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汇报文档.docx
- 文档编号:875286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10KB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汇报文档.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汇报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汇报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汇报文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一、对这套教材的定位。
本套教材通常被称为“部编本”。
对此,主编温儒敏教授做了较详细地解释,这一版本的教材并不仅仅是挂了教育部的名儿,而是,编写过程是真正由教育部来抓的。
尽管“部编”本仍作为“一纲多本”的一种,与其它版本共同使用,但推出以这个版本为基础的“国编”或“统编”教材是大势所趋。
我这么说,就是要向各位老师解释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次新教材的推出,并不是等同于以往的教材例行更新修订,而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饱含着中央领导集体对小学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寄予的殷切希望。
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这套教材,用好这套教材。
用先云老师的话说,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我想,作为一线的教学主任和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站在这个高度,去谋划、实践我们的教学工作。
二、研制、编写、使用本套教材的背景和意义。
我想摘录于漪老师的几段话回答这个问题:
母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素养的提高,关系到日后公民的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切不可掉以轻心。
记得德国纳粹头子、人类大灾星希特勒曾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从他们的学校入手。
”这样的场景触目惊心,能不警钟长鸣吗?
重“外”轻“中”,甚至以牺牲母语的学习为代价,不仅得不偿失,而且是数典忘祖。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
对一个国家的侵略,第一是军事,第二就是语言。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重不重视,学不学得好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科、一门课程的问题。
一个文明的、有素养的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是视若珍宝的。
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是黏合剂,它蕴含着民族的思维方式。
老实说,以前我或者我们从没有从这样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也正是党和国家忧虑的问题,我们培育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都没有这样的思想和觉悟,温水里煮青蛙,哪来的战斗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套教材的研制、编写、使用,被寄予厚望,而我们一线教师,是这项工作的最重要的一环,是最有力的力量,因为我们是实践者,我们可以将潜在的思想和智慧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那么,这套教材能堪此重任吗?
教材的编写者对此是乐观的。
教材的执行主编先云老师在谈到他的教材时,眼睛眯起来,都乐开了花,就像看着自己最可爱的婴儿。
一幅幅插图、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创意,他都视若珍宝,讲得滔滔不绝、津津有味。
我们如能像他一样,爱上这本书,爱上语言文字,哪有教不好的道理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本套或本册教材的编写特色。
三、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使用建议
本套教材是在我们正在使用的2001人教版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我们如果要研究教材编写的理念,把研究新旧教材的变化作为突破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任何一项变化都是有意为之,改变的背后,都隐含着观念、理念等深层次的提升。
本册教材与老教材比,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变化:
1.教材编写结构、顺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一项就是在拼音教学前安排了集中识字。
整体结构为:
入学教育《我上学了》;集中识字两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教学两个单元共13课;课文四个单元共14课。
中间穿插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容。
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先集中识字后学拼音的安排。
编写组做出这样的调整,主要是考虑降低难度,体现幼小衔接,自然过渡。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上来就学汉语拼音,容上的知识量较大,难度较大,所以,编写者把这部分容放到了大约两周之后。
先识字也突出了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
汉语拼音只是帮助识字的一种手段,在汉语拼音产生之前,我们的汉字就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所以在不依赖拼音的帮助下识字,通过口口相传识字,也并不违背规律。
另外,我们字音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汉语拼音而存在。
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我觉得这种设计是在凸显一种理念,那就是在生活中识字。
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用到汉语,见到汉字。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自觉识字,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介绍识字方法和经验,识字教学就会充满乐趣。
本册教材,课文总数减少了,识字量减少了,也适当降低了识字教学的难度。
对于这样安排的初衷,徐轶老师是这样说的:
我们搞的是国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的目的不是选拔,而是平等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步骤去学习。
所以,我们教学的原则是:
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我们本册的识字量300个,写字量100个,是一个保底的量,这个底线必须守住,尽全力让所有的孩子学会。
但对于有能力、有兴趣的孩子,我们允许、支持并倡导他们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
我曾在一年级做过尝试,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孩子们识字兴趣很浓厚,识字能力很强,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什么社会?
信息社会;孩子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祖国的母语环境中。
只要有了主动识字的意识和愿望,识字的机会太多了,如能这样,识字将成为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
编写组降低具体教学难度是经过统筹考虑的。
从更高的层面对我们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我个人用三个词来形容这种变化,那就是:
返璞归真、轻装上阵、目标明确。
具体是这样定位的:
拼音教学教到什么程度?
拼音只是拐杖,能够读准字音,帮助识字就可以了;识字教学如何定位?
要把识字与阅读统一起来,识字为阅读服务,阅读巩固识字,识字教学能够帮助阅读就可以了;阅读教学呢?
目标则是课学习课外运用,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
所以,我们不提倡反复操练、过度训练,并不是要降低要求,相反,我们有更高、更全面、更长远的能力、育人目标。
关于识字教学,先云主编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建议:
我们可以在开学初,什么都不教时,直接拿出课后的300字检测一下学生的课前识字量。
我们可以把这300(因多音字重复实际是304个)字打印出来发给孩子们每人一,让他们自己检查自己,哪个生字宝宝已经认识,已经和它成了朋友,就自己打上小对号,然后让家长定期检查、核对,读错的、不认识的擦掉对号,新会的打上对号。
吸引孩子们自主识字、生活中识字,比一比谁能尽快和全部300个生字宝宝都成为朋友。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本中学,在生活中学,反正是认识这三百个字。
你什么时候认识了都可以。
2.理念上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这两个理念已经融入了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大家在使用教材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注意这两个方向。
这两项考虑,也是在对以往语文教学进行纠偏。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用于漪老师的话说:
“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这是极其有害的。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课文学习是‘一掬水’,课外学习是‘江河湖海’,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我们的语文课堂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重课,轻课外,甚至没有课外阅读和学习。
于漪老师用“三少一多”来形容:
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
她说:
“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还要读形形色色的辅导班,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
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繁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
”“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讲’或‘听’出来的。
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
”
作为一线教师,作为学生家长,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既熟悉又无奈。
但我们必须尝试改变。
所以,编写者致力于把学生引向生活实践,引向课外阅读。
“快乐读书吧”与“和大人一起读”板块,是教材编写的一大创意,它力图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体制中。
使用“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板块时,大家注意,这一板块并不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容,它的定位应该是提供了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
用省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波老师的话说,课本提供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这一平台,培养阅读兴趣,指导读书方法,提供展示平台,检查课外读书效果。
这里的“大人”,理解得可以较宽泛,可以是爸爸妈妈,可以是邻居家的哥哥姐姐,还可以是高年级的同学,也可以是老师。
3.就全套教材看,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讲得比较细、精,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味;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由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就是自主性泛读。
两种课型功能不同,配合进行:
一个注重学习,一个注重运用。
为了更好地区分两种课型,进入中学后,改精读课为教读,该略读课为自读,其结构就是: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
(“教读”“自读”这种说法,我从钱梦龙老师的书中读到过,不知道是不是钱老师的首创,不管是不是,我还是推荐大家读一读钱梦龙的《教师的价值》这本书)在小学,我们虽然仍采用精读课和略读课的说法,而且,我看到,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并没有精读和略读之分。
但我觉得,作为执教者,我们应该有统览全局的高度和不满足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探索精神。
关于课外阅读,重要的是学生真实的阅读实践,提倡自由阅读、自主阅读、无功利心地阅读,别总是动不动就交流读书心得,写读后感。
先云老师强调:
为了写的阅读是无趣的,功利性使阅读变得无趣。
用温教授的话说,现在,小孩子最怕去公园,因为去了公园就要写作文、写日记。
以功利性的读书要求,损伤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一辈子受伤,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讲课不区分文体,无论是小说、戏剧、说明文、散文、古诗、现代诗歌、民间故事等,一律按记叙文讲。
致使有的孩子在学完《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后,就真的认为,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
就是混淆了神话传说和记叙文的区别。
所以,中高年级教材出现了按文体组织单元的形式,专门研究某一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
4.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可以说,我是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听完温教授阐述这部分容的。
因为这一理念和我们的目标序列体系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比较模糊,我们的语文课本一直都是选文式,课本提供了教学的凭借、例文,但对具体的语文学科教学容、教学目标却比较模糊、笼统,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到底要教什么不清晰,许多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因为提倡能力训练,许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进行语文训练。
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堂表面上尽管非常活跃,但教学容、体系上是“乱”的,“干货”下不来。
面对这一情况,教材编写组做了折中的选择,就是采用两条线组织单元结构。
除继续沿用以往按“容主题”组织单元的方法外,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交际训练)分成若干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和习题设计之中。
之所以称为暗线,是因为编者将“隐在”的知识体系暗含在五个渠道中:
教师用书;单元导语;思考题和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初中的补白。
小学是前四个。
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小语课堂,一直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糊里糊涂地教,学生糊里糊涂地学。
老师、学生忙忙活活,但到头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所以,我们区的教研团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经创造性地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与本套教材的“隐在”相比,我们的目标体系更加“显性”,更加序列化,便于操作,便于实际把握。
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落实目标导教、导学、导测评的思路,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把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做为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正如高主任所说:
“如果目标不清楚,我们的教学思路即使‘像花儿’一样,又能有多少效益?
我们在搞高效课堂建设,目标不清楚的课堂,恐怕连是否有效都不是很清楚。
”
我们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解决教学目标随意、盲目的问题。
用检测目标达成情况的方法,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目标序列体系完全符合温教授的要求。
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序列体系,正好是有了语文的知识体系,但并没有体系化。
因为我觉得,温教授所说的“体系化”,是指完全以语文知识体系安排教学容、教学目标,突出工具性,强调训练,降低人文性,这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正因如此,钱梦龙老师35年前在顿悟的三句话: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前两句被写入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但第三句就没有入选,就是为了防止走向极端。
所以,我们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辩证关系。
“文以载道”,“文”和“道”,形式和容,本身就是一体的、统一的,不可分割。
这就要求我们坚守语文的本职工作,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但又不能只顾语言,不顾思想,认为思想性是思品课、历史课的任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我在几年前,曾经对人文性和工具性有过一些想法,尽管可能不严谨,但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样理解也能解释通。
就语文课程来讲,工具性是目标、是结果,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但就具体的学习任务来讲,人文性就是目标。
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理解和表达,都是要弄懂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意思。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掌握这门工具的目的,还是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意思(人文性)。
就阅读一篇篇文章而言,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准确理解文章意思,即人文性,就是我们的目标;但就这个学科而言,就不是这样了,工具性才是这门学科的本职工作和目标,其它学科都不承担这个责任。
而工具性就藏在我们阅读、探究、最终读懂文章人文性的过程中:
在大家一起阅读、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大家由读不懂,到读懂;由理解得不准确,到理解得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的能力(工具性)也在提升。
所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就是:
通过读懂一篇篇文章的意思(人文性)来达到准确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工具性);通过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人文性:
有思想、有深度)来达到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熟练表达能力(工具性);通过一次次听懂,准确把握说话者的意思(人文性),来达到准确听话的能力(工具性);通过一次次准确、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人文性),来达到准确表达的能力(工具性)。
简单说,作为例教学,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对一篇篇语言文字人文性的探究来达到学科终极目标,即工具性的。
这也就是高主任反复强调扎扎实实读懂每一篇文章,强调严格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原因。
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和任何一节课,都提倡研读,提倡读懂,提倡目标的达成。
反对任何一个环节的随意性、盲目性。
所有教学方法的选用与指导,都应明确地指向如何读懂、读透文章。
5.增强国家意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母语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
我们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来编教材,首先就是要体现国家意志,要依托语文课程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根本目的所在。
我们的教材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增强国家意识。
因为我们课文传达出来的理念,我们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思想,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价值观。
“立德树人”的“德”在这里不仅仅指政治,更是指道德、规、理想、情操、法则等美好的品质。
而这种传递不能是空的,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富于情感的,要减少教化。
温教授用了“润物无声、自然渗透”八个字来规我们的教育原则。
用温教授的话说,“立德树人”不是穿衣戴帽,而是要化为血肉。
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强国家意识,传递正确、鲜明的价值取向。
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大是大非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鲜明地表达立场,而不能默许迁就、模棱两可。
先云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执教《麻雀》一课时,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老麻雀应该不救小麻雀,原因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讲小猴子下山,老师赞扬小猴子,说小猴子能否定自我。
这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这是从小的方面讲。
那从大的方面讲,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对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在这一点上,我们小学老师责任重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党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里,就看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
四、具体的教学问题及答疑情况整理
1、本册最后专门给出的22个常用笔画,从学习初就要求掌握,要求达到:
会认、能写,这部分容应该严格要求,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因为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的基础。
2、在书写技能上,要求正确、规、整洁、美观
3、在写字教学上也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比如指导“我”这个字的书写可以分四步:
①学生独立练习斜钩;②与卧钩对比,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③学生在指导后练习,教师巡视,看还遇到了哪些问题;④书写后的作品展示。
一个原则:
教师的“导”一定建立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
4、在拼音教学上,适当降低了教学要求,其实这种降低是针对不恰当的、被拔高的要求而言的,拼音的价值就是帮助识字的工具,它是工具,不是文字,不提倡听写、默写。
但对于“准确地拼读音节”这一要求,应该严格要求,其它方面降低要求,就是为了对这项容提高要求,这是拼音教学的底线,不会拼、拼不准不行,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5、巩固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不一定要通过书写来识记。
6、有老师问,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了汉语拼音,是否仍需再系统地教一遍。
答案是肯定的:
应该。
但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有所侧重。
7、对于发音方法的介绍,原则上不强调,但也不要求完全不涉及。
因为我们认为,大多数音是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的。
但可以利用发音方法的指导,来纠正方言中易错读音。
对于这些发音的区别,孩子听不出来时,发音方法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孩子注意圆唇不圆唇、送气不送气来纠正发音。
8、针对28页这样“有的两拼或三拼音节”没有标出发音过程,有的老师问,是否要求直呼。
徐轶老师回答,不是,拼音过程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学生拼,在拼音的过程中学习拼音的方法。
9、本套教材采用带调拼读的方法,所有韵母都带调读,带调拼。
这就要求在学习字母的时候,要求学生准确认读带调字母。
10、音节的选用注意与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
目的是让孩子学的音节都有意义,减少无效劳动。
举例:
fo只有二声有实际意义;ri只有四声有实际意义。
11、在教四声时,提倡做手势辅助学习。
12、在指导孩子区分iu和ui、ei和ie时,可以教孩子先摆出首字母的口型的方法。
13、检测学生拼读能力,可以采用:
从高年级的课本里选出50个难字注音后,让孩子试拼,看能否拼准。
14、有老师问,在写话时,孩子的错音、错字怎么办?
徐轶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在容错的方面更加宽容一些,对于音节和没学过的汉字,孩子写错,我们可以宽容一些,我们可以给他标出,激励他改正,但可以不作为检测和扣分的依据。
15、汉字教学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强调音、形、义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一定将字形的学习指向字音。
16、识字教学提倡借助语境复现,通过阅读巩固。
这里的语境指的是非课文语境,也就是要求换个地方也能认识。
17、有老师问,“日”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答:
横折。
18、提倡课外习题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而不是像数学一样,讲完课后,再统一练习。
19、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全程渗透,全程高度关注。
具体做法:
①有意识地提供表达机会;②激发交际勇气,创设安全的表达环境;③培养交际习惯:
有礼貌、注意场合、对象等。
20、倡导课外阅读,建议采用“1+x”的方法:
教学一篇带多篇;推荐人教社分年级上下册配套的《语文素养读本》。
21、对于入学教育板块“我上学了”分为三个容:
“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我上学了”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不是以教育者的姿态,讲究师道尊严。
而是以平等的姿态,跟孩子分享他们成长转折时的快乐,见证他们的成长。
下边的三个板块,有着不同的功能,“我是中国人”指向国家认同,学生在读“我是中国人”时,能够感觉到骄傲就很好;“我是小学生”关注角色转变,学生如果能读出自豪就很成功;“我爱学语文”则注重情感的激发、习惯的培养,如果能真正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快乐意愿就非常理想。
2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我的一点儿建议
1、作为语文老师,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加强读书和学习。
温教授最后也动情地说,说一千,道一万,要想教得好,还得老师自己读书,每天能挤出半个小时读书,你就可以做语文老师了,只要少上网,少看微信,就有时间看书了。
另外,希望大家加强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整理。
先云老师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今后语文学科将用“语文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的说法。
那么,语文学科包括哪些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应该着重培养那些素养?
分散到具体年级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呢?
我想,我们尽管具备了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但是,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都还不太成体系,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相关知识又是非常重要、必备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学习。
高主任对这部分专业知识、把握尺度及达成策略有大量系统、详细的解读和阐释,我们应该把高主任的相关文章作为研读的重点。
希望大家加强学习,把功夫用在课前,你学到的东西越多、越系统,你的课堂就越轻松,越自由,幸福指数越高。
如果现在的课堂不让你很满意,就请你开始学习吧。
学习能改变这一切。
2、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姓语名文。
一定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来。
3、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和喜欢探索的品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4、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用先云的话说,这套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
这就需要我们独立思考、钻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辩证地看待问题,不绝对化,“过”与“不及”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大家真的别僵化地理解某句话或者某个观点,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后再做出判断和决定,既不人云亦云,也无需标新立异。
六、教师用书如何使用
9月1日上午,高主任上传了教师用书电子稿,9月2日中午高主任又上传了人教社教学资源的网址。
我利用双休日,有重点地细读了教材前半部分的配套资料。
我发现,人教网上陆续上传的关于本册教材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教师用书上的容。
所以,接下来,我想对如何充分、恰当地使用教师用书,谈谈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我要说,教师用书非常完美,为老师们提供了非常充实、恰当、实用的教学资料,对老师们处理教材时可能产生的困惑以及需求,想得非常周到。
这使我想到了,先云老师在讲座中的一句话“这套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
看到教师用书后,我觉得我必须认同老师的这句话。
使用这套教材的确“好教”,他给出的配套的教学资料太好了,丰富、实用,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所以,对于一些新任老师来说,也无需有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实在不行,直接在他的教学设计上进行修改就能使用,就能上课了。
这就是“好教”,这就做到了“下可保底”,因为教辅资料很好地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对于教师用书的定位,编者是这样说的: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依据,仅供参考使用。
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进程。
”
但审视教师用书后,我觉得仅仅把教师用书定位为参考用书,对于有些容来讲,定位有些偏低。
比如对教师用书前边安排的“教科书编写思路”“教科书主要容”“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的容和编写意图”等四部分容定位,就不能定位为“参考”的性质。
因为作为部编教材,这几部分所包含的编写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一年级 语文教材 解读 汇报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