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docx
- 文档编号:875270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84KB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docx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
(2010-10-2117:
43:
27)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类
我们鼓励教师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课堂中真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交流讨论,提炼出我们的课题:
1、课堂观察,发现问题
在上课和听课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上有这样几种现象: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嚷道:
“老师我来,我来,我来……”
当老师指定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起来,失去倾听的兴趣;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地事;也有些同学当他们回答了某一问题,得到老师的奖励以后,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了;有时课堂上讨论的“热闹非凡”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
2、交流反思,提炼问题。
在研讨交流自己最关注的现象中,结合听课随机拍到的照片,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注意力集中的多是优等生,好说小话、好做小动作、好望呆的多是学困生。
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同样的师资,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超出其它学科,注意力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于是,我们将问题提炼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注意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
3、寻找依据,界定问题
注意力重要吗?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们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管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上,都比较关注表达,忽视了对学生注意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言说多于倾听,对相互间的发言,学生彼此很少倾听。
可是现行教材未专门设立使注意力集中的练习。
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注意力技能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它的后果甚重。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注意力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
我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是:
注意:
就是用心地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和主要意义。
注意能力:
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数学课堂上学生注意能力的现状和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三通过,一培养两提高”的目标:
1、通过家校协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中注意力习惯
2、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提高注意能力
3、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构建教研模式,提高数学教师的研究水平。
至此,问题转化为课题。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第二阶段:
(2007年5月——2007年8月)学习阶段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基于以上三个目的,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课标和课堂“注意力”有关的文章,每星期周四下午课题例会,要求老师认真听,详细记。
并定期写出心得体会。
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们能够熟读背诵,并进行卷面测试,以夯实我们的理论研究基础,厚积薄发,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打下理论基石。
第三阶段:
(2007年9月——2008年1月)实施阶段
一、寻根求源,研究问题
学生注意力的现状究竟怎样?
我们策划的第一个活动是运用行动研究和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在师生和家长中调研。
教师座谈梳理分析如下:
原因归类
学生不爱倾听的原因
学生因素
现在班级人数众多,有些同学发言声音比较小,其余同学想听都听不到。
自控力差:
有些学生也知道要集中注意力,可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反复性比较大。
心理因素:
现在的孩子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比较敬佩,对于他们发言比较注意倾听,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的发言就不重视,注意力不能集中。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
因而,学习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畏惧、惰性等一系列心理作用。
学科因素
数学课程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枯燥、抽象的内容较多。
家教因素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一自我为中心,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又大包大揽,每天将课本上的新的内容提前教给孩子,因此造成学生上课时不能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都是父母惹的祸!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你是否经常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时不时的给孩子喝口水、吃口东西,肆意打扰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跟你说话时,你是不是经常不耐烦的打断孩子的讲话,而不是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孩子在认真观察、探索好玩的事情时,你是不是经常嫌弃孩子弄脏了衣服、搞坏了玩具、太调皮,而愤怒的制止孩子?
………
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恰恰是扼杀孩子注意力的“根源”!
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一部分家长是愤而训之,揍之,一部分家长是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
这些都是极大的误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随着责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
注意力不集中,危害究竟有多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考试成绩差,表面看似是小问题,事实上,却往往隐藏着“大祸害”!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注意作为心理活动在近代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已受到重视,许多心理学家都把注意作为知觉的一个基本方面进行过研究。
在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和理论探讨中,对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提出了很多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等,对学习的原理、过程及学习者的角色等角度对学习行为做出了不同的阐释,研究涉及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许多领域,其中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是热点。
确立了注意力的五大品质:
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集中性、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
把注意的类型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2、研究价值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
其实99.4%以上的孩子智力都差不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孩子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剑桥、北大、清华等优秀的学生、成功的家教调查显示,他们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拥有高品质注意力!
注意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从小娇生惯养;还有一部分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忙于生意;还有一些单亲家庭,作为家长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良好的习惯教育,没有养成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经常表现为上课东张西望,小动作多,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有时课堂上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注意力分散,不能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
上课虽发言积极,但不愿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或意见。
在课堂上不会用心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回家后,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不能及时上交。
造成了学习的下降,家长和老师焦急万分。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迫在眉睫。
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课题,希望通过有系统,有计划的注意力训练与培养,能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无穷。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终大的意义。
在课题的研究的过程中,也使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有所创新,进而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研究内容
通过实践研究,确定适合我校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3、研究重点
(1)小学生注意力测试。
了解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
(2)研究注意力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3)关注小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寻找适合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方法: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课题被确立的初期,课题组成员开展以课题内容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对学生做了课题前的测试和向任课教师的了解,全面合理地研究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心理品质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掌握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为做好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研究在实验班进行,课题组成员以自己的班级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并定时学习与交流。
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组织老师听评课,同时研究怎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品质。
①采用系列、有序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游戏训练法。
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
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
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老师们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尝试并摸索了适合我校学生的游戏教学法。
课堂上教师将注意力训练的内容以游戏为载体,力求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我们常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有:
A、数字训练法:
每个孩子都会从1数到100,即使脑子在开小差,也会熟练的数出来。
但是如果从100倒数到1,就不这么简单了。
如果思想不集中的话,就很难数正确。
再者从100,98,96……2呢。
这个数数字游戏既简单又有趣,操作起来简单易行。
不仅可以作为游戏课里的一项游戏训练,还可以穿插到其他课中作为休息的手段。
就连孩子回家后也可以自我训练。
学生们很喜欢。
B、舒尔特方格训练:
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1CM×1CM的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1—25的共25个数字。
刘建义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1有关心理学角度注意力的研究
注意是什么?
这是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不愿回答却又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
虽
然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注意的界定问题上心理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但这并
未影响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注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早在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注意是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它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
认知心理学目前主要强调注意的选择性维量,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机制,借以实现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并调节行为(Kahneman,1973),也即舍弃了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
从这个角度出发,认知心理学主要着重研究注意的作用过程,提出了一些注意的模型,企图从理论上来研究注意机制。
最初,注意的选择性通常被概念化为一个促进的过程,即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对于专注信息的加工被选择性地加强了。
【1】伴随1950s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专业研究人员对注意的研究兴趣迅速提升,此时刚刚起步的运动心理学亦开始关注运动员的注意特征,并持续至今:
“关注适宜刺激被认为是区分运动专家与新手最重要的认知特点之一”(Landers,Salazar,Petruzzello,Kubitz,Gannon,&Han,1994);“对运动情境中适宜刺激的选择性注意能力至关重要……选择性注意也许是成功运动员最重要的一项心理特点了”(Cox,1996);“……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执行而言,人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专心致志于当前的任务更为重要的了”(Abernethy,1998)。
虽然这些陈述尚无法概括注意在运动领域作用的全部,但足可见运动注意研究价值之一斑。
检索国外相关资料不难发现,迄今运动心理学领域针对注意已开展过一定数量的研究工作,涉及的选题相对广泛,采用的研究范式亦很多样。
如目前运动心理学主要从认知(“心理努力”,mentaleffort)、行为(动作控制,actioncontrol)和生理(警觉,altertness)三个方面对运动员的注意特征与状态进行研究与测查。
在权威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手册》第二版“注意”一章中,较第一版略去“警觉或准备性注意”(attentionasalertnessandpreparedness),而集中讨论“容量或资源限制性注意”(attentionasalimitedcapacityandresource)和“选择性情景中的注意”(attentioninthecontextofselectivity)两方面的主要理论模型、研究范式、测量方法,与运动技能获得、技能水平提升、教学训练安排的关系,以及专家-新手注意活动方面的比较等(Singer,Hausenblas,Janelle,2001)。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运动心理学在注意研究的选题上相对集中,主要致力于运动员注意品质的探索及注意能力测试评价系统的研发(王晓芬,姚家新,2001;殷恒婵,孟庆茂,钱铭佳,2001;殷恒婵,2002;李永瑞,2002),亦有少数学者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运动员注意特征的研究(章建成,1994;廖彦罡,2003)。
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2】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清楚直觉对象的数量,注意对象数量越多说明我们的注意广度越大。
注意紧张性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是注意的强度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注意的稳定性表现的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注意的分配时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能够指向不同的注意对象,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记便是注意的分配活动。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即是注意的切换速度的特征。
注意力转移(Mentalrotation)是视觉影像处理的一种形式,由Shepard和Metzler[1]在1971年首先提出,它的深入研究对探索脑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受试者要求识别三维转动物体的影像和镜像。
在注意转动角度不等的物体时,反应时间不同。
实际的物体(图形)转动时,受试者要在头脑中转动其影像。
把这种视觉影像处理形式称为注意力转移。
【3】
2有关运动领域的注意力研究
关于运动领域的注意研究选题,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五类(Kremer&Scully,1994):
(1)在设想运动员应注意同任务完成相关的“预线索”(advancecues)
而“滤去”(screeningout)分心物的基础上展开的选择性注意研究;
(2)对“分
配性注意”(dividedattention)或同时完成两项或多项任务的能力进行的研究;(3)检验生理唤醒对注意及操作水平的影响,这类研究揭示出唤醒会引发注意“聚焦”(focus)非随意性变狭窄,进而导致运动操作的受破坏;(4)探讨运动员注意策略的个体差异;(5)对注意的心理生理学研究。
在权威的《运动心理学手册》第二版“注意”一章中,作者综述了“容量或资源有限注意”(attentionasalimitedcapacityandresource)和“选择情景中的注意”(attentioninthecontextofselectivity)两方面的主要理论模型、研究范式、测量方法,两类注意活动与运动技能获得、技能水平提升、以及教学与训练安排的关系,专家-新手两类注意活动的比较等(Singeretal,2001)。
为了研究运动情境下的选择性注意,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研究范式,即将分离的游戏电视画面重叠在一起,但要求被试只注意其中一项游戏,并觉察一个特定的事件(Neisser,1975)。
对选择性注意的指向与广度进行研究和测量时,主要使用自我报告法,如著名的TAIS(Nideffer,1976)。
但鉴于TAIS存在大量相矛盾的研究成果和问题,如因素分析似乎并未揭示出注意的二维结构,分量表也并不独立,预测效度不高,对专家——新手的鉴别力也不佳,于是,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寻求更为客观的选择性注意的行为和生理测量(如心率、EEG)方法,为提高注意指向与广度测量的效度提供了前景,如提出了心律变化与注意指向的关系(J.Lacey,1967),提出了EEG与注意指向的关系(Ray&Cole,1985),当然这些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经验性研究的支持。
确定特定运动任务中重要线索的最简便方法是询问那些运动专家(高水平选手),了解他们所见及优先觉察到哪些信息,但运用该方法的难点在于行动者难以凭借语言报告他们整个控制过程及细节,尤其当这些过程处于自动化进行状态时,他们更倾向于报告那些他们期望认为重要或被告知重要而并非实际使用的信息(Nisbett&Wison,1977)。
于是,有选择的遮蔽行动者可见到的一些特定信息,就成为有价值的敏感的方法,用以环境中不同线索对操作的重要性,即采用视觉遮蔽技术(时间或空间遮蔽)及眼动记录对操作者对特定线索或资源的觉察情况加以研究。
时间遮蔽技术重在发现关键时间段(时刻),而空间遮蔽技术是通过线索遮蔽时反应的变化来直接评估线索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练员训练队员,还是老师授课都充分认识到高度的注意力,是完成动作技术的关键,反过来,也通过各种运动训练来增强注意力的水平。
所谓运动训练是指:
在教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为全面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竞技技能和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教学过程。
当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运动场馆,准备上一堂训练课时,教师首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的思想集中到运动训练内容上来,这是上好一堂训练课的必要条件。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些事物的指向性与集中性,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而“注意力”直接反映注意的指向和集中的程度。
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运动训练中,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示范和练习,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技巧技能,达到上课的预期目的。
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与否,直接影响学习或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对一个系统的控制,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系统按指定的方式进行,从而实现预期的目的。
同样,对学生运动训练中注意力的控制,也是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使这一过程按照指定的方式运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运动训练的内容上来,从而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顺利地达到提高学生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预期目的。
[4]
3注意力品质测量的相关研究
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中都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命脉,对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也起着同样的作用[5]。
自注意研究进入运动心理学家的视野后,针对注意研究方法的探讨就一直方兴未艾。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体育运动心理学家开始着手这方面的探索,其中以奈德弗的工作最为著名。
他编制了第一个测量注意的量表即注意与人际关系测验(简称TAIS)。
尽管该量表也有不足,但它仍然是当时用于评估注意范围和方向的一种常用量表【6】。
Landers指出了运动心理学家测量注意的3种主要方法:
一是利用反应探针时技术进行注意的行为评估;二是利用心理指示;三是利用自我报告【7】。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注意的研究已从过去的量表式、经验式研究转入实验室的计算机辅助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对注意的研究多为理论上的思辨以及应用国外量表进行研究,缺乏对注意的实质性研究,从刊登在中国期刊网上论文中可见一斑【8-10】。
令我们欣慰的是进入1990年中后期后,我国学者对注意的研究逐渐摆脱了以往的哲学思辨,进入了自编测验、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独立开发软件研究阶段,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
如张运亮应用ACL504型眼动仪对后卫位置的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进行视觉搜索模式的比较研究【11】。
在量表编制上,如殷恒蝉的注意力测验【12】。
在注意力测试软件的研制上,我国学者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已有7个中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研制了相应的软件:
殷恒蝉(青少年注意力测验[13]、优秀运动员注意力测评系统[14])、张灵聪(注意稳定训练仪[15])、白炳良(注意稳定测量仪[16])、赵先卿(注意广度测试系统[17])、殷恒蝉(恩师TM[18])、王晓芬(WT-注意力测试软件[19])、李永瑞(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20])、迟立忠(BTL-C-注意品质测试软件[21])。
4有关儿童动、静态的注意力水平差异研究
经过长期的各种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注意的水平。
在吴广宏的《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小学的注意广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足球锻炼对小学生的注意广度有显著影响,且中等强度的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
[22]在孔久春《中等强度的乒乓球运动对儿童注意力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同样指出,中等强度的乒乓球运动能有效地促进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且一年级学生干预效果比五年级更明显。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6-7岁),尽早对其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增长智力、增进心理健康。
[23]研究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训练的人,注意力的水平有显著高于非长期从事锻炼的。
以“注意力”“运动”等为主题、主题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等等期刊上,发现以幼儿为研究对象,探索动静态中注意力水平差异的研究很少,力求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找到答案。
林崇德、辛涛(1996)将儿童智力发展分为学龄前期、小学时期和青少年期。
学龄前又被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三岁之前为婴儿期,三岁至六、七岁为幼儿期[24]。
幼儿时期是人大脑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脑各个技能状态最佳的塑造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可以迅速的接受新鲜的事物,并且可以快速的模仿,甚至是快速的吸收。
这个时期的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
但是较之前一个阶段的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参赛总是伴随一定的情绪唤醒,包括生理上的唤醒和心理上的唤醒,那么唤醒与注意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运动心理学家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
依斯特布鲁克认为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注意的范围会逐渐缩小。
唤醒水平太低会导致注意范围扩大,既按纳有关线索也接纳无关线索,无关线索的存在会降低运动成绩。
只有在适当的唤醒水平,注意范围缩小会排除无关线索并保留所有有关线索,此时的成绩应达到最佳[25]。
奈德弗根据他自己的观察和其他一些人的研究,提出焦虑和唤醒水平的升高会对注意过程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Nideffer,1980b):
(1)干扰从一种注意方式转至另一种注意方式的过程;
(2)造成注意范围的缩小。
对体育运动领域中倍受关注的“Choking”现象的解释,也是注意与情绪关系研究的范畴。
目前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
干扰理论假说和自动执行假说。
干扰假说认为“Choking”是由于注意的改变破坏了运动过程26]。
奈德弗(1992)运用干扰假说详细地解释了“Choking”现象。
他认为在比赛中,当运动员意识到比赛的重要性后(注意朝向内省),运动焦虑会增加,从而引起生理性紧张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这些生理反应形成一种干扰源,分散了运动员的注意力,最后导致“Choking”。
另外有研究表明自我专注与认知焦虑有关。
Carver和Scheier(1981)认为心理压力使个体的注意更加朝向自我,注意从当前任务转移到无关信息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注意力 现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