NH2)2+H2O。
14.H2O2H2OH2O2H2O2
H2O+O2
【分析】
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且都可分解得到同一种产物,在初中学过的物质中,符合这一变化特点的只有过氧化氢与水两种物质满足。
可推知A为过氧化氢、B为水、D为氧气。
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因此C为氢气,氢气和氧气又可重新反应生成水。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过氧化氢、水、氢气、氧气,化学式分别为:
H2O2、H2O、H2、O2;
(2)过氧化氢分别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
15.试管②③KClO3
KCl+O2集气瓶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Fe+O2
Fe3O4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b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
(2)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制气体装置,应该选用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ClO3
KCl+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进行检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可能导致最终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填:
②③KClO3
KCl+O2集气瓶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箱号表达式为:
Fe+O2
Fe3O4,铁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高温物质掉到集气瓶底部,会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此常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故填:
Fe+O2
Fe3O4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b口进。
故填:
b。
16.1:
2复燃发出爆鸣声(或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氢
【详解】
猜想与验证:
(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试管1连接电源正极,收集到氧气,试管2连接电源负极,收集到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发出爆鸣声(或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实验结论1: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2:
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
(1)3:
7:
2:
1
(2)89;18:
7(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ω(N)=
×100%=
×100%=15.7%
【详解】
(1)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个1氮原子构成的,则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3:
7:
2:
l。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7+16×2+14=89;丙氨酸中碳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4=18:
7。
(3)见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南平市 顺昌县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第二次 期中 质量 监测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