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苑中学高二月考卷.docx
- 文档编号:881228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06KB
苏苑中学高二月考卷.docx
《苏苑中学高二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苑中学高二月考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苑中学高二月考卷
苏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全部答案请答在答案卷上)
一.语言基础题(每题2分,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醴酪(lǐluò) 修葺(qì) 茕茕独立(qióng)
B.逶迤(wēi yí) 笑靥(yè) 圈养(quān) 期功强近(jī)
C.瓤肉(ráng) 老妪(yù) 蓓蕾(bèi) 呱呱而泣(guā)
D.日笃(dǔ) 乳媪(ǎo) 象笏(hù) 日啖荔枝(dàn)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
B.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毁了身体,荒了学业。
C.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D.工作上若遇到狐假虎威的同事,阻扰工作进度、部门沟通,该如何应对进退,才不会被反咬一口,并且能顺利达成任务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落)厚古薄今(看不起)
6.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
7.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D.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家祭无忘告乃翁D.臣乃布衣
9.下列加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下至于兹(现在)亦以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B.若望仆不相思(怨恨)幸勿为过(过错)
C.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若有所亡(失)
D.累百世(积累,经历)曼辞(美好)
10.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无兄弟之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
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
“欲为官乎?
”式曰:
“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曰:
“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
“苟,子何欲?
”式曰:
“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
“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
“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
“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1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苟,子何欲?
(2分)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4分)
14.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2分)
15.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完成下列问题。
长亭送别王实甫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选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1)这支曲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与开头的【端正好】相比有何不同?
(4分)
(2)这支曲子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
(3)试简要分析这支曲子的表现手法。
(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7.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3),一鞭残照里。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4),总是离人泪。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6),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7),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8),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冯骥才
①我们必须正视:
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②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③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
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
更糟糕的是被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后,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
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
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
没人管也没人问。
④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
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⑤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
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
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配饰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⑥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⑦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部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
,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
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
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
⑧文化不精不深,怎能“做大做强”?
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
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⑨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
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
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
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
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⑩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
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
文化更具特殊性。
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
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
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
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⑾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
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
⑿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
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18.简要概括文中糟蹋历史文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5分)
19.概括“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一文的思路。
(6分)
20.依据文本,概括作者关于历史文化建设方面的正确主张。
(6分)
21.作者在文章第9段分析,“以文化谋利”是这种鄙俗文化潮流变本加厉的动机和力量,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5分)
六.作文(2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印度人捉猴时,在一个特制小盒内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能放进猴子的前爪。
猴子伸进爪子抓住坚果不放,爪子就抽不出来,结果有不少猴子就这样被捉住。
猴子被捉是因为禁不住坚果的诱惑,请就此展开联想,以“诱惑”为话题,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述材料在作文中可用可不用;②观点自己确定,须正确、鲜明;③题目自拟;④必须使用一种以上论证方法(包括举例、引用、比喻、假设、类比、因果、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考试号:
班级姓名学号
苏苑中学高二月考语文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总分20分)
1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
(2)(3)(4)
12.()(2分)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7分)
(1)(2分)
(2)(3分)
(3)(4分)
14.
15.
三.诗歌鉴赏(10分)
16.
(1)
(2)
(3)
四.名句默写(总分5分)
17.
(1)
(2)
(3)(4)
(5)(6)
(7)(8)
五.现代文阅读(总分20分)
18.
19.
20.
21.
六.作文(20分)
题目
高二月考答案201310
1.D2.D3.B4.D
5.D解析:
A、成分残缺,缺介词“以”,改为“更强调要以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C、成分残缺,“药品”后缺宾语“价格”;D成分赘余“,去掉“事件”。
6.答案:
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
7.D8.B9.B10.B
11.(4分)
(1)使……知道
(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12.(2分)C
【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3.(6分)
(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
(“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
(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以时”、“辄”,句意,各1分)
14.(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15.(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答对1点给1分)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
以耕种畜牧为业。
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皇帝派人问卜式:
“想当官吗?
”卜式说:
“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使者说:
“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
”卜式说:
“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
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说:
“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
”卜式说:
“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报告了朝廷。
丞相弘说:
“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
”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
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
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
“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
”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
“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
”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
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
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
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
”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
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16.
(1)此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这里的暮景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2)此曲主要表达了主人公莺莺对张生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
(3)a视听结合。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
b衬托(以声衬静)。
“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
夕阳古道,原来还有切切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
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
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
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
“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衬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C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17.默写(略)
18.商业化改造历史街区、古村古镇;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影视作品。
(2分)重新打造的文化遗产失去了文化内涵;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
(3分)
19.文章先列举历史街区改造和影视作品改编中出现的文化糟蹋现象,再分析此类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告诫人们“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6分)
20.历史街区的改造应保留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独特的精神;宣传历史名人应尊重历史,不能借历史戏说,更不能无中生有;历史文化建设应保持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
(6分,每点2分)
21.略
22.作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二月 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