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
- 文档编号:880132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2.64KB
八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
《八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科目:
语文《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主备人
张大宇
上课教师
课时
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主修人
祁万慧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5、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
重点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学
难点
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
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总第11—031)
一、导入:
不耻下问、专心致志、举一反三。
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大家知道出自哪里吗?
今天我们学习《孔孟论学习》
二、检查预习
1、作者及作品
2、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 、 、 。
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论语》是 。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 、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 ,字 ,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
《孟子》,是 。
《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
《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 ”的主张外,还提出了“ ”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2、字词。
三、展示交流
1、点名读,正音。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不亦说乎yuè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悱不发fěi
一日暴之pù
鸿鹄将至hónghú
援弓缴zhuó
掘井九轫rèn
好之者hào
举一隅yú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chǔ
辟若pì
2、师范读
3、齐读
4、对照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翻译课文。
(1)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悦
是知也.知.智
一日暴之.暴.曝
取之左右逢其原 .原.源
今夫奕之为数.奕.
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2)特殊句式
惟奕秋之为听 倒装句
(3)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不悱不发 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
取二三策而已矣 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与古人谋 商讨,交谈
君子深造之以道 造就
(4)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解释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
今夫奕之为数
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4)说说以下各句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受学重问
十日寒之
(5)问题探究。
(1)温故而知新。
(“而”是“而且”还是“从而”?
)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并提?
)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定?
)
(4)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
)
(5)“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
究竟有什么区别?
(6)“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
“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
(7).弈之为数。
(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
(8.)惟弈秋之为听。
(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
(9).“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四.点拨升华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 ,讲学习态度的有 ,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 ,讲学习意义的有 。
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学习态度: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原则: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学习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论语》讲的是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
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3、、阅读感悟
(1)本文第一至四则是从哪个角度来谈学习的。
学习方法
(2)学习要能“不耻下问”,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第十一则奕秋的故事,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专心做一件事
五、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并且今后要联系自身学习经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补充知识积累
古文翻译方法
(1)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
(2)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学生借助工具书,资料独立完成3小题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总第11—032)
复习导入
1、齐背《孔孟论学习》。
2、上黑板默写。
四.点拨升华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 ,讲学习态度的有 ,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 ,讲学习意义的有 。
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学习态度: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原则: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学习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论语》讲的是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
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3、、阅读感悟
(1)本文第一至四则是从哪个角度来谈学习的。
学习方法
(2)学习要能“不耻下问”,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第十一则奕秋的故事,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专心做一件事
五、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并且今后要联系自身学习经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补充知识积累
古文翻译方法
(1)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
(2)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学生借助工具书,资料独立完成3小题的问题
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科目:
语文《黄生借书说》导学案
主备人
张大宇
上课教师
课时
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主修人
祁万慧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诵读疏通,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及文体。
3.作者对于借书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
教学
重点
诵读疏通,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
难点
作者对于借书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
教学
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总第11—031)
一、引入
1.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
当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
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
二、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晚年号随园主人,还有号简斋,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
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
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
三、朗读课文
1.注意停顿。
2.注意节奏。
黄生|允修|借书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1)指名读。
(2)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小组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并找出疑难。
2.老师巡回解疑。
3.示疑解疑。
重难点参考: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多义词.
然: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
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为一说,使与书俱。
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五、小结前两段
勾画识记批注。
了解。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并勾画重点圈点疑难。
提出疑难解决疑难。
布置作业
六、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并三行式翻译前两段。
板书设计
黄生借书说
论点:
书非借不能读也
举例论证:
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第二课时(总第11—032)
一、上黑板听写字词。
1.齐读全文。
2.抽查翻译。
3.继续疏通文意。
(方法同前)
二、回读课文梳理结构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3. 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论点:
书非借不能读也
举例论证:
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4.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
(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5.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
“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书→天下物:
(对比)
物非己有:
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物为己有:
心安理得、束之高搁。
6.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自己 (对比)
通籍 前:
家贫难致有所览辄省记——勤奋。
通籍 后:
俸去书来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惰。
7.第四段通过哪些对比,劝勉黄生认真读书?
借书:
“予之公书”与“张氏吝书” 提出希望
“予不幸”与“生幸” 读书必速、归书必速
8.这些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
小结:
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作者由书及物、由人及己,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
四、拓展
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小结:
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不利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
思考讨论交流。
发表自己观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黄生借书说
袁枚
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天子读书者有几
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有书不读
祖父积,子孙弃
对比论证物非己有:
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物为己有:
心安理得、束之高搁
通籍 前:
家贫难致有所览辄省记——勤奋
后:
俸去书来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惰
目的——劝勉后生读书
科目:
语文《读书杂谈》导学案
主备人
张大宇
上课教师
课时
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主修人
祁万慧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妙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2.深入理解比喻论证及其作用。
3.拓展延伸,培养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点
理解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妙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教学
难点
深入理解比喻论证及其作用。
教学
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总第11—031)
一、导入新课
书中有秦汉的明月,盛唐的乐舞;书中有人生的百态,历史的脉搏。
然而我们该如何读书呢?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将在他的《读书杂谈》中为我们指点迷津。
二、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伟大文思革命家。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三、字词积累
嗜好 无聊 余暇赢钱
嗜好:
特别的爱好。
无聊:
由于清闲而烦闷。
余暇:
闲余的时间。
四、学习新课
出示演讲词的特点。
1.观点鲜明,条理清楚。
2.语言通俗,自然亲切,口语化。
五、问题探究
学生速度课文,然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演讲的原因和主题是什么?
原因是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
主题是随便谈谈读书。
2.课文中谈到了哪两种读书的类型,它们特点分别是什么?
种 类特点
职业的读书功利性 强迫性
嗜好的读书自由性 趣味性
3.鲁迅在第四自然段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我们在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的拓宽阅读视野,搞好嗜好阅读。
六、想一想
本文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比喻论证):
①.读书与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做比喻。
②.嗜好的读书与爱打牌的情形做比喻。
七、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先介绍演讲的原因及主题,接着从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两方面谈论了其不同特点。
然后进一步深化,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重点强调了嗜好阅读的益处,最后以忠告性的话语结束全文。
比喻论证的运用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楚。
内容符合演讲者和听众的身份。
语言通俗,自然,亲切,口语化。
八、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
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要考虑到演讲词的特点。
内容提示:
1.读书的正确方法。
2.读书的正确目的。
3.读书的重要作用。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读书杂谈
种 类特点
职业的读书功利性 强迫性
嗜好的读书自由性 趣味性
科目:
语文《读书的三种姿势》导学案
主备人
张大宇
上课教师
课时
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主修人
祁万慧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文章阐述的论点。
2.感受以议论为主的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
重点
认识到读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教学
难点
能够运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
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总第11—031)
一、引言
二、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作者介绍。
孙绍振,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山海情》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论变异》等。
孙绍振在学术上有独创的系统性,他把康德的审美价值论引向文学创作领域,提出了真善美三维错位系统理论,在幽默学方面,提出了幽默逻辑错位的理论,在散文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审美、审丑、审智的散文的理论体系。
2.生字
消遣 缥缈 慑于 一丝不苟心无旁骛 正襟危坐
3.解释词语
不求甚解:
甚:
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博览群书:
博:
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消遣:
①设法度过闲散时间:
冬夜长,做针线消遣|饮酒赏月,消遣时光。
②捉弄;戏耍:
看我消遣他则个。
领悟:
理解领会。
正襟危坐:
襟:
衣襟;危坐:
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心无旁骛:
旁;另外的;骛:
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不约而同:
约:
相约。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虚怀若谷:
虚:
谦虚;谷:
山谷。
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慑于:
有所畏惧而丧失勇气。
三、学习课文
(一)文章主旨。
课文把读书分为躺、坐、站三种象征性造型。
其实,这也是读者作为思考着的主体在场的不同姿态:
休闲、静思、批判。
人之为人的第一次自我肯定,就是站立。
躺着读书是读闲书,坐着读书才算进入状态,站着读书是上佳之境——走近作者而又不迷失自我,惟此才能与书本权威作平等的对话和精神交流。
这种姿势的读,是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案 第四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