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docx
- 文档编号:868459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56KB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docx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㈠冠状动脉分支界定及显示
1.右冠状动脉(RCA)
主干分为三段:
RCA1右冠开口→第1右室支发出处
RCA2第1右室支→锐缘支发出处
RCA3锐缘支发出处→后降支发出处
分支:
①右心房支(RightAtrialBranches):
分为前支——右房前壁、右心耳、窦房结;中间支——右房侧壁;后支——右房后壁
②圆锥支(RightVieussensCircle):
右室肺动脉圆锥前方。
③右心室前支(AnteriorRightVentricularBranches):
右心胸肋面。
④锐缘支(MarginalBranches):
右室锐缘附近发出。
⑤左心室后支(LeftventricularPosteriorBranches):
左室后壁部分或全部、左心房一部分。
⑥后降支(PosteriorDescendingBranches):
左右室后壁和室间隔后下1/3处。
2.左冠状动脉(LCA)
⑴主干(LeftMainTrunk——LM)
⑵前降支(LeftAnteriorDescendingArtery——LAD):
主干分为三段:
近段(LAD1)起始→第1对角支或间隔支发出处
中段(LAD2)第1对角支→前降支心膈面转角处第2对角支
远段(LAD3)前降支心脏膈面部分
分支:
①对角支(DiagonalBranches):
左室游离壁前处侧。
②右室前支(RightVentricularAnteriorBranches):
右心室前壁。
③左圆锥支(LeftVieussenscircle):
圆锥及右室前壁。
④前间膈支(SeptalBranchesofAnteriorDesendingBranches):
室间隔前2/3。
⑶回旋支(LeftCircumflexBranches——LCX)
1左室前支(LeftVentricularAnteriorBranches):
右心室前壁上部。
2钝缘支(ObtuseMarginalRamus——OMR):
左室钝缘及左室后侧。
3左室后支(LeftVentricularPosteriorBranches):
回旋支在膈面的终末部分之一。
4左心房支(LeftBranchesofCircumflexBranches):
左心房、窦房结。
5房间隔前支:
房间隔。
㈡冠心病血管成像主要征象
1.病变密度
正常:
管壁不能显示,管壁边缘规则,粗细较均匀,无狭窄及扩张。
粥样硬化:
管壁增厚
⑴钙化性斑块:
①平扫时CT值大于130Hu,增强时CT值大于350Hu。
②形态:
点状、条状、弥漫性不规则钙化,严重钙化影响对邻近管壁及管腔的观察及评价;
⑵非钙化性斑块:
分为软斑块和纤维斑块(尚难鉴别),管壁增厚,软组织密度;
⑶混合型斑块:
即指冠脉管壁不规则增厚,同时存在管壁钙化。
2.病变形态:
⑴向心性狭窄:
以轴位显示最好。
⑵偏心性狭窄:
常见,轴位最佳,长轴需多角度评价,常提示病变处于不稳状态。
⑶闭塞性病变:
粥样硬化伴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完全闭塞,血流中断。
影像表现:
管腔中断无对比剂充盈,呈低密度。
若急性闭塞且无侧支循环,中断以远;若有侧支循环,对比剂充盈,但密度低,管腔较细小,不相匹配,故此时难以判断是闭塞还是严重狭窄(次全闭塞)。
⑷血管重构:
指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壁结构及血管内腔的变化。
1正性重构(PositiveRemodeling):
管腔增大,管壁增厚,但无狭窄;
2负性重构(NegativeRemodeling):
管腔狭窄。
⑸扩张性病变:
先天或后天因素冠脉壁结构内皮坏死,引起管壁向外扩张性改变。
定义:
血管直径大于7mm或超过邻近动脉50%——瘤样扩张;
扩张长径小于7mm——冠状动脉瘤;
扩张长径大于7mm——冠状动脉扩张,若累及冠脉全程的2/3,称为冠状动脉扩张症,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动脉炎即川崎病伴狭窄血管、先天性冠状动脉瘤)。
3.病变范围
⑴局限性狭窄:
长度小于10mm;
⑵节段性狭窄:
长度10——20mm;
⑶弥漫性狭窄:
长度大于20mm。
4.冠脉狭窄的判断:
一般只将病变归于某主干,分支有病变亦归于相应主干。
⑴程度:
至少要取两个相互垂直的断面(横断与长轴位)来综合判断。
①直径狭窄程度——临床常用;
②面积狭窄程度——IVUS,S=∏R2
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S%=[1-Ds/(D1+D2)]×100%或S%=(1-Ds/D1)×100%,判断差异20%;
直接测量法:
称尺测法,计算公式同上;
计算机自动血管分析软件(QCT):
目前只作参考工作,因受图像质量及像素大小影响,常低估狭窄程度。
⑵狭窄的意义:
管腔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程度临床意义
无狭窄0正常
轻度狭窄﹤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中度狭窄50%-75%无明显缺血,但须做冠脉DSA
重度狭窄﹥75%冠心病,心肌缺血
次全/闭塞中断梗塞
由于MSCT空间分辨率限制,管腔狭窄程度相差20%,直径狭窄相差约0.4——0.8mm。
七.图像质量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㈠质量评估,一般分三级
分级
血管显示
边界
阶梯伪影
血管中断
1级
良好
清晰
无
无
2级
模糊
轻度
3级
不清
严重
1-2级可用来评估,3级仅作参考。
㈡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1.技术因素:
扫描参数:
KV=120-135、mA=370-440mA、层厚=0.5、螺距=8.8-1.4、旋转速度=?
秒/圈、矩阵=512×512、FOV=180-220mm。
⑴扫描范围不够。
要求范围上至气管隆突水平,下达心膈面下10mm。
分析原因:
①定位像与实际增强扫描屏气幅度不一致;
②前降支近段走行高于左主干;
3患者身体移动。
尽可能作CACS扫描,可作CTA增强扫描范围参考。
⑵对比不够
1剂量不够——外溢。
总量=(扫描时间+5)×注速。
2浓度流速控制不好。
3扫描延迟时间选择不当,未抓住冠脉高峰期。
4心功能不良,冠脉严重狭窄。
2.运动伪影
1呼吸伪影:
管壁模糊,双边、错层、水幕样、部分阶段无法显示
2心脏运动伪影:
a.心率过快。
b.心律不齐:
不能保证重建图像是同一时期的表现,节段性移位、中断。
3.血管本身条件:
①直径小于2mm,定量评估狭窄程度困难;②钙化影像。
八.CTA与CAG比较
1.价格低廉;
2.安全性高,无需住院;
3.检查时间短;
4.可显示壁的病理及相近血管与组织结构;
5.多种重建方法、多视角观察;
6.一站式:
冠脉、心脏结构、心功能。
7.可重复性强;
8.清晰显示冠脉起源及解剖变异,指导介入。
九.冠脉CTA检查的局限性
1.影响因素多,图像质量受影响结果准确性;
2.空间分辨率不够高,对纤细血管病变判断力下降;
3.时间分辨率低,不能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对闭塞性病变判断困难,常低估狭窄程
度。
十.冠脉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斑块分:
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型斑块。
软斑块密度较纤维斑块低。
冠脉钙化的程度及范围与冠脉硬化存在程度及范围、冠脉狭窄发生、冠脉高危因素(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呈正相关。
根据稳定性分:
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
钙化积分不能评估狭窄程度。
有人认为点状钙化是易损斑块的特征。
1.钙化斑块
平扫:
CT值大于130Hu,面积大于或等于1mm2=钙化灶;造影剂密度300-350Hu以上。
2.非钙化斑块
软斑块:
在非钙化斑块中,局部CT值减低50Hu以上的低密度灶。
易损斑块的特点:
低密度区域,偏心分布,动脉正性重构,点状钙化。
研究表明:
软斑块42±22Hu;纤维斑块72±21Hu。
3.评价斑块的局限性:
1对脂质、纤维成分鉴别有困难;更难测量纤维帽厚度;
2易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用最薄层重建为好;
3管腔内造影剂增强程度过高——掩盖小斑块;
管腔内造影剂增强程度过低——管壁模糊,误认为非钙化斑块或高估斑块负荷和管腔狭窄;
4对平扫发现重度、弥漫性钙化者不宜造影和斑块分析;
⑤2mm以下血管评价受限;
⑥心律影响。
十一.左心室功能评价
1.数据采集:
用回顾性心电门控
2.扫描方法:
同冠脉。
对比剂流速总量、KV、MA随身高、体重进行相应增减。
若心率大于80或心律不齐,1个期前收缩或间歇/7-8心动周期,可增加(秒/圈)转速;提高时间分辨率。
3.图像重建:
⑴扫描结束后;
⑵将原始数据重叠重建:
1层厚1.5-3.0,层距1-1.5(50%重叠),以10%R-R间期重建,得出10个重建像。
2舒张末期一般在20-30%,收缩末期在70-90%R-R。
3将10个期相图像顺序循环播放就可以动态观察心脏的收缩舒张运动。
4左心室容积重建:
层厚1.5mm,间隔1.0mm,10%R-R间隔。
将10个期相得容积数据送到后处理工作站。
5心功能专用软件分析
A选用“编辑”功能校正,短轴位上调整,由外膜画线;
B长轴位上调整轮廓线至二尖瓣环水平并指向心尖;
C输入患者身高、体重信息,计算各指标;
a左心室质量:
LVM(LeftVentricularMass)
b左室射血分数:
LVEF(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
c左室舒张末期容量:
LVEDV(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
d左室收缩末期容量:
LVESV(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volume)
e每搏输出量:
LVSV(Leftventricularstrokevolume)
f心输出量:
CO(CardiacOutput)
g心指数:
CI(CardiacIndex)
局部心功能指标:
室壁厚度、运动、局部射血分数
整体心功能分析: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舒张末期容量,正常55-60%。
十二.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CTA评价(CoronaryArterialStents)
1.再狭窄率衣果支架——15-30%;药物涂层支架——3.2-11.3%(西罗莫可、紫杉醇)
原因:
冠脉内膜增厚,弹性回缩及血管重塑。
再狭窄定义:
支架内及支架边缘5mm内管腔狭窄大于50%。
若小于50%称内膜增厚。
达100%称支架内闭塞。
2.检查方法:
同常规冠脉检查。
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完全消除支架高密度影的技术与软件。
重建方法:
Mip及CPR
3.评价要求
⑴评价内容:
a支架情况b支架内管腔c余血管情况
⑵影响评价因素:
a常规冠脉CTA因素b支架质地、长度、直径、编织方式c支架周围条件(串式支架,弥漫钙化)d窗宽、窗位。
其中直径较重要,5mm以上较好评价。
⑶观察指标及方法
重点显示管腔内不同的密度值:
含对比剂的血液CT值高,内膜增后、狭窄病变CT值低。
调整窗宽、窗位观察最重要,建议:
200-300/900-1100Hu——支架腔内;400-500/1500-1800Hu——支架本身。
十三.冠脉搭桥术后CTA(Coronaryarterialbypassgraft)
1.静脉桥:
以大隐静脉做桥,从升主动脉——冠脉狭窄远段吻合,桥血管侧壁开口分别与冠脉吻合——侧侧吻合——序贯桥、蛇形桥。
10年通畅率60-70%。
2.动脉桥:
以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做桥,10年通畅率90%。
3.检查方法:
扫描范围:
自胸廓入口→心尖下缘
对比剂增加:
70-85ml
扫描时间延长。
4.评价内容
⑴桥血管:
走行、通畅程度、吻合口情况。
⑵固有动脉。
⑶侧枝循环。
十四.冠脉起源异常
十五.心肌桥(MyocardialBridging.MB)
壁冠脉(IntramuralCoronaryArtery)
心肌桥壁冠脉管径收缩期较舒张期缩窄的程度I级缩窄﹤50%;II级缩窄50-75%可致心肌缺血;III级缩窄﹥75%,产生临床症状。
CCA(选择性CA)为金标准,0.41%-1.16%,典型表现:
挤奶征。
前面的部分表格:
1.心率与心脏触发时相的选择
心率(bpm)
心脏触发时相(%)
50
79
60
75
70
71
80
67
90
63
心率每上升10bpm,时相下降4%。
2.体重与曝光条件的选择
体重(Kg)
KV
mA
﹤60
120
300
60-80
120
350
80-100
120
400
﹥100
135
450-5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状动脉 CTA 结果 分析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