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斌.docx
- 文档编号:8716884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60.61KB
杨风斌.docx
《杨风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风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风斌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说案
临邑二中杨风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2小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逐次向各位老师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其地位、作用。
本小节是在上一小节介绍了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准确表示出一个位置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如何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教材首先从复习数轴上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出发,得到确定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方法,接着设置思考栏目,类比利用一个数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的方法,要求寻找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从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便学生对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顺利地实现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结合它的画法介绍了有关概念,并且给出了笛卡儿的画像和简介,以便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
对于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点的坐标指出点的位置和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这两个本节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科书分别在例题和练习题中来落实的,其间穿插思考问题“原点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
并且在习题6.1第2、10题又做了对应安排,目的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坐标平面内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本小节最后安排了一个“探究”,其间涉及到根据不同要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为下一节学习如何建立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等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从整个解析几何体系来看,本章内容是基础;从本章内容来看,本小节内容是重点。
另外,本小节内容中还渗透着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有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好本节知识,就能为有序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就能为作函数图象打下基础,就能在数与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能为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必要条件,就能为有关代数问题提供了直观的几何说明,使数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充分体现这种发展观,展现其多维全面性,为此本课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教学目标作出了如下界定:
知识
技能
(1)、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和画法,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掌握平面上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和已知坐标描点的方法。
(3)、探究得出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特征。
数学
思考
(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等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通过分析具体特例得到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特征,体验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
解决
问题
通过探索得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位置,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情感
态度
(1)、通过画坐标系,描点等活动,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学风。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进行数学文化熏陶,渗透理想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措施与依据。
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和点的坐标的概念。
难点:
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因为掌握了平面直角系的意义和点的坐标的概念,才能给已知点写出坐标和根据已知坐标画出点,进而达成其它目标。
而由数轴上点和实数的一一对应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是由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跃,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个难点。
本节教学中拟采取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画数轴、描点、标坐标,放手发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关键之处设置问题精讲强调等措施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选择及理论依据
对于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交互作用的关系来审视的话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的形式,主要包括示范、呈示、展示、口述等。
(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问答式和讨论式。
(三)自主型教学方法,是指学生独立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其需要时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它们之间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内在联系的。
正确的做法应视具体教育情境的需要而将其优化组合,使其在一堂课中形成一连续体。
教学方法选择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懒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秉承新课标理念、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目标,我拟用后两种教学方法为主,而把第一种方法作为必要的有益补充,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都尽力做到“先学再议后教,以学定教”(详见后续教学过程设计)。
三、学法选择及理论依据
根据主体性教育理念和建物主义教学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习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以此理论为支撑的情境教学、随机访向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都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作为其核心的教学环节。
无庸置疑,学法无选择余地,本节教学中就应给学生留足让其探索学习的机会,留足让其进行组内交流的时间。
提示其去观察阅读,启发其去猜测验证,指导其去动手画图,督促其去独立练习,组织其去合作交流,鼓励其去大胆发言,引导其去归纳总结……围绕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学法指导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教师用三角板
课件
多媒体计算机
投影仪
直尺
三角板
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在一课时内根本完不成,有两种可供采用的方案:
(1)分两课时教授新内容,相应习题分两课时完成。
(2)第一课时教授新内容,完成部分习题;第二课时上复习课,完成其余习题。
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方案,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原则对课本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增删重组,通过“模块—活动—步骤”逐级细化的安排分六个模块来组织教学,并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着重谈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复习巩固练习强化,在此不再赘述。
教学模块及所用时间
投影或板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模块1]
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
[模块2]
简介笛卡尔
画坐标系
明确概念
(7分钟)
[模块3]
讲解点的坐标概念
写出已知点的坐标
探究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10分钟)
[模块4]
根据已知坐标描出各点
(10分钟)
[模块5]
解答开始所创设问题情境
巩固所学内容
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6分钟)
[模块6]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4分钟)
投影PPT1
(1)如图1所示,在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小华、小红、小明分别站在三个位置,你能确切地描述三人的位置关系吗?
(单位变为10米)
(2)图2若把街道看作一数轴,取小红之位为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则小华坐标为多少?
小明呢?
投影PPT2
(1)如图3,如果小兵站在一个长方形的操场上P点处,你能确切地描述出小兵的位置吗?
(2)根据上节所学知识,猜一猜用几个数能表示出其位置?
板书: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
投影PPT3
板书:
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关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原点。
第一、二、三、四象限。
点的坐标。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板书:
找出已知点A的坐标
记作A(4,2)
答案:
B(-3,-2)、C(0,1)、D(0,-1)、E(4,-3)、F(-4,3)、G(0,-5)、M(4,0)、N(0,2)、O(0,0)。
板书:
根据已知坐标(-2,3)、(0,-4)描出点
投影PPT4
投影PPT5
(1)如图建立坐标系,则小兵所在位置P(3,2),A(),C(),D()。
(2)若使P(1,0)则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此时A、B、C、D各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投影PPT6
结合知识结构图,告诉大家,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P45——3,4,5
P46—7,9
演示PPT1
逐次提出问题
演示PPT2
提出问题,指明笛卡尔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了类似问题。
问:
你想知道笛卡尔是什么人吗?
引入下一环节。
你想知道他是怎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吗?
下面我们一块来画一个坐标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结合所画图形提问:
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什么是横轴、纵轴、原点?
什么是第一、二、三、四象限?
(强调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示范说明:
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4,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2,有序数对(4,2)就叫做点A的坐标。
(强调横坐标在前,强调横坐标在后)
提问:
点A的坐标是唯一的吗?
(教师从垂线唯一性角度做出解释)
练习:
分别写点B、C、D、E、F、G、M、N、O的坐标。
思考:
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
X轴、Y轴上的点和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征?
练习:
课本44页2题。
最后结合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
已知一个点的坐标你能否描出此点?
板书示范描出A(-2,3)和B(0,-4)
提问:
描出的点是唯一的吗?
(教师从从垂线唯一性角度做出进一步解释)
要求:
在你画的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0,6),(-4,3),(4,3)(-2,3),(-2,-3),(2,-3),(2,3)
提问: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象什么?
投影展示正确答案。
演示PPT5
说明学了本节知识使可解决开始所提问题
提出问题
(1)
提示问题
(2)
投影出正确答案,说明此类问题下课还要详细探讨。
演示投影
提出问题
教师归纳
布置作业
思考
交流
回答
观看
猜想
交流
回答
观看PPT3
学生在练习纸上,跟随教师示范画坐标系。
学生自学课本
组内讨论交流
一生回答
听讲接受
思考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尽力独立完成
然后组内交流
最后小组代表回答
思考
模仿
思考回答
学生模仿
以上画法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个人思考
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
观看思考
组内交流
画记作业
复习数轴上点的坐标的有关知识,强调直线上点可用一个数来描述其位置。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笛卡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运用“示范--模仿”教法,教会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明确有关概念。
注意巡视教室给学生个别指导,切实让学生画好一个坐标系。
示范讲解,突出“掌握点的坐标”这一重点。
加深学生对点的坐标唯一性的理解,突破难点。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
先示范,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各种教法的优化组合,切实让学生掌握知点找坐标的技能。
进一步加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彻底突破难点。
通过画图和提问,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活泼课堂气氛。
先示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切实让学生掌握知坐标描点的技能。
回应开头问题,前后呼应,有始有终。
通过让学生运用刚学知识解答出,体会到了成功喜悦,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标理念。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让同学们反思总结,充分讨论交流,
系统梳理全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本节课需要示范画图内容较多,与Flash动画相比较,板书示范更为经济实用。
因此板书设计以示范画图为主,和演示文稿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全面展示整课内容。
具体设计如下:
以上是我对本节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但设想往往与真实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具体实施时要秉承与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相互适应共同创生的理念,不要被既定目标和过程设计所限,及时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想尽一切办法调动起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高效高质地上好本节课。
以上说法有什么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2008年5月13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