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疾病防控知识.docx
- 文档编号:881184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60MB
冬春季疾病防控知识.docx
《冬春季疾病防控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春季疾病防控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春季疾病防控知识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冬春季是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诺如病毒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红热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做好学校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现发布各类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请广大学生认真查看学习。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
甲型流感病毒有着极强的变异性,曾多次引起世界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次之;丙型流感病毒则非常稳定,很少造成流行。
流感潜伏期短(多为2—4天),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聚集场所引起暴发流行。
(一)流感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轻微。
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品等间接传播。
(三)流感的防控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2、预防流感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3、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注意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一旦发现流感患者,及时前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可在小诊所延误病情,家长和学校要做好病例隔离,退热后48小时可凭就诊的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返校。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
“流感君”可不是好惹的主,它会使出浑身解数让人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畏寒、寒战,可怜的小身体还会出现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没有力气、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咽喉痛、干咳也会来凑热闹,出现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和“流感君”相比,普通感冒就是个“职场小白”,症状主要就是鼻塞、打喷嚏和喉咙痛,即使发热,也一般不会超过38.5℃,不出现并发症,也没其他不舒服的感觉,休息一周左右就会自行痊愈。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
有些人分不清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差别,常常患普通感冒就去流感病毒高度集中的医院就诊。
普通感冒不致命,但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医院里进进出出,增加了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哦!
二、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学校人群密集,较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一)肺结核的症状
咳嗽、咳痰2周以上,可伴有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低烧,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
(二)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或病人随地吐痰,痰中的结核杆菌飞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肺部而感染。
(三)青年学生如何预防控制肺结核
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相互接触时间长,且空间小,一旦存在肺结核传染源,极易引起结核病疫情暴发,所以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病人,可大大减少疫情暴发的风险。
1、控制传染源
一旦出现了类似结核病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对于因病请假的学生,班级辅导员应当每天追踪该生的诊疗情况,直至追到病因,以早期发现结核病,采取措施干预,学生/教职工一旦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痰中带血或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告知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到肺结核专科医院去排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确诊肺结核后,立即服药,多药联用、不能中断、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任何治疗方案的更改应通过医生决定,不得擅自停药换药,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传染,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开具了休学诊断证明,应配合学校落实休学管理。
定期复查,凭定点门诊(我区为湖南省胸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开具的复课证明方能复学。
2、切断传播途径
教室、宿舍、居室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预防所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一大利器,同时室内注意定期消毒。
由于结核杆菌主要经空气通过呼吸道传播,其次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所以养成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大声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
3、保护易感人群
机体免疫力普遍低下而易感。
因此在校学生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饮食应该注意食物的营养和搭配。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感染和发病机会。
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感染性很强的病毒。
几十个小病毒就能使我们感染生病,患上急性肠胃炎,并且它可以感染到任何人,一个人也可以进行多次感染,每个诺如病毒都不一样,即便这次被感染医治好了,下次仍然还会感染,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群聚集,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
(一)诺如病毒的感染途径
诺如病毒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呕吐产生的气溶胶颗粒以及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最常见的就是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被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排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等来传播。
(二)被感染后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高发,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成人腹泻较为常见,儿童更容易出现呕吐,严重的还会有头疼发烧等等症状。
一般人感染了诺如病毒,注意多休息多喝水,1到3天内就会自动好转,最长的一周内就可以痊愈。
不过,对于有些人特别是老人孩子和本来就有病在身的人则十分危险。
若出现脱水的症状,可以先服用补盐液或是一些运动功能性饮料暂时急救,然后带去医院看医生。
(三)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目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强化病例管理和饮食饮水安全管理是防病的关键。
防控的关键是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学校应做好学生因病缺勤追踪工作,一旦发现腹泻、呕吐患者,需尽早隔离治疗,加强通风和消毒,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毒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
注:
以下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偶有发病,一并整理,稍作了解。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发生于儿童,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
儿童患者症状较轻,一般可在两周内痊愈,成人患者症状较重,易并发水痘肺炎。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两种疾病形式:
水痘和带状疱疹。
水痘——是原发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弥漫性水疱疹。
带状疱疹——是潜伏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内源性再活化(潜伏在神经根里的病毒被再次激活)引起的局部皮肤感染。
(一)临床症状
1、前驱症状——发热、不适,或咽炎、食欲缺乏等;
2、随后——通常在24小时内,会出现皮疹;
3、数日内——瘙痒性的水疱疹连续成批出现;初为斑疹,迅速变成丘疹,接着是水疱;可发展为脓疱,随后结痂;不同阶段,皮损特点不同;
4、恢复——大多数到第6日已完全结痂;约1-2周内脱落,留下暂时性的色素减退。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和直接接触皮损处的水疱液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三)潜伏期
潜伏期为10-24天,以14-16天多见。
(四)传染期
出疹前48小时到皮疹完全结痂。
暴露之后给予免疫球蛋白可将潜伏期延长。
(五)再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很少发生再次感染。
但是最新研究发现:
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原发性水痘,可能出现二次发作。
(六)预防控制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接种对象是1岁以上的儿童,无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也可接种。
2、一旦发现水痘患者,家长和学校要做好病例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变干结痂为止方可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返校。
3、注意做好消毒通风工作,教室、宿舍等场所应该经常通风,对病例使用过的毛巾、衣物等可采用煮沸、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对病例使用过的玩具、桌椅、床铺等可采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无力、食欲减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并伴有疼痛及发热。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预防腮腺炎最好的方法为接种疫苗,儿童满18月龄后可接种麻腮风疫苗。
此外,学校应做好学生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工作,发现腮腺炎患者需尽早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教室、宿舍等场所应该经常消毒通风。
六、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
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发病年龄以3-9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日常生活中预防猩红热最重要的是远离传染源,及时治疗和隔离患者,做好个人及家庭的卫生保洁工作,注意通风与消毒。
七、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季为多见,传染性极强,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患者为麻疹的传染源,在疾病的潜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
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
(一)传播途径
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患者经打喷嚏、咳嗽等方式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病毒后可感染。
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而传播。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
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流涕、喷嚏、咳嗽上呼吸道症状及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
发热2~3天后,口腔颊粘膜周围可见周围有红晕的蓝白色斑点,称柯氏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
发热2~5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
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
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
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
疹退同时体温随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三)预防控制措施
1、接种麻疹疫苗
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规定儿童8月龄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18月龄接种1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2、其他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对疑似和确诊麻疹的学生应做好居家隔离,并配合好应急接种,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教室、宿舍等场所应该经常通风,晾晒被褥,提供湿式清扫,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室和宿舍内空气进行消毒。
(3)要注意防寒保暖,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4)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
八、风疹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
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但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
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及时医院就疹,避风避寒:
多喝温开水,吃半流质食物,不要抓破皮肤,随时监督学生的病情发展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季 疾病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