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概述教案详案.docx
- 文档编号:880986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32KB
礼仪的概述教案详案.docx
《礼仪的概述教案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的概述教案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仪的概述教案详案
第一节礼仪的概述
这学期的礼仪课由我和大家共同来学习和探讨。
【案例】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一家大集团公司参观老总是该老师的大学同学,亲自接待不说还非常客气。
工作人员为每位同学倒水,席间有为女生表示自己只喝红茶。
学生们自带有空调的大会议坐着,大多坦然接受服务,没有半分客气。
当老总办完事情回来后,不断的向学生表示歉意,竟然没有人应声。
当工作人员送来笔记本,老总亲自双手递送时,学生们大都伸着手随意接过,没有起身也没有致谢。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和老总递过来的笔记本时客气的说了声:
“谢谢,辛苦了!
”
最后只有这位同学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有同学很疑惑甚至不服:
“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么让他去而不让我去?
”。
老师叹气说:
“我给你们创造了机会,是你们自己失去了。
”
同学想一下,为什么只有那名同学被录用了?
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别人为你服务你应该感谢。
这么简单的事只有一名同学这么做了,所以说现代礼仪真的很重要。
礼仪是人们步入文明社会的“通行证”。
人类自诞生那天起,,便开始了对文明与美的追求。
礼仪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摆脱愚昧、野蛮、落后,促进整个社会进化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兴旺的标志。
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和东方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礼仪志邦”的,美誉,数千年对文明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和礼仪。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礼仪倍加推崇。
讲文明,懂礼貌,尊敬他人,服务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无论人际的,社会的以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抑或是旅游,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接待服务工作,都离不开对礼仪规范的遵守。
现在人更应该注重文明修养,讲究礼仪,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礼仪的载体,文明的化身。
其实礼仪的内容非常的宽泛,而且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论,但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是你生活当中的言行举止,(比如:
早晨说早上好)。
我们现代有一句话就是: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期待,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和探讨能够使我们每一位同学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的长相你的五官你的身材这是父母给的,你的身高这是父母给的,但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我觉得它是由内在的东西散发出来的,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漂亮这是年轻人所拥有的一种权利,但是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却是你可以拥有一辈子。
那接下来我们就直击今天的正题,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第一讲的内容是关于礼仪的概述。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出字《论语》)
译文:
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
(春秋是的鲁国人,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荀子——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出字《荀子修身》,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译文:
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从这里看来礼的起源是很早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礼的起源:
一、礼仪起源及发展
1、原始社会(学生看书)
总结:
“礼”的内涵非常丰富,从最早的祭祀活动,到宗族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又发展为区分尊卑贵贱、亲疏等级的严格的礼法,到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礼制,最终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礼仪的形成与发展也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礼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最早开始,是在甲骨文当中的礼字,我们认为它是礼的一个最初的阶段,大家看我把
甲骨文(商朝武丁时代);金文(殷商时期);篆书(类似于现代);大家看到甲骨文当中的礼,其实这个这是两串珠子,然后两串珠子串起来以后放在一个台面上面,但是当初是干什么呢?
是来祭祀用的,来祭神用的,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社会,或者说在史前时期,人们生活水平非常的低下,然后人们似乎没有那种能力,去改变世界,但是只能去努力地适应世界,适应这个社会,同时呢祈求神灵的保佑,来让我们风调雨顺,能让我们安居乐业,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就把最好的东西,你看呀,就把这个玉珠呀串了起来,然后放在这个台面上,祭祀敬神来用的。
所以它从礻旁,从礻旁,大家看到社稷,神这个字这些字都是怎么样,都是从礻旁对不对,这可以说是礼的最初的阶段,所以最早开始,礼形成一种制度,渐渐的人们把礼开始扩大到现代礼仪。
.
2、奴隶社会:
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
已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和贤愚的准则。
周代的礼学三著的出现标志礼仪的发展相对系统化了。
《周礼》官制和政治制度,典章制度之本。
(典制、法令)
《仪礼》有关婚、丧、祭、射等制度;
《礼记》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
3、封建社会礼仪阶段:
(书)
礼仪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礼制”,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工具。
形式——尊君的观念——“君权神授说”的完整体系
即“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不变,道亦不变”并把“道”具体化为“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字经: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五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准则。
(三字经: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礼仪在这个时期成为制约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4、近代礼仪阶段(书)
简单化和规范化,礼仪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其中“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许打人骂人”,“不许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
5.现代礼仪阶段:
6.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开始确立,人民当家做主成为主人。
二、礼仪的含义:
“礼”(历史含义)——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并有分寸。
“仪”(历史含义)——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礼在人们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礼仪(现今含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和。
那我想在这里,重点要跟大家稍微解释一下的就是关于约定俗成这四个字,礼仪是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但是这样一些细节的东西,它并不是说你如果没有按照这么做就一定会收到法律的制裁就会要怎么样的来惩罚你,其实不是,就像刚开始提到的案例,别人给你拿喝的,和你道歉模拟都应该给出相应的回应,“谢谢”等,这是最基本的。
还有就是握手礼来讲,就是我们现在见面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就是跟人握手,人类的握手礼呀,应该可以说是从史前时期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的握手礼和现在的握手礼有一点不一样,我们现在都是伸出右手跟人握手,那时候的生产力水平非常的低下,所以部落和部落之间,经常可能会为了食物而争斗,而打斗,当一个部落的人和另外一个部落的人碰到以后,为了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友好,于是他会伸出一个手掌来跟对方击掌,来表示告诉你,你看我手里没有武器,我没有拿那个石头木棍,那时候没有铁器没有刀具这些东西啊,但是我,我对你表示友好,于是慢慢地演变到现在就变成了用右手跟人握手,但是你现在用左手跟人握手别人也不会说,哎呀,把你抓起来你犯法了,怎么怎么样,没有,但是别人会觉得怪怪的,说,你伸你的左手跟人握手看你能不能握得住,你伸左手跟别人伸右手,你们俩怎么样都握不到一块儿去,只是别人会觉得,哎呀,这个人,他嘴上不讲,心里在想,这个人怎么连最起码的礼数都不懂,他只会这样讲,所以它是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
但是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既然是约定俗成,最初开始就会有一种任意性,但是一旦大家共同认可了以后,就具有一种强制性了。
这就是对“约定俗成”这四个字的解释。
那么礼仪的内涵到底包括什么呢?
在现实生活中礼仪主要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几个方面。
(一)、礼貌
1.指人们之间相互交往是通过语言和协作向对方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例如,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早上来学校碰到老师,说一声早上好,碰到同学说一声早上好,这是礼貌,下了课跟老师说声再见,同学说声再见,这是礼貌。
2.一般表现形式
(1)仪容、仪表、仪态
(2)语言、谈吐
(3)着装、服饰、发型
(4)面部表情、姿势
(5)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
(二)、礼节
1.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题、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与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一般形式
如:
握手、拥抱、会客、访客、跪拜、作揖等(形式多样)
(三)、仪式
1.概念:
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形式和程序的规范活动。
2.按目的不同分为:
迎送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开业仪式、升旗仪式。
(四)、仪表
指人的容貌、举止、姿态、风度、服饰等表现出的人的外表,一个人的仪表通常有年龄、职业、场合上的不同要求。
可以这么来讲,礼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三、礼仪的实质和原则。
1.遵守原则
礼仪规范是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要求。
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都要以礼仪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如果违背了礼仪规范,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自然交际就难以成功。
例如,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这方面就有前车之鉴。
他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为了让人们安静下来,竟然脱下鞋子,并用鞋子敲打会议桌。
就他这个行为,不但影响他的本人及前苏联的国际形象,在这会议上联合国做出决定:
对前苏联代表团罚款1万美元,可见违背交际礼仪的遵守原则是不行的。
从这个原则出发,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还有一个实例:
某省会城市一家三星级饭店的女总经理,衣着得体大方,语言热情适宜,正在宴请北京来的专家。
席间,秘书突然过来说有急事,请她暂时离席去外送宾,可惜这位女经理迟迟未起身,原来双脚不堪忍受高跟鞋束缚,出来“解放”了一会儿,突然有了情况,一时找不到“归宿”,令女经理好难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不懂礼仪知识,主要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礼仪规则遵守得不够造成的。
2.敬人原则
孔子说:
“礼者,敬人也”,敬人是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对交往对象要重视.恭敬。
掌握了敬人的原则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尊敬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例如,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增一度陷入困境员工士气低落。
当士光敏夫出人董事长时,他经常不带秘书,一个人深入各工厂与刚才聊天,听取工人的意见,更有意思的是,士光敏还经常提着一瓶酒去慰劳员工,和他们共饮。
他终于赢得了公司上下的支持,员工的士气也高涨了起来。
在三年内,士光敏终于重振了2穷途末路的东芝公司。
士光敏夫的诀窍就是关心,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员工,“敬人者,人恒敬之”,他同时也赢得了员工的信服与支持。
3.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而不能求全责备,仅仅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唯有宽容才能排除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障碍。
4.真诚原则、(不多说了,都明白)
5.适应原则
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
但是也得适度,一次次的握手,或不住的感谢,让人觉得厌烦。
反反复复的,实在不必要。
倒是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四、礼仪的特征:
1.普遍性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具有普遍性。
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自觉地遵守礼仪。
2.规范性
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对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
3.文明性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队部分。
文明的体现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会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4.多样性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礼仪也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姿。
世界各地的民俗礼仪千奇百怪,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礼仪形式。
从举止礼仪到规范礼仪,从风俗礼仪到宗教礼仪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场合,礼仪的表达方式也有不同。
5.对象性
礼仪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有表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对象性。
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
如东方的含蓄、深沉、西方的直率、开放。
6.操作性
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
作业:
1.学生掌握礼仪礼节的重要意义何在?
2.现代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有何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仪 概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