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874683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7.90KB
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人教版.docx
《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尔克斯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3.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4.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
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
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简介作者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三、学生自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编写故事梗概
四、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明确:
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远征队的人“一个个像梦游病人似的,借助着萤火虫微弱的闪光,在这恶梦般的天地中行进。
他们不能往回走,因为有一种新的植物转眼间就会长大起来,不一会就会把他们边走边开的小路封闭了”等等,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水乳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
五、把握布恩地业怪诞、夸张的行为和乌苏拉理智、坚定的表现,从而体会乌苏拉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对布恩地亚来说,科学的探索曾经是高于一切的。
“他的想像常常超越大自然的智慧,甚至比奇迹和魔术走得更远”,于是他用“魔铁”来开采地底下的黄金。
神奇的放大镜,使他不惜用三块金币把它换来,用来试验作战武器,尽管他“多处灼伤,经久方愈”,也不能影响他的献身精神。
对航海仪器的着迷,让他在长达数月的雨季中闭门不出,整夜整夜地观测星辰的移动,甚至不为妻子的狂怒所吓退。
炼金术更让他痴迷无比,他把三十枚金币投进烧锅,跟铜屑、雄黄、硫磺、铅等一起熔化,最后终使乌苏拉的这笔珍贵的遗产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里挖不下来的锅巴。
小说细腻地表达出布恩地亚天才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极限,从而步入了高高在上的神秘的无人之境。
乌苏拉始终理智地看待在丈夫身上发生的一切。
她由“劝阻不了”“伤心地哭”“被这危险的发明吓坏了”;进而“忍不住了”“吼叫着”“把观像仪摔在地上打得粉碎”;继而“对吉卜赛人没好印象”“不理他那一套,带孩子祈祷去了”,组织“全村人反对他们(吉卜赛人)”;对布恩地亚的冒险,“布置妇女反对”“以局外人的态度观察”“柔中有刚地顶了他”。
由于乌苏拉的理智和坚定,最终挽救了布恩地亚家族。
乌苏拉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乌苏拉的主持下,布恩地亚家族才得以日益发展。
六、课外阅读
阅读《百年孤独》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本文独特的叙事角度
从总体上来看,小说基本保持了一种追忆的视角,即作家从现在的角度来俯视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然后向人们讲述一个已经过去的故事。
小说开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小说由“现在”起笔,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到初建时期的马贡多,同时又让读者知道人物多年后(未来)的遭遇。
类似的句子在文中经常出现:
“许多年以后,这里成了一条定期的驿道,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也从这一地区经过时,看到这艘帆船只剩下一具烧焦的龙骨,在一片虞美人花地中。
这时,他才相信这一段历史并非父亲杜撰的产物”;“许多年以后,在正规军军官命令行刑队开枪前一分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重温了那个和暖的三月的下午的情景”。
这种在情节发展中插进现时的写法,增加了小说的容量,拓宽了读者的思维空间,让人领悟到小说深广的意蕴,一方面认识小说的历史意识,同时也感受到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作者是如何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奇异的幻像的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因此让学生反复品味,教师只稍加点拨,学生能理解就可以了。
明确:
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是这部作品最大的艺术特色。
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而这些描写又被作者放置在一个精心营造的魔幻氛围之中。
荒诞不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奇迹,使小说笼罩着浓厚的魔幻气氛,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并存的艺术世界。
三、分析小说为何定名为“孤独”,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
学生阅读全文、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
小说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贡多的开拓、发展和毁灭。
布恩地亚家族一代又一代所特有的,就是一种“孤独”精神。
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始终没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讨,没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沟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怀和支持。
尽管也有许多人为打破这种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作者用大量笔墨来描写这种孤独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现象,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整个社会,成为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
造成马贡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百年”表示年代久长,“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百年孤独
【重点难点提示】
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进而探求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
2.把握小说的宏观结构以及节选部分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变现实于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基本特征以及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拽(zhuài)着嘎嘎(gāgā)作响一绺(liǔ)
胼(pián)手胝(zhī)足无动于衷(zhōng)呛(qiāng)人
锃(zèng)亮啾啾(jiūjiū)湮(yān)没
砾(lì)石腌(yān)了蝾螈(róngyuán)
翌(yì)日静谧(mì)脚踝(huái)
2.词语理解
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
咒语——信某些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
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
信服——相信并佩服。
胼手胝足——手和脚都长出趼(jiǎn)子,形容十分辛勤地劳动。
无动于衷——衷,内心。
内心动也没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郁郁寡欢——郁郁:
发愁的样子;寡:
少。
闷闷不乐。
焦头烂额——原形容头部被火烧成重伤,后来比喻境遇恶劣,做事棘手,十分窘迫难堪的情况。
锃亮——闪光耀眼。
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
形容年老衰弱的样子。
啾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
湮没——埋没。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岩石碎块。
蝾螈——两栖动物,形状像蜥蜴,头扁平,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
翌日——次日。
静谧——安静、宁静。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二)资料卡片
1.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一),哥伦比亚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的代表品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他的小说创作善于混淆人与鬼的界限,运用轮回的时空观念,并且独创性地运用象征、影射、夸张、意象、典故等技巧,故事情节在神奇的气氛中发展,把“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到完臻的地步,并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委内瑞拉当代著名作家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认为:
把人看做现实材料中的一种神秘成分,使它在故事情节中自始至终占支配地位,并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种对现实所作的富有诗意的猜测,或者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对现实的否定。
由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暂且把它叫做魔幻现实主义。
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有以下一些主要条件:
(1)地理因素。
拉丁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文化传统和文明气质都呈现出令人惊奇的异质。
魔幻现实主义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的艺术概括。
这类作品描写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神奇事物以及其中的神奇的人。
(2)文化因素。
印第安人的神话与传说,尤其是璀璨夺目的玛雅文化本身就具有神奇的色彩。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采用了“把历史变成传说”的方法,这与印第安人的原始意识和奇特的感知世界的思想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
(3)社会因素。
拉丁美洲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独裁统治,迫使作家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不得不借助超自然的人物、事件和情节,采用隐晦曲折,高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反映严酷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以至使文学创作普遍带有“影射”的特点。
(4)外来因素。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文学观念和具体的创作手法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很大。
4.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中的两位中流砥柱是著名的小说家胡安·卢尔福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胡安·卢尔福,墨西哥人,他的中篇小说《佩生罗·帕拉莫》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真正成熟的标志,并成为魔幻现实主义和经典作品之一。
5.“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出于小说观念革新的需要。
这一术语原系法国艺术评论家弗朗茨·罗在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时使用,后经西班牙《西方》杂志译载,遂被运用于文学批评。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百年孤独》的基本故事线索是什么?
请简要叙述。
明确:
《百年孤独》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镇马贡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思地亚家族的最后一代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100年历史演变过程。
描写的历史长、人物多、场面大,堪称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世界文学巨著。
2.小说采用“百年孤独”来作题目,其含义是什么?
明确:
加西亚·马尔克斯花了18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并且在篇名上煞费一番苦心。
“百年”是什么意思?
作家说,那是为了表示年代的久长。
也就是说,拉丁美洲的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
“孤独”又作何解释呢?
作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
“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读者一定会明白,造成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可以到作品中去寻找,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摆脱孤独状态的途径是什么,作家虽没挑明,但已经通过篇名暗示人们,那就是孤独的反义词——团结起来。
3.说开篇名句“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明确:
小说的开头,是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
短短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代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代”的叙事角度。
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贡多的初创时期。
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
在我们读过的所有作品的开篇中,这个开场白真可以算得上精巧神奇了,在这个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巨大的悬念。
随后,马尔克斯用他那冷静沉着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画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让人们慢慢地感受幸运和渴望,慢慢地感受悲怆和荒凉,令灵魂战栗不已。
4.“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运用它能收到什么艺术效果?
明确: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这一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像,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
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度夸张的手法。
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入侵,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送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删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头牵引!
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是丰富了想像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鬼魂的描写并不影响《百年孤独》的现实主义价值
有一种解释认为像布恩地亚杀死了阿吉拉尔之后家里闹鬼,甚至活人与死人的对话,这是布恩地亚夫妇在杀人之后一种精神处于非常紧张下的幻觉,作者并未认真地将这件事当作事实来描写。
至于阿玛兰塔给死人带信,只是她个人的想法,作者也并未描写她在阴间送信的经过。
吉卜赛老人墨尔基阿德的死而复生,也只是他对奥雷良诺说过“我在新加坡的沙洲上生热病死过了”。
只凭自己讲的话不足为证,作者并未客观地描写过他的第一次死亡。
这些论证当然都有它一定的道理。
但是,即使退一步讲,这些情节是作者当作客观事实来描绘的,也并不能由此而否定《百年孤独》的现实主义价值。
这是因为:
【拓展延伸探究】
1.鬼魂的情节并没有影响全书主题的发展。
阿吉拉尔亡魂在布恩地亚家的出现当然促使了这一家的远迁,但是,即使作者不这么描写,布恩地亚和妻子乌苏拉因为杀了人也会感到内疚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早晚也会迁出故乡的。
所以闹鬼并不是主要情节,也不是能够左右主要情节的内容。
至于阿玛兰塔给死人捎信等情节更不会影响作品的主题了。
2.并不是具有鬼魂情节的文学作品都不是现实主义作品。
举例来说,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被认为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内容中不乏描写鬼魂的场面:
一百零一回《大观园月夜警幽魂散花寺神签占异兆》描写凤姐在病死前夕穿过园子想去探望探春,行至半路见假山后人影一晃,问了两声“是谁?
”无人回答,恍恍惚惚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
“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
”凤姐一看,原来是贾蓉的前妻秦氏(秦可卿),便说道:
“哎呀,你是死了的人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
”
《红楼梦》一百零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闹鬼哭》描写黛玉死后,宝玉要到潇湘馆去看看,走至近前,宝玉突然站住,袭人问道:
“你听什么?
”宝玉道:
“潇湘馆倒有人住着么?
”袭人说:
“大约没有人罢。
”宝玉说:
“我明明听到有人在内啼哭,怎么没有人!
”婆子们赶上说道:
“二爷快回去吧,天已晚了,别路我们还敢走走,只是这里路又隐僻,又听得人说这里林姑娘死后常有哭声,所以人都不敢走的。
”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描写秦氏的弟弟秦钟死时的情况,他只见许多鬼判,持牌提锁来捉他。
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
秦钟无奈,说宝玉要来看他,他要与宝玉谈一谈。
判官听了宝玉的名字,吓得慌起来,众鬼不解,说宝玉是阳,我们是阴,各行其道,怕他作甚。
都判说:
“阴阳并无二理。
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敬着点没有错了的。
”
《红楼梦》中的这些例子证明作者将东方佛教与道教的人与鬼、生与死的传统观念写进了小说,而且这些怪异的情节又都是书中人物在神经高度紧张之下,或临死弥留之际所遇到的状况,也可以解释是书中人物的幻觉或潜意识的表现,所以与《百年孤独》中的鬼魂情节无论是在作者意图方面还是在表达方式方面都是非常相像的。
我们没有道理为此而否定《百年孤独》的现实主义本质。
【课后习题解答】
(一)(题目略)
提示: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地处亚热带,盛产咖啡、可可、香蕉、橡胶,蕴藏着石油、煤、黄金、白银、铀等丰富的地下资源。
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正式独立。
1903年,原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在美国的唆使怂恿下宣布独立,美国势力从此侵入渐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今,由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
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
本书以较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
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精神。
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的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孤独感,其主要的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像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摆脱这种孤独就必须团结起来。
(二)(题目略)
提示:
参见“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第4点。
(三)(题目略)
答:
与丈夫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怪诞、夸张的行为举止相比,乌苏拉表现得出奇的理智与坚定。
这是因为:
乌苏拉是一位勤劳能干、善良宽厚的拉丁关洲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是马贡多的创建者,也是马贡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维护者。
她终日操劳,任劳任怨。
她意志坚定,疾恶如仇,她不仅阻止了布恩地亚的搬迁计划,而且扭转着一切使布恩地亚家族混乱的倾向。
她是家族的守护者。
例如布恩地亚觉得,“只是在此刻,应了乌苏拉的咒语”,“他们才开始存在的”,“于是内心产生了某种神秘而清晰的感觉”,等等。
我们可以这么说,乌苏拉的形象在《百年孤独》中是制约和扭转布恩地亚的力量的象征,她是马尔克斯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四)(题目略)
提示:
见“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第3点。
百年孤独(节选)
【学习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理清思路,弄清“百年孤独”的深刻含义。
2.赏析本文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性格变化与主题的关系。
【学习障碍】
1.理清全文思路,弄清通过故事情节的交待所昭示的真理。
2.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特点的理解。
【学习策略】
一、作品追踪法
1.作家介绍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著名小说家。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他1928年出生在哥伦比亚,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童年时代他住在外祖父家里,喜欢听外祖父谈论内战时期的往事,还喜欢听外祖母讲妖魔鬼怪的故事。
由于受到两位老人的影响,他从小就酷爱文学,七岁就开始阅读《一千零一夜》和其他作品。
尤其是他长大成人以后,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游历了欧美诸国,见闻也广博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他以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从1950年开始创作,迄今已写出了一大批中短篇小说,如《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恪兰德大娘的葬礼》《恶时辰》《纯贞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等,而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却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和《家长的没落》,作者也因此而于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马尔克斯已发表的作品,他的创作道路大体上经历了传统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再次回到传统现实主义三个明显的变化。
就其创作思想而言,他始终没有超越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范畴。
马尔克斯的业绩是辉煌的。
作为拉美之魂的文学家,他的襟怀博大而深沉。
在领取诺贝尔奖的致答辞中,他沉重地说过:
“面对种种压迫、掠夺和背弃的行为,我们一概用生命来应付。
”这充分表达了他与他的民族息息相通、生死与共的情怀。
他热忱地期待着未来,希望在那里“没有任何人决定他人应该如何死亡”。
而曾经忍受了一百年孤独的民族,也终将在地球上再有一次重生的机会。
2.作家风格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本国的独裁政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家作品有:
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1946),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英》(1955),秘鲁作家马利奥·略萨的小说《城市与狗》(1962)和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
二、概括全文法
《百年孤独》是一部长篇小说,1967年5月发表于墨西哥。
小说通过对居住在马贡多小镇的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命运兴衰的描写,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揭露了反动独裁政权和新老殖民主义者奴役、压榨拉美民族的罪恶行径。
小说以“百年孤独”作为篇名寓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拉美大陆那备受奴役和掠夺的、漫长苦难的岁月,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拉美人民饱经忧患的民族情绪,即长期以来因外在或内在的种种灾难和阻碍而被排除在现代文明之外,无法寻找自己命运的孤独感。
《百年孤独》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老布恩地亚为了逃避仇人冤魂的纠缠,携带妻子乌苏拉以及族人在与世隔绝的荒僻世界里跋涉两年,创造了家园——马贡多村落。
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布恩地亚家庭经过了七代的繁衍生息,先后经历了殖民者的巧取豪夺、独立后的连年战争、独裁统治的倒行逆施和美国资本的鲸吞蚕食,小说还描述了布恩地亚家族所发动的320次武装斗争和惨遭反动政府镇压和杀戮的失败结局。
小说同时还逐一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每个成员的幻想和爱情生活以及最后在孤独绝望中沉沦毁灭的下场。
小说结尾告诉人们,在“大雨连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之后,马贡多被一阵飓风席卷而去,布恩地亚家族归于灭绝,“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
本文为原小说的第一章。
简单概括全文脉络:
1.(从“许多年之后”到“对于他在墨尔基阿德斯的影响下所起的变化感到惊讶”)写吉卜赛人的到来打破了马贡多的宁静,年轻的阿卡迪奥疯狂地研究科学却屡遭失败。
吉卜赛人的新玩意儿阿卡迪奥的行为
磁铁找金子
望远镜、放大镜研制武器
观象仪研究天文
实验室炼金
假牙决心到外面去
三、人物分析法
1.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
他富于幻想,敢于实践,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
他带领人们创建了马贡多镇,建立了幸福的生活。
他向往外来的科学与文明,痴迷于各种科学实验,即使失败或受伤,也从不气馁,终于靠观象仪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的科学真理。
在闭塞落后的马贡多,布恩地亚代表着马贡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只是这种向往和进取随着布恩地亚后来的发疯而夭折。
(1)(插叙)写阿卡迪奥本是一个勤奋能干、有事业心、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百年孤独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百年孤独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