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docx
- 文档编号:866642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7.23KB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docx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写的趣事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能够记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3、能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促成自己的成长意识,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4、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感受的能力。
5、修改文章能删繁就简,使文章自然流畅。
6、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
7、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重点难点知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生动传神的语言。
2、月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和“印章”的含义。
(2)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3、三颗枸杞豆
(1)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2)探究三叔的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4、我们家的男子汉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5、柳叶儿
(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明天。
一、字音字形:
(一) 字音:
确凿(zuò)畦(qí)椹(shèn)蛉(líng)
蝥(máo)珊瑚(shānhú)攒(cuán)
敛(liǎn)髓(suǐ)罕(hǎn)觅(mì)
秕(bǐ)系(jì)绳筛(shāi)朔(shuò)
渊(yuān)蜕(tuì)鼎(dǐng)窦(dòu)
厥(jué)柚(yòu)倜傥(tìtǎng)叵(pǒ)
拗(ǎo)盔(kuī)箔(bó)
(二)形近的字:
躁( )___博( )___瞪( )___
燥( )___搏( )___澄( )___
澡( )___膊( )___蹬( )___
臊( )___缚( )___橙( )___
二、词语解释:
1、课文注释中必掌握的词语
确凿 菜畦 长吟 轻捷 攒 机关 敛 罗汉 鉴赏 人迹罕至 书塾 无从 方正 宿儒 对课 同窗 戒尺 人声鼎沸 绣像 影写 绅士
2、补充释词
纳凉:
乘凉。
纳,享受。
毕竟:
到底。
牌位:
指神主、灵位或其他题着名字作祭祀对象的木牌。
片段:
整体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生活、经历等)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结构分析: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
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
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
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
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
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
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可分五层。
一层(9段):
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
写入学的情形。
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
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
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
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阅读第二自然段,概括一下这段写了什么?
再看看用什么方法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
点拨:
这段写了热天百草园草木葱茏,色彩斑斓,昆虫鸣唱,生机盎然的景象,表明这里能给孩子们无限趣味。
作者用了以下方法:
A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强调园中最不起眼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那么显眼的地方自不必说了,这样写突出了整个园子的乐趣,给人总的强烈的印象。
B每种景物的特点都用准确的语言形容描绘出来。
对好看的景物描绘颜色:
如“碧绿”显得菜长得旺盛。
“紫红”写桑椹成熟,令人眼馋;描写形状:
“如“肥胖”是黄蜂的特征。
“缠络着”是两种藤树的生态;描写动态:
如“伏”、“窜”等。
对好听的就描写声音:
如“低唱”、“弹琴”写出油蛉和蟋蟀和谐的叫声。
对好玩的就写它最有意思的地方:
如斑蝥从后窍喷雾,象人形的何首乌根吃了可以成仙。
对好吃的就写味道:
如覆盆子“又酸又甜”。
准确描绘景物特征使人印象真切,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充满乐趣。
C无论是写颜色、形状,还是写动作、声音,都选择有对比作用的景物写。
如“碧绿”和“紫红”,“伏”和“窜”,“肥胖”和“轻捷”,“长吟”和“低唱”,“高大的”树上和“断砖”底下等等。
这样对比不但给人印象鲜明、强烈,而且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各式各样,丰富多采,远远超过实写的十四种,的确乐趣“无限”。
D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使人对小昆虫产生亲切感。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不但颜色美丽,而且很珍贵。
总之,鲁迅用了多种手法写百草园的景物,寄情于草木虫鸟,是为了表达对那段生活的喜爱。
②阅读第7段,说说鲁迅对冬天百草园的感情。
点拨:
“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可”字有转折的意思,强调雪天是有趣味的。
这趣味从捕鸟可以看出。
鲁迅用了9个动词把捕鸟时准确的动作、紧张的心情全写出来了,连回忆时的愉快心情,也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出来。
③第4-6段和第8段写长妈妈讲故事和闰土父亲教捕鸟,这些和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关系?
点拨:
这两段是插叙,是对热天“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做解释,对冬天捕鸟做补充说明。
长妈妈的故事优美动听,闰土父亲教捕鸟经验丰富、耐心诚恳,这些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妈妈和闰土父亲是鲁迅童年崇敬、佩服的、对鲁迅有很深影响的两位劳动人民形象。
插叙这两段虽不是实写百草园的景物,但揭示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另一原因。
④联系“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这句回忆时的话,是对百草园的客观评价。
因为,百草园尽管在孩子们的眼里是美的,但毕竟不是风景胜地,而是以野草多而有名的。
句中又强调它是“我的乐园”,暗示我们,它的乐趣不在于景物。
读完第一部分更可以看出百草园成为乐园的原因是:
那里有自由愉快、生动活泼的生活;在那里能学做人,长本领。
⑤第9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点拨:
第9段是过渡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迁移、生活变化,没有过渡前后两部分就连贯不起来。
本段不但是结构上的过渡,也是思想感情的过渡。
全段五句话。
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
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是让人惧怕和压恶的。
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
这种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绝然不同的态度,正是我们理解全文的钥匙。
⑥作者为什么不喜欢三味书屋?
点拨:
先要看看鲁迅回忆三味书屋生活,主要写了几件事?
再看看每件事想说明什么?
a“怪哉”虫的事,说明在三味书屋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压抑学生的求知欲。
b去后园的事,说明在三味书屋“只要读书”,不准玩,没有正当的娱乐,枯燥无聊。
c师生读书的场面,除喧闹可笑之外,还说明三点:
a学生读的都是《论语》、《尚书》、《易经》等宣传儒家思想的书。
b读时不懂书上的意思,不知该在哪里停顿,有的句子还心不在焉地念错了。
c读几句应付一下先生也就算了。
以上说明在三味书屋是只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腐朽、落后的,严重地压抑、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还要明白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不是由于自己不爱学习。
鲁迅当年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他热爱老师,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第11段)。
他爱读书,读的书多,成绩也好,得到老师喜爱(第16段)。
第22段“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不是说没有读书,是说鲁迅并没有成为那些书的俘虏。
而一本本绣像实质是对旧教育反抗,是对自由活泼的生活的追求。
2、难点分析:
鲁迅当年已46岁,为什么要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生活?
点拨:
1926年,鲁迅由于坚持在文化领域同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及其帮凶进行斗争,受到北洋军阀的通缉和迫害。
为了避开这些,并出于对南方革命斗争的向往,他从北京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不久就发现厦门一样弥漫着封建主义的毒气。
厦大校长还在提倡复古尊孔,学校一片腐败现象,很使他失望。
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五篇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的总题目陆续发表。
“重提”清末社会的往事,流露的却是由现实斗争激发出的反封建主义的豪情。
3.主题:
本文通过对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不同生活的回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的腐败,含蓄地表现了他反对封建主义的决心。
4、写作特点:
①依照空间顺序记叙
②生动具体的描写。
③运用比照手法突出中心。
5.体验拓展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
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
友情提示:
6.课后练习答案:
一、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且有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二、1、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也能体现孩子幼稚而富有幻想力的真实心理
2、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
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3、
(1)先生要求严厉,玩得不自由;严肃、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
(2)生活单调:
读书、习字、对课;读书苦:
难读,难懂。
三、1、没有。
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充满幻想的孩子。
2、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
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和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那里的人,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
相反,对那段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欢乐回忆。
四、略
七 月迹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贾平凹(wā)袅袅(niǎoniǎo)面面相觑(qǜ)倏(shū)忽
嫉妒(jí)掬(jǖ)相依相偎(wēi)淙(cóng)
(二)形近的字:
觑 袅 倏
舰 凫 悠
二、词语解释:
贾平凹:
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
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款款:
缓慢。
袅袅: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面面相觑:
互相看。
觑:
看,瞧。
倏忽:
忽然。
羡慕:
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嫉妒: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粗糙:
毛糙,不精致。
掬:
用两手捧。
相依相偎:
互相紧紧地挨着靠着。
亏:
①受损失;②欠缺;短小。
文中取②义。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尽(院子的白光):
满,全。
嫦娥:
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又称娥。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天狗》,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2、写作背景:
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月迹》是贾平凹1982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中的一篇,也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
写的是童年的一个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往事。
“月迹”本来的意思应该是月亮的印迹,而月亮在文中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月迹”作题目,实质上是暗示美好事物所在的地方,非常含蓄,具有象征的意义。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二)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段)中秋盼月。
第二部分(2-32段)具体写孩子们品味、欣赏、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美好事物追求。
第一层(2-18段)写屋内品月和院内赏月。
第二层(19-24段)写酒杯捞月。
第三层(25-32段)写河沿追月。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便带着美好想像相依睡去。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
时间:
中秋的夜里;地点:
“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
奶奶、我和弟妹;事情:
盼月——寻月——议月。
文章的线索:
月迹。
文章的重点:
寻月亮。
②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
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吗?
明确: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③明确寻月过程:
(寻月所见和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
(明确:
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有桂树,有嫦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明确:
院中望月——争执)
善解人意的奶奶给每人一杯甜酒,指出每人酒杯中都有一个月亮,喝下去,月亮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明确:
杯中饮月——人人拥有)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明确:
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④在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什么?
表现了什么?
明确:
(好奇、争强好胜、纯洁美好、弟兄姐妹一家亲)
⑤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
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
2、重点句子分析:
①“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②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
明确:
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
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③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明确:
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影由外到内,印在穿衣镜上的过程。
“款款地”让人觉得是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
“悄没声地溜”很有情趣地写出了月亮出现时的情状,“长了腿”“爬”“爬得高了”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里,作者哪里是在写月亮,分明是在写一位久盼而至的很有情趣的妙龄女子。
④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明确:
作者用“玉玉的”“银银的”来形容院子里的月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光的晶莹剔透的特点。
用“粗粗的”“疏疏的”来形容桂树的个头和在如水月光照耀下的桂树的枝和叶,给人一种朦胧感,突出桂树的影影绰绰,幽静柔美。
用叠词写景物,读来琅琅上口,又给人以美感,同时也体现了儿童的语言特点。
3.主题:
《月迹》是一篇充满了童心与童趣的文章,主要讲了几个孩童中秋夜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4、写作特点:
(1)以一线贯穿全文,结构紧凑。
文章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杯中月,描写了月的不同情态,但并不散乱,因为对月亮的描写都是以“寻月”这一行动贯穿起来的,结构显得紧凑。
(2)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
A.儿化音的使用,使文章语言有了口语化、方言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
B.叠词的大量运用,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使所描写的景物栩栩如生,特别具有美感。
如“玉玉的”“银银的”“款款地”“袅袅的”。
5.体验拓展
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友情提示:
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6.课后练习答案:
一、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
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1、读时声音稍轻延长,要充满深情向往而带有疑惑的语气读。
2、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著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
3、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三、“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的繁多。
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
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四、略
八 三颗枸杞豆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蹑(niè) 蚱蜢(zhàměng)鞘(qiào)
桦(huà) 半晌(shǎng) 绺(liǔ)
蕊(ruǐ) 擎(qíng) 苞(bāo)
蒿(hāo) 癌(ái) 腻(nì)
摞(luò) 喃(nán) 殷(yān)红
捎(shāo)口信 口头禅(chán) 颓(tuí)唐
(二)形近的字:
(三)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烦躁:
烦闷急躁。
训斥:
训诫和斥责。
魅力: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凝神:
聚精会神。
理会:
理睬。
心计:
计谋;心里的打算。
红晕:
中心红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乏味:
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凄然:
〈书〉形容悲伤。
摞:
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
灰心丧气:
(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变异:
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性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渺茫:
①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痛楚:
悲痛;苦楚。
喃喃:
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颓唐:
精神萎靡不振。
殷红:
带黑的红色。
遗憾:
①遗恨。
②不称心;大感惋惜。
探望:
看望(多指远道)。
凄楚:
凄惨痛苦。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
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
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
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其中数首诗选入《解放军文艺30年诗歌选》《陕西新诗选》等数种选集。
1980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篇(部),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
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
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热爱命运》。
2、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获1983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我是一个植物学家”,主要内容写的是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
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大家对枸杞熟悉吗?
它的果实虽然平凡而又普通,却曾经让一个淘气的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二)结构分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交代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写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和教育。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
点明现在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羡慕”,“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然后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
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
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小时候的回忆。
“植物学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写门前小山谷里的树林是我的乐园。
这一层写了在小山谷的各种趣事:
“各种各样的树木”,各种小动物,详细描写了金巴牛的外形、捉金巴牛、玩金巴牛的经过,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第二层(从“后来”到“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写初遇三叔。
这一层写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先写上学后的淘气。
“不乐意”是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乐园。
“窄小”“黑乎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初一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学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