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大学毕设论文.docx
- 文档编号:877320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6.07KB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大学毕设论文.docx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大学毕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大学毕设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大学毕设论文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
结题报告
目录
关键词
内容提要
一、课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五、研究的思路及原则
六、研究的方法
七、人员分工
八、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三)、总结阶段
九、研究成果
十、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十二、附件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
结题报告
关键词: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发展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逐渐重视,“特殊教育如何开展”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
艺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基石之一。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辅助德育,以美引善,陶冶情操,还能以美启智,促进残疾学生康复,锻炼其综合协调能力,促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从而达到自食其力、回归社会、服务于民的教育效果。
在特殊教育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管艺术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是为残疾学生自立于社会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所以,艺术类课程被寄予了殷切厚望,受到了特别关注。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培智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育评价体系方面的现状和发展。
我们坚持“放开眼界、纵向探索、深入挖掘”研究思路和个性化原则、博采众长原则、客观求实原则等实施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我们进行深入学习探讨,改换了原来使用的艺术教育教材、增设串珠编织、丝网花制作、粉笔贴画校本艺术课程。
扎实地开展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经过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试验探讨,在《音乐康复》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互动、参与、创编、表演”课堂教学模式,在《艺术康复》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双融合、多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在校本艺术课程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兴趣引导、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课题研究目标,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1、培智教育背景
自1979年我国的第一所培智学校在上海产生后,培智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保障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有序进行的法规、政策也逐渐出台和完善,如1982年12月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0年12月2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此外,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1990年,编印了全国统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材、大纲等。
2007年2月2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导课程设置、促进特殊教育教学改革。
这些政策、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对保证和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智力落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的内在的实质性的问题,如随着随班就读实验的成功,使得为数较多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逐渐进入了普通学校就读,而原先以招收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的培智学校就转变为以招收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
由于教育对象的变化,原有课程逐渐不适用于现在的特殊教育。
从国家到各个学校对培智教育课程改革都高度重视,很多培智学校进行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研究。
这些实践研究为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实践的依据和可行性。
2、对艺术类课程教育的期望和困惑
艺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基石之一。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辅助德育,以美引善,陶冶情操,还能以美启智,促进残疾学生康复,锻炼其综合协调能力,促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从而达到自食其力、回归社会、服务于民的教育效果。
在特殊教育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管艺术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是让残疾学生自立于社会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所以,艺术类课程被寄予了殷切厚望,受到了特别关注。
近年来,对于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和改革逐渐为社会各界及特殊教育学校所重视,各种理论和实践做法百花齐放,也都获得了不同的研究成绩和实践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总结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理论,迅速的将其实施到特殊教育中来,并置于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巨大潜力,必将能够充分挖掘这些特殊孩子身上最大的潜能,使特殊教育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让特殊儿童的人生更加美丽,最终取得特殊教育事业的真正成功,实现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特殊儿童”:
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下定义:
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
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
而这样偏离的情形,须达到儿童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的程度。
从教育的观点看,对“特殊儿童”的确定,是就其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
所谓“特殊儿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其身心特质的过分突显,二是非得借助特殊的协助,否则将无法满足其教育需要。
依据特殊儿童身心特性为标准,对于特殊儿童的分类在各国也是不同的。
结合我国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现状,一般情况下分为超常儿童,弱智儿童、耳聋儿童和视盲儿童这几类。
而我国的特殊教育对象只是狭义上的特殊儿童,即残疾儿童,包括智障儿童、听障儿童和视障儿童这几类。
对于本文(即本课题的研究)而言,结合学校科研能力的实际情况,我们涉及到的特殊儿童为特殊儿童分类中的智障儿童。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美是生物体的生命运动与客观事物整体运动协调一致的标志,是在人的神经系统定式的建立、巩固、保持和破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肯定性的态度。
艺术教育正是利用人的这个通道来体现它的教育功能。
现今社会处在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时代,艺术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培智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一般包括音乐和美工类教育。
培智教育学校主要遵循弱智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需要是设置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类课程,培养学生技能、挖掘智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状”:
当前的状况。
对于本文(即本课题的研究)而言,“现状”一词所涵盖的主要意义为:
近些年来或稍早一些时间在培智教育中正在使用的艺术教育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现实状况。
“发展”:
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对于本文(即本课题的研究)而言,“发展”一词所涵盖的主要意义为:
在培智教育中正在探索研究的、还没有得到完全确定的、但是显现出科学和高效特性的艺术教育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中的状况。
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摸清在培智教育学校中现行的有关音乐、美工等艺术类课程教育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现实状况,然后结合我校及外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艺术类课程教育中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情况,探索出针对智障儿童发展具有更大教育效益的有关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普遍性规律,加强艺术教育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探索出针对智障儿童发展具有更大教育效益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普遍性的规律,并以此指导和引领我校的其他学科教育发展。
2、内容:
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培智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
形成教改反思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跟踪调查报告等成果;
形成结题总结报告。
四、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是把握住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确认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是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艺术教育。
其实,这也是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俗话说“方向决定成败”,只有确定好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才能使艺术教育成为培智教育中立于长教长新的中坚课程。
突破的办法是深刻把握《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扩大对教学实验的分析、研究、总结,通过对不同课程结构、不同教学模式、不同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确认出有普遍性的规律,这将是一项长期、细致、深入的探索过程。
五、研究的思路及原则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突出“放开眼界、纵向探索、深入挖掘”,针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可行性研究。
以现代教育理论做指导,通过密切联系、实地参观学习等有效途径,加大对周边地市及特殊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上海、山东等地区特殊教育兄弟学校艺术教育情况现状的关注力度,并通过有关特殊教育理论书籍、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有关特殊教育艺术教育现状,以运动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借鉴外来经验,深入开展我校的艺术课程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的改革试验,探索培智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总结培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性理论。
2、实施原则:
个性化原则——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创新探索,鼓励教师大胆探索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学校教育卓有成效。
博采众长原则——除了深入探索研究我校在艺术类课程教学方面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外,我们还加强对外学习和探索,积极了解国内外有关特殊教育艺术教育现状,适当借鉴外来经验。
客观求实原则——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外来经验,深入分析课程设置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教学模式与师资条件的关系、评价体系与学生状况的关系,分析各地经验的普遍性,探索外来经验与本地实际嫁接的可能性。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我们将借助因特网和有关报刊、杂志收集有关艺术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相关研究内容;查阅有关艺术教育的文献,以获取相关资料;通过对掌握的文献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形成对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开展研究提供经验原型和基础。
2.教育调查法
对参与艺术教育的实验班,采取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与个案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通过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密切联系、实地参观学习等途径,关注周边地市及特殊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上海、山东等地区特殊教育兄弟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情况的现状及发展。
4、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回溯、追因,对本课题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得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七、人员分工
组长:
胡永杰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周勇
具体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陈松硕
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
陈松硕赵娇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
周勇陈松硕
实验研究人员:
周勇陈松硕何峥赵娇串继红张丽敏
八、研究过程
该课题于2010年5月申报,9月正式立项。
申报开始之时,我们便成立了以校长胡永杰为组长、以副校长周勇等六位教师为成员的课题实验组,认真开展研究。
研究时间为一年,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
1.做好初期调查工作:
调查了解培智教育在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现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逐渐重视,艺术类课程因其特有的艺术熏陶作用以及对学生认识、能力、人生观的潜移默化作用,被寄予了殷切厚望,受到了特别关注。
艺术教育在培智教育学校中到底是怎样实施的,其课程结构到底如何?
又是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
对于学生的评价方面又有什么独特的方式呢?
学生在学习中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于2010年4月,进行了一次面对学校全体学生和艺术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活动,同时对我区一些学校的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还利用前往山东参加“自闭症早期干预策略研修班”的机会,向与会的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46名教师、170多名学生通过填写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参与了此次活动。
调查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地整理、分析与研究,普遍感觉到存在有以下问题:
在课程结构方面:
在音乐、美工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教材内容有其历史局限性,拘泥于普小教材老框子,知识体系较陈旧、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
一些培智学校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第1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这套教材是根据1990年10月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七科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编写的,针对的教育对象是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而现在的培智学校,已经由招收轻度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转变为以招收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使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难以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其次是一些培智学校对艺术教育多重目标认识不足,艺术教育课程类别较少,缺乏一些适合智障儿童特点的艺术教育课程,难以有效地对智障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帮助他们认知社会生活、促进肢体动作协调控制及智力康复。
在课堂教学方面:
一些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观念滞后,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活动单一,课时结构安排不尽合理,个别知识有误。
在教育评价方面:
在一些培智学校,特别是在一些家长的评价观念中,还是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能力的评估,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阶段性,在学习中过多着眼于学生的缺陷矫正补偿问题的研究,而忽视学生潜能的培养和挖掘。
2.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山东培智学校学习培训,探讨艺术教育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办法。
在调研之际,我们于4月1日—4日,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行6人,赴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特教中心学校参观学习,就多元教育康复训练体系、儿童潜能开发、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组织座谈,宣传艺术教育理念,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做好动员。
通过山东学习和课堂教学调研,我们组织召开了座谈会,针对我校的实际,提出了在艺术教育中进行有关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确立了实验班及实验教师,着手进行课题论证及立项申报工作,同时进行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1年4月)
调查了解培智教育在艺术教育现状之后,课题组就开始着手进行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发展进行研究。
为了深入进行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采取每月两次的交流研究形式,围绕“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这三方面内容,在我校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探讨、总结。
1.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为使研究工作能够更加具体、有效,我们在进行初期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又购置了一批有关特教理论、实践经验的书籍,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训练》、《特殊教育概论》、《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研读,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自己。
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认真思考、探讨艺术教育的教育功效和发展趋势,对艺术教育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大家通过学习交流,充分认识到:
艺术教育是培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智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基石之一。
艺术教育富含着各种治疗性的元素,优秀的艺术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注重学生全方位的人格成长。
他们往往借助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如驾驭材料的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毫无疑问的是,艺术教育的过程还可以推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大家还认识到:
作为培智教育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即有着与其他学科教育共同的目标、原则、策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2007年2月2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这些内容对我们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在艺术教育中要牢牢把握这些要求,并紧密结合学生本体特点、区域社会环境特点、学校文化环境,把握艺术教育方向、凸显艺术教育特色、提升艺术教育价值,积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
同时,我们又结合一些课例组织讨论,结合课题调查报告的反馈情况,对于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和设想,并迅速进入验证实施。
2.艺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对于智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利用艺术治疗法对此领域进行探索。
今天,我们谈论这个并不是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在课题组成员的面前,就有一本《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
从广义上来说,当艺术活动用于心理建设的领域时,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以开发创造性为目标的活动,不仅起到宣泄情绪、疏解压力的功效,还起到调节精神紧张、改善心理环境的作用。
但是,怎样利用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治疗?
又怎样让培智学校中的艺术教育课程在培养和发展智障学生视听能力、审美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手工操作能力以及社会沟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还需要培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变换教材,课程结构研究第一步
在2010年9月以前,我校使用的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第1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这套教材针对的教育对象是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而我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是以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的。
使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时,一方面,教师感觉到施教困难,实际教学赶不上教学进度的安排,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本教材的内容感觉陌生,学习困难比较大,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学过之后回生很快;而且,学校已经把早期使用的语文、数学、常识等教材更换为适合智障学生学习的《使用语文》、《使用数学》、《生活》等辅读学校教材,《音乐》、《美工》教材却因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材而没有更换,学科教材之间在内容、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不易形成知识学习与技能形成的横向联系。
鉴于此,我校课题研究组在深入学习和探讨后,果断地作出更换实验班音乐和美工教材的决定。
经过多方了解,最后,课题研究组把目光定在了《音乐康复》和《艺术康复》这两本书上,它是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也标示着他们学校进行的艺术教育探讨的方向。
课题组教师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了这份教材,一致认为,这份教材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初编——使用——修改——再使用”的多次循环实践,现在已经逐步完善和丰富。
在内容上,教材从特殊儿童独特的学习需要和心理特征出发,注重教材的系统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在形式上,教材注重图文并茂、知行结合,力求生动直观;在方法上,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有不同层次施教要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注重师生合作、共同参与。
同时,教材还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康复和社会沟通、适应能力的提高,深入挖掘特殊儿童的闪光点,并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相应指导。
经过研究和讨论,课题组确定选用这份教材作为实验班的艺术教育教材,在试验班进行教学实验,由何峥老师进行音乐康复课程教学实验、赵娇老师进行艺术康复课程教学实验。
同时在实验班保留学校已经进行两年的串珠编织、丝网花制作、粉笔贴画校本艺术教育课程,仍有原任课教师担任实验教学。
选定教材后,为了更好地把新教材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课题组迅速开展对新教材的分析学习,通过个体学习和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的形式来进行。
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课题组教师对新教材的内容、形式、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深层次地探究如何使用本套教材开展多目标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套教材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视听能力、审美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手工操作能力以及社会沟通、适应能力。
【《音乐康复》教材结构分析】
《音乐康复》教材为全一册,共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
“我们都是好朋友”、“我是一个好孩子”、“小娃娃本领大”、“动物世界”、“缤纷的大自然”、“快乐的儿童”,每一大部分又包含六到八节内容,围绕本部分的主题设计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本教材只有一册,就给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大的拓展空间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跳跃性、选择性地使用本册教材。
、从内容上分析,第一部分为入学常规教育,第二部分为生活常识教育,其余四部分各自为学生日常所熟识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安排能迅速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
、每一节的内容都设计的图文并茂,形式多样。
主体为围绕主题的一首小短曲,或者是一首童谣、儿歌。
比如第一部分第一节的内容就只有一句配合优美旋律的歌词:
“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然后是内容与之相配套的插图,显示校园内的两位小同学互道“你好”;接着是训练提示,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进行提示,最后还有家长提示,为家长利用本节内容进行家庭教育进行提示。
这样的教材不仅让学生喜欢,同时也达到了教科书的多用性,同时为学生、教师、家长所使用。
【《艺术康复》教材结构分析】
《艺术康复》教材为全一册,共分为五大部分内容,分别为:
涂鸦篇、剪纸篇、绘画篇、手工篇、综合活动篇,每一大部分又包含五到七节内容,围绕本部分的艺术形式主题设计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本教材只有一册,给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大的拓展空间和灵活性,并且每一部分都具有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跳跃性、选择性地使用本册教材,教师还可以添加、更改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分析,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第五部分为提高部分,其余三部分各自涉及到剪纸、绘画、手工。
这样形式多变的内容安排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乐于学习。
、具体到每一节的内容中,每一节内容都设计的形式多样。
围绕主题,一是“材料准备”,提示准备要使用到的材料;二是与音乐相结合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多种多样,有放松手部的小动作、有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有锻炼手指的手指操、有全身活动小舞蹈;三是本节内容的主体部分,或画或剪或做,或整体或分组或个体,作品完成后还有一个“作品欣赏”环节,然后是与音乐结合的活动结束《再见歌》,最后还有一个“亲子活动”环节,指导家长利用本节内容和孩子互动。
综合以上学习,课题组教师对本套课程的开放性、生活性、适应性、灵活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利用这套教材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增强了信心。
(2)、校本课程,课程结构扩充天地宽
对于培智教育来说,最理想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融入社会,自强、自立,做一名自食其力的社会人。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对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
“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单单依靠一般性课程是不够的,在变化新的艺术教材的同时,课题组又把眼光投向了我校的校本课程上。
2009年,我校在多年的办学经验支撑下,经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借鉴其他地区培智教育学校的特色课程开设经验,并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实用性及社会价值,在“以手巧促心灵,以美育促智育”的教育思路指引下,积极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及分层授课。
我们的校本课程是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手工类课程,主要包括串珠编织、丝网花制作、粉笔贴画等特色课程,以课程训练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身实践,学到扎实的本领,不仅用手指创造了一个个美丽,更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 特殊 儿童 艺术 教育 现状 发展 研究 报告 大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