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梳理毛概篇.docx
- 文档编号:8679018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1.05KB
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梳理毛概篇.docx
《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梳理毛概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梳理毛概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梳理毛概篇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2)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4)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说,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5)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胡锦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5.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依据
1)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2)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3)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4)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5.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3)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用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无)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无)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
1.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根本依据
3.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现实基础
4.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重要借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的提出❤
1.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2.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
❤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实事求是的内涵——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验证条件和目的
4)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的含义)
5)实事求是是目的和归宿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贯穿着实事求是,体现了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的根本任务与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1.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主观条件:
1)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客观条件: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2)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世界形势的新变化——1914年爆发一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从党创立到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2.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3.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4.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党的八七会议上,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提出——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完整表述——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相互关系❤
这两个基本任务,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高频、重要】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2.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
3.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由历史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
4.无产阶级的特点:
1)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2)分布集中,利于团结,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1)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
a.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2)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3)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4)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高频、重要】
1.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a.区别——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联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只有认清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4.党的历史上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上的错误观点——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性质——过渡的形式
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3.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完整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5.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战争和战略问题》❤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高频、重要】
1.必要性:
1)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2.可能性:
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根本原因)
2)较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主观原因和条件)
3.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结合
❤三大法宝的提出❤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
❤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
1.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2.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革命统一战线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几个时期
❤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一是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的基础),而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非常重要)
❤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原则和主要经验❤
1.策略方针和原则
1)独立自主原则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团结多数的原则
3)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4)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2.主要经验
1)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根本保证)
2)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3)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最根本的经验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宗旨❤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唯一宗旨,也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1.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1)共产党的成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
2)党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2.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主要经验)
1)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2)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概括,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3)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本组织原则,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
1.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3.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4.此外,还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
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对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和方式的认识过程❤
1.最初设想——一举过渡
2.新的认识——同时并举
3.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1)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概括为“一化三改”
2.“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3.“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5.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高频】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5.互助组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类似农业改造
2.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3.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赎买的含义——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2.必要性:
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4)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现实可能性: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3)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4)统购统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等因素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1.国家资本主义的含义——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带有社会主义性质,对工人和国家有利
2.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2)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1)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主义,既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重要 考点 梳理 毛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