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docx
- 文档编号:866893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68KB
03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docx
《03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第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表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服务方向;
(2)教育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即“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1)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2)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①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因此,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②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③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标准来进行。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我国的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能达到的预期标准,也就是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4.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它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社会制度不同,则其教育目的也不相同。
另外,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往往依据自身国情,把社会对教育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例如: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进入和平建设的发展时期,百废待兴,故1949年我国确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现的,在把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既有经验。
(3)人们的教育理想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
因此,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
这种理想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等。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②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③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
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社会财富,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
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这种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5.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马斯洛、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泰勒、马利坦、赫钦斯、萨特等。
(2)社会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等。
(3)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轻孰重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
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比较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
6.我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民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素质教育随之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
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
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个体本身蕴含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全面发展是人发展自身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
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
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
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应试教育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了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老版教材中的内容)
独立地看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它们的特征都难以显示出来,因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的迥然不同。
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
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都获得发展,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
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即这种教育只着眼于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
因此,在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地位被拔高到一种无以复加的境地。
此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还在于:
(1)教育对象不同。
“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自己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教育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3)教育方法不同。
“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4)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5)教育结果不同。
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
①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现在已基本进入小康社会,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是艰巨的,对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准备好劳动者和人才资源。
②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
推进素质教育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③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失学、辍学儿童还存在不少,重智育、分数、升学而轻视素质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克服这些弊端,使所有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①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
②转变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
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
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误区二:
素质教育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误区三: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误区四: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误区五: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误区六: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核
误区七:
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4)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过度的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改变这种状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其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最后,中小学本身也应该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第二节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具体而言,教育制度包括生活惯例习俗、教育教学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体制、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价值理念七个方面。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2.建立学制的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④人口发展状况;
⑤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就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制制度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是壬寅年,所以这个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该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是并未实行。
※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癸卯学制”主要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的“壬戌学制”
1922年,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被称为“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还是第一次。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学校教育结构是指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和组合方式,通常可以从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型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其中基础教育是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4.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
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原来的西欧学制属于双轨学制,美国的学制属于单轨学制,苏联的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也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以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来发展为与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
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经采用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然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
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被许多国家采纳,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
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也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和20世纪以来对高中教育的普及。
※分支型学制。
苏联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和美国的单轨学制又有区别。
也就是说,苏联型学制前段是单轨(小学、初中阶段),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教育制度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开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式。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的研究报告,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03 第三 教育 目的 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