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类商业计划书.docx
- 文档编号:877363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68KB
智能建筑类商业计划书.docx
《智能建筑类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类商业计划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建筑类商业计划书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作为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我国又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其中加大了对交通和建筑等基础设施投资,加之现阶段人们对住房,交通条件的巨大的需求暂时不会改变。
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后将会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的投入,以提高城市形象。
然而建筑智能化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国内楼宇建设中流行一股“智能化”热潮,冠以“3A 智能建筑”“5A智能大厦” 的广告屡见不鲜,而建筑物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六、七年前的智能建筑只有一些智能功能如消防自控,其它方面的设备根本没有自控。
四、五年以前的智能建筑基本具有楼宇、消防、保安等自控功能,计算机为主控机,多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和DOS操作系统,监视和控制多为简单模式,软件水平较低。
近一、二年落成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具有较完善的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简称3A系统。
这些系统多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集散式甚至分布式控制,监视和控制可以采用精确方式,且有较先进的Windows、OS/2操作系统及中文图形方式界面,软件编程方便,面向对象。
该项目计划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排版图文并茂,值得借鉴,但对风险的分析显得简单,而且没有提出防范措施,这是美中不足,所以希望投资者给以支持。
一、项目发起人…………………………………………….
1.1公司名称……………………………………………….
1.2成立时间……………………………………………….
1.3注册资金……………………………………………….
1.4公司股东……………………………………………….
1.5主营业务……………………………………………….
1.6人员构成……………………………………………….
1.7联系地址……………………………………………….
二、项目介绍
2.1与项目有关的产品及其特点………………………….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2.3项目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三、市场分析
3.1行业发展历史及目前状况…………………………….
3.2发展趋势……………………………………………….
3.3竞争情况……………………………………………………
3.4竞争对手……………………………………………………
3.5竞争优势……………………………………………………
四、 营销策略
4.1销售网络的建立………………………………………………
4.2促销手段………………………………………………………
五、产品制造
5.1产品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
5.2人力资源保证…………………………………………………
5.3质量保证………………………………………………………
5.4研究与开发……………………………………………………
5.5研究与开发……………………………………………………
六、管理
6.1组织机构………………………………………………………
6.2管理队伍………………………………………………………
6.3激励机制……………………………………………………
6.4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
6.5知识产权……………………………………………………
6.6人事计划……………………………………………………
6.7咨询顾问……………………………………………………
6.8外部支持……………………………………………………
七、投资说明
7.1成立新公司…………………………………………………
7.2资金用途……………………………………………………
7.3投资者权利……………………………………………………
7.4公司报告………………………………………………………
7.5投资者退出……………………………………………………
八、财务预测
8.1盈亏平衡分析…………………………………………………
8.2收益分析………………………………………………………
8.3现金流量分析…………………………………………………
九、投资风险
9.1汇率风险………………………………………………………
9.2出现其它新技术………………………………………………
一、项目发起人
1.1公司名称:
智能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2成立时间:
1.3注册资金:
1.4公司股东:
*********
1.5主营业务: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技术开发及系统集成与修建
1.6人员构成:
公司员工**人,其中:
硕士*人,大学本科*人,大专*人,专业包括:
建筑、结构、电气、自动化、计算机、通讯、工商管理、财务等,基本满足公司目前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的需要。
1.7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二、项目介
2.1与项目有关的产品及特点
智能建筑系列标准控制模块是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Lonworks技术基础上开发和生产的智能建筑专用标准控制模块,属于以
专业控制软件为核心,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高技术产品。
具有技术先进、用途广泛、即插即用、互操作性好、联网能力强、安装成本低、升级改造费用少、易维护等显著特点,适用于各类智能大厦、智能住宅和其它智能环境。
所有智能大厦、智能住宅及小区的系统集成商和工程承建商在进行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安装时,只需通过计算机对所使用的标准控制模块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就能够组建出先进的控制系统网络,达到用户对建筑智能化的各种功能要求,无需编程,使用十分简单和便利。
主要产品包含以下类别的控制模块:
1)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抄表控制模块:
可抄读8块表,l6块表;
2)中央空调冷量计量模块:
可抄读8个空调末端盘管;
3)住宅安防标准控制模块:
可控制8防区,l6防区。
l2防区抄表;
4)智能化停车场控制模块;
5)标准门禁控制模块:
可控制2个门,4个门;
6)标准巡更控制模块:
可控制26点,32点;
7)标准家用电器控制模块;
8)标准中央空调机控制模块:
HAVC控制逻辑;
9)标准照明节能控制模块;可控制8回路,11回路;
10)标准变配电监测控制模块:
可控制8路电压,8路电流;
11)标准开关量控制模块:
可控制8路,11路,22路;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据日本对各职业的分类,就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的职业人数,1955年1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 26%;1985年28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47%.这表明一个从工业社会中脱胎而出的、新型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主要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信息产业的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一个国家产业,甚至是全球性产业,带有明显的独立和交融特性,所以未来的建筑是属于智能的建筑。
2.3项目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
智能建筑是一门综合了当代多学科高新技术发展的边缘技术领域,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内部安装的各种现代化先进设备其功能不断完善。
然而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进口设备从引进到安装、操作、培训直至保养修理都要花费大量外汇请国外公司来承担,缺乏我国自己从事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维修的技术人员。
所以可以请一些海外技术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三、市场分析
3.1行业发展历史及目前状况
回顾智能建筑发展的历史,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余年。
1984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幢智能大厦在美国康州哈特福德市建成。
随后,智能建筑在欧、美、日及世界许多地方蓬勃发展,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综合国力的具体表征。
中国的智能建筑虽然在9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发展势头迅猛。
各大、中城市都已经或开始兴建各类智能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具有一定智能化程度的大厦约400多幢,其中排在前四名的省市为:
上海10O多幢,北京80多幢,广东70多幢,江苏60多幢。
用于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比重逐年增加,目前大约已占建筑总投资的15%,每年超过100亿元。
中国政府已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特别是经济实用型住宅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使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提供o.5%—1%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国每年用于房屋建筑的投资有三千多亿元,城市每年完成建筑面积
3.5亿平方米,其中住宅2.1亿平方米。
建筑业的大发展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市场,并将使其以龙头产业的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
3.2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更加舒适、便利、安全、环保、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追求,对智能建筑的需要将逐年增加。
智能控制系统将更多、更快地应用于金融业、商业、行政机关、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住宅、交通枢纽等各类建筑物中,成为这些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使市场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
3.3竞争情况
目前在中国智能建筑市场中,提供智能楼宇(BA)系统及产品的大多是一些外国公司,除了埃施朗(Echelon)公司外,主要的还有美国的霍尼韦尔(Honeywe11)公司、江森(Johnson)公司、英国的希比(Siebe)公司、萨驰威尔(Satchwe11)公司等(参见图4)。
他们产品的价格都较高,且各自形成独立体系,其他公司的产品不能在这些系统上运行,不利于国内公司进行系统集成;而国内公司大都是从电脑公司或通讯公司发展起来的,对建筑业不熟悉,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控制对象也缺乏了解和认识。
主要靠代理或使用上述外国公司的产品,而没有自己的系统产品;从事智能住宅及住宅小区系统开发的公司及产品更是寥寥无几。
3.4竞争对手:
国内几家的大型建筑集团(天正、、、、)国外的主要大型建筑集团、、、
3.5竞争优势
(1) 政府支持:
对于高科技企业国家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很多方面办事就比较方便,国家也会进行投资企业。
(2) 行业优势:
很多行业没有这种智能的修建技术,所以在国内有很好的优势。
四、营销策略
4.1销售网络的建立
可以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厦门、珠海、武汉、长沙、成
都、重庆、大连、青岛等主要城市及沿海城市设立代理、分销机构。
这些城
市经济发达、房地产项目多、消费水平高,其中有许多城市的政府积极扶持
智能建筑,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智能建筑的地方性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智能建筑的发展,使这些城市的智能建筑市场需求较大。
●第一年,先在南方沿海城市广州、上海、厦门、珠海等地设立代理
分销机构,北方地区则先在首都北京设点;
●第二年,将代理分销机构扩展到北方沿海城市大连、青岛及中南地
区的武汉、长沙;
●第三年,完成在华东的南京、华北的天津和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
等城市的代理、分销机构的设立。
在中国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
4.2促销手段
● 在全国性的专业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配合不同模块的面市,选择在以下报刊、杂志刊登系列广告:
《中国建设报》—建设部主办,是建设部的机关报,发行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商等。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建设部与科技部主办,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智能建筑技术领域的权威性月刊,读者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
建立公司网页,并与建设部的《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链接。
通过网页宣传、推广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并为客户提供网上咨询。
● 参加全国性的展览会、产品交易会第一年至第三年,每年参加3—4次由政府有关部门或权威机构组织、举办的有关智能建筑的展览会或产品交易会,并与公司营销网络的建立相配合,选择相应的重点城市前往参展,达到设点与促销相结合的效果。
公司设立一个由市场、开发、技术支持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参展工作小组,根据参展计划定期开展工作。
预计每年参展的费用为l0万元。
● 建立产品示范中心
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并充分利用。
。
。
公司作为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智能建筑示范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公司内常年设立产品展览及示范厅,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向客户和代理商展示公司的新产品及其使用功能。
● 开办用户技术培训
结合***公司是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委托的培训基地,定期为公司产品的用户举办技术培训,使他们清楚了解产品的特点、性能及优越之处,建立起长期的供需关系,并通过他们的使用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达到增加用户和提高品牌的目的。
● 加强回款措施
产品一经订货,即收取30%定金;发货时再收取50%货款;提供售后技术支持(调试)时,收15%货款,5%的余款在调试完成后收完。
五、产品制造
5.1产品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
由于标准控制模块的硬件(节点)是在国外或国内的专业厂家定制,因此本项目的产品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主要体现为软件研究、编制和开发。
公司选择3家专业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委托他们定制硬件。
5.2人力资源保证
目前参与本项目开发工作共**人,**人为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学历均为
大学本科以上,其中**人具备中级职称并完成Ionworks高级培训课程,**人负责全部文档资料编制和管理,**人为空调系统博士,全面负责各标准控制单元规定起草。
5.3质量保证
项目开发过程执行严格的软件开发控制体系,均生成以下文档:
可行性
研究报告,总体方案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单元测试报告,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报告,验收报告,使用说明书。
5.4研究与开发
智能建筑领域被控对象随时在增加,功能在增强。
需要不断增加标准控制模块或对已有标准控制模块升级换代,部分控制模块还需要成为中国国家或行业标准,因此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将是长期过程,每次开发的成果均很快转化为产品,使得本项目具备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每个标准控制模块设计以4人为一个小组,模块硬件从确定设计方案到生产需要3.5个月的时间周期,而其中的LonMarks标准(兼容)软件设计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每小组每季度可开发一种标准模块。
以l8名研究开发人员从事开发工作计算,计划每季度开发4个模块。
六、管理
6.1组织机构
公司设董事会,任命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财务总监1人,下设6个部门:
开发部(18人)、销售部(10人)、技术支持部(10人)、财务部(3人)、人事部(2人)和行政管理部(3人)。
公司员工总数502人。
6.2管理队伍
公司高层管理者,既有在中国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长期工作的经历,熟悉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各级政府的运作方式,具有宏观管理的经验;又有在国外(境外)工作的经历,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各种惯例,并按国际惯例经营管理公司业务;还有在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的公司工作的经验,熟悉公司的业务和技术。
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建筑设计机构、房地产开发商、相关的学术团体均保持良好及紧密的关系。
6.3激励机制
●雇员合同
公司与每一名骨干员工签订合同,其中明确约定在五年内骨干员工不得离职,以保障公司的利益。
●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计划向骨干员工派发期权股,此部分期权股待公司股票上市后,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兑现,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激励员工为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而奋斗不息。
●对销售人员一律实行”底薪制“
他们的个人收入主要来自按销售额提成的部分,使销售人员的利益与产品销售的业绩直接挂钩,增强销售人员开辟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4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
公司与骨干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规定在公司工作期间,有义务和责任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骨干员工离开公司三年之内不得到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公司任职。
6.5知识产权
本项目开发的产品将申请专利,使公司的知识产权得到法律的保护及不受侵犯。
本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或资料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人员的知识产权的侵犯。
6.6人事计划
公司计划以优越的条件聘请3—5名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人员,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增强公司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和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
6.7咨询顾问
由投资者运用其管理经验对公司的管理提供咨询、顾问意见。
6.8外部支持
作为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中国**地区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培训基地”和”智能建筑示范中心”,以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住宅智能化技术开发基地”,...公司将得到建设部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 ...公司与**工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工业大学设有智能建筑研究所,并在中国首次开设了智能建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在智能建筑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本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可以由此获得支持。
七、投资说明
7.1成立新公司
由投资者与公司原股东成立一个新公司。
拟名为西昌市XX建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7.2资金用途表
内容金额(元/人民币)
购买开发研制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2,000,000
支付员工工资3,000,000
市场营销费用(建立销售渠道及促销手段)1,500,00
办公费用(办公室租金、管理费、水电费、
差旅费、交通费、电话费)2,400,000
流动资金7,100,000
合计l6,000,000
7.3投资者权利
● 委派一人作为公司董事并参加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遇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开会次数;
● 有权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但事先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负责人;
● 每个月审阅公司的财务报表,每三个月审阅公司的经营状况报告。
7.4公司报告
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公司每年提交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财务报告,并作出公司经营情况的年报。
7.5投资者退出
希望投资者将本项目按最终上市进行运作,一旦公司股票上市,投资者可在股票市场套现,收回投资。
如果公司最终未能上市,则具体事宜另行商议。
八、财务预测
8.1盈亏平衡分析
年度达到盈亏平衡的达到盈亏平衡的
销售数量(块)销售收入(万元)
164721294
268921378
36923l384
471351427
573011460
8.2收益预测
销售收入、毛利、净利润、调整后净利润(优惠政策)
8.3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增加额(1-5年)
九、投资风险
9.1汇率风险:
认真观测外汇市场行情变化,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根据相关国家地区的政治形势、外交状况、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外汇政策、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科技发展等情况,事先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在签定工程承包合同时充分考虑汇率变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合同价格、币种、付款进度和方式等方面,争取制订有利于自己的条款,用法律的形式规避汇率风险或者将汇率风险转嫁给另方。
9.2出现其他技术:
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十分巨大,但智能建筑技术及产品都由外国公司控制,工程也由外国公司把持。
所以技术还有很多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建筑 商业 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