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器那点事详解.docx
- 文档编号:877521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54KB
效果器那点事详解.docx
《效果器那点事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果器那点事详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效果器那点事详解
一、主声道音乐调试
前级主声道音乐调试的内容主要有:
低切、高切、增益、输入端均衡器、压限、输出端均衡器、音量。
1、主声道音乐低切:
这是前级音乐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试项目,是否调试得当关系到整体的音乐表现,切不可忽视;低频是声音的基础,一切的好声都从低频开始。
低音表现的优劣有那些呢?
音乐声如果欠缺超低音则会丧失丰满度而显得单薄,如果超低音过量声音会浑浊拖沓。
音乐声如果欠缺低音则会丧失力度,如果低音量过头了声音会轰隆隆作响。
中低音的多与少又如何呢?
这与低切无关,只有傻瓜和聋子才会将主声道音乐的低切点设到中低频段,留待谈均衡器时再讨论。
低切调整其实也是均衡调整,只不过是一种快捷、直观、简单的均衡调整手法而已,是将低切点以下的频率作急剧衰减。
关于低切有二个指标,一个是衰减量、一个是低切点频率。
衰减量是指“每一倍频程声压降低的值”,比如30赫兹比60赫兹声压低12db,那么我们称之为每倍频程衰减12db。
低切的衰减量是一个固定值,各家生产的前级不尽相同,我们的产品设计是每倍频程12db。
低切点频率是指“达到固定衰减量的频点”。
例如我们的前级,当设置低切频点为40Hz时,是表述40Hz频点比80Hz降低了12db,那么20Hz频点则比80Hz降低了24db。
如何来设置主声道音乐的低切,没有一个确定的值,要依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音箱分别对待。
超低音与低音的量感多寡既与音箱本身有关(不同的音箱差异较大)、也与环境有关(低音反射叠加量)。
还有一点必须要知道的是:
要想重播的声音频率越低,音箱所需要索取的功放功率就越大,当系统配搭的功放功率余量不足或是音箱承受功率能力不强时,适当上移低切频点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会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
确定主声道音乐低切频点还要了解主音箱的谐振频率(常说的f0),也就是音箱标注的有效频宽的起始点。
前级主声道音乐低切频点一般要选择在这个频率附近,如果选择太低,音箱受自身物理特性限制无法重播这么低的频率信号,不但白白浪费放大器功率降低了效益,而且会造成音箱不必要的负担而严重影响低频的质感。
前级主声道音乐低切的调整非常简单,稍难一些的是上面所说的这样基本原理。
现场调试主声道音乐低切只要反复上、下移动这个参数,即使是调试初哥,仅仅凭听觉也能够轻易找到最佳值。
(待续)
3、话筒低切
话筒的高低切是话筒均衡的一种特殊处理手法,其原理与前面介绍过的音乐高低切一样,操作快捷简便。
话筒的高低切处理手段各家的前级设计不尽一样,我们的设计是将直达声与效果声分开并且都有高、低切功能,其处理范围是:
直达声低切范围20—200Hz、直达声高切范围8KHz—20KHz;回声效果声低切范围20—250Hz、回声效果声高切范围300—20KHz;混响效果声低切范围20—1KHz、混响效果声高切范围4KHz—20KHz。
话筒的高低切调试有不有准则?
没有!
正因为没有才有了玩KTV器材的乐趣,也带来了KTV设备调试的难度。
同行之中有人看不起KTV的DJ,其实做好KTV的DJ其难度不亚于做演出的DJ。
没有准则不表示可以胡乱来。
KTV的调试要应对变化万千的环境和不同器材的搭配,所有处理手法也就必须因地、因时、因器材而制宜,但这其中是有共性与规律可循的。
对于话筒低切的处理,我个人粗浅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话筒直达声低切能不切尽量不要切
低音是声音的基础,是声音中最美好的部分,如果是理想的扩声环境(仅仅是一种假设,实际上不存在),没有不良的低频驻波,切掉低频非常的可惜,带来的结果只会是声音干瘦。
话筒的低频响应指标是衡量话筒品质的重要参数,如果话筒的低频响应是平直地往下延伸,当然是越低越好。
如是我们又可以假设:
如果是低频响应优良的话筒,它在低频区不会有峰谷产生,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强行将话筒的直达声作低频切除,切掉的结果只能是丧失温暖、厚润的人声特质。
(2)效果声低切一定要切
直达声我们常常称之为“声底”,也叫“干声”,是声音的基础;效果声是从直达声中取出一部分进行加工(延时、重复等)后再叠加到直达声上的“装饰音”,也称之为“湿声”。
前级的话筒调试不光是调试效果声的各项参数,更重要的还有干湿声之间的比例与干湿声重叠的频宽。
干湿声的比例如果湿声太少,声音会缺乏水分而显得直白呆板;如果湿声太多,声音会发虚而欠缺力度。
很少有人关注干湿声的重叠频宽,忽视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话筒的低频段应该少一些效果声而多一些直达声,这样人声才会显得扎实而又有力度;如果话筒的低频段效果声太多,声音会肥、虚、空。
我在调试话筒的时候常常会这样处理:
假设话筒的直达声低切点是70Hz,那么效果声的低切点会依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在110—160Hz之间选择,绝不会是与直达声同样频点进行低切。
(3)、扩声环境低频段150Hz以下有驻波一定要切
(待续)
KTV的建声设计对最终的声音表现非常关键,即使是优秀的音响系统,在不良的使用环境中也会面目全非。
真正令消费者满意的KTV场所并不多,娱乐场所的老板多是对器材不满意,筛选再三,殊不知绝大多数“效果不理想”的祸根是扩声环境所造成的。
不要说是一般的KTV装修建声设计不合理,就是专做KTV器材的厂家专用试音室也难觅几间好的。
低频段的驻波是不良建声的常见毛病,低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快捷处理手段。
当我们调试时如果感觉话筒低频有哄声,可以尝试将话筒低切频点慢慢上移,直至感觉清晰为止。
低切点的设置一般来说效果声的设置要高于直达声,这样获得的声音会干净一些,但也不能偏离太远,否则声音会发干,欠缺丰满度。
话又说回来,话筒的低切虽然简便快捷,也有实际效果,但不得不说这不是最佳的处理手段,单靠低切来处理声场环境不可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要想更好,动用均衡器才是正道(后面会谈到房间均衡)。
4、话筒的高切。
人声的基频上限因人而异,但最高也不过1050Hz。
人声的泛音至基频的三个倍频程以上就非常微弱了,也就是说话筒人声的还原只要到8KHz左右就基本可以了。
时下很多人还对老的模拟机念念不忘,觉得模拟比现在的数字效果器更加温暖,也好听、好唱;模拟机的效果处理“低通”也就在8KHz左右,并没有人感觉高频会不够。
效果器的话筒高切这一项参数设置不宜太高,过高了只会增添一些不和谐的尖刺毛躁的声音,特别是在一些硬反射强烈、扩散差的场所。
一般来说直达声高切可以设置在16KH甚至更低,效果回声高切不宜超过12KHz,效果混响可以适当高一些,大约在15KHz左右。
直达声与效果声高切点设置还要注意的是:
直达声高切点要高于效果声,否则高频段的声音会缺乏密度,显得轻飘飘的。
5、辅助声道的高低切
(待续)
5、辅助声道的高低切
这里所说的辅助声道是指多声道KTV系统,它们是:
中置声道、环绕声道和超低音声道。
(1)、中置声道:
在中大型的包房中,如果主箱是长边摆放,二箱之间间距相距较远,话筒声音往往会“发空”,显得声音不够集中,这个时候的补救办法是增加中置音箱。
以我们生产的前级为例,中置声道的设置参数有:
音乐音量派送、话筒音量派送、效果音量派送、延时调节、7段参量均衡、高切、低切。
中置声道的音乐信号来自于左右声道的叠加,如果中置的音乐音量过大会破坏音乐的立体声效果,实际使用中中置声道往往不派送或少派送音乐音量,也就是说中置声道主要目的是辅助人声。
既然中置声道是还原人声,那么高低切调整的原则就应该按照前面所述的话筒高低切方法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获得扎实的人声表现,中置声道的效果声音量派送不宜过大,频宽设置也不宜太宽。
(2)、环绕声道:
KTV的辅助声道不同于家庭影院的多声道,家庭影院的各声道是不同的信号,以营造三维空间感;KTV各声道之间的信号是立体声信号的复制或是叠加,环绕信号与主声道信号完全相同。
KTV辅助声道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大空间的声压不足。
环绕声道的高低切设置原则与主声道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
环绕声道的低切点应该高于主声道,借此抑制一些低音。
环绕声不能喧宾夺主,不要使环绕过强的低频影响整体的声像定位。
环绕声道的音乐是必须派送的,至于话筒声是否派送可以根据喜好自由决定,派与不派各有各的味道。
环绕声的高切点倒是可以比主箱设置更高,延时参数更是必须仔细调整的,为什么?
以后再说。
(3)、超低音声道:
超低音声道的高切设置原则是与主声道良好的频率衔接,过高则超低音与主声道重叠太宽,相互干涉而影响低频的清晰度;过低则会与主声道脱节,声音缺乏连贯与流畅。
超低音声道低切的设置原则是充分发挥超低音音箱的能力,过低的设置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低于超低音音箱的谐振频点(有效频宽的起始点)不但不能起作用,反而会产生不干不净的哄声;如果过于高过超低音音箱的谐振点,则白白牺牲了宝贵的超低音。
关于高低切就简单地为各位初哥介绍到此,接下来想谈谈的是均衡,均衡是前级调试的灵魂。
(待续)
二、前级的均衡调整
卡拉OK前级均衡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对系统的调整起到非常好的正面作用,也可能会坏大事。
对于前级均衡而言,我的观点是:
没有均衡不行;完全依赖均衡万万不行;声场均衡的最佳选择是传统31段图示均衡;房间均衡7段参量足矣;均衡器的调整是前级调试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图示均衡?
什么是参量均衡?
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三言二语讲不清楚,罗里吧嗦说一大堆也会令人生厌,有需要了解的坛友还是问问度娘(Baidu)吧。
前级均衡的使用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但规律与原则还是有的,下面几点可供初哥参考:
(1)、提升要小心。
均衡的提升是“无中生有”,强它所难必须适可而止。
比如音箱的最低响应频率在50Hz,强行提升50Hz以下的低频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加重低音单元的负担而造成人为的损坏;超高频段在音箱响应不到的频段强行提升,也只会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又比如低频段提升过大,会加重功放的负担(每提升3db,需求功放的功率接近翻一倍),如果功放的储备功率不足,过度提升低频反而会使得低频软弱无力,轰隆隆浑浊不清。
中间频段的均衡提升对声音改变较二端更加明显,要小心仔细试听辨别,提升过大声音一定会变得粗糙。
一句话:
均衡的提升要如履薄冰。
(2)衰减可随意。
均衡的衰减相对提升来说要好很多,也安全,只要你认为声音对了,衰减度大一些也无妨。
对与同样的目的,如果提升与衰减都可以达到,建议尽量采用衰减的方法。
(3)不高切、不低切,均衡调整最贴切。
前面说过前级的高、低切功能也是均衡的一种特殊手段,使用高、低切功能虽然快捷简便,但过于陡峭的衰减斜率会使得声音出现突变而不和谐。
如果利用均衡来缓慢衰减二端不需要的频段,声音会要比直接用高、低切自然很多,不信?
各位试试后会有答案。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数字前级功能设计差异较大,以我厂的一款常规机型为例作如下介绍:
我厂前级产品的均衡设计分为二大类型、二种均衡模式、三个类别。
二大类型是:
声场均衡(输入端均衡)与房间均衡(输出端均衡);二种均衡模式是:
图示均衡与参量均衡;三个类别是:
音乐均衡、话筒直达声均衡、效果声均衡。
1、声场均衡器:
(待续)
(接54楼)
运用均衡器的目的主要是:
校正器材(主要是音箱)的固有缺陷、调整声场、校正使用环境的建声缺陷、抑制啸叫、创建声音表现风格。
无论是图示均衡器还是参量均衡器都可以起到这些作用,只是方便程度与功能的强弱有所不同而已;强行将均衡器分为声场均衡器与房间均衡器似有不妥,但约定成俗,行业中依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习惯了这种叫法。
各品牌前级的均衡设计虽然原理一样,但设置却差异较大,难以一一详述,后面的前级均衡调试篇幅以我厂产品为例阐述。
我厂的前级设计包含:
音乐输入端31段图示均衡、话筒输入端31段图示均衡、回声效果15段图示均衡、混响效果15段图示均衡、五路输出各7段参量均衡、超低音输出5段参量均衡。
考虑到论坛里初哥为多,关于均衡器的论述改用问答方式描述:
1、音乐低频混浊怎么处理?
2、音乐表现低频无力怎么处理?
3、音乐表现不柔顺,感觉“吵”怎么处理?
4、音乐声音金属声重怎么处理?
5、为什么音乐声音会觉得“粗”?
6、为什么音乐声音会沉闷?
7、播放迪斯科乐曲时感觉声音“吵”怎么办?
8、音箱、话筒、话放与均衡。
9、话筒声音“发紧”,不够松弛是什么原因?
10、话筒声音“肥厚”,清晰度不够怎么办?
11、人声被音乐埋没如何处理?
12、人声与音乐不融合如何处理?
13、如何处理话筒啸叫?
14、平衡才是正道。
1、音乐低频混浊怎么处理?
播放音乐出现低频混浊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即可能是房间建声缺陷导致。
也可能是器材本身(主要是音箱)的缘故。
解决音乐低频混浊的最佳手段是改善房间建声布局,更换或是改造有缺陷的音箱,有时仅仅只要调整音箱的摆位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优先解决了前面的问题之后任然得不到最好的结果时,需要针对效果器的相关参数进行细致的调整,也会获得很好的改善。
克服播放音乐低频混浊我们需要的是调整效果器的音乐输入端均衡,调整之前可以通过仪器进行频响测试,找出房间的“谐振频带”,然后将这部分作适当的衰减。
如果没有测试仪器,可以利用效果器输出端的参量均衡来做测试,具体操作方法是:
在低频段任意选择参量均衡上的一个频点,将这个频点的Q值设置到0.6左右,衰减量设置3db左右,然后移动这个频点。
当这个频点移动到某一个位置时低频混浊现象消除或是大大改善,那么这个频段就是需要处理的频段。
这时候再逐步加大或是减少衰减量,加大Q值(缩窄衰减的宽度),一直到获得最佳效果为止。
输出端的参量均衡所处理的是音乐与话筒合成信号,调整它常常会顾此失彼(音乐与话筒出现矛盾),所有这个测试完成之后,我们必需将得到的大致参数移植到音乐输入端的均衡之中再进行细致调整,而将输出均衡恢复原状。
对于一般中小型卡拉OK包房来说,低频段的混浊往往发生在中低频段而不是真正的低频段,这个导致混浊的频段时常在200Hz左右。
值得注意的还有均衡的频点衰减和提升要尽量平缓,例如:
125Hz衰减0.5db、160Hz衰减1.5db、200Hz衰减3db、250Hz衰减1.5db、315Hz衰减0.5db,五个相邻频点的不同衰减量构成一条相对光滑的曲线。
低频段的混浊有时候是由于功放的功率和控制力不够而引起,因为频率越低需求功放的输出功率越大,当功放储备功率不足时会造成音箱不干净的轰鸣声;也可能是音箱的低音喇叭承受功率能力太低而出现过载失真。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换更好的功放或是音箱。
如果不能更换,可以适当加高音乐的低切频点位置,比如将低切点设置到60Hz或是更高。
2、音乐表现低频无力怎么处理?
音乐表现出低频无力的主要原因是功放功率不足或是音箱低频响应存在缺陷。
音乐的低频力度是否好,主要考核系统对100Hz左右频率的还原。
如果是由于功放的功率不足引起低频力度欠缺,则宁可牺牲低频的下潜深度,而将前级音乐的低切频点上移,节省超低频段消耗的功率来保障低频段的功率需求。
如果问题出在音箱,无外乎是二种情况:
其一是扬声器系统的Q值偏低,低频下潜较好而力度不足,这种情况之下可以通过前级的均衡适当将音乐均衡的100Hz及相邻频点作适当提升,比如:
80Hz提升1db、100Hz提升2-3db、125Hz提升1db;其二是扬声器系统的Q值偏高,导致低音喇叭下沿特性劣化,自控不良,低频上端的不良响应影响了低频的表现,这种情况下适当衰减低频的上端频率(160Hz、200Hz、315Hz)会有帮助。
音乐低频表现出缺陷还会有多种其他的原因,例如音源本身、环境、前级和功放的素质等等,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3、音乐表现不柔顺,感觉“吵”怎么处理?
音乐表现出“吵”主要有二种原因:
其一是“失真”作祟;其二是生理曲线作怪。
“失真”引起“吵”不难理解,当音乐信号中寄存了大量的无中生有信号,不吵才怪。
重播音乐的失真与器材本身相关,问题既可能出自音源,也可能出自前级和功放,更可能是音箱。
由于失真而导致音乐表现“吵”,唯一的办法是换器材。
生理曲线是什么?
是我们生理感受上的平衡度。
人耳的生理对不同频率的响度感受有较大差异。
人耳对中高频段(1K-6.3KHz)的声音十分敏感,而在低声压时对高音(10KHz)和低音(100Hz)反应相当迟钝。
汽车音响、普通家用音响常常设计“等响度”功能,其手法是在低声压时对低音和高音做适当提升补偿,使得听感上更平衡。
卡拉OK场所虽然是高声压重播音乐,等响效应会降低,但中高频段的声压只要稍高少许,人耳就会感觉十分嘈杂吵闹。
对于高声压状态下的音乐表现“吵”各家有各家的处理手法,比如马田音箱的做法是将高音喇叭与低音喇叭反相位,造成中高频段衔接区的凹陷(人耳对相位偏差敏感度远低于对频响的偏差),国内太极也有如此做法。
在前级上处理音乐表现的“吵”可以通过音乐均衡器适当衰减中高频段,重点中心频率是2.5KHz、3.5KHz。
4、音乐声音金属声重怎么处理?
音乐重播出现的“金属声”不同于“吵”,“吵”是人们常说的音乐不耐听,多由于玻璃或是硬装修导致中高频反射过强所致,频率集中在中频的上段。
金属声是一种“刮耳朵”的声音,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重播音乐中的人声齿音十分强烈、尖刺。
金属声过强主要是前级、功放或是音箱本身的原因。
如果问题出在音箱,频响测试很容易发现高频段(8KHz—10KHz频段)声压偏高。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前级的输入端音乐均衡器将这段声压偏高的频段作适当的衰减。
例如:
6.3KHz-1db、8KHz-2db、10KHz-0.5db。
我厂的前级各均衡器都设计有BYPASS(直通)功能,调整均衡器时鼠标点击BYPASS按键可以实时转换试听,了解调整均衡器参数前、后的声音改变情况,不断修正完善,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
5、调整音乐均衡从哪里开始?
调整音乐均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选择几首自己耳熟能详的曲目作为辨听依据。
初接触音响,我们可能缺乏乐理与乐器的知识,分不清二胡、高胡、板胡、椰胡、马头琴之间的音色差异,也辨不明圆号、黑管与萨克斯三者的声音有啥不同,听到古筝与古琴更是会混为一体,不要紧,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歌曲。
人声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人声的频率宽、包络丰富,将人声调试好了也就有了八成,要声音不好听都难。
用自己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均衡调试的依据,首先立足点在一个“准”字,腾格尔不能像蒋大为,宋祖英不能像韩红;进而是追求声音的流畅度、平衡感、声音的起伏以及情感表达是否准确。
声音的频率成分相当复杂的,它包含“基频”与“泛音”。
泛音也就是谐音,是基频音的各种倍频音(基频1000Hz,泛音2000、4000、8000Hz)。
一个大型乐队演奏同一首曲目时各种乐器都是统一在一个“调”,也就是说各种乐器的“基频”是一样的。
那我们为什么能够分辨出乐队中不同乐器呢?
原因是各种乐器的泛音成分完全不同。
同样基音的木琴与钢琴相比较,钢琴的泛音就比木琴丰富很多,包络也区别很大,因我们很容易区分它们。
我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亲朋好友的声音也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有完全不同的泛音,即每一个人的音色都是有差异的。
如果将人声中的泛音抽掉只留下基音,那么哪怕是自己爹妈的声音都绝对分辨不出来,劣质电话就难以分辨出通话的对方是谁,原因是劣质电话损失了该有的泛音。
用人声来作为均衡调试的依据,我们先来了解人声的基本构成:
人声基频的大致范围是:
(1)男声60—800Hz,女声80—1050Hz。
(2)人声泛音的一次倍频在2000Hz左右,二次与三次谐波分别达到4000Hz和8000Hz,但越来越弱。
(3)人声的唇齿音在8000Hz左右,唇齿音的泛音可以高达16000Hz,16000Hz的声音我们虽然听不见,但我们的身体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通过人声的辨听,发觉有哪些不对,我们就可以把控均衡的调整了。
基音是声音的基础,也是提供声音能量的主体;泛音是声音的特征,但它对声压的贡献很小。
唇齿音是味精,没有或是少了声音会平淡寡味,多了声音会走样变味。
如果我们听出人声缺乏密度与厚度,没有了胸腔的共鸣声,只是轻薄、漂浮、干冷的声音,感觉出歌唱者声音变得十分年轻甚至像童声一般,那一定是泛音部分能量太强,也就是音箱高音喇叭的声压偏高。
这种极端的声音缺陷,需要将前级音乐均衡的中高、高和超高音都作较大的衰减,甚至需要更改音箱内的分频器高音衰减电阻。
反之,如果听出人声灰暗朦胧,甚至唱歌者好似老弱病残毫无生气,需要将前级音乐均衡的中高、高和超高音都作较大的提升;均衡的提升幅度过大可能损害音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更改音箱分频器,将高音衰减电阻减小。
如果……(待续)
数字前级的调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徐途可以同归,最要紧的是,你必须彻底的了解它的秉性,了解它你才能驾驭它。
各厂家、各型号的数字前级差异很大,参量的数值描述也相距甚远,不同前级的参数移植是行不通的。
调试数字前级得有话筒、功放、音箱的配合才能够使用,使用的效果还与使用环境有关,实际上我们调试数字前级是调试的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前级。
那么我们在调试数字前级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配套产品的性能与特点,这非常的重要。
器材品质优秀、调试得当的系统都有共性,在话筒的表现上那就是:
1、声音的平衡度要好,往低走声音不发浑、不发堵,低音区的厚度、力度和密度合适,声音干净爽朗。
往高走,声音不发尖、不开叉、不“打耳”,声音清澈通透。
中频段的声音流畅自如,人声位置不高不低、不前不后。
2、话筒的还原要有足够的动态。
动态不是指声音的大小,而是一般人所描述的“声音出得来”。
任何系统都会有话筒声音,何谓“声音出得来”?
出得来是指话筒在还原大声、小声时都能够达到等比例加减,而不是小声的时候缺乏声音细节,大声的时候中低音跟不上而只有尖薄的中高音,而且不会明显感觉声音被压缩。
3、话筒还原的声音有血、有肉、有骨头。
有血是指声音的细节不会被抹杀,喉音、唇齿音再现丰富,“水分”充足;有肉是指声音丰满圆润,不干、不瘦,更不会发扁;有骨头是指声音不会疲软无力,声音线条清晰硬朗。
达到上述三点堪称完美,但事实上很难全面做到,这只是我们调试时追求的目标而已,但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了器材的特性之后,通过一些调试的手段来靠近这个目标。
聊聊前级与话筒的配合:
(待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效果器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