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
- 文档编号:880756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2
- 大小:80.41KB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编号:
№1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认读),会写“毯、渲、勒、吟”等14个生字、“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自己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
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不要多笔少画。
如:
吟、涩、襟。
3、我来写一写。
方法:
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说一说。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草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了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很美: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喜欢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着的服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住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好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远到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我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
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组内对桌同学互相交流)
2、课文中作者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画面?
方法:
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完善——板书展示
(草原风光图)——()——()——()
3、小组齐读课文,感受内蒙古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练练测测
1、选择正确的音节打“√”。
渲(xuānxuàn)染吟(yínyínɡ)唱胸襟(jīnɡjīn)羞涩(sèshè)
拘(ɡōujū)束勾勒(lènè)害羞(xiōuxiū)鄂(éè)温克
2、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mēnɡ()hǎo()xínɡ()
蒙ménɡ()好行
měnɡ()hào()hánɡ()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闹()拘束()洒脱()羞涩()勾勒()
4、读一读,填一填。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
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编号:
№2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激发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点)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品的表达方法。
(难点)
4、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思考,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和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在课本上做出旁批。
(4处以上)
2、我来背一背。
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对桌同学互相抽背)
3、我来抄一抄。
方法:
摘抄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在摘录本上。
4、我们比一比。
同组同学PK一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评出今日“小小朗诵家”。
合作探究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①“无边的地毯”指的是什么?
“白色的大花”指的什么?
这样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②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为什么?
③请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2、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让我们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请在文中找出来抄写在下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自主作答——小组交流——板书展示)
①
②
③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①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组内交流——板书讲解展示)
②联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勾画理解——交流讨论——口头展示)
练练测测
一、拼音对对碰。
mínɡlǎnɡxiūsèlĭmàoshuāijiāojùnmǎ
()()()()()
xuànrǎnjíchíɡōulèjūshùdīyín
()()()()()
二、火眼辨形近。
喧()摔()苟()勒()驰()
渲()蟀()拘()勤()弛()
2、在课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大方()随意()高歌()静寂()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记叙和描写,表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内蒙人民。
最后,作者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以及____________之间的大团结。
编号:
№3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基础知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重点)
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难点)
4、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思考,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
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
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
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
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工具书。
2、我来抄一抄。
方法:
将本课学习目标中的词语以及文中的四字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
3、我来谈一谈。
(深刻体会重点语句,在书上作旁批4处以上)
合作探究
1、小组内初读课文,阅读课后资料袋,初步了解丝绸之路。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丝绸之路”主要写了什么?
(认真思考——小组交流——统一答案——口头展示)
3、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作出了那些贡献?
你认为它是一条怎样的路?
(小组交流讨论——板书讲解展示)
4、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段最后一句:
全文最后一句:
它们之间的联系:
5、所以,本文中的“丝绸之路”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练测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________。
公元前138年,_________曾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友好往来。
课文中描写了东西方相互交流的生动一幕,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国的副使与__________国将军代表两国互赠礼品。
2、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国家的商贸与交往的大门,其中,我国出口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沙漠中悠悠的驼铃声。
仿写:
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其他故事。
编号:
№4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3白杨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读写),会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
(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白杨的特点,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
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编谜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
特别注意个别字的写法,如:
疆、陷。
3、我来写一写。
方法:
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填一填。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在一辆通往___________的火车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围绕着车窗外的____________而展开讨论的事情。
兄妹俩眼中的白杨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样的),父亲眼中的白杨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样的)。
5、我来背一背。
方法:
用红笔把课文中父亲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画出来,背一背。
请对桌同学评一评。
()流利、有感情。
()通顺、流利。
()还不太流畅。
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
(组内对桌同学两两互讲)
提示:
生长环境、外形特点、贡献用途、内在精神等方面
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①试着朗读这段话,体会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请在下面做上“Δ”。
(组内交流——试读比赛——朗读展示)
②从“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那么……那么……”这些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白杨树的什么品格和精神?
(认真体会——小组交流——板书讲述展示)
练练测测
一、拼音对对碰。
chāzuǐqīnɡxījièshàoxīnjiānɡfǔmō
()()()()()
fēnbiànxiànrùjièxiànhúnhuánɡyìtǐ
()()()()
二、寻找反义词。
清晰——()高大——()严肃——()
粗壮——()坚强——()动摇——()
三、认真朗读课文后填空。
1、白杨的生长环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外形特点_______
_____________,内在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在写
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把它们找出来摘抄在摘录本上,仔细体会体会。
编号:
№5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3白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体会爸爸的心愿。
(重点)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难点)
3、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抓住课文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深刻体会句中包含的意思,从而体会人物的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相关链接
新疆建设兵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察新疆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着眼于祖国的安全和统一,新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高瞻远瞩,命令新疆人民解放军铸剑为犁,开展大生产运动。
部队官兵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担任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
兵团以转业官兵为基础,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城乡青壮年,按照“不与民争”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水草边缘和与苏联、蒙古接壤的千里边境线一侧艰苦创业,把亘古荒原改造成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场。
并新建了现代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两遍。
2、对这些句子,我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在书上作出旁批4处以上。
3、想象一下,哪些地方需要白杨树?
它遇到哪些困难,还是那么坚强?
方法:
仿照下面的句子说一说。
(独自思考——对桌交流——小组交流)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我们的校园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2、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合作探究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爸爸不只是在介绍白杨树,那么他还在表白什么呢?
他是在向谁表白呢?
2、“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
“这儿”指的是哪儿?
“它们”又指的是谁?
“它们在这儿生根了”是什么意思呢?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爸爸为什么微笑了?
“高大的白杨树”指的是谁?
“几棵小树”又指的是谁呢?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怎么理解?
练练测测
1、分辨组词。
淅()抚()僵()陷()辨()
晰()芜()疆()掐()辩()
2、选词填空。
分辨分辩
1、因为有多年的经验,他一下子就()出这张人民币是假钞。
2、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加以()。
3、选作一题。
1、“孩子们只知道……只知道……只知道……”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这跟爸爸的心愿有联系吗?
(独立思考——口头作答)
2、阅读《帐篷》,写几句心里话,送给这些可爱的、伟大的建设者们,可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写在语文书13页——全班口头交流)
编号:
№6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读读记记“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体、狰狞、逞凶、撕扯、效率、废寝忘食”等词语。
(基础知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重难点)
3、主要方法:
朗读、勾画、思考,培养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链接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就着手研究进藏铁路问题。
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1984年交付营运。
但是,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格尔木至拉萨段停建;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全长1142公里,计划投资262亿元。
筑路大军排除艰难险阻、攻克世界难题,终于在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行。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工具书,如“妖娆、逞凶、严阵以待……”
2、我来想一想。
(深刻体会重点语句,在书上作旁批4处以上)
3、我来画一画。
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请找出来画上“______”,
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方法:
小组齐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口头讲述展示
②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用红笔勾画出来。
从而体会西部建设者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一项怎样的工程?
(思考——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
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意思?
“这样不良的地质”是指怎样的地质?
他们凭什么预言中国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2、筑路大军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他们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怎么一一克服的?
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统一答案——填表——展示
遇到的困难
解决的对策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我们看到的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板书讲解展示)
练练测测
1、给生字注音,再读一读。
机械( ) 妖娆( ) 开凿( ) 巍峨( )
狰狞( ) 逞凶( ) 薪水( ) 寝室(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文中指风火山被冰雪覆盖的样子。
()
2、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3、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
4、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
5、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
形容勤奋专心。
()
三、从下面两题中选作一题。
1、给课本16页插图试写解说词。
(独立思考——小练笔——全班交流)
2、给青藏铁路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说明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上口头展示)
编号:
№7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会写“牧、蓑”两个生字和“牧童、蓑衣”(要求正确书写、牢记)。
(基础知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牧童》,并能正确默写。
(重点)
3、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难点)
4、主要方法:
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积累中国语言文字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链接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
反复朗读古诗《牧童》三遍以上,在诗句中画出节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特别注意“弄”(nònɡ)和“蓑”(suō)的读音。
2、我来填一填。
方法:
弄懂后关上书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铺_____ ___ 横野_______ _
弄__ ____ 归来_________
卧_____ 饱饭_______
3、我来说一说。
方法:
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我来背一背。
方法:
在大体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牧童》。
5、我来写一写。
试着默写一遍《牧童》,不会的请抄写一遍。
合作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牧童》。
(两两对读,同桌评价)
二、熟练、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古诗《牧童》。
(朗读展示——自由点评)
三、“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诗句中“铺”是什么意思,“弄”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诗又是什么意思?
从“铺”和“弄”这两个词让我们会有什么感受?
四、“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想象一下,牧童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五、朗读全诗,通过了解诗意,说说对这首诗的体会。
练练测测
1、诗句填空。
1、草______横野__________,笛_______晚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黄昏后,不脱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牧童》先写了____________广阔无垠,我们从“_______”和“_______”能充分感受;接着写了___________悠扬悦耳,让我们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然后写了牧童回来吃饱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首古诗,我能感受到牧童童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默写古诗《牧童》。
拓展延伸
熟读古诗,了解诗意,合理发挥想象,将《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编号:
№8 班级 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语文 导学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