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备战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8734398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46.40KB
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备战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备战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备战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备战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
202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
下列有关它们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两者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水
B.两者都以脱氧核糖核酸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C.组成它们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它们都不具有核膜,但其中之一具有生物膜系统
【答案】C
【分析】
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
A、肺炎双球菌是细胞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都是水,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RNA和蛋白质,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B错误;
C、组成它们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新冠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中合成的,C正确;
D、两者都不具有核膜,也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C。
【点睛】
2.研究发现,某植物的液泡可发生下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其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H+的电化学梯度(电位和浓度差)将H+转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B.图中只有H+进入液泡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载体蛋白既可参与协助扩散,也可参与主动运输
D.外界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影响水通道蛋白的开启方向
【答案】B
【分析】
由图可知,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故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则液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散;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解析】
A、Na+在液泡中的积累能使液泡内Na+浓度增大,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进而提高该植物的耐盐碱能力,A正确;
B、由分析可知,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也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可知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即可参与主动运输又可参与协助扩散,C正确;
D、细胞吸水还是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液浓度差有关,外界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影响水通道蛋白的开启方向,D正确。
故选B。
【点睛】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
C.显微镜的目镜越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亮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A
【分析】
1、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解析】
A、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A正确;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是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C错误;
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显色反应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蔗糖是非还原糖。
D错误。
故选A。
【点睛】
4.下图表示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使其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只发生①过程,而不发生②过程
B.细胞c、d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其遗传物质存在差异
C.图示①过程一般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现象
D.细胞a可一直保持分裂能力,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答案】A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析】
A、①表示细胞增殖,②表示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只增殖不分化,A正确;
B、细胞c、d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
C、过程①表示细胞增殖,胚胎干细胞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该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一般而言,只有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而细胞a属于正常增殖的细胞,不是无限增殖的,D错误。
故选A。
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分析】
T2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大肠杆菌)的病毒,具有蝌蚪状外形,头部呈正20面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包裹DNA作为遗传物质。
侵染寄主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即通过中空的尾部注入细胞内,进而通过寄主体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
【解析】
A、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不会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T2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病毒颗粒内不会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噬菌体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C正确;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是RNA病毒,也是逆转录病毒,与T2噬菌体(DNA病毒)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T2噬菌体和HIV的结构和增殖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分。
6.某精原细胞中m、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A~E表示基因。
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C.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
D.图示“染色体桥”中不存在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分析】
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左图中m为正常染色体,则n发生了倒位。
右图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且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
A、根据分析,n发生了倒位,该精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中存在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该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倒位和片段缺失,B错误;
C、由于右图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变异后,相连的片段随机断裂,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含有正常染色体的配子比例为1/4,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C正确;
D、由图可知,图示“染色体桥”中存在染色体A片段的同源区段,D错误。
故选C。
【点睛】
7.下图示某山地的悬崖底部生长着鸭跖草品种A,悬崖顶部生长着鸭跖草品种B,在山地某些坡度缓和的区域则存在A和B的杂交种C。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鸭跖草A和B的表现型不同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鸭跖草A和B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鸭跖草A、B会与其捕食者以及无机环境发生共同进化
D.鸭跖草C能通过自我繁殖而形成独立的种群
【答案】D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
A、鸭跖草A和B的表现型不同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C正确;
D、若杂交种C能自我繁殖,说明其与鸭跖草A、B之间属于同一物种,在同一区域不能形成独立的种群,D错误。
故选D。
8.下图为肝细胞所处液体环境中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发生是由于淋巴管堵塞造成的
B.人体肝细胞内的CO2从产生部位经过③和②过程,至少需经过5层生物膜
C.图示表明,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血浆
D.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人体内过程④的转运物质不可能是葡萄糖
【答案】B
【分析】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解析】
A、淋巴管堵塞,造成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过程受阻,会造成组织水肿,不能发生①过程,A错误;
B、人体肝细胞内的CO2从产生部位线粒体基质中经过③组织细胞和②毛细血管壁的过程,至少需经过线粒体2层+组织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5层生物膜,B正确;
C、图示表明,内环境是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错误;
D、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会出现障碍,但糖尿病人体内过程④的转运物质也可能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点睛】
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
B.尽可能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护环境的最有效措施
C.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答案】B
【分析】
1、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
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解析】
A、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B错误;
C、我们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C正确;
D、退耕、还草、还湖可以有效治理被损害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正确。
故选B。
10.下图为人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完成调节活动的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手被刺痛时,一般是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B.甲处产生痛觉的反射过程需要三个神经元参与
C.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则可在③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图中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没有甲的参与亦可完成该反射
【答案】B
【分析】
如图:
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乙是神经中枢(脊髓)、甲是大脑皮层。
【解析】
A、缩手反射的中枢是脊髓,疼痛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一般是先缩手后产生痛觉,A正确;
B、产生痛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B错误;
C、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会传递到C神经元,可在③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
D、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反射弧完整,不需要甲的参与,D正确。
故选B。
【点睛】
11.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
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mg/L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0.1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抑制生长
C.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答案】C
【分析】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切段的平均长度;由柱形图分析可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组的切段平均长度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切段的生长均是促进作用。
【解析】
A、由柱形图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mg/L时是促进切段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而并不是促进小麦萌发的最适浓度范围,A错误;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0.1mg/L的溶液切断生长大于空白对照组,所以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生长,B错误;
C、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平均长度小于10mm,则待测样液生长素浓度为0.1mg/L,反之则为10mg/L,C正确;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需保存一致,无关变量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C。
【点睛】
12.格瓦斯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东欧的低度酒精饮料。
制作过程;①将发酵面包制成的面包液、糖化液装入发酵罐,加入保加利亚乳酸菌、酵母菌进行发酵;②发酵液经过严格的过滤;③过滤液经3~8s迅速升温到127℃进行高温杀菌,冷却后即可饮用。
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能力差异较大,其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加利亚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B.面包液、糖化液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若想得到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可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进行筛选
D.过程③中瞬时高温灭菌可使微生物蛋白质空间结构迅速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答案】A
【分析】
1、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
2、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解析】
A、乳酸菌为严格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面包液、糖化液主要成分为糖类,也含有其他物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
C、酵母菌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利用选择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筛选出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C正确;
D、过程③中瞬时高温会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而将微生物杀死达到灭菌效果,D正确。
故选A。
【点睛】
13.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没有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少数马铃薯野生种存在青枯病的抗性基因。
由于核型等差异,野生种难以与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直接杂交繁育,为获得具有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栽培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低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和B以获得两种原生质体
B.培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与野生型或四倍体栽培种之间存在核型差异
C.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等量的生长素类和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D.③为再分化过程,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植株的抗病性状
【答案】B
【分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
(1)诱导融合的方法:
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4)杂种植株的特征:
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
A、酶解法可用于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但不能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否则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A错误;
B、培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是细胞融合的结果,其为六倍体,与野生型(二倍体)或四倍体栽培种之间存在核型差异,B正确;
C、过程②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过程,其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等量的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
D、③为再分化过程,植株的抗病性状是由蛋白质表现出来的,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简单D错误。
故选B。
【点睛】
14.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已知白化病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10000,且II-8不携带白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涉及的性状中,隐性性状分别是单眼皮、无酒窝、白化病、红绿色育
B.控制眼皮单双与酒窝有无的两对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
C.用红绿色盲基因探针检测II-11个体的体细胞,有可能不形成杂合双链区
D.III-11与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606
【答案】B
【分析】
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
(1)“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
(2)“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
(3)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解析】
A、遗传系谱图中,Ⅱ-7和Ⅱ-8都是双眼皮,其女Ⅲ-11是单眼皮,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同理可知,无酒窝、白化病、红绿色盲都是隐性性状,而双眼皮、有酒窝为显性性状,A正确;
B、遗传系谱图中,Ⅱ-7和Ⅱ-8都是双眼皮,其女Ⅲ-11是单眼皮,因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说明控制眼皮单双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同理可知控制酒窝有无的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
由于Ⅱ-8既是双眼皮又是有酒窝,而Ⅱ-7为无酒窝,其女Ⅲ-11是单眼皮和有酒窝(重组性状),因为不考虑交叉互换,说明控制眼皮单双的基因与控制酒窝有无的基因不连锁,可以自由组合,B错误;
C、红绿色盲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8不患红绿色盲,说明她是携带者,而Ⅱ-7也不患红绿色盲,说明他没有红绿色盲基因。
Ⅲ-11不患红绿色盲,但她有1/2的概率是纯合子,1/2的概率是杂合子,所以用红绿色盲基因探针检测Ⅲ-11个体的体细胞,有可能不形成杂合双链区,C正确;
D、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I-1和Ⅰ-2都不患白化病,Ⅱ-6是白化病患者,Ⅱ-7也不患白化病,所以Ⅱ-7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Ⅱ-8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所以Ⅲ-11,2/3的概率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1/3的概率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
由题意知白化病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10000,可知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00,则表现正常的人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100-1)÷(10000-1)=2/101,所以Ⅲ-11与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3×2/101×1/4=1/606,D正确。
故选B。
【点睛】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生菜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
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
育种工作者根据A/a、B/b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红色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栽培的生菜均为绿色的原因是不能合成花青素
B.红色生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进化过程中易被淘汰
C.F2中杂合的绿色生菜植株自交,后代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
D.由扩增结果可知,编号为3和5的植株是能稳定遗传的红色生菜
【答案】ACD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
植株3、5的A/a、B/b的基因扩增结果都只有一条带,可知3、5为纯合子;
2、分析题意:
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
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说明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9/16,红色生菜基因型为A-B-。
【解析】
A、花青素可以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均为绿色,说明其不能合成花青素,A正确;
B、红色生菜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内,叶绿体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F2中杂合的绿色生菜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其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红色个体(A-B-),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C正确;
D、由扩增结果可知,编号为3和5的植株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红色生菜,D正确。
故选ACD。
16.下列有关人类猫叫综合征和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B.两种遗传病都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有关
C.两种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检查进行有效的产前诊断
D.两种遗传病都可能是由于亲代减数分裂形成异常配子引起的
【答案】AC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江苏省 盐城市 第三次 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备战 22 新高 生物 优质 模拟 试题 汇编 江苏 专用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873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