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课程.docx
- 文档编号:877115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135.23KB
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课程.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课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课程
最新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
第六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1)
教学目标
(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3)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
难点: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的实质;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实验为中心,用分析与论证及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毛巾、滑块、刻度尺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提问:
(1)力的作用效果表现有哪些?
(2)摩擦力的定义理解。
【学生活动1】回答师的问题并了解感知力和运动在生活中关系。
【教师活动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引入新课:
(1)让两同学分别推桌子。
用力推,桌动;停止用力,桌不动。
(2)让两学生分别滚球。
施力则运动,离开手后球最终停止。
提出问题:
物体的运动与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活动2】根据师的要求阅读并实验,找出共性。
思考师的问题,进入新课。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与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活动2】板演、交流、讨论。
进一步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
1、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提出问题: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将会如何呢?
制订计划与试验设计:
参考课本,师生讨论形成共识。
进行试验:
实验过程由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可参考课本)。
数据收集:
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表面状况
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距离S/m
毛巾
棉布
木板
分析与论证:
根据表中的内容得出结论:
。
假设与推理:
如果平面足够光滑(没有摩擦力)小车的运动又会怎么样呢?
。
2、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得到了力和运动的一些关系。
其实除了伽利略,还有其他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到了牛顿,他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形成了今天的定律。
组织学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活动】认识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所有物体都适合,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但是一个理想化条件,实际上不存在。
故是一个理想定律,是由实验加科学推理得到的。
(3)“总”说明没有例外,总是这样。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则仍静止;原来运动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由来及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对此有很大的应用,下面我们解决几个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
【说明】1、斜面小车实验中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小车在水平面上有一个相同的初速度,那么小车运行的远近就与此因素无关,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在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问题时,一定要认清所提供现象的条件变化,及物体的初始状态。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师巡视批阅,及时发现问题。
【学生活动1】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学生活动2】参照答案,自我评析。
师生合作形成共识
【说明】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除牛顿第一定律使用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研究也是利用此法。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组织学生进行本节内容小结:
1、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不同观点: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
2、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
设计、方法、结论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研究方法、使用条件
七、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题1
2、预习惯性及惯性现象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二、牛顿第一定律
目的:
内容:
器材:
说明:
(1)
(2)(3)(4)
过程:
数据收集:
分析与结论:
推理:
九、教学反思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2)
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的惯性,并了解利用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解释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事实认识惯性,知道利用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难点:
惯性的大小因素的理解,惯性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及身边的生活现象,让生明确认识物体的惯性及惯性现象。
加强对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的解释与交流,充分让物理走进生活。
教学准备
水杯、硬纸片、圆柱体、塑料尺、方木块、长木板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
(1)力和运动的关系在历史中有不同的认识,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复述斜面小车实验的设计与组织过程,注意事项和结论。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相关问题
学生:
根据问题进行回忆回答。
教师:
利用课本中图6—7的装置做一演示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的猜想与试验后现象对比。
提出问题:
为什么硬纸片被弹走,而砝码却不动呢?
说明物体有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物理学中称其为惯性。
板书课题:
惯性
学生观察实验,进行猜想并把试验后的现象与猜想进行比较,通过师的解释进入新课的探究。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了解惯性的有关内容。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
1、惯性的存在性及大小因素的探究
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及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我们知道惯性的存在。
那么物体的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分析制定计划与试验设计:
(1)取质量不同的两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当突然受阻时,比较现象。
(2)同一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在长木板上运动,当突然受阻时,比较现象。
实验器材:
质量不同的长方木块两个、带有阻挡木块的长木板
进行实验: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并把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与论证: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无关。
2、惯性现象的解释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0、11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讨论总结如何具体解释惯性现象。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6-10、11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讨论并初步总结出如何具体解释惯性现象。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初步形成解释惯性的方法。
【学生活动2】交流、讨论、展示、总结形成初步认识。
【说明】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要解释惯性现象,必须明确原来的运动状态,具体回答步骤如下:
①判断研究的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②该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该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结果出现的现象。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对惯性及惯性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对此有很大的应用,下面我们解决几个问题,加强对此内容的理解。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
【说明】:
①惯性是物体固有一种属性,是一切体都具有的反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惰性”。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都有惯性。
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
③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
④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由于惯性作用”,也不能与力比较大小。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师巡视批阅。
学生活动1:
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
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学生活动2:
参照答案,自我评析。
师生讨论总结形成统一认识。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本节所研究的内容有:
(1)惯性的定义理解及大小因素的探究
(2)惯性现象的解释四过程
七、作业(课堂完成,师部分批阅)
(1)课后作业第2、3题
(2)同步探究上的相关内容
八、板书设计
惯性
1、定义:
4、惯性现象的解释:
2、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步骤与过程:
(1)
(2)(3)(4)
目的:
器材:
过程:
分析与结论:
3、属性理解
九、教学反思
第二节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4)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难点:
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代替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通过课本的例子先让学生对“合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力的效果是合力代换的前提,然后通过最简单的现象来认识合力大小与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使学生“从一般到特殊”通过实验得出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教学准备
橡皮筋、支架、彩笔、钩码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
(1)惯性的定义及大小因素
(2)惯性现象的解释四过程
(3)列举几个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预防惯性的实例
学生:
复习回答师的问题,加深对上节内容的理解。
教师:
利用课桌或身边的其他物品组织一个实验:
(1)两个同学先抬起一课桌。
(2)一个同学搬起相同的位置,达到相同的效果。
提出问题:
后一个同学所用的力与前两个同学所用的力有何关系呢?
板书课题:
力的合成
学生:
根据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并思考实验中达到相同的效果时,一个同学的用力与两个同学的用力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入新课的探究。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了解力的合成的有关内容。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讨论。
形成统一认识。
【学生活动2】板演、交流、讨论。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
1、合力与分力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分力与合力的认识。
师做简评。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讨论对分力与合力的认识。
【说明】: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共同作用时,为了使研究简化,往往用一个力来等效代替这两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哪两个力的合力,这两个力叫做这个合力的分力,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等效法。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探究
问题提出:
当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如何求合力呢?
制订计划与试验设计:
参考课本,师生讨论形成共识。
实验器材:
橡皮筋、支架、彩笔、钩码
进行实验:
根据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F1
F2
F
F1与F2同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F1与F2反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分析与论证:
方向相同时:
。
方向相反时:
。
【说明】:
(1)做此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F1和F2在同一直线上,并确定好F1和F2的大小,需要两个同学相互配合完成。
(2)在记录橡皮筋的伸长时要求尽量准确。
(3)反方向上力的合成尽量与同方向上力合成时的实验步骤一致。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
【说明】:
(1)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可以对它们进行二力合力。
(2)在进行二力合成时,一定要正确判断二力的方向。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师巡视批阅。
【学生活动1】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学生活动2】参照答案,自我评析。
师生讨论总结形成统一认识。
【说明】5题
(1)先确定研究对象
(2)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4)进行力的合成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本节所研究的内容有: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意义
(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组织过程及结论
七、布置作业
(1)课堂:
课后作业题1、2、3题(当堂批阅)
(2)课后:
同步探究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力的合成
1、什么是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说明:
等效替代法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探究
目的:
器材:
过程:
分析与结论:
(1)方向相同时:
(2)方向相反时:
九、教学反思
第三节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
⑴让学生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⑶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
⑷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⑸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让学生先通过自然、生活现象认识“力的平衡”,然后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力的平衡”,接着用“力的平衡”观念来解释自然、生活中一些事例,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会处于“二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准备
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复习提问: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意义。
(2)复述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组织过程、注意事项及结论。
【学生活动1】回顾上节的内容,回答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2】
(1)组织学生进行对身边的物体如课桌进行受力分析(让两生板演)。
(2)师生分析桌子的状态与受力特点。
提出问题:
静止的桌子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是否矛盾呢?
如不矛盾,那这两个力有何特点呢?
板书课题:
力的平衡
【学生活动2】分析桌子的受力情况。
思考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学生活动2】板演、讨论。
初步了解力的平衡的有关内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
1、二力平衡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与讨论对二力平衡的认识。
师做简评。
【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讨论对二力平衡的认识。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对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并板演。
【学生活动2】根据师的要求进行受力分析,部分同学板演交流。
【说明】: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力必定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
物体受怎样的力,才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呢?
制订计划与试验设计:
参考课本,讨论形成步骤。
进行试验:
根据步骤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把得到的数据或现象填入表格。
小车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不相等)
小车的受力方向(相同,相反)
小车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是,否)
小车是否平衡
(是,否)
分析与论证: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交流于讨论:
用测力计掉50g的钩码,使钩码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使钩码加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为什么?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1】教师活动1:
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
【说明】
(1)两个力彼此平衡,一定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且四个一条件缺一不可。
四个条件中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条件最易忽视,要千万注意。
(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属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又因为大小相等,所以合力为0。
(3)已知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中的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便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师巡视批阅。
【学生活动1】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学生活动2】参照答案,自我评析。
师生讨论总结形成统一认识。
【解析第4题】
(1)先判断物体的状态(方向与快慢两个方面)
(2)理解平衡状态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组织学生进行本节内容总结: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是指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两个力或多个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七、布置作业
1、用弹簧测力计吊50g的钩码,使钩码静止、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如果使弹簧测力计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分别如何变化呢?
2、如图所示,把一块重5N的木块用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所用的力是F是15N,则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力的平衡
1、二力的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
(1)平衡状态
(2)平衡力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
压强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力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压强概念的理解;
2、利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方法:
列举实例、实验探究法。
五、课时数:
1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用两手的食指同时分别按一下笔尖和笔尾两端,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
两手对笔的压力相同,为什么产生的效果不同呢?
(按笔尖的食指要疼一些)学了本节知识我们就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
(二)、新课:
一、压力:
分析以下图:
得出: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
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作用于物体表面。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探究一:
把实验小桌放在海棉上,在其上面分别放一个200克和二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的凹陷程度,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2、实验探究二:
在实验小桌上放一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凹陷程度,把实验小桌倒置过来且放一个200克钩码,观察其陷程度;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现象,得出: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物理学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三、压强:
1、压强的定义:
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压强:
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2、用速度和密度的定义类比方法让学生得出压强的公式:
F==pS强调:
S是指被压物体的受力面积也即是相互挤压
p==F/S的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S==F/p
3、压强的单位:
压力F的单位是:
牛,受力面积S的单位是:
米2,则压强p的单位是:
牛/米2,称为帕斯卡,符号:
Pa。
说明1Pa的物理意义。
4、举例说明1Pa的大小。
四、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先从压强公式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结合课本实例,教师再举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
如用碗边沿打鸡蛋比用手握鸡蛋要容易烂的多等,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
增大压强: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三)、应用举例:
1、让学生回答新课前提出的问题。
2、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
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要注重分析,先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在计算过程中,注意重力的计算,不能写成F=mg,F=G=mg。
3、一个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何使他对地面的压力迅速增大一倍。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5、讨论课后练习4、5题。
(四)、知识小结。
先让学生讨论本节学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再归纳、补充。
(五)、课后练习:
课后作业1、2、3、题。
第二节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3、突出“分析论证”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知道连通器和安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年级 物理 沪科版下全 教案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