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书写法.docx
- 文档编号:879426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17.24KB
毛笔字书写法.docx
《毛笔字书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笔字书写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笔字书写法
毛笔字钢笔字书写方法
前言
汉字是一种表示汉语单词的书面符号,它从象形图画演变而来,是一种只表字义不表字音的方形字。
其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随着人们生产物品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由刀笔划刻发展为用颜色书写,再发展为用毛笔蘸颜色水书写,又发展为用自来水笔书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交际不断增多,要求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文字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便不断向着简便易写易学的方向发展。
随着书写方式的改进,其本身的结构方式和整体形态也跟着变化,于是才有了从象形字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再到小篆,再到隶体、行书、草体,再到楷体、宋体等等书体的演变。
文字形态与其他物体的形态一样,在得到人们的使用时,人们不单注重它的实用性,同时也重视它的外表的美观性。
所以,文字从诞生那天起,人们就注意到了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尽量使其美观。
到了使用标准的毛笔书写的时期,由于毛笔的柔软特性,书写出来的点、画可以随意变化,正适应了汉字结构复杂、变化多端的特点,从而使汉字的形态美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以致成为一门艺术。
一幅书写文字,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使人们不单欣赏到文字所表达的汉语内容,同时也欣赏到文字形态所表现的气质和形势---有的字幅使你感到如静日赏菏,有的字幅使你感到似临千丈怒涛。
在近代出现了自来水笔以后,以自来水笔为代表的硬笔,成为汉字的主要书写工具了。
硬笔的笔迹如屋漏痕,不如毛笔的笔迹变化那么多,但仍可以表现汉字的艺术涵义。
只要认识汉字的人都会写字,但要把它写成一种艺术品,却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
为什么呢?
因为掌握书写点画、线条美的规律和文字结构美的规律,需要有一个领悟过程和实践过程。
往往一个东西,人人看了都感到美观,但美在什么地方,就说不出来了;即使知道美在什么地方,但是要把它做得美观,更不容易了。
汉字的形态美的规律是怎样的?
怎样才能做到形态美?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以艺术的观点来研究它。
把汉字看成是由点画按自然美的规律构成的;是自然界的一种有形的物体。
它不是躺在纸上,而是立在空间的。
每一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物体,它又是一幅文章的一个成份。
在一幅文章中,虽然各个字都不相同,却在整体结构上呈现着和谐的统一美。
每一个字,都有恰当的结构、形势和位置。
它们共同形成一种气势特点。
一篇好的字幅,好像一首美的视觉音乐,通过视觉对比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家知道,篇幅由字构成,字由点画构成。
点画写不好,字不会好;同样,篇幅安排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如果不按篇幅组织规律排布各字,即使单个字写得好,从篇幅整体上看也是不会美观的。
所以,本文主要从点画、字形和篇幅视觉旋律美的方面,作一些初步介绍。
一.运笔
点画有各种形态和气势,怎样才能把这些形态和气势书写出来?
就必须掌握书写工具的特性和书写方法。
不同的书写工具有不同特性,与之相应的,自然就有不同的书写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毛笔的书写方法和钢笔的书写方法:
1.毛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字写得如何,与执笔方式和运笔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任何工具,都有它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例如打乒乓球,如果你不掌握乒乓球的运动特点,象打羽毛球一样来打乒乓球,就不能让乒乓球按你的意愿运行。
同样,如果你象用钢笔一样来用毛笔写字,也不能写出你所要的毛笔字的。
因此,要想写好毛笔字,第一要掌握毛笔的运行特点,而要掌握它的运行特点,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别人说得再对,你不实际操作,还是摸不透它的特点和规律的;摸到了它的运行规律,你的运笔习惯还没有自然地适应它的规律,还是不行的;你的运笔习惯适应了它的规律,你没有掌握汉字的美学结构规律,还是写不出美观的字的.所以,这是工具与其作用对象互相契合的技术。
这种契合,是靠苦练和领悟才能达到的。
第二要掌握汉字各种字体的结构特点.楷体有楷体的特点,隶体有隶体的特点,行书有行书的特点;同为楷体,柳体有柳体的特点,颜体有颜体的特点.特点不同,其运笔规律就不同.就如人走路一样,一个人一种走路姿势.你要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不仔细认真的观察和苦练,是不行的.你如果要学会颜体字,你就必须学会颜真卿的手,在写字时的运行姿势.他的姿势在哪里呢?
就在他的字的轨迹里.但是,如果你不仔细研究和体会他的字的运行轨迹,你是看不到他写字时手的运动轨迹的。
可以说,写字,就是手的“舞蹈”,摹字帖,就是按字帖的作者的“手舞”轨迹,锻炼自己的“手舞”习惯。
你的“手舞”习惯,炼得与字帖作者的“手舞”习惯一样了,你写出来的字,也就与字帖上的字一样了。
大多数的摹帖者,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去仔细体会作者的“手舞”轨迹,只知按字的表面形状走笔,象学画画一样,刻意写像,这不是“写字”,而是“画字”;这样的摹帖,就使自己的手没有形成同作者的手在写字时一样“手舞”习惯,所以,根本写不出同作者一样的“字势”来。
本文主要就是从以上两点来介绍怎样写好毛笔字的。
毛笔的特点,决定了执笔和运笔的规律。
现将执笔和运笔的基本要点介绍如下:
(1)执笔:
由于笔尖柔软,且稍具弹性,在书写运行中,笔锋拖后。
笔迹的粗细,由书写时对笔的上下提按程度决定;笔画的形状,由运笔的方向变化决定;笔端运动的高低、方向和距离,由书写人的手臂控制。
由此就决定了执笔的方式:
1.保持笔杆与纸面垂直。
2.拇、食指主司捏住笔杆;拇、食指的关节可以伸屈自如,中指肚与无名指指甲夹着笔杆,可以使笔杆前后左右运动,在手腕不动的情况下,光靠手指的活动,可以划一个圆圈。
这就是说,手指使笔,就如使用筷子一样轻松自如;切忌手指僵硬地握笔。
在书写指甲大的小字时,只以手指运笔就可以了;在书写1.5厘米左右的中字时,只动手指就不能保持笔杆垂直于纸面了。
笔杆不垂直,写出来的笔画就显得不丰满坚实,字的结构搭配也不会合适。
因此,就必须用手腕的运动来弥补手指运动的不足。
于是就有了运腕的动作。
当书写的字更大时,只运腕也不够了,又必须用运臂来弥补运腕的不足了。
这种互连关系,是写字时自然出现的情况。
不论书写小字还是大字,手腕都不能僵硬地放在纸上不动。
因为不论竖写还是横写,手腕总得随写字的进程在不断地移动。
所以,从写字的开始,大臂就必须将小臂叼起来,手腕就不能实着在纸上。
因此,凡是学习写毛笔字的人,最先练习的基本功应是叼臂、虚起手腕,运笔如使筷子那样准确自如。
身姿:
身正才能让字正,身姿不正,写出来的字不会美观,也容易使人疲劳。
写字时,眼睛与字的角度应成60度以上的角度。
特别在写大字时,一般都接近90度。
因为人的视觉有误差,明明是正方形,视角越小,越感到是长方形和梯形。
因此,写大字时,一般都得站着书写。
运笔:
因为笔头肚粗锋尖、柔软而略带弹性,这就决定了它的运动轨迹的特点。
只有掌握了它的特点,才能运笔自如。
当笔锋朝前露锋落笔时,如果写横画,笔向右行,笔锋在后,笔尖朝左前方,呈横扫状。
当向左上方跪锋落笔写横画时,笔尖朝正左方。
写竖划时,不论怎样落笔,向下运行时,笔尖都在上方,呈下拖状。
笔画的粗细,由笔体在纸上的落迹宽窄决定。
而落迹的宽窄,又由手对笔按提的程度决定。
但是,当笔尖被按下去后,再提起来时,笔锋一般不会恢复到原来挺直的样子,而呈弯曲状。
这种性状,使你再接着写第二笔画时,就必须顺应这一性状,调整运笔方式和提按程度。
运笔的根本技巧就在这里。
要让笔走中峰,除了保持笔杆垂直于纸面外,主要的就是按笔锋的运行性状特点,因势利导地调整运笔方式,使笔峰始终都处在笔迹的中间。
(2)运笔方式:
主要的有如下几种:
按笔、提笔、露锋、藏(跪)锋、中锋、偏锋、横拓、竖勒、左扭锋转、右扭锋转、回锋收笔、拖锋收笔、左顿笔、右顿笔、左挫笔、右挫笔、上撑笔、下撑笔、左撑笔、右撑笔、游丝连笔、等等。
这些运笔方式,只有在书写实践中才能体会和掌握起来。
下面分别简述一下。
按笔、提笔有快慢轻重之别,通过墨迹的浓淡润枯可以看出来。
露锋落笔,点画头部棱角分明,称作方笔,字画显得刚劲,但不浑厚。
藏锋,即逆锋落笔,点画头部棱角不分明,字画显得圆润浑厚。
中锋,即在笔行过程中,笔尖处在笔迹的中间,笔迹显得饱满浑实。
偏锋,即在笔行过程中笔尖偏在笔迹的一边去了,除写横.撇出现这种情况外,都是因为笔杆不垂直于纸面造成的。
偏峰写出来的字画,显得单薄轻飘。
扭锋转笔,落笔行笔以后再提起笔后,笔锋呈扁刷状。
如果要写出比前一笔迹细的点画,就必须将笔向左或向右扭转90度落笔。
写横画后再接着写竖,在写行书字和草体字时,有的人回锋提笔向左(顺时针)扭锋写竖;有的人向右扭锋写竖。
回锋收笔,画尾呈圆形.
拖锋收笔,画尾呈尖形.
左右顿笔,在落笔后行笔前或收笔前,将笔向左或向右顿按,以形成一个特定的头端.拐角或尾端.
左右挫笔,在拐弯处,保持原来的提按程度,将笔原地向左拉转或向右拉转.
上撑笔,在写横画的行笔过程中,使笔向上撑,笔迹呈上弓状.
下撑笔,与上撑笔相反,笔迹呈下弓状.
左撑笔,在写竖画的行笔过程中,使笔向左撑,笔迹呈左弓状.
右撑笔,与左撑笔相反,笔迹呈右弓状.
游丝连笔,这是行书.草书特有的行笔路线轨迹.而这种轨迹不是书写者无意或随意乱留下的,它是作为表现字画之间的一种气势的部件而留存的.因此,它是体现一种书写风格的重要成份.游丝是一种远细于主画的笔迹,似连非连,似断非断,体现出两个主画之间的气势关联性就够了;如果太粗了,甚至与主画相同了,就成了“缠绳”,失去了笔画气势。
例如:
之性法
楷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楷字主要由“点、横、竖、撇、捺、提、挑、矢、弯、折”笔画构成的。
练会了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就基本学回了写楷字的运笔方法了,也为领悟其他各种字帖的运笔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至于其他体式的字,各有各的运笔方法,在此不必再讲了,由学生自己研究领悟就可以了。
2.钢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今天,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懂得“字写得如何,与执方式和运笔方法有直接的关系“的规律。
以为只要小学生用“米”字格,“照葫芦画瓢”地画字,就能练成一手好字;不懂得拿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学生写字的必要性。
所以,学生都自然地形成了错误的执笔习惯,因此,学生们离开“米”字格,写的字都十分拙劣难看。
为此,在本文中,也附带介绍一点钢笔的使用方法。
毛笔字写好了,能为写好钢笔字打下一些基础。
但是,钢笔字还有自己的书写特点和艺术特性,是必须另行研究的。
(1)执笔:
拇指的第一节与食指的第一节相触抚在笔杆的上面,中指的第一节托于笔杆的下面,即此三指捏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上下并排附于中指下面,小指尖下侧轻轻接触纸面;五指自然弯曲,虎口呈方形,掌心空间可容下一个鸡蛋。
笔杆与纸面的倾斜角约为75度。
如下图所示:
这样,如果手掌不移动,只靠五指的协调运笔,就可以画一个长约四厘米宽约三厘米的椭圆。
这就是说,这样执笔就可以使钢笔在纸上灵活地运动。
但是,要写好字光靠手指运动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手掌、小臂、大臂适应手指的运动而一起运动。
因此,手掌就不能牢固地压在纸上,小臂要将手掌刁起来,大臂要将小臂刁起来,我们称之为悬臂。
初学者首先要过悬臂这一关。
(2).运笔:
钢笔的运笔方法,除了没有控制笔迹的粗细润燥外,其他都可以仿照毛笔的运笔方法。
但是,钢笔字也需要游丝衬托,钢笔字的游丝主要是利用笔尖在提起的时候,纸面的弹性形成的。
但钢笔字要尽量减少游丝连笔。
因为游丝多了会使篇幅显得不清丽,甚至引起误读。
不论什么体式的字帖,其作者,各有各的运笔方式,因此形成各人各自特有的笔迹风格,所以才有不同的毛笔字帖。
初学者在临摹一种字帖时,不应当只是绘画似的模仿作者的字形。
而应当首先研究掌握作者的那种运笔方式,在掌握其运笔方式(即练到自己的肌肉运动方式,与作者的肌肉运动方式相同,并形成与作者的运笔方式相同的习惯)的前提下,再学习他的结字和谋篇技巧.每一种风格的字帖,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运笔.结字和谋篇的规律.颜体与欧体不同,揩书与行书不同,行书与草书不同等等。
再者,笔的软硬程度不同,写出来的字的气质是不同的.如果用软笔去临摹用硬笔写出来的字帖,是很不顺手的.有些碑帖,经过刀笔加工,把原来毛笔的自然轨迹改变了,后人再用毛笔来临摹,就不能用正常的书写方式写像了.所以,临帖者也必须针对字帖的风格,选取相应的毛笔,才能学好字帖.
在此要特别提一下初学者所犯的一个常见的错误。
就是在临摹一种字贴时,只是注重字的外部形体,照葫蒌画瓢,刻意画像,就认为学到手了。
其实,第一,前人写的字.也并不是个个都合规矩,没有败笔的;其次,你这不是写字而是画字。
因为你没有掌握人家的运笔方式,也就是你的肌肉运动还没有形成人家运笔方式的习惯,所以,你除了画会了字贴上的字以外,别的字就写不像了。
如果你已经学会了一种字贴,并且已经形成了该种字贴的运笔习惯,如果再学另一种运笔方式的字贴,那就会使已经学成的书写方式习惯,不适应该字帖的书写方式。
如果硬是摹写,往往会出现学了后者忘了前者的情况。
所以,你一旦学会了一种字贴的运笔方式,就不要轻易改变。
一个正揩字帖的作者,他的运笔方式也必然与他的行书运笔方式是相通的。
因此,学帖者当学会一种正揩字帖后,再学行书时,应当仍然接着学这一作者的行书字帖。
这既符合原作者的运笔规律,也符合自己已经形成的运笔习惯。
一旦形成了一种运笔方式的习惯,在你的作品的整个篇幅上就会出现贯通一气的整体气势。
就像一个广东人说普通话似的,不论他在单个字音上咬得怎么准,但在说话中总甩不掉那广东话的韵调。
临写墨迹字帖,便于学习作者的运笔方式;临写碑帖或法帖,便于学习作者的结字和篇章布置技巧.
二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是由象形图画演变而来的。
所以,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仍然保留着图形的痕迹,有些表示抽象意义的字,是由表示具体事物的象形构件延伸而成的.由此使汉字的结构复杂化;也使汉字产生了表现意象的功能,单是点画的形态和相互间的关系,就可引起人们的丰富的相象和品味.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笔画是点.横.竖.撇.捺.勾.拐.而这些笔画在不同的字体和书体中是不同的.而不论这些笔画怎样变化,它们之间的组合搭配只有遵循着如下三个原则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三个原则是实用性.整体性.美观性.
要具备实用性,就要让字体简捷,易识易写.
要具备整体性,就要让字体的各个笔画之间,各个字之间,在整个篇幅之内,在形势和意向上互相照应联系起来,而不是随意堆积起来;各个笔画和各个字的大小、长短、粗细、依托、勾连、位置、空白等都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要具备美观性,就要让字形符合自然界物体形象美的特性,即稳定、平衡,对称、均匀、圆曲、流畅、活跃、劲力、含蓄、明朗、节奏、悦色、自然等。
汉字的这一特点,使每一个字都能成为一幅独立的意象图案,一篇具有艺术性的字幅,就成为一幅具有一定气势和意象的图画。
三要把汉字看作表现动态物体的图画
汉字经过人们几千年的改进和完善,其结构逐步达到动态美的程度.从汉字点画之间互相照应的特点看,每一个点画都带着动态形势。
有些点画虽然没有直接相连,但从气势上看是互相照应的。
从前有人画了这样一幅"牵牛"图:
一条小河沟,沟那边是一头大黄牛,身扭头拗地向沟那一边挣;沟这边是一牧童,他登地撤身用力地向这边拽.但是,人牛之间却没有画上牵牛绳相连.内行人看了都夸此画画得高妙.妙就妙在无绳胜似有绳,绳断而势连。
字幅的艺术,就在于这种动势。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地表现出来的.在表现点画和字体的动静气势时,就必须采取对比的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以下三个问题,即静态形式,动态形式和对比方式。
一.静止形式: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静态物体,都是平稳地置于一个空间中的.之所以平稳,是因为它的重心垂直于它的承托物或地平面。
否则,它就要倾倒。
当我们看到一个静止物体时,心情是平稳的;而看到一个将要倾倒散碎的物体时,心情是紧张的。
字是给人们看的。
要使人们看了顺眼,首先要让字具有一种"黄金块"、圆形或"天圆地方"的轮廓;其次要让字的重心垂直于横线。
一个字的重心线,由这个字的左右两边的点画的长短粗细决定。
从粗画与细画的对比来看,粗画显得"重",细画显得"轻"。
例如:
"秋"字
当写成
时,"禾"."火"重量基本一样,重心线在中间。
而当写成
时,禾重于火、重心线偏左了,显得不稳、难看了。
如果把它纠正过来,可以把"火"的捺写粗,以将"禾"的上撇的重量称过来.写成
第三,匀称感也是物体的静态形式之一.在一个字的既定轮廓内,上下、左右部位的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等,都要显得匀称,才能顺眼。
一般要中部均匀,四外平衡;或者上密下疏,上疏下密。
黑白对比度,也是决定字性美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论,小字为1:
1,大字为3:
1,有些特大的字,必须远看,2:
1为宜.这样,就使小字显的清晰明朗,大字显得浑厚雍容。
一个字本身中的结构对比,一般而论,上密下疏,中密外疏,中敛外展为宜.
二.动态形式:
动与静是在对比中显示出来的.在表现动态时,必须有静态作衬托.动态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一是笔画的动态形式,二是字体的动态形式。
通过笔画之间的动态形式,表现出点画的劲力和气势;通过字间的动态形式,表现出字和篇幅的整体气势。
在此,要澄清一些人对字的“劲力”、“刚柔”、“燥润”等词的误解。
一些人把字的“劲力”,误以为写字者用手使劲地写字,其实,字的劲力,是通过它自身的结构表现的;就如画画一样,你要在一幅画上表现大风,你不是用手使劲地甩笔,而是把草木的枝稍,画得全向一个方向偏斜,再加上一些飘叶。
所以,在表现字的劲力时,也不是用手使劲地写,而是用下列一些表现方式:
"点".点悬势动,点落势静。
如:
"横".平直如木棒平放于地上,平静无势。
如:
如藤条被弯,如弓形,蓄势待发。
如:
"竖".垂直如线,显得刚硬挺拔.尾如悬针,其势一泻千里;尾如垂露,显的余力无穷.如:
"撇".直头撇显得畅顺;拗头撇显得劲力无穷。
尖尾撇显得舒展开阔.勾尾撇显得余力未尽。
直撇显得刚劲.曲撇显得柔韧。
"捺".三波,下弓尖尾捺,流畅舒展.
尖头,上弓圆尾,敛势未发。
"下拐角",直角如折柴,松弛无劲.
漫拐角显劲力.急折角显内敛劲。
"右拐角",直角松弛无力.漫弯内含劲力。
勾、挑不论向左右上下的勾挑矢头,都有收揽承接之势,勾茎过直过弯都会显得无力。
点画的气质,主要表现为刚柔、燥润、展敛和力度上。
刚柔表现:
方笔,棱角分明显刚。
圆笔,头尾圆润显柔。
折拐显刚。
漫拐显柔.
直画显刚.
曲画显柔.枯燥显刚.圆润显柔。
燥润表现:
破锋显燥.满黑显润。
展敛表现:
露锋显展,藏锋显敛;宽敞显展,收紧显敛;气势舒展显展,气势含蓄显敛.总之,长短适宜,粗细得当,合于自然,视觉流畅,显示出舒展的形势;该长而短,该直而弯,该细而粗,该断而连等等都显示出收敛势。
劲力表现:
点画看去有弹性,有动势的为有劲力;否则就无劲。
四组字规则
每个字的整体气质,由其点画的气质综合体现出来的.这种综合的气质,不单由每个点画自己的气质组成,更主要的是由它们之间的搭配构建方式形成的.前面已经说明了点画气质的表现方式,这里主要说明字的构建方式和规则。
篆隶揩行草各体,都有其特有的书写和构建规则,而这里以正楷为例,讲它们的共有的规则.组字一般有如下三个方面内容:
形状安排;气势安排;对比安排。
一.形状安排:
主要有如下几点:
1.笔画的粗细运用:
横竖相连的,一般要横、竖不同粗.
鱼
主笔画是字的骨架要粗壮浑厚,辅笔画为装饰要灵巧明朗,相对细一些。
金
笔画的粗细对比运用,一般为了如下目的,
均匀疏密
缚
平衡重心
趣
扩缩字体
隆骑
2.字的展敛运用:
字的舒展或收敛形势,是由它的点画形态和部首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形势体现出来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有静态结合,有动态结合.静态结合是它们之间的连接.交插;动态结合是它们之间的气势交流.外展的点画要从一个中心点或中心线上辐射开去;收敛的点画也要向一个中心点或中心线上集中。
辰勿字
舒展并不是松散,点画部首之间势连则聚,势断则散,不在于是否连接。
岸之
3.一般的组字规则:
组字方式主要有点画部首之间的
穿插.
锺
避让.
孰崇
互补.
劫
求异.
出
平衡.
天
相向.
坦尚
相挣.
外
依附.
顶
覆盖.
紫
支撑.
智戒
承接.
思
悬吊.
罗
呼应.
吹
借补.
秘
点不细于主笔画,撇不细于横竖主笔,捺不细于点。
慕
笔画同者,要使之在形状、位置、气势等方面不同。
途雨於暑
部首之间互相穿插.不能相触相接
政
长字一般要中宫收紧四外舒展或者中间舒展,上下收敛.
囊赛
扁字一般主部收敛辅部舒展.
已
一字的支点须在该字的重心线上.
方友
上大下小的字,要如松立.
于卒
上小下大的字,要如山安.
桑其
有中担画的,一般要上下同宽.
骨奇
有下托横画的要粗壮舒展.以走之撇为托的,要呈上兜形势.
亟道
字的上部笔画少于下部笔画的,或者相反的,少的部分要粗壮舒展,多的部分要细小收敛。
者梵
字的下边用竖.撇.捺支撑的,一般是上密下疏。
来使宏
变常为崎
助丘
变平为险
端沙
4.独体字:
要重心稳定,左右"重量"平衡,字的支点应在重心线上。
乃母
要突出主笔,凡在字的顶盖.中腰或底部的横和两边或正中的竖一般要写的粗或长。
甫
笔画间隔要匀称。
自
撇捺相对的要对称。
冬
上头有三个尖的要中间高,或雁行。
街川
有两个尖的要左低右高。
其外
独体字在轮廓上看,一般呈方形.圆形.上三角,下三角。
轻必忝宁
在组合布局上,一般要上密下疏。
月表
5.横列合体字:
宽短的左旁,要如背如挎。
唯
宽短的右旁,要似携拎。
和
宽长的左旁,其上部一般高于或平于主体;但如果其上头是平画,主体上头是尖画,则要低于主体;其下边一般与主体平或稍短。
都貌殊
宽长的右旁,一般上头低于主体,下部平于或长于主体。
额颐
窄长的左旁,上头一般要低于主体;但如果主体的上头是平横的,一般要高于或与主体相平;其下部要稍短于主体或长于主体。
扶怩
窄长的右旁,其上头平的,一般要低于主体;其上头尖的,一般要高于主体;其下部是竖支撑的,下画要长于主体。
即削
宽窄长短基本相等的两部分结成的字,一般是左敛右展,互相穿插倚靠,融为一体。
路鲈
由三部分结成的字,要突出主体部分。
潴
左右两部分在笔画上不易贴合的,要使之在形势上互相呼应。
猷
下部有两竖尾作支撑者,一般左短右长。
开
在轮廓上一般呈方形.圆形.左梯形.右梯形。
杌缚
在组合布局上,一般取上匀.中匀或下匀。
度钟陷
6.纵列合成字:
上宽下窄的,要上盖下,下支撑上或上叨下。
势看式
上窄下宽的,要下托上。
昆盖
各部分在结合时,也要互相穿插协调,上下呼应,融为一体。
默豁勇
在组合布局上一般呈展---敛---展形势,并成上密下疏或中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笔 字书 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