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 文档编号:880510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29.01KB
《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人谈读书》教案人教部编版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
课题
古人谈读书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
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
难点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2)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
谁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
古人谈读书
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
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5)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
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
(一)1.谦虚2.求实3.勤奋
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思考:
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
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
板书:
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设计意图:
在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理解重点字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
【设计意图: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这两部分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两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
(出示课件6)
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
五、作业
1.背诵这两部分。
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设计意图:
拓展这个环节,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指导。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chǐxiàwèn(),每个教育者都要huìrénbújuàn()。
不用心sòngdú()对我们来说qǐbúshì()浪费时间?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余尝谓()
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
三、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
参考答案:
一、不耻下问诲人不倦诵读岂不是
二、1.智慧2.说3.随意
三、1.②2.②3.①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
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8)
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
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
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篇文章。
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并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9)
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师补充:
恒:
恒心
自足:
自我满足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
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
如: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
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
(出示课件10)
1.默读课文,思考:
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
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
板书:
有志有识有恒
2.再读课文,思考:
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生总结,汇报
板书:
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出示课件11)
师加以引导,生汇报
板书: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出示课件12)
正面:
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
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四、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以自学为主,通过自学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降低文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五、拓展延伸(出示课件14)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六、作业
背诵这三篇文章
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篇文章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扩大眼界,扩大积累。
】
板书
内容
谦虚
一求实
勤奋
心到
古人谈读书二眼到
口到
有志----不甘为下流
三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从正反两方面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加以论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做事要有héngxīn(),不能半途而废。
2.每个人都有quēdiǎn(),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
2.第三要有恒。
()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恒心2.缺点
二、1.读书人2.恒心3.下等、劣等
三、1.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2.就像河伯观海,就像井底之蛙看天。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组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
2.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抓重点词句,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论语》的其他几则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
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指导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yībù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把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诵读恒心缺一不可
二、1.勤勉以……为耻
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2.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3.曾经
我曾经说过:
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三、谦虚勤奋求实三到三有
四、1.song决
2.B
3.示例:
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
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
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五、示例:
读书何所求?
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王梓坤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18 古诗二首
本课选了两首古诗,分别是《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入云。
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画,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二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老师的朗读。
学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讲解。
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师: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了解李白和乐府诗的相关资料。
2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难点
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视频。
(出示课件1:
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
《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读“宿、寺”两个字。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
(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很热闹,那么,晚上的寺庙呢?
(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
(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
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
(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古诗,学生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出示生字:
宿、寺、危、辰、恐、惊)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谁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5.师:
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
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共读)
6.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7.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学生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
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其他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出示:
危楼)齐读,认识生字“危”,并用“危”组词。
问:
(看图)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楼?
(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
(楼周围云雾缭绕;楼上的人很渺小。
)
(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
)
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句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
(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
这是夸张的写法。
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
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
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4.学生练读、指读这一句诗。
师:
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5.还有哪句诗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
(手可摘星辰)
6.“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
谁能给它组个词?
(摘抄、采摘、摘葡萄……)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
(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
(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
7.(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
(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近,似乎我们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
多美的夜空呀!
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
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8.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
(齐读、指读)
9.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天上的仙人吗?
(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
)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
(声音小一点)
10.山中宁静的夜色,让人的心也如此沉静,让我们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1.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
四、背诵古诗
1.(看课文插图)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
(师生表演)
3.如果我是妈妈,让你说说这幅图,你会说吗?
(指名说,以鼓励为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危、敢、惊)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笔画。
如:
“危”的第四笔是竖撇;“敢”的第七笔是提。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六、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夜宿山寺》这首诗,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诗的?
(反复朗读、背诵,结合插图想象,求助老师和同学,预习时查字典了解字词意思……)
同学们,希望大家课后搜集一两首李白写的其他古诗抄在本子上,并用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来学习。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楼高 夜静
危
敢
惊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敕勒歌》。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草原的无比壮阔,体会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敕勒歌》。
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草原的无比壮阔,体会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
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
我们能用说不完的话来形容它、赞美它。
北朝时期却有人用简单的27字就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
似、庐、笼、盖、苍、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
从诗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品读古诗,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图片:
草原上,高高的阴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2)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
(指名说)
(出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3)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敕勒是种族名,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
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4)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
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
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
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1)课件出示图片:
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牛羊。
(2)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3)谁愿意来读一读?
(4)教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诗的感受),如:
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推荐代表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古诗背下来。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阴、似、野、苍、茫)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在书写时该注意的地方。
如:
“阴”左窄右宽,撇为竖撇;“似”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野”左边末笔是提,右边是“予”,没有撇;“茫”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把你的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古诗二首
敕勒歌
阴
似
野
苍
茫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古诗中抽象的意境,用课件图片并配上音乐呈现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1 古人 读书 教案 人教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