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牌现状.docx
- 文档编号:873532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61.02KB
上海品牌现状.docx
《上海品牌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品牌现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品牌现状
上海:
一、上海品牌现状
在商务部对外公告“2005至2006年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名录中入榜品牌区域构成,基本与各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和出口品牌建设水平一致。
而上海却是个例外,2004年上海的出口量在全国排名第三而品牌的数量却仅排名第六,两者形成明显的倒挂,显然支撑上海庞大出口量的是外资企业源源不断的供给,而上海本土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上海本质)。
上海品牌现状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老品牌走向衰落
在这份名录中,一心想打造“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却只有6家企业上榜。
而现已失效的原外经贸部公布的118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中,上海有9家企业上榜,比现在还多3家。
若将两份名录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让老一辈上海人乃至国人倍感骄傲的永久自行车、中华铅笔、上菱冰箱幸福摩托、New-EST(箱包)、BUNIPERHARVEST(丰收)搪瓷器皿等老名牌,已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永久、凤凰自行车,上菱、双鹿电冰箱,红灯、美多收录机、上海牌轿车、佳美洗衣粉、美加净牙膏、霞飞化妆品……这些当年叱咤一时的上海老品牌,大多已成明日黄花。
此消彼长,意味着上海企业的群体性失落已勿庸置疑。
2.知名品牌含金量低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一直是全国工商业的龙头,涌现出大量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到如今,上海还有30多个全国著名品牌,但是这30多个品牌的含金量加起来,还及不上一个海尔。
3.合资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上海从理论界到一些政府部门出现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把中外合资生产的“上海夏普”、“上海三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算作上海的自有品牌。
这些品牌合作多年,中方至今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产品的要件部分还是被外方牢牢把持,他们看中的,无非是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庞大的中国市场。
如果中方不在核心部件上强力攻关,迅速实现更为彻底的国产化,这样的品牌即便被冠以“上海”两个字,对品牌自身来说,更多的也只是一个虚名。
二、上海政府行为及政策
1.整体目标和方向
《上海品牌、商标发展纲要》的总体目标是:
经过7年的努力,完善、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标管理、服务和执行体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以企业商标培育、发展为主体,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为核心,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领域、房地产业、特色农业为重点,将上海建成全国的品牌运作及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商标服务科教兴市、知识产权战略及促进经济的积极作用,使上海拥有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国际知名商标,突显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培育自主品牌、共创知名品牌、引进国内外名牌。
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成本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约束。
突破这些制约,明确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摆在上海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以空港、深水港等功能性大项目为载体,扩大服务业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二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依托大项目、大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品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海特别要在培育自主品牌上下工夫。
上海拥有吸引国际著名品牌的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引进国外品牌往往比培育本土品牌能更快地产生效益,因而更要重视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
2)发展服务业品牌、重塑消费类品牌、打造上海城市文化品牌。
重塑上海消费类商品品牌:
例如,服装服饰类(包括皮革制成的服装服饰和皮具,鞋类),食品酒类,药品,保健食品,体育用品,健身用品类,家用电器类,电子类,通讯产品类,洗涤用品,化妆,美容,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类,新型混合材料类。
发展服务业品牌: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对上海金融业、贸易业等服务行业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上海企业在这些行业中更容易在国内取得竞争优势,从而有可能成为上海企业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先行者。
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在创造品牌溢价上具有更多的优势。
上海l0大服务业商品品牌:
金融类,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航空服务,商贸流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旅游,会展。
打造上海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景观体育”新品牌,上海图书馆讲座,输出上海优秀院团的经典剧目,国际艺术节,国际服装文化节、旅游节等。
3)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品牌,是推进上海品牌战略、商标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点,向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延伸,由此形成三大产业建构的核心产业链,三大产业循环互动,齐头并进,呈现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进而为之,退而有序”,通过资本运营,发挥整体优势,把上海的资源和财力集中到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
高科技产业品牌,至少有十大重点项目:
数字移动通信、ERP(企业资源管理)应用、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中药产业化、下一代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医疗工业、光通信和光器件、新材料开发与推广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现代制造业品牌:
生产类工具类及原材料类。
例如,化工类(上海石化),钢铁类(上海宝钢集团),汽车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航天科技及航天工业类,航空工业类,建筑、施工企业类等。
现代农业品牌:
扶持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带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
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是农业经济产业化的领头羊。
一个企业就可以带旺一方经济,一个品牌就可以占领一方市场。
在培育品牌、扶持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2.政府行为
1)在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要突出“五个一批”
支持一批消费类品牌:
消费类品牌中,有的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上海市著名商标,如光明牌、正广和、恒源祥、老凤祥等。
对有条件的企业,逐步推进其由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支持其扩大社会影响力。
扶持一批装备类品牌:
这类品牌和消费品品牌不完全一样,主要是企业品牌,如振华港机、上海电气(SEC)、上海汽车(SAIC)等。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这类品牌数量增加,知名度提高,对这些企业品牌的扶持主要通过实施大企业战略,推动其实现产业集群式和品牌集群式发展。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类品牌:
有重点地培育IT、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崭露头角的品牌,如上海中芯国际、华虹NEC、卜海贝岭、信谊药业等,这类品牌代表着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通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努力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
发展一批服务类品牌:
在优先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中,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如百联、锦江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提升服务业领域企业的品牌形象。
并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营销模式的创新。
帮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以大集团为载体,形成若干体现上海水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2)四个层面推进
一是发展产品品牌。
在消费品领域,引导企业对照国际品牌,采用国际标准,发展一批任国内外有声誉的知名品牌。
二是突现企业品牌。
结合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以发展“大产业、大集团、大基地、犬项目”为重点,突现一批用户公认、行业知名的大企业品牌。
三是培育区域品牌。
以“两个优先”为重点,结合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规划科学、功能完善、发展强劲的区域品牌。
四是塑造城市品牌。
主要从战略规划、城市定位、核心价值、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推进塑造城市品牌。
3)四个方面加强
一是建立品牌建设组织协调机制。
市经委与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技监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建立了2个月一次的品牌工作例会制度,对上海品牌建设进行统筹协调;5个委办局的具体负责品牌工作的处室及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商业联合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推进品牌发展。
同时,与国际有关品牌机构保持联系,解最新动态,协调推进工作。
二是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发展环境。
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以知名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商标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为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是为品牌发展构筑服务平台。
通过“百户直通车”、“上海市知识产权网”等信息服务窗口,为品牌发展提供国内外最新品牌资讯和相关信息服务。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品牌产权转让交易的平台。
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监督产品质量状况,扩大知名品牌和品牌战略的国内外影响力,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四是依靠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做好品牌建设工作。
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指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中介机构一起,构筑以品牌宣传、推介、品牌咨询、运营、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服务。
浙江宁波
一、宁波企业出口创牌调查的基本情况
1.出口品牌集中
商务部上月初审议通过了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
在两年有效期内,列入名单的品牌和企业可享受扶持政策。
全国共有190家企业榜上有名,而宁波一个城市就有20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出口品牌最多的城市。
2.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以直接贸易出口为主,并趋于成熟
在56家被调查企业中,直接贸易出口为主,占调查企业的78.6%。
投资式进入市场(海外生产经营)仅占7.1%。
在直接出口企业中,有17家已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占直接出口企业38%另外,国际化经营的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60%。
这说明,尽管宁波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较少,但其贸易出口处在相对成熟阶段。
部分宁波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国际品牌具有一定的基础。
3.民营经济发达,外资相对薄弱一直是宁波经济的一个特点。
宁波现有进出口企业4000多家,其中国内企业的出口占到整个出口总量的69%,外资企业只有31%。
4.出口企业总体商标注册率低、品牌意识淡薄
在所调查的56家企业中,39家企业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占69.6%;另外17家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自有品牌的39家企业中,品牌经常使用的有16家占28.5%。
而有,不经常使用的企业则有23家,占41.1%。
也就是说,无品牌或不经常用自有品牌的企业有40家,占71.4%。
另据宁波外经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有出口实绩的各类企业有5000多家,2005年出口额达到222亿元,境外商标总数只有2000件,外贸企业户均拥有境外注册商标不到件!
宁波企业商标注册率低"品牌使用率低"一方面反映出口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宁波出口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
5.出口产品质量不占优势,科技含量不高
调查中,在问到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时48.2%的企业自认为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地方性区域内领先,有44.6%的企业认为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认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只占7.1%。
在回答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拥有的最突出的竞争优势时,有37%的企业自认为产品拥有质量优势;21.7%的企业认为企业产品拥有低成本优势;19.6%的企业认为企业产品拥有技术优势;10.9%的企业认为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差异性优势,另有6.5%的企业拥有品牌优势和4.3%的企业认为拥有其他竞争优势。
调查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拥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差异性优势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三者相加仅有36.7%,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具有品牌优势或技术处在国际水平的仅为6%-7%。
这说明宁波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是建立在技术优势或品牌优势上,而是在性能价格比上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原因。
因而,在将来可能会面临着持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另据宁波外经贸局2004年抽样统计,宁波出口商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6%-12%。
这也反映出宁波出口产品质量不占优势,总体科技水平不高,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6.品牌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跨国经营人才
在回答“建立自有品牌的最大困难”时,28.9%的企业认为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21.8%的企业则认为主要困难来自于“产品出口量小”难以有效分摊品牌的成本;21.7%的企业在创立企业品牌的时候存在着“宣传资金不足”的问题。
回答“缺乏境外开拓人才”的企业则占32%;还有4.5%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其他困难,例如,品牌创建周期比较长,而在短期内又无法获得国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认可。
由此表明,缺乏人才已成为企业境外开拓、创立品牌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而人才的培养光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地方政府采取适当的人才政策,搞好在人才的引进、开发、教育和待遇等方面的策略和措施,給企业国际化经营营造较丰裕的人力资源环境。
综合来看,宁波企业出口建立品牌的经济环境还是不错的,外贸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经营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已初步形成一批品牌龙头企业。
出口品牌使用率低主要还是创品牌意识不够强烈,以及质量没有优势、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约束等因素。
因此,企业最重要的应是尽快建立品牌发展规划,吸收成功企业的创牌经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创出自己的品牌。
二、政府行为及政策
1.密切跟进国家外贸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鼓励政策
1)2006年4月21日,宁波市外经贸局和宁波市财政局联合下发《2005年度促进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鼓励品牌商品出口,包括奖励品牌出口前列企业、鼓励企业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注册商标、鼓励进出口企业和流通性外贸企业通过ISO14000、ISO9000等各类管理体系认证。
2)对20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实施出口情况跟踪,要求企业定期向外经贸局申报品牌出口情况,相关部门会对数据情况做一定抽查。
2.宁波的结构压力催生品牌意识,大力扶植自主品牌
1)宁波市在2001年就率先提出,出口商品要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从此“思路不变,方式创新”一以贯之培育宁波的外贸品牌。
2)重视品牌。
宁波市政府认为,一般贸易出口的特点要求企业主动寻找国外客源,把产品推销出去,推销产品,首先就要有品牌,有特点。
鉴于宁波自身的特点,市政府要求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不能参加广交会,并且重要的品牌企业可以得到最好的摊位。
3)以勇创“世界第一”为目标,鼓励品牌企业做强做大
4)市政府设立了出口品牌奖励金,对出口额排名在全市前8位的纺织服装、前5位的农产品和前10位的其它商品品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品牌企业做强做大。
5)针对当前自主出口品牌比重较低的状况,市外经贸局提出了五条指导性意见:
一是政府大力推动与企业积极参与相结合;二是近期突破与长期推进相结合;三是重点扶持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四是品牌建设与品牌出口相结合;五是自主品牌出口与定牌加工出口相结合。
6)提出了在现阶段既要大力倡导扩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又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步步前行,通过为国际上知名大品牌贴牌,加速提升企业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壮大企业实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现有品牌,最终向自主出口品牌发展,使宁波的对外贸易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
江苏
一、江苏品牌的特点
(一)江苏的情况
1.加工贸易占绝对优势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外资大量流入,带动了江苏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
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820.51亿美元,为2001年的5.4倍,年均增长52.4%,大大高于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比重也由2001年的52.7%提高到66.7%。
2.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以化工、机械及运输设备等产品为主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在出口商品中比重也进一步上升。
2005年江苏省出口工业制成品达1214.05亿美元,为2001年的4.3倍,年均增长44%,占出口商品的比重达98.7%,比2001年又上升了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逐渐上升。
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524.72亿美元,四年间年均增长57.9%,位列各大商品出口额之首,占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达42.7%,比2001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出口840.23亿美元,居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第二位,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68.3%。
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到了82.8%。
3.出口地区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5年,江苏省贸易伙伴已经遍及六大洲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欧盟出口保持上升势头,出口份额由2001年的18.4%上升到2005年的23.4%,提高了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也达到了22.2%,比2001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
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由7.5%提高到11.1%。
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出口,2005年比2001年份额有所下降,下降了1个百分点。
(二)江苏品牌现状
1.半数企业贴牌出口
调查发现,品牌企业成交以贴牌为主。
被调查的41家企业目前采取的出口品牌营销策略情况是:
53%的企业以贴牌(OEM)为主,36%的企业以自主品牌为主,其余11%的企业采取贴牌和自主品牌并举的策略。
企业反映,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低价”取胜的中国企业想要迅速进入“品牌”经营阶段并非易事。
调查显示,41家企业在广交会的成交订单中有50%的成交采用贴牌加工方式,21%的成交以自主品牌出口,其他29%的成交属无牌经营。
目前,全省还有上千家出口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更不要提及以自主品牌出口。
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低于10%,江苏出口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2.品牌自主难
一些企业认为创立国际名牌之路较为曲折,自主品牌发展不容乐观。
第一大因素就是国际营销费用过高。
如国际广告费用,在国际市场创立品牌动辄投入百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由此产生的巨额成本和风险让品牌企业裹足不前。
在营运费用方面,机电产品特别是家电、机械等商品如果以自主品牌进入欧美等市场,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这些营运费用令企业很难承受。
还有就是国际展览费用高。
除正常参展费用外,国际展览会的展位特装费用也很昂贵。
第二个因素则是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江苏出口商品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价格和质量在国际市场取胜,出口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
加之目前对外贸易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出口市场存在一些假冒侵权、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挫伤了部分出口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此外就是国际买方不接受中方品牌。
有企业反映,一些进口商,最关注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特别是来自欧美的进口商主要把中国当成商品供应市场,根本不认可中国自有品牌。
欧美各国早已形成了普遍性的强势品牌声誉优势,拥有成熟的营销体系,进口商的经销实力非常强大,只希望中国企业以低价提供产品,贴上经销商的牌子以赚取丰厚利润。
3.苏州品牌
目前苏州共有中国名牌29只、中国驰名商标17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5个。
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还有41家企业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十一五”期间,苏州力争再创造30只国家级名牌,实现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
苏州的名牌群切实提升了地方经济的规模和质量,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无限活力。
雅鹿服装、梦兰家纺、菊花味精等名牌产品企业都是典型代表。
二、江苏省政府行为及政策
(一)整体目标和方向
基本原则:
①.企业主体原则。
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和动力在企业。
企业要充分认识创名牌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质量求生存、创名牌求发展的观念,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品牌建设。
②.市场导向原则。
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名牌产品发展规划,把市场定位、市场巩固、市场开拓等市场营销战略与名牌战略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
③.质量第一原则。
名牌产品的基础是质量。
要建立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一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④.技术领先原则。
名牌产品的核心是技术。
要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名牌产品中的份额,依靠科技进步创立名牌。
总体目标:
突出抓好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产业,创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通过3-5年努力,形成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的国家级名牌产品200个左右;形成江苏名牌产品1000个,其中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名牌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高新技术产品20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食品农产品300个。
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食品农产品。
围绕区域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产品竞争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
重点是巩固发展糖果、味精、香醋、肉制品、小麦粉等已有中国名牌产品的优势,在酒类、大米、茶叶、特畜禽、奶制品、特种水产、油脂等产品中培育发展一批中国名牌产品。
围绕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名牌。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优先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名牌产品,同时,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化工、汽车、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步伐,大力发展名牌产品,使我省制造业的经济总量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政府政策
1.发挥名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和企业发展名牌的经验,发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名牌产品发展工作。
以主导产品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形成关联度大的产业链。
各地、各行业要从实际出发,在新建项目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引进名牌、培育名牌,努力形成一批产品名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济规模化的名牌区域、名牌行业。
同时,注意保护和发展民族品牌。
2.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名牌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积极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
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优先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
以光机电一体化、通讯、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产品、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为重点,创立一批高科技名牌产品,努力实现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
3.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
抓好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省重点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要瞄准世界级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
中小型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质量改进措施。
4.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
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做大做强做优企业。
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塑造企业先进文化,打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要不断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5.实施名牌激励政策。
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可优先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优先推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生产企业优先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优先安排。
外经贸、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其进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品牌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