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docx
- 文档编号:868466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11KB
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docx
《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
我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与实习总结
从大二开始,我就不再流连于校园里的时光。
尽管和京城媒体圈这个毁人不倦的染缸相比,南开大学里的每一帧图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干净、纯粹。
XX年9月11日,过去三年里我难以忘怀的一天。
早上有课,我和同学在教室里百无聊赖地恭候任课老师大驾光临,如常地闲扯、嬉笑,直到学习委员过来,不动声色地把我拉了出去:
“上学期你的政治经济学挂掉了。
”而那年,在不考虑这门意外的情况下,我本可以尝试着伸手碰碰那份被世俗而盲目地夸张为大学生涯价值评判标准的奖学金。
于是,那天也成为我这21年来最不堪回首的中秋节。
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极力避免在陌生人面前提起那次沉痛的打击,但今天想来,我依然难以想象,自己曾经如何在那样的心理高压中度过漫长的18个小时,直到凌晨才在惴惴不安中精疲力竭地睡去。
此后我尝试着用成绩来弥补犯下的过错。
我辞去了校内一些看起来颇有“晋升潜力”却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职位,开始安心地做那些符合传统高校价值观的事情——上课、念书、做习题,然后再进入下一轮枯燥的循环。
是的,尽管我对这样了无生趣的生活方式深恶痛绝,但至少还是从颇为可喜的习题正确率里聊以自慰地找到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成就感。
但在期末考卷下发后的一分钟里,我意识到了这半年已全然枉费。
和复旦习题集里那些妙趣横生的案例题型相比,我们依然在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考试方法,用对课本词条和段落文字的强记程度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得不承认,对于我这样从小就不能完整连贯地背诵《董存瑞》和《黄继光》的理科生而言,要强迫自己去匹配身处的这套价值评估体系未免过于理想而极端。
yideaswithfriendsandstrangersonline.)”是的,动机只是如此简单。
和所有人一样,我开始在那块空间上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顺便贴上随手拍到的图片。
在现在看来,内容显得粗糙而随意,但托自幼成长于出版大院的福,文字还算是简单易读,版式和图片的选取也算是不过不失——尽管我总是付之一笑,但很多好友总是向我提及:
“当时总觉得你会去做媒体”。
人生中的许多选择总是令人费解,同时又显得顺理成章。
第一次去《经济观察报》开选题会,王晶问我,“学金融的怎么跑来做记者了?
”“我看了四年经观了,品牌依赖太强。
而且至少做的是财经记者,也不算把专业全给扔了吧。
”回答的时候想,如果做的真不是财经记者,估计老妈会打个电话来,把我骂个狗血淋头:
“你在南开三年都学什么去了?
!
”
去年的一天,闲极无聊上网测字,程序说我“命中多有贵人相助”。
我这人不信命,但现在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品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并体会成长的快乐,确实应该感谢这些通过blog与我结识并以开放的胸怀来帮助、提携我的前辈。
3
方军是《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版的编辑,按照公司治理的结构,应该算作我所在部门的主管。
现在问起,他已经记不得是怎么找到我的blog了。
翻箱倒柜,发现他的首次留言是跟在一篇纸媒评论的后面。
那是12月13日,寒假将至,我正想着能否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短期实习。
当然,也没忘记给《经济观察报》人力资源部去过两封e-mail。
后来才知道,各个公司的hr信箱其实根本都无人过问,无果而终也是理所当然。
泥牛入海自然心有不甘,就又按照方军留下的地址发了封邮件。
翌日得到回复:
“如果明年暑假想来实习,非常欢迎。
”
寒假是媒体淡季,对《经济观察报》的一切美好想象,也就只能按下不表。
平心静气地写着blog,开始在文字里加入一些自认有趣的桥段和自认深刻的思考。
即便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朋友开始通过blog与我联系,但写作终究只是在为自己进行,而不是做出急功近利的表态,去奉迎来来往往的访客——对我而言,真正的快乐,是在一段时间以后,看着日志里的自己,确实在不断地进步。
转眼到了今年初夏,我和平客共同制作的“反波”开始被大众关注。
“反波”是一个podcast,简单地说,就是带声音的blog,我们借此评论媒体,反过来再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
平客曾经是天津市的电台主持,也是通过blog认识,目前任《时代人物周报》文化版编辑。
那天和平客坐在喜来登饭店的大堂,摆在面前的除了可口的咖啡和面包,还有我前途的四种可能性。
一、去某唱片公司做个企宣。
这是一个在外人听起来相当光鲜的职业,甚至还能和一些明星共事,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但实际上,在声色犬马的名利场,得到的只能是同化和变质。
虽然这个未能成行的机会来自于平客,但也多亏有他的告诫,我首先放弃了这个念头。
二、去某国有商业银行。
这是在大二时由家人设计的行进路线,并且他们还热心地把我托付给了供职于相关监管机构的朋友。
但想想这种工作状态吧——从“下放基层”的第一天起,你就能知道接下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一种按部就班的模式。
无聊!
我受不了。
三、去“四大”的某一“大”。
这里的“四大”,已经不是四大唱片公司或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是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这方面的机会,来自于我那些曾经共事过并已经事业有成的师兄师姐。
“来吧你就,拼死命地工作三年,剩下的人生用赚到的加班费和差补治病。
”除了生存,我还要生活。
算了吧还是,虽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好了面向四大的中英文简历并被他们褒奖了一番。
四、《经济观察报》。
自由地支配时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包含思想而且根基扎实的人文环境、专业相关、令人满意的待遇。
机会来自于我的blog,以及看它的人。
我厌恶这种分条逐目的罗列,它让我想起了一些必须通过死记硬背来换取怜悯和分数的论述题。
但想必这样的方法,也确实可以让阅读者更迅速地获取阐述者的思路和要点。
毫无疑问地,我走向了最后一道人生分岔口。
班委说要交份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报告或者总结,可现在已经写过了5/6,却还没有谈及本职工作。
因为在我看来,实习期间的所作所为已经完整地写入了附带的《实习鉴定表》,简洁明了,表意准确,凑字数似的扩写完全没有必要。
有同学说“把公司章程打散了抄进去吧”,或者干脆“把每天坐车上班的过程描写一遍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何必?
到头来骗人骗己。
用剩下来的篇幅,仔细回忆一个开放的团队能给新成员带来怎样的改变。
以英文单词“open”来形容《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版的这群年轻人再合适不过。
之前和许多媒体打过交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还有其他那些以“大”自居实则臃肿得令人生厌的公司、企业、工作室,却从未见过哪家机构,敢给一个还未报到的毛头小子如此开阔的成长空间。
6月,超级女声来势汹涌。
媒体的整版报告铺天盖地,却还没有一家国内的财经媒体及时跟进。
手里抓着一叠报纸,打电话给方军:
“我想报一下‘超女’。
”顺带着把报道思路和盘托出。
“好啊好啊,快开始做吧。
”电话那头的语气里夹着兴奋。
为什么不刁难一下呢?
奇怪。
是我的思维已经被那些故作姿态的老编们同化,还是这份媒体确实与众不同?
为什么我过去兼职,“老资格”们总要给我来个下马威,让你端茶倒水乖乖听话就是不干正事?
霎那间,我有些受宠若惊。
人在天津,自然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坐上地铁,到目的地和受访对象面谈。
宿舍里闹得厉害,一切电话采访都在平客家进行。
放手让新人单干,自然需要冒点风险,当然只有在实战中摸爬滚打,新人的质素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第一通电话,言不达意;第二通电话,懂得沉着冷静;第三通电话,懂得随机应变;第四通电话,采访对象开始称赞“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第五通电话,让对方以为自己是个老江湖。
有人说,进了《经济观察报》多半会得上阅读强迫症。
一点也不夸张,这个平台拥有魔力。
没有棍棒没有皮鞭,只是只言片语,你就不得不相信,在这里,不疯狂地充实自己,会立刻掉队。
走在大中路上,看到新生入学,想起三年前那个无所事事的大一小孩儿。
XX年9月的迎水道,到处是“纳新”海报,置身花花绿绿之间,曾经找不到自己。
我在银行的实习总结
经过在建行的1个半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
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
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
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电脑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
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
转帐支票的审核内容同现金支票相同,在处理上是由会计记帐员审核记帐,会计复核员复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入帐时间的问题。
现金支票以及付款行为本行的转帐支票(如与储蓄所的内部往来,收付双方都是本行开户单位的)都是要直接入帐的。
而对于收款人、出票人不在同一家行开户的情况下,如一些委托收款等的转帐支票,经过票据交换后才能入帐,由于县级支行未在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在会计账上就反映在“存放系统内款项”科目,而与央行直接接触的省级分行才使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而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中比较了解的是后者。
还有一些科目如“内部往来”,指会计部与储蓄部的资金划拨,如代企业发工资;“存放系统内款项”,指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存放于上级行的清算备付金、调拨资金、存款准备金等。
而我们熟知的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则是与中央银行直接往来的省级分行所使用的会计科目。
一些数额比较大的款项的支取(一般是大于或等于5万元)要登记大额款项登记表,并且该笔款项的支票也要由会计主管签字后,方可支取。
“一天之际在于晨”,会计部门也是如此。
负责记帐的会计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对昨天的帐务进行核对,如打印工前准备,科目日结单,日总帐表,对昨日发生的所有业务的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检查等,一一对应。
然后才开始一天的日常业务,主要有支票,电汇等。
在中午之前,有票据交换提入,根据交换轧差单编制特种转帐借、贷方凭证等,检查是否有退票。
下午,将其他工作人员上门收款提入的支票进行审核,加盖“收妥抵用”章,交予复核员录入计算机交换系统。
在本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日终处理,打印本日发生业务的所有相关凭证,对帐;打印“流水轧差”,检查今日的帐务的借贷方是否平衡。
最后,轧帐。
这些打印的凭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装订起来,再次审查,看科目章是否盖反、有无漏盖经办人员名章等,然后装订凭证交予上级行进行稽核。
这样一天的会计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储蓄业务储蓄部门目前实行的是柜员负责制,就是每个柜员都可以办理所有的储蓄业务,即开户,存取现金,办理储蓄卡等,凭证不在想对公业务部门那样在会计之间传递,而是每个柜员单独进行帐务处理,记帐。
但是每个柜员所制的单据都要交予相关行内负责人先审核,然后再传递到上级行“事后稽核”。
信用卡业务信用卡按是否具有消费信贷(透支)功能分为信用卡与借计卡。
信用卡又按持卡人是否向发卡银行交纳准备金分为贷计卡与准贷计卡。
贷计卡是银行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无需预先交纳准备金就可在这个额度内进行消费,银行每月会打印一张该客户本月消费的清单,客户就可以选择全部付清或支付部分,如果选择后者,则未付清部分作为银行的短期贷款以复利计。
而准贷计卡则是交纳一定的准备金,然后银行再授予其一定的消费额度的一种信用卡。
借计卡是没有透支功能的,但可以进行转帐结算,存取,消费的一种卡。
如建行的储蓄龙卡。
信用卡还可以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与个人卡;按信用等级分为金卡与普通卡。
信贷业务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企业融资难,尽管央行一再出台有关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方案,但是,在各个银行内部都有严格的控制。
建行也是如此。
所以,银行目前也投入了个人贷款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并不是直接将款贷给个人,而是与商家签订一定的协议,其实是将款贷给商家,然后商家把商品卖给个人,个人再还款给银行。
银行在与商家签订协议时,审查商家的证件是否齐全。
而个人要向银行提供有关的收入证明,身份证明等。
一般都是以购买的标的物作为抵押,最常见的就是动产抵押(如汽车贷款)和不动产抵押(如住房贷款)。
信贷部门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就是进行贷款客户开发与具体发放贷款,审核贷款可能性的工作人员是各司其职的。
小结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
虽然这次实习的业务多集中于比较简单的前台会计业务,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银行会计的流程,核算程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在银行的基础业务方面,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会计分工,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会计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起到了会计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也有利于减少错误的发生,避免错帐。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
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去 三年 工作 实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