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教案第二章.docx
- 文档编号:867554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49.53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教案第二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教案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教案第二章.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教案第二章
授课章节: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5、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关于认识的本质。
2、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多元论”。
3、关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文献阅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掌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发展过程。
掌握真理的客观性、辨证性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等原理,了解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掌握这些原理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是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是讲知和行的关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科学的实践观
所谓实践,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我们前面讲过: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首先是主体改造、变革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
其中,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的。
•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是受客观条件制约和客观规律支配的。
2)自觉能动性。
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
自主性(使物按人的方式与人发生联系)
创造性(创造出按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
3)社会历史性。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类实践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践的形式也日趋复杂多样。
但概括起来,现实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
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创造并运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没有这一前提,人类就会灭亡,社会也不复存在。
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不仅如此,生产实践也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类就会灭亡,社会就不能存在,一切其他活动都无从谈起。
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基础,正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生产关系,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引起种种社会分工。
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同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地产生和发展着对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以及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所以,生产实践也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和推动力。
社会政治实践是指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人们为了生产实践的更好发展,就必须维护和巩固那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或根本改变那些不适合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
这种建立、维护、调整、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是经常不断地进行的。
因此,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阶级关系,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当然除了阶级关系之外,还有家庭关系、民族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工作关系等等,但各种非阶级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都受到阶级关系的支配。
阶级斗争的实践具有历史性,它将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和阶级的完全消灭而不复存在。
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调整和理顺社会关系-改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总之,在任何社会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制约着人们的认识,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科学文化实践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
人们在进行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之前,为了增大成功的把握,减少失败的可能,往往要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科学实验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和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通过观察和测试,探索其内部规律性的实践活动。
它具有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本身所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科学实验能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排除偶然因素干扰,突出主要因素,保证过程的“纯粹”状态;强化研究对象,以考察极端条件和特殊条件下和客观过程;人为地加速或延续客观过程;模拟或重演客观过程等等,因而科学实验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大生产中,其作用举足轻重。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的践、科学文化实践既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
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
遍布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非基本社会实践及其种种行业分工,都是社会实践总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受制于基本社会实践但又对后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的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毛泽东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适应这种需要出现了蒸汽机。
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又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真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本质)
面对同一种认识,唯物主义认为它是人脑对认识对象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它是在人没有感觉之前人头脑中就有的。
这就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研究认识的过程中,唯物主义者比较关注认识的内容,主张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比较关注认识的形式,主张先验论。
为什么在对认识性质的看法上会形成先验论和反映论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理论,其原因主要在本体论上。
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主要指逻辑的先后),认识是一种意识,因而认识先于外部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先于认识内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先于意识,那自然物质也先于认识了。
由此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即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论路线。
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论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认为先有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有人对物质世界的感觉,再后有人对感觉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思想。
被反映者先于反映者而存在。
物先于感觉和思想,那感觉和思想就只能来源于物了,这样就必然得出认识是反映的看法。
当然,在唯心主义者来看,物先于感觉的看法本身是要论证的。
贝克莱就认为感觉先于物,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物主义是用常识和实践来证明物先于感觉的。
如在常识中生活中贝克莱总不能去吃面包的感觉吧,他得吃面包本身。
所以唯物主义同生活常识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然后有物质世界。
这里的“思想”主要指认识形式。
上面我们说过,就个人而言“认识形式”(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就人类来说认识形式(思想)则不是先在的。
唯心主义由此必然得出先验论的结论。
不过对于先验论不能全盘否定,它强调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被马克思所赞扬和继承。
总之,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相关的。
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修订版 教案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