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及计划.docx
- 文档编号:866670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6.28KB
高考备考及计划.docx
《高考备考及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及计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备考及计划
本明源清参悟高考
——2014年新课标语文高考复习策划
总论:
概述
时间:
2013.9—2014.5
任务:
(1)高考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2)与高考大纲考试内容相关的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3)与高考大纲考试内容相关的语文课本内容复习
(4)文化素养的积淀和储备
(5)应试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6)拟定全学年的复习计划
总论:
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
第Ⅰ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Ⅱ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六、写作(60分)
总论:
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之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词语(实词、虚词)、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初中(50篇)高中(14篇)
总论:
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之语言文字运用
客观题(9分,每小题3分,3小题)
成语、病句、连贯,字音、字形、词语、标点、修辞、得体
主观题(11分,5分、6分,2小题)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连贯,扩展、压缩、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总论:
文化素养的积淀和储备
(1)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简史,文学理论常识、语言学理论常识
(2)文化常识
中外历史发展简史、中外地理常识,重大历史事件、现当代社会热点焦点
(3)基本见识
认识和理解他人观点,积累人类文明史上对所讨论问题的观点及内容
得体周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总论:
应试能力
(1)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
(2)在过易过难试题面前调整心态
(3)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题(4)在应激状态下写作文
(5)从宏观整体上安排答题时间并完成完成套题
总论:
拟定全学年的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的安排
9月,课本复习
10月—4月,考纲内容复习
10月,语言文字、写作
11月,文言文阅读、写作
12月,古诗词、名句、写作
1月,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
2月,文学类文本阅读、写作
3月,实用类文本阅读、写作
4月,写作、综合训练、应试能力培养
5月,课本复习、综合复习、应试能力培养
复习考试的安排
命题计划
考试计划
应试培养的安排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考试内容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附: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文本
文本的种类
自然科学类文本、社会科学类文本、交叉科学类文本(小品文)
文本的性质
论述类性、新近发生的新知识性
文本的长度
1000字左右的篇幅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文本
李学勤:
《〈老子〉的年代》
吕乃基: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林庚:
《闲话扬子津》
陈望衡: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
人民日报:
《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林建超:
《围棋与国家》
冯友兰: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罗家伦:
《历史的先见》
《警惕汞污染》《双语对大脑的影响》《知识的责任》《声音环境》《联觉》《小学和经学》《文献综述》《生态文明》《内经》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文本阅读
阅读方法
A.正襟危坐提神高度注意地阅读B.在6分种左右的时间连读两遍
阅读时文
《参考消息》《光明日报》《南方周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新华文摘》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
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
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B项
B项:
钱穆说过:
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原文:
钱穆先生说:
“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
考察:
钱穆用语半文半白,句中的“其”指代内容为”先秦诸子学术思想”,B项误写成“《老子》和道家”,缩小了范围。
干扰:
写作本文的原因,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即为什么要这样和能不能这样。
D项是可能性,干扰最大;ABC都是必要性,B项是原因,只是与原文不一致。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D项
解析:
D项关于《论语》引用《老子》铁证的一句表述错误。
D项表述为“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一句。
原文表述为朱熹指出:
“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这里的“或人”就是《论语》中的“或曰”。
或人所称即“以德报怨,何如?
”这句话。
D项表述为孔子的话。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C项
解析:
C项推断的结果是错误的。
即“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这一句。
《黄帝书》享有崇高地位的时间,在汉初。
原文表述为“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地位”。
申不害等人学黄老,著作中引用《黄帝书》的时间是在战国。
战国人引用《黄帝书》与此书在汉初享有崇
高地位怎么会极有关系!
推断的过程推断的逻辑及结论都是错误的。
A项有干扰。
古书上的材料与地下材料有交叉重合的地方,表述不严密。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试题总结
文本:
文本是社会科学的内容。
全文共5个自然段,全文结构可以分为:
①②|③④⑤。
其中①②部分论述了写作本文的原因,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③④⑤部分论述了观点,即《老子》成书应在《论语》之前,即在春秋时期。
其中的④段论述了《老子》应在不会晚于战国早期的《黄帝书》,⑤段论述了《老子》就在春秋时期的《论语》之前。
文本半白半白,引用较多,且多用古语。
重点:
A.理解文中重要的词句B.推断和想象中的逻辑推理C.小错误的干扰
分述:
(一)现代文阅读之复习建议
A.文本复习要全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都要练到。
B.以近三五年来的高考试题为主要训练材料,少用或不用其他试题。
C.有些试题文本很好时,可以专读文本,在结构思路要点中心等方面多练练。
D.建议,每天在大脑最清楚的时候用15分钟(6+2×3+3)的时间做一套试题,天天坚持做两套,做过三个月,就手顺了。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考试内容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考试文本
篇幅:
600-700字
种类:
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其他散文、诸子杂家中的其他论著
篇数:
有一篇的,有二篇合成的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考试题型
(1)实词
单音节实词、通假字、双音节实词(古双、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2)虚词
十八个虚词,意义、词性、作用
(3)人物
人物标准(直接和间接)条件标准
(4)分析
情节要素、概括表述
(5)翻译
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活用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
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
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
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
铭刻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A项
解析:
A项中的“登”,确有“升职”一意,但在文中讲不通。
景泰二年文升才考科举,尚
未有官职。
“登”描述的他考科举的举动,此处有“成”之意,可译意为考中。
C项中的“振”通“赈”,救济之意。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D.③④⑤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B项
分析:
筛选标准有二,一是马文升劝谏皇上;二是劝谏的内容是要皇上修身爱民。
其中的②句讲的是马文升忠心尽职,不是劝谏皇上,③④两句都是②句的证据,且③句说的太子,不是皇上,④说的是振恤。
只有①⑤⑥既是劝谏皇上,又是修身爱民的内容。
④句干扰最大,其内容确实是“爱民”,但不是劝谏,表现的是马文升的忠心尽职。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答案:
D项。
解析:
此题考察了情节中的一个细小因素,大盗去没去钧州的问题,在全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卒后逾年,大盗到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这句话说明,大盗已经到了钧州,后因马文升的家在钧州,所以大盗才离开了。
D项表述成了“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试题将这个细小的情节错误放在了最后一项最后的地方,有考察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长度的用意。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举例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试题分析
(1)句中的重要词语
耆硕:
年高德劭。
推心:
推用推移,也可译为诚心。
望:
期盼,后省略了“与他同等”。
答案:
在朝廷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谁改期盼与他同等。
(2)句中重要词语
非事:
没有重要的事情。
辄:
总是,常常颦蹙:
紧缩、皱着
答案:
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分述:
(二)文言文阅读之复习建议
A.利用课本积累语言基础
必修1-必修5的古诗文常见的实词、18个虚词及句式用法高三初,高考前
B.利用高考试题训练能力
近三年来的50套文言试题重练人物信息筛选、分析评析及翻译
C.鼓励学生去读史传原著如二十四史等。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考试内容
(1)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形象: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语言:
词语含义、含意效果、风格
技巧:
抒情、动静、结构、修辞等
(2)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复习建议
学生:
日积月累
一天一首地阅读一节一首地讲读(诗、题、命)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督查表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复习建议
归类
形象、语言、
技巧(好处、作用、结构、线索、开头或结尾等)思想、原因、探究等
重复
专项集中训练。
先学会一种,然后反复练,使之掌握纯熟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试题举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蘋洲烟雨:
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试题分析
8题:
解析
原句:
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意思:
酒徒,说己以示狂傲,说人以达贬斥句中将酒徒和自己对比,应为说别人。
情感:
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不满,对朝廷用人不公的不平。
答案
那些整天饮酒的酒鬼们一个一个地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却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提示
虽然只有一题,却有两问,分两段来回答,一问一段。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试题分析
9题
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提示:
“用意”需要答出观点,“分析”需要解释说明观点。
所以,答案由两部分构成,先答观点,再解析说明。
观点中“不屑及愤慨不平”是重点。
分析中的“统治者”可以替换成皇帝、朝廷等词语。
分析中主要还是将最后两句话翻译了一下。
分述:
(三)古诗词阅读之总结
A.读懂诗意是做好试题的前提,而要读懂诗意,必须读懂重要的词汇,并具备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B.此词重点的词汇及常识
当年豪举、酒徒、渔父、镜湖、闲人、陆游
C.思维转化及提炼升华
无奈、愤慨不平、不屑、不满
分述:
(四)名篇名句默写之复习建议
A.学习时范围要宽广
课内:
考纲要求背诵,课后要求背诵课内其他名句课外:
流传于社会的
B.三个阶段要扎实
第一次初学时,要记死背死;高三复习时,要全面复习并补全所有缺失考前停课时,回归课本再加强
C.一个重点:
重在写对
分述:
(四)名篇名句默写之试题举例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足蒸暑土气,。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分述:
(四)名篇名句默写之试题解析
答案
(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分析:
可能会写错的字,“灼”、“廊”、“缦”、“缪”、“郁”、“苍”。
两篇高中,一篇初中。
分述:
(五)选考阅读之复习建议
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分值
(1)5选25选25
(2)人物语言原因6
(3)手法主题论据含意6
(4)探究探究8
分述:
(五)选考阅读之复习建议
学生思维分类:
A.理性的抽象思维:
实用文本B.感情的形象思维:
文学文本
C.混合的综合思维:
试题
在全面的考试中测证
长于读哪类文本
长于做哪类试题
文学类,人物、手法、主题等
实用类,含意、因果、观点论括等
分述:
(五)选考阅读之训练建议
重读文本
文本较长,1200字左右,建议用10分钟的时间连读两篇,读出结构层次、行文思路、内容要点、中心主旨;读出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限时训练
客观题,2分钟;常规主观题,4分钟;探究题5分钟,共用15分钟完成。
归类反复
题型归类,如人物形象分析、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结构线索、问因果、概括和具体、探究。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考纲
1.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2.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体会词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4.欣赏形象,赏析内涵,领悟艺术魅力。
5.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6.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复习训练
文本: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题型:
客观多选(5选3)表现手法、开头和结尾,人物形象分析,探究开放
牢抓:
人物形象分析,主题、结构(开头和结尾、线索)思路的理解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复习训练
人物
概括:
根据主题和内容,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一般分为三条或四条。
按照重要次重的顺序排列。
特点即是观点,一般为四字结构,写在最前面。
简析:
在每条后面举出文本中的例子,要简明扼要。
主题分析要升华,要提炼,价值判断、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解读
全文共1400字,塑造了一个以表演影子养家谋生的江湖艺人,表达了对下层艺人苦难的同情。
以第34段为界,分为两部分,34段前(包括34段),写饭店的表演生活;35以后至结束,写家庭的苦难生活。
本文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举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里诺说影子是独有生命的实际存在,是让观众相信他对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艺的高超
B.马里诺离开饭店前,请客人上前搜身,以证明他没有带走任何物品,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C.马里诺谢幕时,有人发出“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了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夫人描写,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分析
解析:
错误的两项,B项中的马里诺请客人搜身,是以进为退,掩着眼目,为自己将食物安全带出做遮掩,是他谋生的悲惨的表现。
D项马里诺遭到警察的威胁和警告,是情节发展的需要,需要让马里诺从表演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有错有对的项,C项中的“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也可能是客人看穿了幻术,也可能没有看穿,只是不想再看幻术了。
答案:
选E项给3分,选A项给2分,选C项给1分,选BD项,不给分。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举例
(2)
“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分析
分析:
“影子”在文本中出现的地方,一是标题,二是文章第一部分表演影子的饭店生活。
标题叫“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一反常理,会给读者带来疑惑和无穷的猜想,自然会形成一种神秘感一种悬念和吸引力,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主人公的饭店表演生活,表演的节目就是影子,这是一种江湖艺人谋生糊口的职业,是小说情节的前期铺垫的部分,与后文的谜底的揭晓形成神秘与平凡的强烈对比,同时影子表演也是主人
公形象(谋生表演的江湖艺人)重要塑造手段。
答案:
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
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提示:
答案大体上从读者阅读、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作用三个方面构思。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举例
(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分析
分析:
试题有两问,一是形象有哪些特点,二是简要分析这些特点。
答案就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形象特点,一般会有三点或四点。
大体上由四字词语构成,相当于观点。
二是特点分析,依附在每个特点后面,简要列举文本中的事例说明一下特点。
归纳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时,尽量从文本整体全局出发,依主题、情节、性格等次序归纳,把最主要的放在前面,次重要的放在后面。
答案:
①演艺精湛:
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
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负重:
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只能独自忍受精神孤独和痛苦。
提示:
试题答案分别从“演艺”、“地位”及“性格”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主人公马里诺
的形象特点。
每一个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形象特点,二个具体的解释分析,
解析分析都是举了作品中具体的事例。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举例
(4)
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
作者这样
安排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分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试题分析
分析:
作者这样安排是指,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现实生活的这种结构安排。
用意,相当于目的、意图或作用。
结合全文就是从主题、人物、情节、读者、作者情感等方面谈其作用。
谈谈你的看法。
其实也不是你的看法,而是你对作品结构安排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一点是作品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不存在争议点,其结论是客观的统一的共性的。
答案:
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备考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