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 文档编号:869138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3.72KB
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第4框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
[情景导入]
相传,清朝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时,曾一度连吃败仗,弄得他茶饭无心,一筹莫展。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从实呈报,向皇上请罪,他在奏本里写道:
“臣屡战屡败。
”一个幕僚看到这句话连连摇头,说:
“不妥”,建议曾国藩换个说法。
曾国藩问他,怎么说好?
这个幕僚提起笔来,一字不增,一字未减,把它改成“臣屡败屡战”。
曾国藩看了连声叫好。
报告递上去以后,果然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
[请您思考] 为什么这位幕僚把词序调个位置就能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呢?
从思维方法角度加以解释。
[温馨提示]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都是省略了联结项的转折关系联言判断。
“屡战屡败”,重在“屡败”,反映了“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狼狈相。
“屡败屡战”,重在“屡战”,反映了“忠心耿耿,顽强作战”的场景。
用“屡战屡败”来表述将招致处罚,而用“屡败屡战”来表达将荣获嘉奖。
一、领会“同时存在”
1.复合判断的结构、种类
(1)复合判断由联结项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联言判断的真假
只有组成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二、分清“可能情况”
1.选言判断的含义及构成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它是由联结项和选言支两部分构成。
2.选言判断的分类及真假
(1)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2)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3)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三、掌握“条件联系”
1.假言判断的含义及构成
(1)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假言判断由前件、后件和联结项三部分构成。
2.假言判断的分类
假言判断前、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假言判断相应地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教材P28“探究问题1”
直言判断和关系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也就是说,如果分析简单判断的结构,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复合判断是由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也就是说,如果分析复合判断的结构,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
这里的判断既可以是简单判断,也可以是复合判断。
教材P28“探究问题2”
(1)杜敏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
(2)上述对话中,杜敏的话不合逻辑。
因为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教材P29“探究问题”
(1)憨汉之所以不能持竿回家,是因为他没有找到正确持竿进城的方法,即憨汉忽略了持竿入城的另一种可能性——前后纵向。
从选言判断的角度讲,是他遗漏了真实的选言支。
(2)憨汉的话涉及的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但该选言判断没有将对象的可能情况穷尽。
教材P30“探究问题”
该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辨析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是相容选言判断,第二个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第一个选言判断断定身体不好的原因的几个支判断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
第二个判断断定选言支至多有一真,不能都真。
教材P31“探究问题”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条件判断的前件与后件。
条件判断又称假言判断,表明了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
如果没有前件的存在,后件也不会存在,这说明前件与后件之间存在条件联系。
教材P32“探究问题1”
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区别。
前件真后件必真,同时,前件假后件必假。
这里的关键是“同时”具有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关系。
“一个数是偶数”对于“这个数能被2整除”而言,既是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
教材P32“探究问题2”
该探究活动旨在训练学生把握条件关系的技能。
(1)甲对丙讲的是必要条件,如果丙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来。
现在丙收到了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2)甲对乙讲的是充分条件,如果乙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
现在乙没有收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3)甲对丁讲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他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他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来。
现在他没有收到邀请,所以,他不应该来。
知识点一 复合判断
1.复合判断的含义、结构及类型
复合判断是在自身中包含了其他判断的判断。
复合判断也有真假之分。
在一般情况下,复合判断是由若干个简单判断通过一定逻辑联结项结合而成。
例如:
(1)产品既要注意质量,又要保证数量。
(2)他的业余爱好或者是音乐,或者是绘画,或者是集邮。
(3)如果脱离实际,就会犯错误。
(4)并非闪光的都是金子。
复合判断由支判断和联结项组成。
支判断是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
如例
(1)中的“产品要注意质量”和“产品要保证数量”,例(4)中的“闪光的都是金子”。
联结项是联结支判断并指明支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概念。
如例
(1)中的“既要……又要……”,例
(2)的“或者……或者……”,例(3)的“如果……就……”,例(4)的“并非”。
复合判断一般是由复句(或紧缩复句)表达的,其支判断相当于复句中的分句,联结项相当于复句中的关联词。
在复合判断中,联结项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
不同的联结项反映了支判断之间的不同的逻辑关系。
联结项是区别不同类型复合判断的逻辑根据。
据此,复合判断可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基本类型。
2.学会运用复合判断的意义
(1)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正确地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人们的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3)正确地运用选言判断,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指明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4)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
[针对训练] 1.下列语句表达复合判断的是( )
①这个概念不是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选B。
复合判断是在自身中包含了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一般是由复句(或紧缩复句)表达的,其支判断相当于复句中的分句,联结项相当于复句中的关联词。
复合判断有的是同时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可能情况,如②,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如①③,④是简单判断,排除,故①②③组合B项入选。
知识点二 联言判断
1.什么是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例如: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做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联言支一般是性质判断,也可以是关系判断。
联言支为两个的,称为二支联言判断。
联言支为两个以上的,称为多支联言判断。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这是一例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2.联言判断的逻辑值
任何判断都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一个判断是真的,它就具有真值;一个判断是假的,它就具有假值。
它们统称判断的逻辑值。
由于联言判断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共同存在的复合判断,所以联言判断的真假归根到底取决于它的各个联言支是否同时都是真的。
如果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那么,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如果联言支中有一个是假的,那么该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需要注意的是:
联言判断不仅要求联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联言支之间有联系,不能割裂,否则,就无实际意义。
例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并且光沿直线传播”。
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虽然都真,但是该联言判断没有什么真实有效性,即没有实际意义。
3.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第一,联言支必须同真。
联言判断所断定的几种事物情况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不能用联言判断。
例如,一个学校大门口贴了一则告示:
“出入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两支判断是无法同真的。
因为对于每一个出入校门者来说,或有工作证,或有学生证,仅有其一。
这则告示改用选言判断就恰当了。
第二,注意联言支之间的意义联系和先后次序。
在具体运用联言判断时,不但要注意其逻辑值,而且要注意其支判断的意义联系。
例如,“此案虽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与“此案虽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这两个联言判断逻辑值是相同的,但从联结项的实际含义看,强调的内容不同,表达意义差别极大。
这是颠倒联言支意义差别很大的联言判断,还有的联言判断根本不能颠倒联言支,例如,“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第三,选用恰当的联结项,例如,“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矍铄”,这是个转折联言判断,用错了联结项。
怎样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例如:
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如例①变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
例②变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
因此,例①是联言判断,例②是关系判断。
[针对训练] 2.微电子科学与遗传工程学都是新兴科学。
这一语句表达的是( )
A.性质判断B.关系判断
C.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
解析:
选C。
运用一个具体事例考查对复合判断的判断、理解能力。
这个语句可以分解为“微电子科学是新兴科学,并且遗传工程学也是新兴科学”,可见这一语句表达的是由两个性质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
知识点三 选言判断(重点)
1.选言判断及其构成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
每一个选言判断,都是由选言联结项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而构成的,选言支就是选言判断中反映事物可能情况的判断,它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
一个选言判断,其选言支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许多个。
选言支一般是性质判断,也可以是关系判断。
这是一例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2.选言判断的种类及其逻辑值
根据各选言支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是否能并存,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1)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真的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的特点是选言支至少一真,可以同真。
选言判断在汉语中是用选择复句来表达的,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项是灵活多样的,常用的如“或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也可省略。
根据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特点,当且仅当其中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否则就是假的。
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值是由其支判断的逻辑值来确定的。
(2)不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例如:
a.任何一种哲学派别,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
b.物质的聚散形态要么是固态,要么是液态,要么是气态,要么是离子态。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特点: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
在汉语里,常用来表示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有: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等。
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特点,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否则就是假的。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该注意:
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针对训练] 3.下列语句中哪句是选言判断( )
A.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B.时已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
解析:
选A。
结合具体语句来考查学生对复合判断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A项中,联结词的语言标志是“不是……就是……”,相当于“要么……要么……”,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表达为“要么鱼死,要么网破”,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应选。
B、D两项都没有明显地表示联结词的语言标志,但这两个句子却明显地表达了它同时断定了几种对象情况,因此,二者是联言判断。
C项句子中前句断定了“人不犯我”是“我不犯人”的必要条件(可将“不……不……”看作联结项);后句断定了“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充分条件,因此,这个句子表达的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知识点四 假言判断(重难点)
1.什么是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假言判断的词项,叫做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在“那么”“才”和“当且仅当”前面的判断叫做“前件”;在“那么”“才”和“当且仅当”后面的判断叫做“后件”。
假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2.假言判断的种类
假言判断的前、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假言判断相应的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不具有条件关系的事物不能使用假言判断。
例如:
①在教学工作中,如果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
②喜鹊叫客人到。
例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之间,例②“喜鹊叫”与“客人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条件联系,都是犯了“强加条件关系”的逻辑错误。
(2)要正确区分三种不同假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
①在汉语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常用“若……则……”“如果……那么……”“只要……就……”等来表示。
②在汉语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词是:
“只有……才……”“必须……才……”“不……就不……”“除非……才……”“没有……就没有……”等。
③在通常的汉语中,没有一个可以恰当准确地表达充要条件联结词的词语。
当且仅当的表达方式,仅见于数学著述,在日常语言中是不用的。
下面的一些词语,可以勉强地表达充要条件的联结词。
“如果……而且仅仅如果”“只要……并且只有……才(就)……”等。
在文章和著作中,有时还用联结词“如果……那么……”来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可能省略联结词。
因此,看一个假言判断是不是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要看前件与后件所断定的实际关系。
另外,由于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比较复杂,不易辨认,所以有时需用两句话来表达,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要避免混淆条件关系
例如:
①只要敢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②只有贪污腐化,才会犯错误。
例①中“敢于斗争”只是“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当作了充分条件;例②“贪污腐化”是“是犯错误”的充分条件,而当作了必要条件。
所以,它们都犯了“混淆条件关系”的逻辑错误。
[针对训练] 4.下列判断是假言判断的是( )
A.小李要么病了,要么家里有事,所以没来上课
B.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
C.人民大会堂既雄伟又壮丽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选B。
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复合判断,如B项中,种子是庄稼存在的前提条件,假言判断就是客观上条件联系的一种反映,因此,我们在分析、识别和表达假言判断时,应抓住假言判断的这一根本特点。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是选言判断,C项是联言判断,D项是简单判断。
[典例感悟]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垃圾围城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
在垃圾围城的恐怖阴影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在“垃圾反恐”中,公众参与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动力。
“垃圾反恐”不仅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表达,也是对公民意识的考验。
“‘垃圾反恐’不仅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表达,也是对公民意识的考验。
”这一判断属于( )
A.直言判断B.选言判断
C.联言判断D.假言判断
[解析] “……不仅……,也是……”这种表达是联言判断的典型表现,该表达不是直接的简单判断,也不需要进行选择,更没有假设的条件,属于确定的联言判断,故A、B、D项都不符合题目的设定,应选C项。
[答案] C
某汽车司机违章驾驶,警察向他宣布处理决定:
“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
”司机说:
“我不同意。
”如果司机坚持己见,那么,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必须同意的(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D.如果做不到既不罚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须接受既罚款又扣照
[解析] 警察的处理决定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形式是:
“要么p,要么q”。
司机对此否定,由“并非:
要么p,要么q”等值于“p且q,或者非p且非q”,可知,司机在逻辑上必须接受:
“罚款又扣照,或者不罚款也不扣照”,即“如果做不到不罚款也不扣照,就必须接受既罚款又扣照”。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复合判断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
①联结项 ②主项 ③定义项 ④支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复合判断的组成,应选①④。
③是概念的构成,②是简单判断的构成。
2.“邓小平既是革命家,又是思想家”,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复合判断 ②这是一个简单判断 ③“既……又……”是联结项 ④“邓小平是革命家”和“是思想家”是支判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C。
这个判断分别由两个简单判断构成,属于复合判断,故②不符合题意,舍去,应选C。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 )
A.联言判断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D.简单判断
解析:
选A。
这是一个省略了联结项的联言判断,故应选A。
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4.联言判断是真的,其条件是( )
A.对几种情况都存在判断
B.必须有联结项
C.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
D.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括两个联言支
解析:
选C。
A、D项是联言判断成立的条件,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舍去;只能选C项,它是保证联言判断为真的条件。
5.对选言判断认识错误的是( )
A.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
B.常用的联结项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
C.它是由联结项和选言支构成的
D.它的联结项可以省略
解析:
选D。
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故D项错误,应选。
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舍去。
6.“或者你做对了,或者我做对了。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联言判断
B.这是相容的选言判断
C.这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D.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
解析:
选C。
材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其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应选C。
A、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7.依据前、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同,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
A.如果骄傲自满,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B.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
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D.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解析:
选B。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要求知:
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
B项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符合题干规定。
A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C项为联言判断,D项为充要条件假言判断,不合题意,均应排除。
8.下列判断是联言判断的是( )
A.从事科学研究,不但要有丰富的材料,而且还要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B.这个会不是你去,就是他去
C.如果今晚我们不开会,我就和你去看电影
D.任何人的知识都不是生来就有的
解析:
选A。
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组成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常用“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并且”“既……又……”等,故A项符合题意。
9.下列判断是选言判断的是( )
A.事物矛盾表现的形态不外乎两类,要么是对抗性的,要么是非对抗性的
B.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C.他虽然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
D.如果脱离实际,就会犯错误
解析:
选A。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事物的若干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判断。
联结项常用“要么……要么……”“或者……或者……”“……或者……”“不是……就是……”等联结。
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联言判断,D项是假言判断。
10.下列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的是( )
A.任何一种哲学派别,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
C.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体育的王老师说:
“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没有太阳,就没有鲜花
解析:
选B。
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至少有一真的选言判断。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项是灵活多样的,常用的如“或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或(者)……”等,根据上述特点,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其特点是: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D项是假言判断。
二、非选择题
11.下列选言判断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几个方面:
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
解析: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必须准确理解选言支之间的关系,不要把相容的和不相容的相混淆,上述选言判断按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来说,是相容的,却用了表示不相容关系的逻辑联项,因而判断不恰当。
答案:
不正确,该选言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不能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应把“要么……要么……”改为“或者……或者……”。
12.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判断?
如表达,是哪种假言判断?
(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生产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2)除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3)只要,而且只有你请,我才去。
(4)如果说这张脸上曾有过些美丽的东西的话,今天却已经荡然无存了。
解析: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
如
(1)题中,“生产发展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充分条件。
生产发展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之一。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如
(2)题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必要条件。
没有前者便没有后者,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只有……才……”“除非……才……”“必须……才……”“不……不……”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如(3)题中,“只要,而且只有你请,我才去”,“你请”是“我去”的充分条件,而且还是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通常有“当且仅当……才……”“如果……而且只有……才……”“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等。
(4)题不表达假言判断,虽然有联结项“如果……”,但两个选言支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实际上表达的是联言判断。
答案:
(1)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2)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第4框 学会运用复合判断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学年 高中政治 专题 遵循 形式逻辑 要求 学会 运用 复合 判断 新人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