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65411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56.76KB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
单元质量评估(四)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 )
A.呈多边形B.呈带状C.呈环形D.呈团状
2.该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图,回答3、4题。
3.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与土壤B.地形与水源
C.水源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
4.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 )
A.河谷地带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山麓冲积扇D.吐鲁番盆地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5、6题。
5.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条件恶劣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地质地形极为复杂D.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6.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B气候C.资源D.河流
(2013·绍兴高一检测)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7、8题。
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终年积雪的下限)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8.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例如,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增加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
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
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10.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
(2013·台州高一检测)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本世纪末可能失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读全球海洋CO2和pH值变化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材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
12.上题反映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会给地球其他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各项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台湾海峡宽度B.珠穆朗玛峰雪线
C.火山喷发D.海陆间水循环
20XX年2月15日,新疆部分地区温度达到-35℃,达到一年中的最低温度。
据此回答13、14题。
13.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 ( )
①危害人及牲畜②危害冬小麦
③电信、电力中断④交通受阻
⑤海上翻船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
14.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15.美国与中国相似,也是北半球中纬度国家,寒潮也是其经常遭受的气象灾害,它能在美国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还有 (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
(2013·北京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初期,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20世纪90年代,地下水利用超过地表水。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20XX年7月1日《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正式施行。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骤减
B.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增大
C.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
D.土壤污染严重,耗水量提高
17.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 ( )
A.寒潮频繁发生B.土壤污染消失
C.地表径流增加D.地面出现沉降
18.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控制水汽输送,有效改变水循环模式
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引水工程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40%。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反映出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C.过度利用水资源D.水资源污染严重
20.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
②城市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③灌溉用水量大
④水资源利用率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
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15分)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布局形态分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
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
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
A.极冰融化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3.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这些铁路进一步完善了福建省铁路网。
其中连接闽浙两省的温(州)福(州)铁路福建段于20XX年6月30日上午正式开通并投入试运营。
材料二 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
(1)有关修建温福铁路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
A.缓解了我国南北走向的铁路交通的压力
B.活跃了浙、闽两省交通路网
C.对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有重要意义
D.缩短了我国福建、浙江两个经济大省的时空距离
(2)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
24.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地区?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 )
A.时间分配不均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D.浪费严重
(4)根据甲图分析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B,2选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村落沿河谷分布,呈带状。
第2题,在山区,河谷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且水源充足,便于发展农业,因此村落顺河谷而建。
3、4.【解析】3选B,4选C。
南疆地区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和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水源条件好,土壤肥沃,人口集中,地形和水源条件是影响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而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是因为这里地势平坦、村镇集中。
5、6.【解析】5选C,6选A。
第5题,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第6题,图中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发展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在交通线路密度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7、8.【解析】7选A,8选D。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雪线升高,并且和温度相关的地理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会随着环境中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9、10.【解析】9选B,10选B。
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
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升温伴随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会使农作物减产;高纬度的国家则随着积温增加,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比较澳大利亚、西亚、北非、中亚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可知西亚增幅最大,故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西亚。
11、12.【解析】11选D,12选C。
第11题,由图可知,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海水pH值减小。
第12题,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变暖则会对海峡宽度、雪线高低、水循环等有影响。
13、14.【解析】13选D,14选A。
第13题,新疆北部地区无冬小麦,不临海,无海上翻船事故。
第14题,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15.【解析】选C。
北美地形对气候影响大,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其中没有东西向的高大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潮可自由南下。
16~18.【解析】16选C,17选D,18选D。
第16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在地表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时候,地下水被大量开采。
第17题,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出现沉降,甚至部分地区塌陷。
第18题,A、B、C三项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但可能会引发其他的生态环境问题。
19、20.【解析】19选C,20选A。
第19题,可以看出图中涉及的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都很高,说明存在水资源的过度利用问题。
第20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其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小;由于该地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方法技巧】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地区差异
(1)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重金属元素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
(2)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资源型缺水——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污染加剧。
(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
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2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
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形成的洪积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山区的公路要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节省工程量。
乙村到甲村沿河谷修建,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坡度小。
答案:
(1)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 带
原因:
①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②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③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2)供水和运输
(3)①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②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22.【解析】第
(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从上到下,自左向右D、B、A、C。
第
(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
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道以防内涝。
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答案:
(1)(从上到下,自左向右)DBAC
(2)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理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23.【解析】第
(1)题,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是京九铁路的地理意义,温福铁路并不经过香港。
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福建省的铁路布局与该区的河流分布基本一致,这主要受山地、丘陵地形的限制。
第(3)题,沿海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答案:
(1)C
(2)地形、河流。
福建省多低山丘陵、多河流,铁路大都沿河谷在地势相对较低、地面较平缓的地区分布。
(3)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
(1)题,读图可知甲图夏季平均径流量所占比重大,原因与气候特征有关。
第
(2)题,据图分析,B处为太行山东侧,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几率大,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少。
第(3)题,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时间分配差异较大。
第(4)题,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答案:
(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
原因:
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季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
(2)B地位于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几率大,降水量多;
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几率小,降水量少。
(3)A
(4)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必修 第四 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