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docx
- 文档编号:878225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67.87KB
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docx
《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
中国教学资源网阿呆语文网()登陆注册
版本分类专题推荐教案试题课件素材复习实用文体分类教学资源上传有求必应
在线新华字典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鲁教版鲁人版沪教版鄂教版北师大版北京课改实验版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初中朗读音频大全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录像各地公开课课件教案录像各地优质课课件教案录像站长QQ: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首页有问必答
唐诗鉴赏问答集锦2
类型:
诗歌鉴赏加入时间:
2006年2月9日12:
33
胜过群莺乱飞,落英缤纷,绿柳成阴的暮春。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解题指要】最能表现出早春胜过暮春的词是“绝胜”,而“近却无”和“满皇都”所蕴含着的草色对比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
②诗人认为早春胜过暮春其理由是什么?
请结合原诗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一是因为初春的草色似有却无,不易为人所觉察;而“满皇都”的暮春景象谁个不见?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二是经历了严冬,突然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尤其令人感到惊喜;而看惯了“烟柳满皇都”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了新鲜感。
【解题指要】“物以稀为贵”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关键是怎样将人们熟知的事理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去。
而对“近却无”的理解要深入,既要想到草色浅,又要由此想到一点草色中有春天的足迹。
提高思维品质,学会又浅及深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①蓝关:
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
侄孙湘:
韩湘,字北渚,韩愈侄韩老成长子,“八仙”中的韩湘子。
②封:
指谏书。
朝奏:
早朝时呈上。
九重天:
指皇宫。
潮阳:
广东潮阳县。
③圣明:
指朝廷或皇帝。
弊事:
弊政,指迎佛骨事。
将:
因为。
惜残年:
顾惜老年性命。
④秦岭:
东起河南陕县,西至甘肃天水县,连绵数百里。
⑤汝:
韩湘。
应有意:
应是知道我此去的吉少凶多。
瘴江边:
这里指潮阳,当时岭南一带多瘴气。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题指要】对“欲”字的理解比较容易,难在对“肯”字的准确理解──其实,“肯”是“不肯”的意思。
这一现象在诗词中十分常见,只要抓住这一要领,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答】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②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答】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
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
“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
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解题指要】这联诗可分为三块来分析:
一是写景──“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渲染了悲壮的气氛;二是心理活动“家何在”,不独念家,更有思国;三是细节描写“马不前”,这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说的是人不前,含有无穷的感慨。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
①玄都观:
道教庙宇,位于长安城中。
再游:
诗人于元和十年曾游玄都观,并赋有《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尖刻地讽刺了反对革新的朝中新贵,因而再度遭贬。
诗前有小序,向打击过他的权贵挑战,表达自己绝不屈服的坚强信念。
②苔:
青苔。
③种桃道士:
指反对革新的朝中权贵。
诗人写这首诗时,那些权贵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已经失势。
【鉴赏问答】
①这首绝句主要采用哪两种修辞手法?
请结合原诗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答】比喻和对比。
以玄都观比喻权贵的豪门大院,以“桃花”比喻新贵。
观中千树桃花落英缤纷,硕果累累与一半长满了青苔,连一朵鲜艳的桃花也不见了,看到的只是遍地的菜花形成对比。
【解题指要】诗词的鉴赏和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关系密切,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等,一定要做到一眼就能看出。
②“前度”与“又来”两个词看似寻常,实不简单,有着极不寻常的意味,请简要地加以分析。
【答】“前度”二字既表明自己革新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又给予那些权贵们以轻蔑的嘲笑。
“又来”里充满了自豪感,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解题指要】“看似寻常最奇崛”,诗词鉴赏时对“寻常”字词的理解、分析其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的答题的方法是依据语境和背景来寻求答案。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朗州后写的。
原诗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②寂寥:
寂寞,空虚。
胜:
超过。
春朝:
春天。
③排:
这里是冲的意思。
碧霄:
碧蓝的天空。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富有绘画美,试从构图、形象、色彩、意境四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答】从构图上看,画面简洁,布局合理;从形象上看,处理洗炼,典型突出;从色彩上看,对比强烈,清新明快;从意境上看,开阔雄浑,矫健潇洒。
【解题指要】许多名诗好词对景物的描写都能达到“诗中有画”,“词中有画”这一境界,这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务必牢记。
因为诗词的篇幅短小,其所描绘的形象肯定具有典型意义。
对色彩的分析,要抓住有“色”的词语。
意境一是“境”──画面,二是“意”。
②万里晴空中一鹤凌云,直冲九霄,是最有含义,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景象,这一景象意思何在?
【答】它扫荡了秋天的“寂寥”,使人的精神为之而抖擞,使人的诗情为之而迸发,使人的斗志为之而昂扬。
而诗人倔强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就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解题指要】万里晴空中一鹤凌云,直冲九霄,这是主画面,诗意由此而生,而什么景表什么情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还要学会灵活应用。
蜀先主庙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鼎足,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注释】
①夔州有蜀先主(刘备)庙。
②英雄:
借用曹操的话称刘备为英雄。
凛然:
肃然起敬的样子。
③五铢钱,语出班固《汉书·武帝纪》: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又,东汉末有民谣曰: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意思是说刘备能兴复汉室。
④象贤,语出《礼记》:
“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⑤尾联语出《三国志·后主传》:
“后主亲诣司马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
先以魏乐舞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
昭令蜀人扮蜀乐舞于前,蜀官皆坠泪,后主嬉笑自若。
”
【鉴赏问答】
①这首律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有着什么样的意味?
还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抒发了国家后继无人,将导致倾覆的深沉历史感慨,有讽刺的意味是,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讽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解题指要】咏史诗的创造要领是熔历史、现实和诗人自己于一炉,从历史中引发出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观点。
解答咏史诗的问题须由此探路,结合具体篇章和具体问题来解答。
②诗人从正面描写先主庙中刘备的塑像依然透出一股凛然的英雄气,赞颂了他创立功业的不朽伟绩,这样写有何作用?
好在哪里?
【答】这样写形象感人,意义深邃,与当今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意在言外,是对当时的统治者的嘲讽。
这样写“妙似不用事(典故)”,且含蓄委婉。
【解题指要】刘备与刘禅,一明一暗的对比是非常突出的,只要抓住了这一修辞手法,再结合前面说的咏史诗的创造要领,就能答好这道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①酬:
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②巴山楚水:
泛指四川、湖广一带。
刘禹锡曾被贬官于斯,前后近二十三年。
弃置:
指被贬。
③旧:
老朋友。
翻似:
倒好象。
烂柯:
据《述异志》载,晋朝王质入山砍柴,遇见二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棋未终局,斧柄已烂,回到乡里,同时人都已死去。
④侧畔:
旁边。
千帆:
形容船多。
病树:
枯树。
⑤君:
指白居易。
歌一曲:
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
暂凭:
暂且凭借。
长:
振作,增长。
【鉴赏问答】
①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心中什么样的感情与感慨?
表示了什么信念?
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跳荡怎样的情调?
【答】诗人抒发了心中的激愤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表示了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表现出豁达的情怀。
诗中跳荡着高昂的情调。
【解题指要】前两联以抒发感慨为主,这从字面即可理解。
颈联在哲理中蕴含着豁达的情怀。
而“长精神”自然是高昂的。
②颈联是千古传颂不绝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
【答】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解题指要】诗词的哲理和意义大多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也有不少景语不但有情还含哲理,这一点也应牢记。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
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
②王浚:
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
王气:
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
黯然:
暗淡无光的样子。
③寻:
古代八尺为一寻。
铁锁:
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
降幡:
降旗。
④伤:
感伤。
往事:
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
山形:
指西塞山。
枕:
靠。
寒流:
指长江。
⑤四海为家:
指国家统一。
故垒:
指西塞山要塞。
萧萧:
风声。
芦荻:
芦苇一类植物。
【鉴赏问答】
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
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
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
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
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
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
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
凡指定、限定的诗题,照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②离离:
形容春草分披茂盛。
枯荣:
枯萎和茂盛。
③远芳,晴翠:
均借代草,写其茂盛状。
接:
连接。
荒城:
荒芜的城垣。
④这一联语出《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孙”:
本指贵族,诗中指远游人。
【鉴赏问答】
①颔联是千古传诵不衰的名句,这一联写出了春草怎样的形象?
妙在哪里?
【答】写出了春草生命力之顽强,由现象触及本质,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讴歌了坚毅顽强的品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解题指要】这一题难度较低“烧不尽”,“吹又生”是关键,其他都由此生发。
②这首诗的结构和语言都很有特色,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这首诗结构严谨,格调清新。
语言流畅工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
【解题指要】结构严谨,这对绝大多数名篇而言,毫无疑问,记住这一点就是了。
而语言问题较为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流畅工整”的评说多用于律诗。
“情景交融”,凡写景写得好的都可以这么说。
而有无余味则主要看结尾。
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①诗共五首,这是第三首。
②决:
判断。
狐疑:
犹豫不决。
钻龟:
古代用龟甲占卜要钻要灼,用它的裂纹来卜吉凶。
祝蓍:
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取蓍草的茎以卜凶吉。
③试玉:
作者自注说:
“真玉烧三日不热。
”辨才:
作者自注说:
“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④周公:
周武王之弟姬发,历史有名的大圣人。
他害怕流言蜚语,因为管、蔡、霍三叔诬陷周公要篡夺周成王之权。
王莽:
他未篡位时伪装谦恭,蒙蔽了一部分人。
⑤向使:
当初假使。
【鉴赏问答】
①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好诗,以极其通俗简练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这真理是什么?
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只有凭长期的实际考察,才能识别形形色色披着各种伪装的人。
【解题指要】颔联所含的哲理是从对“试玉”和“辨才”两件事的阐述中体现出来的,总结起来不难。
②诗人在结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虽然从表面上看是非常无理的,甚至是荒唐的。
这样写妙在那里?
【答】因为这是真情的流露,所以使读者思而生趣。
从表现手法上看,愈远于理,则愈显得情之痴,也就愈觉得妙想独步,所以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
【解题指要】“愈远于理,则愈显得情之痴,也就愈觉得妙想独步,所以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
”这句话要背下来,一看到类似的题目,套上去用就是了。
自河南经乱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时难:
指河南兵乱。
世业:
祖先留下的遗产。
羁旅:
寄居外地。
西东:
即“东西”倒装。
②寥落:
荒废的意思。
干戈:
指战乱。
骨肉:
兄弟姐妹。
③吊影:
对影感伤。
九秋:
深秋。
蓬:
草本植物,秋天常被风连根拔起,在空中飞转。
喻迁徙离散或客旅行踪无定。
④垂泪:
掉泪。
乡心:
思念故乡之情。
五处:
指标题中浮梁等五个地方。
【鉴赏问答】
①刘熙载《艺概》中说: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请结合这句话谈谈这首诗的主要特色。
【答】这首诗自然平直,如话家常,不假雕饰的抒情诗中,诗人伤战乱,想家人,道出了那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且感情浓郁。
【解题指要】王安石有诗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
白居易诗歌语言特点是“白”,“白”而有味,这是很难做到的,这一点要牢记,再加上创作
时代背景,要答好就不难了。
②诗人对孤雁和秋蓬的传神描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描绘揭示了什么?
【答】用比喻修辞手法。
极其深刻地揭示出那个时代国家的动乱,人民的无尽苦难。
【解题指要】比喻是诗词创作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要看出并不难,至于诗中所揭示的内容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身世有关。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
①漳汀封连:
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广东的封川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
②接大荒:
远望荒僻遥远地方。
海天愁思:
愁思如海深天阔。
③
:
吹动。
薜苈:
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
④重遮:
层层遮蔽。
江:
指柳江。
九回肠:
曲结的愁肠。
⑤共来:
指与作者一道贬到南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
百越,文身地:
均指少数民族地区。
滞:
停滞,掩留。
【鉴赏问答】
①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
【解题指要】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含思友之情则不在话下。
②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颔联写风雨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
起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发了无穷的愁思。
【解题指要】“诗中有画”是中间两联的特色,可从画面构图切入分析;而景中寓情自不待言;“愁”是诗眼,解答这首诗的任何一个思想内容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个“愁”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①白居易因直言极谏,为当权者所忌,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作者已被贬为通州(四川达县)司马。
元稹这首诗远寄江州后,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之中说: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②焰:
火苗。
幢幢:
阴影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
③垂死:
将死,这里是病重的意思。
【鉴赏问答】
①这首绝句主要采用什么抒情的手法?
采用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请加以较深入、具体的分析。
【答】这首绝句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写得凄楚哀怨,感人肺俯,扣人心弦。
【解题指要】从诗中很容易看出,诗人并没有叙述与白居易之间的友情,首尾两句全是写景,自然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从所写的景物中可相应分析出所抒之情。
②这首诗的重点句是哪一句?
为什么是这一句?
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是第三句,它像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影视中的特写镜头。
诗人抓住最能引起人们想象、蕴藏量最大、最有社会意义、最有意趣的片刻,将其突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解题指要】诗词创作中的描写要突出形象,而要突出形象就要选取最富有内涵,且有情趣、有情味的细节,才能达到情意深厚,诗味隽永的表达效果。
这在鉴赏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绝句、律诗和词中的小令的鉴赏,应以此为据,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遣悲怀元稹
闲坐思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
①这是悼念原配韦惠丛之作,共三首,这是第三首。
②百年:
短促的一生。
③邓攸:
在战乱中为保存侄儿而丢弃自己的儿子,后来终生没有儿子。
寻知命:
然后才知道这是命运。
潘岳:
西晋诗人,妻子死后曾作《悼亡诗》三首。
④窅冥:
幽暗的样子。
他生缘会:
来世再做夫妻。
更无期:
再无实现的可能。
⑤终夜长开眼:
鳏鱼常不闭眼,古人称无妻为鳏,即今之鳏夫的意思。
未展眉:
韦氏生前常因生活贫困而愁苦。
【鉴赏问答】
①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从表面上看,作者好象很达观,像有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丧妻、无子的无比沉痛之情,用意十分含蓄。
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真诚,诗愈有趣。
【解题指要】诗词鉴赏要懂得诗家语,诗家语有两大特点,一是精练,二是含蓄。
而含蓄的手法很多,这首律诗则以“无所谓”反说“有所谓”,用诗词创作的理论来说,此诗有无理的意趣,写得不合情理,却是真情的流露。
②诗人非常善于驾驭语言,能将他人心中所有,而口中所无的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请加以简要的阐释。
【答】诗人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不加雕饰地表述出来,十分真切地传达出难言之情,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解题指要】好的诗歌语言大多不假雕饰,追求淡雅,不事华丽,遵从质朴,且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至于悼亡诗之痴情缠绵,哀痛欲绝,自不待言。
集灵台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录,太真含笑入帘来。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注释】
①集灵台:
唐玄宗时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
②上皇:
指唐玄宗。
授录:
录,原意是道教的秘文秘录。
这里指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太真:
杨玉环原为玄宗儿媳妇,玄宗先度其为女道士,赐道名太真,以便为夺媳为妻。
③虢国夫人:
杨玉环的三姐。
平明:
天刚亮。
④却:
反而,倒。
污:
弄脏。
至尊:
皇帝。
【鉴赏问答】
①这两首绝句语中隐含讥刺,把玄宗夺媳为妻的丑恶行径揭露了出来。
请结合第一首加以具体的分析。
【解题指要】古代文化和风俗知识是理解古典诗词的必备知识,祭祀神灵在古代是极其神圣的,女人不得参与,而杨贵妃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正是唐玄宗荒淫无道的具体表现。
【答】在古代,祭祀之地极为肃穆,岂容女人涉足?
而杨玉环进入集灵台向玄宗叩谢圣恩,这不是对神灵的莫大亵渎吗?
②第二首写虢国夫人公然违背朝廷常规,在禁驰之地骑马;不受礼法约束,闯入宫禁淫乱。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最具讽刺意味的一个词是哪一个?
为什么?
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揭露唐玄宗之荒淫无道。
最具讽刺意味的词是“至尊”。
至尊是极尊贵的意思,而干出荒唐的丑事的人,还称得上“至尊”吗?
这是欲抑先扬,似褒实贬。
【解题指要】就这一组绝句而言,揭露什么实质上是揭示中心。
而“至尊”用的是反语修辞手法,这是应该看出来的。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①张水部:
张籍,曾官水部郎中。
这首诗是在将近考试时写的。
张籍有和诗曰: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②停:
停留,不吹灭,通夜长明。
舅姑:
丈夫的父母。
③夫婿:
丈夫。
画眉:
《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妻画眉,当时传为佳话。
后以此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深浅:
浓淡。
入时:
合时宜,时髦。
无:
语气词,吗,么。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请结合原诗作具体而简要的分析。
【答】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这些比喻形象、深刻、典型。
诗人把自己比作新娘,把自己的诗比作画眉,把张籍比作丈夫,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新颖贴切,风趣幽默,而且非常富有生活气息。
【解题指要】理清几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而风趣幽默是比较容易看出的。
②新娘向新郎低声询问画眉的深浅,这是古时的风俗,这一细节描写好在哪里?
请作较深入、具体的分析。
【答】“低声问”写出了新娘的心态,她既想讨得公婆的欢心,又担心自己打扮不合时尚,就羞羞答答地询问丈夫,饶有情味,能令人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享受。
加上诗的本身有比喻义,就显得含蓄,情意深厚,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解题指要】解答这一问题的要着是站在主旨的高度上,以比喻带动细节描写加以深入、具体的分析,难度并不算大。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①雁门:
秦汉时的郡名。
“雁门太守行”原是乐府旧题,歌颂洛阳令王涣,与雁门太守行无关,后多用于表现征戍题材。
②摧:
摧毁,倒塌。
甲:
铠甲。
③角:
军中号角。
燕脂:
即胭脂,这里用来比喻鲜血。
紫:
紫色。
传说秦筑长城土皆紫色,骨称紫塞。
④易水,河名,在今河北易县。
声不起:
声音沉闷不响亮。
⑤黄金台,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
玉龙:
宝剑。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的开头是名句,很有特色,试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 鉴赏 问答 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