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宫版.docx
- 文档编号:872442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9.53KB
外国文学宫版.docx
《外国文学宫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宫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宫版
第一章古代文学
1、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和各期主要文学成就p9
第一阶段:
荷马时代。
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以及赫西奥德的诗歌。
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
第二阶段:
奴隶制形成时期。
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包括笛歌、琴歌、讽刺诗,女诗人萨福;《伊索寓言》。
第三阶段:
古希腊奴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
文学成就包括戏剧和文艺理论等。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理想国》)——“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西方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理论著作)——“模仿说”
第四阶段:
奴隶制衰落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
文学成就就是新喜剧,代表作家施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2、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内容:
①神的故事:
从开天辟地到神的产生,神谱的谱系及人类起源。
奥林波斯神统反映了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
这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②英雄传说:
主角是半人半身的英雄,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观念,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
特点:
①神人同形同性,高度人格化。
神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很鲜明。
②丰富的想象力。
③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的乐观精神。
神话强调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
希腊文化的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没有来世的观念,着眼于现今的世俗生活。
3、荷马史诗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认识价值:
《伊利亚特》反映父系氏族虽保留,但已开始瓦解,社会逐渐分化为贵族与平民两个阶级,而奴隶制尚未形成,尚处在“家奴式”时期。
《奥德赛》反映了奴隶制度萌芽时期的生活图景,通过奥德修斯还乡后同求婚者的斗争,史诗着重表现了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奥德赛的形象更接近早期奴隶主形象。
二、审美价值:
①战争史诗:
《伊利亚特》是第一部战争题材的颂歌。
②漂流史诗:
《奥德赛》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写个人遭遇的作品,突出个体精神,成为“流浪汉小说”的先驱。
③巧妙的结构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剪裁十分得体。
《伊利亚特》选取最后51天的两次愤怒,情节明快紧凑。
《奥德赛》截取最后42天,采取倒叙手法,这是《荷马史诗》的首创。
人物个性鲜明,但个性之上又有共性,都是英雄人物。
④真实生活与幻想情节交织:
取材和主要人物的真人真事奠定了它的真实性;同时神灵的出现又具备幻想的情节。
⑤纯朴的民间文学风格:
《荷马史诗》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风格口语化,善用比喻(“荷马式的比喻”)
⑥开创欧洲文学叙事传统:
《荷马史诗》体统了叙事诗的典范,欧洲文学的起点是叙事诗歌。
4、试析阿基琉斯形象:
阿基琉斯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战争英雄的典型形象,带有神话色彩,是古代尚武精神和集体主义的象征。
1)阿基琉斯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具有杀敌制胜所需要的机智,把为部落集体奋战牺牲看做自己的神圣职责。
2)作为希腊联军的主将,他暴躁易怒、固执己见、受阿伽门农侮辱,就不顾大局,决定报复。
第一次愤怒因女奴被抢而退出战场,第二次因好友被杀又重返战场。
两次发怒是他本人情绪的自然流露,同时体现了对部落集体的责任感和个人的意识,两者的矛盾集中在同一个人物身上。
3)他十分重视友谊,好友被杀,私怨顿消,重上战场,一心要为朋友报仇。
4)他很残忍,杀死赫特托尔后,对其尸体还加以凌辱,并杀死许多俘虏,以祭奠好友的亡灵;但同时富有同情心,当赫特托尔的父亲苦苦哀求归还儿子尸体时,他动了恻隐之心。
总之,史诗充分展示了阿基琉斯的复杂性格。
5、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和《荷马史诗》的比较论述
相同点:
⑴情节和结构:
《埃涅阿斯记》前半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海上遭遇,模仿《奥德赛》都写海上漂流。
后半部分模仿《伊利亚特》写特洛伊人与拉丁姆人之间的战争。
⑵题材来源:
都是源于特洛伊战争神话故事;人间战争都有神的参与,分为两派,各自支持一方。
⑶艺术手法:
①比喻:
在《荷马史诗》中大量用比喻的手法,即荷马式的比喻,字里行间比喻很多;《埃涅阿斯记》沿用传统,大量运用比喻,有许多相似的比喻句。
②倒叙的手法:
《荷马史诗》经历海上历险,向国王的宴会上追叙过去;《埃涅阿斯记》开篇是七年的海上冒险,向狄多回忆。
③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用对比手法:
将一对性格迥异不同的人放在一起。
《荷马史诗》中的阿基琉斯和赫特托尔,《埃涅阿斯记》中的图尔努斯和爱涅阿斯的对比。
不同点:
⑴风格:
维吉尔善描写人物心理,尤其爱情心理,如《埃涅阿斯记》狄多的爱情悲剧的细腻笔法;
《荷马史诗》风格是金戈铁马,惊心动魄,《埃》的战争描写稍逊一筹。
⑵语言:
《荷马史诗》口头流传,民间口语特色,自然质朴;
《埃涅阿斯记》作为第一部文人史诗,用词优美,词藻华丽,讲究韵律。
⑶对战争的态度:
《荷马史诗》弘扬尚武精神,认为交战双方都是英雄主义;维吉尔反抗战争的和平主义者,但是罗马缔造离不开写战争,他写的战争不张扬不赞颂,流露出一种忧郁哀伤的基调。
6、略述古代希腊戏剧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6、7合为论述)
7、联系各自的代表作分析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三大悲剧诗人的发展轨迹)
(一)悲剧:
(1)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戏剧之父”
作品多写民主派对专制的抗争及民主派的自信,多为三联剧(三部曲)。
贡献1、最大贡献是增加了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
2、剧本缩减了合唱队,戏剧结构程式基本形成。
3、创造了舞台背景,运用华丽的服饰和高低靴,使演员面具初步定型化。
总之经过埃斯库罗斯的努力,戏剧已不再是祭祀的一部分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高、大、全”式的完美形象,人物形象刻画简单、情节简单;最大的缺陷是人物性格静止和动作静止。
(2)索福克罗斯——“希腊悲剧中的荷马”
贡献:
1、开始依靠人物性格的发展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开始注重性格的刻画。
2、加入了第三演员,加强了戏剧的对话和动作。
3、打破“三部曲”的形式,写独立成篇的剧本。
4、悲剧形式日趋完善。
在比赛中曾打败了埃斯库罗斯,剧本是典型的命运悲剧。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颇具匠心地运用倒叙的手法;情节上运用“突转”手法,使得情节出乎意料。
(3)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舞台上的哲学家”
1、他处在民主制彻底衰落时期,展现了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尤其是妇女地位和家庭婚姻问题。
2、他颠覆希腊神话中大英雄形象,把原本无缚鸡之力的人改造成敢于反抗的人。
《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从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女变成了反抗报复的妇女形象。
总的来说,三大悲剧诗人创作内容从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家庭悲剧;悲剧人物的刻画从写神,独白、对话表现——写理想人、行动刻画——写普通人,重视心理分析;悲剧命运观从命运由神掌握,不可抗争——命运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抽象概念,可以抗争——命运在人手里,自己掌握。
(第七题)
(二)喜剧p31p12
希腊喜剧出现在悲剧之后,繁荣是在雅典城邦发生危机的时代。
分为旧喜剧和新喜剧。
1)古希腊时期的希腊喜剧被称为“旧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
它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2)希腊喜剧从民间的祭仪和滑稽戏演变而成,因而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到台词、动作,都非常夸张、滑稽,甚至荒诞、粗俗。
3)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
反战喜剧《阿卡奈人》,神话幻想喜剧《鸟》(欧洲文学最早乌托邦思想的表现),描写现实的《骑士》直接讽刺抨击当时的当权人物勒翁,《云》嘲笑了提倡思想自由并传授诡辩术的智者学派。
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与雅典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但他采取的手法却是非现实的,诗人在创作中驰骋丰富的想象力,虚构出种种离奇而又荒诞的戏剧情节,塑造出种种特殊的人物性格。
语言来自民间,朴实、自然、诙谐、生动、既有粗俗的插科打诨,也有优美的抒情诗歌。
新喜剧:
(名词解释3)公元320年左右出现,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新喜剧不用神话题材,不以政治讽刺性为特色,是以显示中的家庭生活和男女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劝善归过为主要特色的世态剧。
他取消了合唱队,注重性格的描绘,讲究结构艺术,同时出现定型人物。
代表作家是米南德,他的代表作品有两部完整的喜剧《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和残剧《公断》等。
(第六题)
8、解释名词
(1)奥林匹斯神统:
在希腊神话体系中,以宙斯为代表的、带着他的众儿女们来到奥林匹斯山上,没人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他让他的儿女们分管天上人间,例如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太阳神阿波罗等,从而形成了以宙斯为王的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体系。
(2)荷马式的比喻:
《荷马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
在描写人物和时间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
P23
(3)新喜剧(见7新喜剧)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1、以表格形式归纳中古四种文学类型的基本内容、主要体裁、艺术特征、代表作品等
文学类型
基本内容
主要体裁
艺术特征
代表作品
教会文学
普及教义
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颂歌、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
梦幻的、朦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惩的说教。
英雄史诗
阐释和说明“人的能力”问题,以“人是英雄”为主题
英雄史诗和其他人民诗歌
《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
骑士文学
骑士阶层生活和理想,表现人的“情感因素”的合理性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特里斯丹和伊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
城市文学
从人的“机智”和“乐观”本能出发,展示出人的特征。
城市戏剧、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
《列那狐传奇》、《小遗言集》、《大遗言集》
2、世俗文学表现人的三个向度,并能够举例说明p43-54
一、英雄史诗:
阐释和说明“人的能力”问题,以“人是英雄”为主题,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中期英雄史诗。
1早期英雄史诗:
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的口头创作。
内容描写氏族部落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及人与自然的斗争,同时带有神话色彩。
代表作《贝欧沃尔夫》,贝欧沃尔夫是被理想化的人物,体现人完全有能力战胜自然和一切邪恶势力。
2中期英雄史诗:
主要通过人与人斗争中体现人的行动能力和思想能力,一般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根据。
主人公大多是封建国家的英雄,表现忠君爱国、为了民族和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
神话因素大大减少。
代表作《罗兰之歌》。
二、骑士文学:
(名词解释2)
中世纪欧洲反映骑士阶层生活和理想的文学作品。
盛行于12、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
①骑士抒情诗盛行于法国普罗旺斯,以描写骑士和贵妇人黎明惜别时的情景,又称“破晓歌”。
破晓歌有反对禁欲主义的意义,成为近代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
②骑士传奇中心是法国北方,主要内容是为了荣誉,为了得到贵妇人爱情去冒险,与妖魔鬼怪作斗争,集中体现了作为下层封建主的骑士阶层的荣誉观和精神追求。
骑士传奇宣扬骑士精神、个人情感的宣泄,艺术方面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合理的成分。
代表作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
三、市民文学:
①长篇叙事诗:
法国故事诗《列娜狐传奇》取材于现实生活,用动物喻指人既有强烈的现实性。
寓言一方面讽刺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愚蠢无能,赞扬了市民阶层的聪明才智,同时揭示了处于中间阶层的市民阶层的劣根性——同样遵循“弱肉强食”的信条原则。
②城市戏剧(名词解释1):
发展城市戏剧在14世纪起来。
城市戏剧是在中世纪的人民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剧种有道德剧、傻子剧和闹剧。
3、为什么说《罗兰之歌》是“一部爱国主义诗篇”?
p46
《罗兰之歌》是一部爱国主义诗篇。
a)在史诗中,查理大帝、罗兰和奥里维等英雄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保卫祖国,加奈隆则是为了私利而出卖了国家利益的叛变行为和封建主尔虞我诈的体现者。
b)史诗中的查理大帝是一个被讴歌的形象。
他英明勇武,威名远扬,甚至敌人也表示敬畏。
这样一个贤明、刚强、能保卫祖国,又能制服封建主叛乱的国王,正是当时人民所要求的。
c)罗兰是史诗中最动人的英雄形象。
他体格魁伟,勇敢刚毅,面对10万敌军毫不畏惧。
在临终前的眩晕中,发现一个勇敢精壮的阿拉伯人来夺他身边的宝剑,他竟能“对那人的金盔奋力一击,将钢盔和头骨一起砸碎”,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把保卫“可爱的法兰克”看做自己的天职。
他忠于查理大帝,但他的忠于查理是和忠于祖国不可分的,并不是简单的体现封建等级制度的狭隘性。
4、试析《神曲》主题思想p57论述
(一)《神曲》主要内容: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诗人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诗人在诗中自叙他在人生的中途(35岁),在黑暗的森林中迷路,正想往一个秀美的上峰攀登时,忽然出现了三只野兽——豹、狮、狼拦住去路。
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阿特丽采之托前来援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向光明,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最后由贝阿特丽采引导他游历了天堂。
(二)(《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1)黑暗的森林象征意大利的现实;
(2)三头野兽象征着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豹象征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以及淫欲,狮象征法兰西王、强权,狼是罗马教廷、贪欲;
(3)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域和炼狱,象征人类在理性的引导下认识罪恶与错误从而醒悟、获得新生的过程。
(4)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她引导终于信仰的人达到思想的至善境界。
(三)《神曲》的主题思想:
①探索灵魂得救及人生至善之路(道德复兴):
诗人的漫游隐喻人类灵魂怎样得到救助,告诉人们走向光明的三大阻碍——野心、淫欲、贪婪,也是造成意大利地恶欲横流的原因,指出人性邪恶。
但是通过维吉尔的带领表明了人可以用理性走向光明,来指导人的自然本能和欲望。
要达到至善的终极目标,光有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需要有信仰。
但丁幻游三界隐喻了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在经历了迷失重重困难之后,由于爱和信仰,在理性的指导下可以走向光明。
②探索意大利从黑暗走向光明之路(政治复兴):
但丁是个爱国主义者,对民族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一直在探索,把自己的思考、热爱和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全部倾注在《神曲》中。
在地狱中经常和鬼魂讨论国家问题,他悲愤的情绪倾泻在不同人身上:
对危害国家的人加以斥责,对保卫国家、城邦的加以褒扬和敬仰;对教皇的虚伪、残忍加以批判和谴责。
《神曲》中尤其是《地狱》和《炼狱》中有很多贴切社会现实的描写,表明意大利要想从黑暗走向光明必须靠理性和信仰。
(四)《神曲》的作品意义
《神曲》有着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着不少神学和烦琐哲学知识,神秘色彩浓厚。
但是《神曲》决不是一部宣扬死后善恶报应、鼓吹来世主义和赎罪的宗教作品。
但丁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
5、结合《神曲》理解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即如何理解但丁思想的矛盾性)论述
(1)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揭露教会教职人员的虚伪、贪婪、残忍等恶行,上帝和天国只不过是他们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将他们施以酷刑,限于地狱,这一批判的倾向和当时民众的心态一致,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作用。
另一方面,他批判教会却信仰基督,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对虔诚的教徒、基督圣人加以赞美。
这说明他对理想的基督教思想的矛盾。
(2)但丁对世俗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但丁从中世纪诗人立场出发,表现了对禁欲主义这种陈旧思想的肯定。
对地狱、炼狱、天堂,受罪、受苦、享乐的安排体现了这一点,认为海伦等情欲泛滥是要打入地狱的。
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又有反禁欲主义倾向。
叔嫂通奸的两人向他讲述不渝的爱情时,他又加以肯定,并且认为现实生活本身有其价值,不是为来世准备。
(3)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
一方面他谴责统治者残害人民、瓜分王国的罪行,表达希望国家统一的愿望,与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思想相接。
另一方面,他去歌颂和赞美理想中的君王和贵族,给亨利七世在天堂预留了位置。
他对封建统治人物的看法是矛盾的,仍未超出封建思想的局限。
(4)但丁对人类文化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他表达出虔诚的赞美基督教的情感,对神学思想热情的讴歌,但他同时又对“异教思想”中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倍加推崇,于是只将维吉尔等人放在地狱第一层(罪过最轻)。
他推崇赞美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认为维吉尔是理性的代表,使它成为文艺复兴的前奏。
6解释名词
(1)城市戏剧
(2)骑士文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填空题——简述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意大利:
1.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抒情诗名作《歌集》,以十四行诗为主。
抒情诗发展了“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风格。
2.乔万尼·薄迦丘,人文主义者,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它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法国:
1.七星诗派的代表:
龙沙他是法国第一位抒情诗人。
代表作:
《十四行·致海伦》
2.蒙田:
《随感录》法国近代第一部散文集
3.拉伯雷:
法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巨人传》它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
小说的主人公,父与子两代巨人高康大和庞大固埃。
英国: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
1.大学才子派:
代表作家马洛,其处女作《帖木儿》《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2.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
(创作分期等内容见简答题)
西班牙:
1.流浪汉小说:
代表作《小癞子》具体内容见名词解释
2.维加:
西班牙戏剧之父,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是一位多产作家。
代表作《羊泉村》
3.塞万提斯:
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代表作《唐吉柯德》,其被称为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
解释名词:
1.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最先在意大利产生。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它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
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七星诗社:
性质:
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诗歌团体。
由7人组成,他们大都出身上层社会,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龙沙和贝雷是他们的领袖。
由杜·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立足于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创作进行革新,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
七星诗社对法国文学的贡献表现在对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对民族诗歌的建立上,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4.流浪汉小说:
16世纪在西班牙开始流行的多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即流浪汉小说。
这类小说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
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1554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汉译《小癞子》)开了流浪汉小说的先河。
此后陆续出版的流浪汉小说有M.阿莱曼的《古斯曼·德·阿尔发拉切》、乌维达的《流浪女胡斯蒂娜》、克维多的《骗子手》等。
5.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活跃于英国文坛的一批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名校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鼓舞,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对英国文学的发展,尤其对戏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李利,罗伯特•格林,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成就最突出。
他的著名作品是三部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简答题:
一、《十日谈》的基本主题:
1.肯定情欲,歌颂爱情。
在100个故事中,此主题写得最多。
反对禁欲主义,认为“人的情欲是任何教会所无法抑制的”,赞美青年男女的爱情,指出男女情爱是正当的自然要求。
2.要求平等,维护尊严。
绮思梦达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表明此主题“人没有地位的上下高低之分。
只有品德高地址分。
”
3.赞美聪明,歌颂进取。
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新兴资产者,赞美他们的聪明才智。
还塑造了很多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歌颂积极进取的精神。
4.讽刺教会人士的虚伪。
把抨击的锋芒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把僧侣们奢侈逸乐、敲诈聚敛、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教义。
二、《巨人传》人文主义理想的表现
1、“巨人”形象的内涵:
作品以“巨人”的观念赞美人类,强调人的巨大力量和无穷智慧。
巨人形象实际上就是作者所赞颂的在思想、行动上都获得了彻底解放的“人”的代表。
其性格被称为“庞大固埃主义”,或者叫“巨人主义”。
2、《巨人传》中,乐天达观的“庞大固埃主义”是16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勇于进取,不畏险途,对本阶级的力量和未来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的反映。
拉伯雷热情讴歌的巨人形象,就具有这种性格。
3、《巨人传》不仅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锐不可当的力量,抒发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而且从多方面对法国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大胆而深刻的揭露。
4、除此之外,作为一部反教会的作品,它提倡“全知全能”。
三、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发展道路
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
(1590-1600)历史剧、喜剧
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皇统治盛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势强盛,社会矛盾尚未激化。
莎士比亚对现实抱乐观的态度,真诚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在现实中实现,这就决定了他的创作基调是乐观的,明朗的,愉快的,喜剧还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历史剧代表作《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是最著名的三部,喜剧代表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第二时期:
(1607-1607)悲剧时期——顶峰、成熟期
詹姆士一世1603年继位,奢侈贪污成风。
莎士比亚看到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之间难以克服的矛盾,批判揭露力量加强,视野更开阔,风格情调悲愤沉郁,写实性加强,即使是喜剧也具有悲剧的特点,希望与失望共存,向善与向恶互补。
代表作四大悲剧《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
第三时期:
(1608-1612)传奇剧时期
此时社会更加黑暗,莎士比亚迎来自己的晚年,他在经历了一段人文主义的低潮之后,还保持着人文主义的信念,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的理想,期望用“人性感化”方式,通过和解和宽恕来解决社会矛盾,批判的力量减弱。
代表作《暴风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四、以《哈姆莱特》为例,分析莎剧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的内涵)
1.生动再现社会生活风貌,展现人物活动的广阔社会生活背景。
莎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精神,描述英国本土社会动荡,暴君统治,男女欢爱等,对上描述贵族生活,对下描写平民生活。
《哈姆莱特》中有一段群众因不满而反抗的场面,就是最好的体现。
2.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莎剧不仅仅只有一条情节线索,往往有主要矛盾,还有几对次要矛盾,加剧和推动主要矛盾的发展。
《哈姆莱特》中的主线是王子复仇,副线两条,三条线交织,展现哈为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