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docx
- 文档编号:866117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40KB
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docx
《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
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
改革开发以来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中国农产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农产品已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农产品及市场情况、竞争力实证分析、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之处和对策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行研究。
关键字:
市场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农产品
Abstrac
Rapiddevelopmentsincethereformofagriculturaltradegrowth,intensecompetitionintheworld'smajoragriculturalmarkets,whileChina'sagriculturalmarkethasbecomeoneoftheworld'smostopenmarkets,China'sagriculturalproductshavebeenfacedwithnew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Basedonthis,theChineseagriculturalandmarketconditions,thecompetitivenessoftheempiricalanalysis,thethreeaspectsofthelackofcompetitivenessofagriculturalproductsandcountermeasuresofChineseagriculturalmarketcompetitivenessstudy.
一、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1.1、中国主要经营农产品综述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主要涉及各种粮食作物、油料(大豆,花生,菜籽)、各种青菜,水果、海鲜产品等等。
我国的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袁隆平院士研究的超级水稻为我国的粮食增收提供了保障。
蔬菜、油料等产量等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这些引起我们研究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水平。
本文中选用烟草、小麦、大豆、花生、奶和茶叶等9种能代表主要农产品进行分析研究。
1.2、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1.2.1、国内市场情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快速发展,丰富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越来越紧迫,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形式呈现多样性,目前,市场的规范和非规范都存在,对农产品的标识和分等级管理比较低,针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对农资市场安全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形式为
(1)不同的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不一样,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不同的历史和农业生产习惯特点等原因,产品的初步加工处理方式,如今,我国交易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还主要以散装形式存在,利用混合装的优势,不管大小,是否有杂质,大小包装等。
故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很难体现出来,即使每一个的同级别档次的产品,其质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水平依旧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并规划统一采购的食品[1],燃料等产品。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等级规格标准,农业部制定并公布一个西红柿,蒜薹,西兰花,白菜,蔬菜等六中菜的等级规格。
在交易市场上,包装不能被识别的内部产品质量,小商小贩只能凭运气购买,散装货广泛,容易导致破损和下降的商品。
另外,由于大批量的散包装或无包装,很难识别产品,产地,生产日期,产品档次和产品的其他信息。
产品故障造成的信息错误,导致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2)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规模化程度低。
中国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大量的非规范市场和其他形式的非有形市场的规范化,包括农村集市,马厩,沿街叫卖等形式。
由于许多地方、交易以及监管程度低,而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提高了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难度。
1.2.2、国外市场情况(以出口为例)
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占世界的25%,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仅占世界的4%。
我国每一位员工的农产品出口价值只有34.5美元,在世界上最低。
美国农业劳动力是中国的百分之一,而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过去的五年里,相对中国来说,是我国目前出口额的4-5倍。
因此以下就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首先,出口规模。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越了美国,以此,中国成为了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比例在下滑。
其次,出口产品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就是,主要以传统的产品为主,创新型的产品比例比较小。
此外,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还具有这样的特点,也有商品的低质量和低的外汇。
目前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的使用情况,一般可分为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3]。
从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出口来看,特别是农产品出口情况,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中国出口农产品的76%的份额,并呈现出快速增长。
根据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得出,生产产品要存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差距会导致成本方面的差异,并且这样的优势会使成本降低,比较优势新古典理论同时又指出,差异会导致要素禀赋的产品产生成本和价格的差异。
因此,我国应该出口密集产品,进口密集稀缺产品,充分发挥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获取更多的利润。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依据这一理论下,要继续鼓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海外销售额[4]。
最后,考虑到出口产品的结构。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存在有加工程度偏低和低附加值的特点,初级农产品的出口比重达到80%,剩下的20%是深加工产品。
荷兰作为全世界农产品的出口大国,他占有25%初级农产品的出口比重,深加工出口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5%。
因此,中国应加快速度,大大挖掘一些差异型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快中国农产品的发展,从而快速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5]。
二、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证分析
2.1、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1.1、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概念
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农业品生产经营家,农业生产者和贸易商生产的产品价值远超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从而在竞争中占据和保持市场一定的份额,并有能力来获的利润。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含义:
(1)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指国际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国际和国内市场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农产品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是指农产品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竞争[6],另一方面还包括某区域或某些生产者的农产品在国内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竞争以及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农产品市场竞争。
对于区域农产品而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主要经营在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比国际竞争显得格外的重要。
(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生产的农产品远超同类产品的或者替代品的价值,一般买方价值的体现可以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划分为农产品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联的方面[7]。
(3)农产品和其它相关市场经济的竞争,在不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中,相同的产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竞争力。
(4)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相对来说的。
一个机构无法实现产品的有效竞争,竞争力则是由不同的农业生产力相互对比得出的结论。
(5)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指产品在市场上赢得市场份额和盈利的能力。
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农产品主要贸易竞争的有力证据,而不牵涉该行业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做出的竞争。
产品的利润为农产品提供了有力的竞争[8],不包括非营利性农业产品互换。
2.1.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数
影响农产品竞争的因素有两种:
内部和外部。
内部因素一般表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价格和健康,外部因素主要是消费的方便和快捷性、国际物流的影响。
(1)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是指对于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进行主观评价,个别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2)消费的方便和快捷性:
便利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现代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8],城镇流动人口逐渐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采购和农产品消费的便利和快捷性成为一个长期发展趋势。
快捷性增加了消费者的舒适度,降低了消费者的劳动力,一般主要跟产品的加工程度和销售额有关。
(3)安全和健康:
农产品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针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来管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直接跟产品的安全和健康挂钩;(4)国际物流市场:
当农产品销售到海外时,通常都需要的技术和物流支持,一般来说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是确保我国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据较大的竞争优势,毋庸置疑,企业产品物流水平对竞争相当重要。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销售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明显增强。
2.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针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利用一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响应可以看出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从而明确发展方向。
国内众多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反应选择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从中也说明了竞争力指标的多样性。
文中指出,有竞争力的行业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判断其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进出实力。
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产品净出口所占总出口量比例的增加也是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一个表现。
因此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数法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组成本文实证分析的指标体系[10],迅速、准确的反映我国农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2.1、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常用的指标,它的定义是指某类产品(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品)的出口总额与同类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百分比[11]。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公式为:
Xi=(Yi/Yw)*100%。
Xi、Yi和Yw分别表示为第i类产品(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第i类产品(一国或地区)的出口额;第i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一国或地区某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世界比较普遍的认为是:
Xi>20%,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
10% 5% Xi<5%,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弱。 2.2.2、净出口指数法 净出口指数法是这样计算的,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值[12],这个差值与该类商品贸易总额的比率。 最终的取值在负一和正一之间。 若大于0.5,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比较强;若取值在零和零点五之间,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强大;假如是在负零点五和零之间,说明该类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优势,并且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假如是小于零点五,说明该类产品的没有竞争优势,而且竞争劣势相当明显。 2.2.3、显示比较优势法 显示比较优势法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大量较为普遍的采用,这个方法来源于巴拉萨在1965年测算时采用的方法,测算的是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 这个方法是这样定义的: 指某种商品(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例值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 显示比较优势法的数据分析师: 假如大于1时,说明该类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显示优势;如果小于1,则说明该国在该种种商品生产上没有显示比较优势[13]。 2.3、关于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2.3.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主要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额度来分析,国际占有率低,竞争力弱,因此就需要逐渐加强。 相比前一个记录年度,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增加比较大,从11775256千美元到20826935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比较大,但国际影响力还是比较弱。 综合来看,花生和茶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小麦、大豆、奶、食糖四种农产品的国际占有率比较低,不足百分之一,市场竞争力很弱。 谷物产品要强于非谷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4]。 表1入世前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和世界市场占有率 品种 进口 出口 进口金额 /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率% 出口金额 /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率% 烟草 610392 2.84 336321 1.55 小麦 258966 1.60 222 0.72 大米 79477 0.91 651894 8.54 大豆 1427441 15.85 61690 0.81 奶 332273 2.63 4152 0.41 花生 274 0.09 121642 36.62 茶叶 15387 0.54 199608 13.56 食糖 134072 1.25 83766 0.84 肉类 807368 1.97 1052464 2.58 农产品 12861734 2.91 11775256 2.82 世界粮农组织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2入世后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品种 进口 出口 进口金额 /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率% 出口金额 /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率% 小麦 1875285 8.77 112117 0.58 大米 472422 5.11 238089 2.67 大豆 7695178 39.28 150034 0.96 奶 764390 4.24 117533 0.65 花生 5664 0.50 299140 31.75 茶叶 58339 1.91 464925 14.21 食糖 441659 3.75 42127 0.37 肉类 2184123 4.2 1072085 2.05 烟草 1473549 5.36 1170526 4.91 农产品 41688445 6.57 20826935 3.45 2.3.2、显示比较优势法、净出口指数法分析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净出口指数总体处在-5和0之间,在竞争中处在劣势,竞争力弱。 我国本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是从图表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并不占有优势。 农产品细分来看,从表中我们得知只有茶叶和花生的净出口指数一直保持在0.5以上并且将近达到1,说明茶叶和花生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向来重视茶文化。 其次是要注意大米的产量,在入世之前市场大米的竞争力有相对优势,然而在入世后逐渐下滑处于劣势地位[15]。 小麦和大豆的市场竞争力也是处于弱势状态的,净出口指数两次都是在-0.5至-1之间。 综合上述情况从净出口指数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主要农产品整体的市场竞争力都处于比较劣势状态。 花生、大米、茶叶的净出口指数都将近为1,而且它们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也是远远大于1的,说明它们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具有优势的。 但是,考虑的其他的农产品(非谷物农产品)的净出口指数都小于0,而这些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是小于1,大部分接近于0,说明了这些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一直都处于劣势[16],从表三中可以看出。 表3中国主要农产品净出口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净出口指数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入世前 入世后 入市前 入世后 小麦 -0.998 -0.887 0.001 0.090 大米 0.792 -0.330 2.358 0.414 大豆 -0.917 -0.962 0.230 0.150 茶叶 0.856 0.777 2.177 2.206 花生 0.995 0.962 10.445 4.929 烟草 -0.289 -0.115 0.441 0.762 食糖 -0.231 -0.826 0.241 0.578 肉 -0.132 -0.342 0.731 0.318 农产品 -0.089 -0.334 0.737 0.535 世界粮农组织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三、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不足及其建议 3.1、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足之处 3.1.1、生产方面 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在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方面,用单位工作量衡量的劳动生产率虽然一直在提高,但如果据此认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生产率也在提高,就难免有些草率。 首先,一定要考虑其他产品生产投入可以替代人工劳动的因素。 例如,用农药代替田间管理,用机械代替人工劳动,减少的只是有形劳动,而蕴含在农药、机械以及其他资本中的无形劳动却被忽略了。 其次,需要综合考虑需要的人工数量和人工成本两种因素。 人工劳动是生产成本的一种,只有比较劳动成本和产量的关系,才能衡量出真实劳动生产率。 从中不难看出,单位人工成本所实现的产值基本没有变化,而产量却在下降。 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小农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下降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而三大粮食生产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不前乃至下降的状态,这是严重影响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新品种少,增加值低,产品缺乏差异化等这些不利因素的竞争。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活动中,落后的基础设施配套、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值小、落后管理技术在生产中和收获后都存在等问题是,是中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所一直面临着实际问题。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竞争优势缺乏差异化,以价格竞争为主的竞争模式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国茶叶的出口,一方面解决了我国数千万茶农和茶叶采摘,加工的相关人员就业问题,年出口产量逼近30万吨,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创造高达7亿多美元的外汇收入。 但是,中国的茶叶出口基本上是散装或者是没有包装的原料茶,自主品牌很少,平均出口价每斤1.17美元,仅为印度茶叶出口价格的八成,斯里兰卡的六成,英国茶的两成,德国出口价格的三成。 可组织性比较差,大规模农业生产难以形成,1.12亿元是我国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平均销售收入,销售额利润率在5%左右,尽管这已经是10年来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最好经营效益,但和国外竞争对手相比,销售规模和利润率仍然比较低。 特别是销售额利润率偏低,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都很难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但由于农民自身具有很低的组织化程度,一直制约这种模式得以推广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合作模式解体往往是由市场波动造成的。 由于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在农资采购、农产品物流、加工等方面一直面临着很高的门槛。 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不仅使农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在资金筹措方面也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3.1.2、市场方面 国内市场上,第一食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这样将导致对于经营和生产活动调节功能的滞后作用。 作为一种商品的粮食,并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具有对市场信号反应滞后、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这样造成了被动接受市场调节。 农业的市场信息需要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才能传递成功,这个循环使得最初的价格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价格不一致,送到农民的现货市场价格等等信号是以前的市场信息的结果。 第二是粮食市场主体化水平低,妨碍粮食的改革和发展。 粮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粮食市场各主体的形成及其之间的竞争,粮食市场机制在单一市场主体不回发挥作用,不会有竞争。 缺乏竞争,市场调节机制就无法发挥。 在流通的中国粮食的过程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占主体地位,个体私营粮商和农民,国有粮食企业完全按照政府的目标操作,开发,收购的品种,数量,价格等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自主性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主体;农业,粮食行业产业化经营的拳头企业规模较小,无法与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不影响市场价格,政府的收购行为虽然为保护农民利益,但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此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市场化低的特点,自主性较弱。 第三呢,流通设施快递行业需要大力改进。 农村市场的硬件基础设施,例如存储设施,网络信息通讯,道路等比较落后。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由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公司依靠收费而盈利为目的,有些还具有上市,因此,就需要提高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提高了主产粮食的价格;和极度缺乏食品储藏设施,不能推迟上市时间,只在产品供应和需求旺季,这就导致了农民收入下降。 国际市场方面: 在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制度和环境因素中,不仅包括贸易保护与壁垒,而且还普遍存在国内支持。 大部分人认为,在中国进行市场开放的同时,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理所应当开放他们的市场,不应该也不能设置各种各样的壁垒。 同时,国内支持的力度和效率对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有重大影响,而且很多措施受制于国家宏观环境、财政支付能力以及各项改革目标。 虽然这样,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由化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开放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发展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3.1.3、监管方面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但从基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家农业政策对于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领域重视不够,发展思路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的现象,突出体现为现有政策环境下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民组织发展迟缓。 实践多次证明,例如农业金融,农村金融的问题事关农村发展和农业农民,是农业改革发展最重要的问题。 虽然国家为方便农民贷款,扩大农村信贷额度,增加国家对农业信贷支持方面做了持续改进,但是这些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商业银行模式。 世界各国普遍证明,商业银行模式并不能很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依靠政府补贴发展农村信贷也不是可持续的模式,否则财政将背上沉重的包衹,只有建立农民自己的银行才能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少量试点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未必有普遍意义,即便是这些试点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张也受到央行的严格管制。 当然,农村金融机构是全新的尝试,在发展初期难免有些错误和弯路,央行加强监管是完全必要的,但也不必因噎废食。 改变央行的行业管制为业务监管,允许农民组织办理自己的金融机构,满足农业生产流通所需,是农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业生产和服务组织对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竞争力和产品的竞争力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不到位和意识形态里“左”的因素干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各种限制和歧视现象。 例如在市场经营主体的资质,法律地位和权利,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开展正常业务所需的各种社会活动等方面还有各种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 这些都是农民利益长期得不到该有的重视其中的原因。 对外向型农业的政策支持不足,农业GDP的30%至50%是目前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 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而我国平均只为百分之七。 目前我国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依然不足,特别是对于外向型企业。 3.2、提高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的途径和对策 3.2.1、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 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组织化,新技术广泛应用、管理和决策科学;流通、服务和生产经营环节的现代化才是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首先要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程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和生产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一是应该重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 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是农业,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上,农业是食品和众多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提供者,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安全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政治上,农业是中国一半人口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中国农村的发展、和谐、稳定,就谈不上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谐、稳定。 第二呢,应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服务。 科技进步是农业竞争力的源泉,要提高农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主要农产品 市场 竞争力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