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875138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8.72KB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莲塘一中2020—2021下学期高二3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命题:
审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
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
这说明( )
A.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B.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
C.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D.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说明夏商周三代具有本质的共同性;而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体现了夏商周三代对前代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故选D项;方邦联盟是华夏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一个阶段,是分封制的雏形,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夏商周三代政治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非中原文化的形成,排除B项;西周的封邦建国是对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非创举,排除C项。
2.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
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冉勺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灭亡的原因。
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立场、思考角度、思维方法、拥有史料等方面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或结论,所以A和B均为一家之言,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A.B错误;司马迁和李峰的看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不属于主观臆断,D错误。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在春秋战国之际,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成了士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如《左传》云:
三代帝王后裔,“于今为庶”,栾、郤、胥等大贵族“降在皂隶”,《国语》也有“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的记载。
这一社会变动( )
A.导致士人阶层演变为新兴地主B.全面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
C.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基础D.客观上促进了上层文化下移民间
【答案】D
【解析】这些贵族大都受过教育,他们沦落为平民阶层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下移,故选D项;“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是当是社会阶级关系变化的反映,这一变化本身并不会导致士人阶层演变为新兴地主,排除A项;“全面改变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夸大了这一变动的影响,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4.有学者指出:
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
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 )
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
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动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从而导致秦朝的灭亡,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政治新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和否定,并不是单纯的被怀疑和否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因素导致秦朝的灭亡,并不是郡县制,排除C项;作者认为文化认同缺失导致秦朝灭亡,并不是严刑峻法,排除D项。
5.秦汉之际的历史经历了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
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
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
材料旨在论证( )
A.汉初实施郡国并行的合理性B.郡县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秦汉由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D.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从材料“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
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可知材料中体现的是单一的郡县制实行时存在问题,汉初实行的兼有郡县封国特征的郡国并行制,更符合时代需要,故选A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从材料“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可知材料不仅表明秦汉由“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还强调了“国家结构形式”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汉的地方制度,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弊端,排除D项。
6.有学者提出,秦朝迅速衰亡并不是新制度的原因,而是(关)东与西(秦)文化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
在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需要一统天下方能解决周制弊病与战国乱局,但这个统一天下的新主,在整个关东六国看来,绝不应当是秦国。
对该学者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东方六国崇尚仁义与秦国大相径庭B.文化差异使关东不服秦朝的统治
C.六国对解决战国乱局的看法不统一D.秦法迎合了统治者欲统一的需求
【答案】B
【解析】学者强调“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体现秦亡与文化差异,故选B项;材料中体现文化冲突但是没有体现是六国崇尚仁义,排除A项;六国看法有统一的地方“绝不应当是秦国”,排除C项;秦法迎合了统治者欲统一的需求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7.嵇康《家诚》:
“人无志,非人也”。
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归隐山林,远离俗世,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意识的弱化B.归隐生活更有利于文学创作灵感
C.门阀制度影响下的社会运行异化D.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国家财政极剧减少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人无志,非人也”、“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归隐山林,远离俗世”可知嵇康认为人必须有志,但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归隐山林,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把持政权,导致知识分子入仕无门,于是远离俗世,故选C项;理学彰显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意识,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当时的知识分子归隐山林是被动之举,而非为了文学的创作,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庄园经济,排除D项。
8.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
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
这些措施( )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答案】B
【解析】“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在管理方式上既有中央直接管理,也有分封管理,体现政策的灵活性,故选B项;“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摘(嫡)亲充任”其继任的统治方式和原来的继承方法相似,不能说明由此改变了民族关系,排除A项;“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灵活性,所以建立了郡国并行的机制,排除C项;“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可得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力大增,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D项。
9.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
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
宋代“台谏合一”( )
A.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C.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表明宰相位尊传统开始改变
【答案】A
【解析】宋建立以后,原本主要职责是讽谏君主的“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表明宋代的“台谏合一”,加强了对中央官吏特别是宰相的监管力度,适应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台谏合一”导致机构膨胀,排除B项;谏官不仅仅是监督宰相,也监督大臣,因此材料没有反映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开始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10.表1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
这反映出宋代士人阶层女性( )
表1
阅读内容
阅读人数
百分比
排序
佛道经典
105
51%
1
儒家经典
69
33%
2
史书
33
16.1%
3
诗词文
30
14.6%
4
女教典籍
21
9.2%
5
音乐
19
3.2%
6
家训
8
3.9%
7
天文医药等
8
3.9%
7
诸子百家等
5
2.4%
9
A.阅读目的具有较强功利性B.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C.蔑视传统的纲常礼教观念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答案】D
【解析】儒佛道书目占到80%以上,没有兵书,说明宋代崇文抑武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到士人阶层阅读书目的类别,故选D项;宋代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其读书的目的并非为了求取功名,故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排除A项;仅据女性读书的类别无法推知其社会地位如何,排除B项;阅读儒家经典明显是受纲常伦教观念的影响,而非对传统纲常伦教的蔑视,排除C项。
11.明初,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民事,按察使司负责地方法律诉讼和监察地方官员,都指挥使司负责地方军事。
后来,巡抚作为中央官被派至地方参与整顿与管理,逐渐成为地方“钉子户”,但跨省问题又使巡抚间“顶牛”,“总督”应运而生。
清朝更是将巡抚与总督作为地方官常态化。
明清地方行政的变化( )
A.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B.削弱了中央集权
C.促使官僚集团内部开始分化D.实现了军政合一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巡抚作为中央官被派至地方参与整顿与管理,逐渐成为地方钉子户,但跨省问题又使巡抚间顶牛,总督应运而生。
清朝更是将巡抚与总督作为地方官常态化”可知三司缺乏统一领导,导致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巡抚应运而生,但巡抚只管理本省事务,遇到跨省问题,巡抚之间出现矛盾冲突,不利于多省协作,总督又应运而生,因此巡抚和总督都是为了协调各种关系,目的在于加强地方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故选A项;明清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排除B项;“开始分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军政合一”不符合明清史实,排除D项。
12.《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
“我非相,乃摄也”。
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
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答案】D
【解析】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选D项;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排除A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地位,排除B项;C项只是表面的现象,非本质理解,排除C项。
合一”不符合明清史实,排除D项。
13.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
强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明太祖等强势君主统治,加强君主个人专权
弱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以丞相或摄政之类的重臣为代表的中枢行政系统地位上升。
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司马鼓和清初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等人从行政上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群臣谏议,“政通人和”。
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等,君主集权与行政中枢权力集中较为和谐同步运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
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
B.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
C.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政治取向
D.能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
【答案】C
【解析】据表格可知古代中国始终把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取向,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选C项;中央集权制度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不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强弱影响中央权力,排除B项;“全面”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4.清朝对官吏考核承袭明制并稍有改进。
每三年考课一次,考课措施称“四格八法”,“八法”中凡犯有一法者即遭淘汰。
若犯“八法”中的“贪”条,贪银十两即处以死刑。
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具体内容。
清朝的这一做法( )
A.意在培养官员对现政权的忠诚感B.目的是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
C.保证了国家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具体内容”可知,清朝尤其注重对官员的思想倾向的考核,目的在于培养官员对现政权的忠诚感,故选A项;这一做法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排除B项;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C选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能否建立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D项“建立了”的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D项。
15.雅典公民大会的投票,尤其是关于陶片放逐的投票中,雅典政治小集团形成的俱乐部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直接影响投票结果。
这主要反映了( )
A.公民大会享有决定权B.雅典缺失监督机制
C.陶片放逐开启权力滥用D.公民集体荣誉感弱
【答案】A
【解析】雅典虽然形成政治小集团,但陶片放逐的投票都是通过公民大会进行的,说明公民大会享有决定权,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在民主政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非缺失监督机制,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为防范野心家滥用权力而颁布的,说明此法颁布前就存在权力滥用,排除C项;雅典公民集体荣誉感很强,强调城邦至上,排除D项。
16.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多个村社。
村社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
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
这一变化( )
A.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B.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C.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D.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
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有利于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选C项;由材料“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可知削弱了血缘贵族势力,但不一定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排除A项;据所学这一变化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意在削弱贵族势力但也不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排除B项;据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扩大了民主范围,与个人自由无关,排除D项。
17.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非雅典人之子和异邦人要想成为雅典公民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设想无法获得公民大会通过,追在眉睫的兵源和财源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雅典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战争。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决策方式难以适应形势B.公民大会反对战争
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D.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非雅典人之子和异邦人要想成为雅典公民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设想无法获得公民大会通过,追在眉睫的兵源和财源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雅典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战争”,当时雅典的决策方式存在弊端,进而导致了与斯巴达战争的失败,故选A项;材料只是说兵源和财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不是公民大会对战争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法律,排除D项。
18.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
他的死,震动了当时的希腊,也以其悲剧色彩震撼着后人的心灵。
不久,雅典人对苏格拉底之死感到后悔,又匆匆忙忙将三个起诉苏格拉底的其中两人判处死刑。
材料说明雅典( )
A.司法缺乏实证意识B.公民政治生活趋向理性
C.城邦利益高于一切D.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的死因是因为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进行批判等言辞,给雅典很多公民带来不快,所以被判处死刑,后来雅典人感觉后悔就又把起诉苏格拉底的两人判处死刑,说明雅典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是不理性的,而司法过程则忽视了实证,只是根据公民好恶来裁决,故选A项;题干中苏格拉底的死和起诉他的两个人之死都是雅典公民根据好恶来决断的,这是不理性的表现,排除B项;题干中的两个时间都没有提到雅典城邦利益,所以没法体现雅典城邦利益至上,排除C项;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D项。
19.罗马共和国末期裁判官在告示中规定:
允许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可以不再遵循过去的固定做法,只要继承人能够提交盖有至少七名证人印章的密封遗嘱,裁判官将赋予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以请求占有遗产的权力。
这表明( )
A.罗马法的发展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B.遗嘱的订立必须符合密封遗嘱的要求
C.罗马法的形式主义随社会发展有松动D.习惯法的法律效力低于裁判官的告示
【答案】C
【解析】共和国末期关于遗嘱的规定不再沿用原有的固定模式,说明其形式主义原则随着社会发展有所松动,故选C项;帝国时期始于公元前27年,而当时处于共和国时期,排除A项;密封遗嘱属于当时的立遗嘱方式之一,并非唯一,排除B项;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文法已经出现,且仅据告示中关于立遗嘱时的有关规定无法推知习惯法与裁判官告示之间法律效力的高低,排除D项。
20.罗马帝国时期为保障离婚女子的生活来源,规定“解除婚姻应当将婚前嫁资返还给妻子”,但也考虑到婚姻关系也有可能是因女方的过错而解除,对嫁资的返还作出了一定限制,即丈夫对嫁资的留置权,一般有因花费留置、因子女留置、因伤风败俗留置、和因赠与物留置等规定。
这表明罗马法( )
A.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B.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
C.渗透着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D.影响着后世资本主义的立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解除婚姻应当将婚前嫁资返还给妻子’,但也考虑到婚姻关系也有可能是因女方的过错而解除,对嫁资的返还作出了一定限制,即丈夫对嫁资的留置权,一般有因花费留置、因子女留置、因伤风败俗留置、和因赠与物留置等规定”,可知罗马法重视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对过错方的适当惩罚,体现了罗马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私人利益的保护,不是维护统治秩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些规定对后世资本主义立法的影响,排除D项。
21.20世纪,英国自由党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手段,通过不断地实施社会改革,减少了劳资冲突,发展了社会保障,调节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社会贫困现象,在为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英国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由此可见英国的社会改革( )
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B.为凯恩斯主义的形成提供借鉴
C.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现象D.为英国夺取一战胜利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英国的改革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社会的抗风险能力,这为后来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提供了借鉴,故选B项;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而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经济改革,排除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国家干预,与英国夺取一战胜利无关,排除D项。
22.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历史时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下列有关英国重大事件,符合时序性的是( )
①沃波尔成为事实上的首相②议会多次进行选举改革
③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④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651年,沃波尔成为事实上的首相是在1721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是在1814年,议会多次进行选举改革是从1832年开始的;选择D项符合题意。
23.英国1679—1681年议会期间,议员们对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公爵能否继承王位问题发生分歧。
富裕的资产者和在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新贵族持否定态度,主张限制王权,他们被斥为“辉格”;持赞成态度的议员们被反讥为“托利”。
据比可知,两党制的形成( )
A.巩固光荣革命成果B.折射了英国革命的精神
C.完善了君主立宪制D.反映了议会政治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持否定态度的议员们代表着主张限制王权的革命倾向,反映的是富裕的资产者和在革命中得到了好处的新贵族的政治愿望;持赞成态度的议员们则代表着主张加强王权的保守倾向,反映的是在革命中利益受到一定侵害的贵族和英国国教高级僧侣的政治愿望,即两党制的形成与英国革命的精神密切相关,故选B项;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1679—1681年间还没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两党制的形成,不涉及议会政治的弊端,排除D项。
24.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
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
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
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
A.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B.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
C.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D.英美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与美国都是代议制民主都有分权制衡原则,故选C项;据所学美国没有首相,排除A项;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是美国的政治制度,英国没有总统,排除B项;材料问题是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各具特色不属于相同之处,排除D项。
25.对图3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图3
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
【答案】A
【解析】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选A项;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制政体,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项;1875年宪法是法国共和派以一票的优势通过的,故当时共和政体并不稳固,排除D项。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昌县 第一 中学 质量 检测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