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docx
- 文档编号:864421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3.77KB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docx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2003级2班陈逸丽
指导老师王成荣
中文摘要: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心理的发展,致使恋爱和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恋爱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大学生整个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健康致关重要。
长期以来它也一直是高等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修订后的取消了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的限制.这一作法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但学校、法学界、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这一修改说法各个不一.本着社会进步和法治文明的角度认识这一修改的意义并明确取消结婚限制不意味着提倡大学生结婚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行使"婚姻自主权".正确地诊断和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以及该问题的成因,并且提出一些处理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
Abstrack:
Itisanimportantelementfortheuniversitystudenttoinvolveinromanticaffairsandithasafecttheirstudyandlife.fortheyouth.theyaretheirstageofpuberty.Duetotheirmutualsexfunctionsexawakeningandhedevelopmentoftheirsexpsychologyloveandsexhavebeenavoidableforthem.Theywanttomakefriendsandlongforlove.HowevertheyareinsufficientinpubertyeducationexperienceandguidanceTheyfeelmysteriousfrightenedandanxiousabouttheoppositesexWhichresultsinunrequitedpassiveanddisappointedloveaffair.Someofthestudentsareevenpsychologicalabnormalbecauseofdepressedlovesexillusionandsexself-consolation.Thusloveandhealthydevelopmentofsexpsychologyisanimportantaspectforthehealthofyouth.Itisofloveandsexpsychologicalhealthforthem.Thisarticleallustratestheproblemfromtheaspectsofamativebehavioranalyzestheconstidutionwarrantandsentthesolutions.
keywords:
universitystudentamativepsychologyhealth
大学生恋爱,心态各异,大部分的人都还未能深刻理解恋爱的意义和恋爱的真谛就匆忙的谈恋爱。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现在的年轻人生理成熟比较早,而心理成熟却比较晚。
并且缺少爱的知识和担当的责任。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
恋爱和选偶就是十分重要的。
而每个人由于经济、社会、环境、观念、能力等原因,常出现恋爱的心理障碍,这里主要讨论恋爱动机、追求感官满足和功利满足、不文明的恋爱方式、恋爱和学业错位、单恋,失恋,三角恋,对爱的退缩,恋爱、学业错位等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界定
(1)什么是恋爱
恋爱就是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及实施恋爱的过程。
一般地,恋爱分为初识、初恋、热恋三个阶段。
当一个人认识一个异性并认为其符合自己恋爱理想的时候,他/她就会发出爱的信息得到对方的肯定回应后,他/她就回进入初恋的情感。
在初恋中两个人的情感继续得到发展,双方心理相容就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就会产生热恋。
可以说,热恋是最美好的情感所达到的最辉煌的境界。
(2)恋爱的心理结构
对恋爱的定义和理解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真正的恋爱具有稳定的心理结构。
一般来说,恋爱的心理结构具有性爱和情爱两个层次,即建立在性欲之上的对异性具有摄慕怜惜之情的性爱和由异性之间的依恋感及基此之上的理想、情操、个性追求(义务感、道德感)等复杂因素混合在一起而合成的情爱。
它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共同的人生观、和谐的互补、忠贞、理解和信任、尊重与自尊、节制和旁涉。
第一,共同的人生观。
人类的恋爱与动物的性爱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它是在双方的思想感砷、志向理想、人生态度统一而和谐的共鸣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理性的,崇高的。
第二,和谐的互补。
和谐即是心理相容,这是恋爱成功的心理背景,是指在恋爱阶段对对方各个方面的充分了解和默契。
互补则是融合双方性格、习惯爱好、情趣的重要手段,就是要适应对方的性格特点并用自己的性格来影响和提高对方,从而达到双方互补的目的。
第三,忠贞。
恋爱的性爱特点决定了恋爱是排他的,因此强调双方的彼此忠诚。
第四,理解和信任。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信任对方,猜忌和嫉妒是恋爱升华的大敌。
第五,尊重与自尊。
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作到自尊,对对方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作到尊重。
无原则的“夫唱妻和”或“妻管严”的思想意识,都是有损恋爱的情感交流的。
第六,节制和旁涉。
节制就是要使感砷和爱的行为顺其自然地健康发展,不要一味贪求不合乎感砷发展的行为。
例如过早的性行为。
旁涉,就是不要用恋爱来代替生活的全部,而要用生活(事业、学业等)来充实爱情。
(3)恋爱的形态
由于支配恋爱活动的恋爱观的不同,因而恋爱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孙(LeeJohnson)把恋爱分为六种形态.第一情欲之爱.指集中力在外形美需要上想占有对方的爱.第二游戏之爱.指把追求异性当成有趣的游戏恋爱者不会与自我感砷的真实投入喜欢变换恋爱对象.第三友谊之爱.指由于长期相处自然形成的亲如兄弟姐妹的恋爱关系"青梅竹马"就是此类.第四狂爱.指恋人对感砷的追求和需要达到一个癫狂的状态这是一种病态的感砷.第五现实之爱.较理性化的爱指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尊、金钱、地位)来选择可使其满足的对象.第六利他主义之爱。
此类恋人认为爱是一种感砷奉献,在第三者对自己的恋人产生感砷时往往采取退出的办法,认为这样才能使所爱的人幸福。
在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这是伟大的美德之一。
2.大学生恋爱动机和心理
(1)恋爱动机
大学生正是处于恋爱期(18、19-22、23)这个时候的男女开始对恋爱有了比较客观、理性和正确的认识。
所以恋爱也变得更为普遍和被别人和社会及自己的观念所接受。
许多人的初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青年人正确处理恋爱问题,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克服不良的心理品质。
可以说,正确的恋爱观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推动力量。
恋爱动机在此分为三种。
第一,早恋好处多。
生理的成熟使得青年大学生性意识逐渐增强,产生强烈的性欲,萌发对恋爱的向往和追求,但是恋爱不等于是性欲,还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不懂得恋爱却追求恋爱使其把恋爱降格为性刺激、性诱惑。
第二,异性的吸引和神秘感的驱动。
异性的容貌、体态、风度、谈吐及才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神秘感升使着年轻人喜欢观察和接触异性,对异性特别关注和友好:
特别是梯形对自己的赞美和青睐,喜欢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风度、知识和才干,以博得异性的好感。
这一时期对印象说的话,包括指出的不足,往往使对方铭记心头,并渴望通过恋爱尽快了解异性,满足其好奇心。
第三,寻求精神补充和感砷抚慰。
大学生远离父母,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通过恋爱交友来获得情感的支持。
也有一部分人为了填补自己的空虚甚至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而去和异性建立恋爱关系。
恋爱的激情,无疑是激励年轻人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大胆创造的催化剂。
滋润心田的恋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扩大感受周围事物的眼界。
相爱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青春期的恋爱是性意识发展的产物,青年男女开始面对这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
对于性的过分压抑和过分放纵都可能给青春期的健康心理带来损害,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变态行为。
诚然,恋爱是性心理发展的结果。
但是,恋爱不等于性欲。
不能把恋爱降格为性刺激、性诱惑。
恋爱是人类最高的一种情感,真正的恋爱需要精心的培育和尊重。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现状和种类
1.大学生恋爱行为问题的现状
健康心理学杂志在2003年5月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调查中,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心理问卷对6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81.4%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30.8%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影响学习;12.3%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性行为对恋人曾与别人有性行为的态度64%的人表示不追究过去只看相识以后。
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5.5%女生占6.4%。
46.4%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大学生失恋后48.5%的人表示顺其自然26%的人表现痛苦16.9%的人通过文娱活动寻求解脱只有2%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
结论是,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
学生恋爱族业已成为大学校园一道新的“风景线”而其“两人世界”更成为“风景线”上的一个个“景点”。
随着校园外在环境、内在氛围和学生心理的变化大学生恋爱不管从方式、内容还是从心理反映的广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急剧的嬗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普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追根溯源似乎可以说自从有了大学生就有校园大学生恋爱现象。
今天大学生恋爱现象已不再是零猩地散现着其大众化、普遍化程度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出当今大学生恋爱的明显特征。
据西南政法大学的一次调查在“女生中尤其是毕业班女生中未谈恋爱的几乎所剩无几”“各年级平均恋爱人数竟占了34%”。
在女生中较多的外语学院和师范院校“男女生恋爱人数高达87%之多。
大学生恋爱问题是一个很敏感而又需正确导向的现实问题。
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尽管校园恋爱的成功率很低但学生依然一往情深频频投入被学生称之为“温柔的陷井”的恋爱之中。
几年采逐渐从“涓涓细流汇成一股热潮并演化成一种时髦、一种心态。
应当怎样辨析这种现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性措施进行正确导向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大学生恋爱投入的多样性构成恋爱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双重逻辑进程。
青年性意识的觉醒有一个逐渐从疏远异性到接近、向往异性、并投入恋爱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生理发展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为主要是社会性因素人的理性、社会交往与文化媒介、乃至文化氛围起着渗透性的催化作用与理智性的控制作用。
青年大学生在恋爱发展过程中从期待到投入的过程在不同文化背景或文化氛围的条件下不同的成长个体或整体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媒体上有人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七宗罪”———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性放纵缺乏人性教育心理不健康世故意志薄弱、没有进取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如此的报道再加上目不暇接的大学生负面新闻什么大学生情侣在外面租房了什么拍写真集了什么大学生被集体解聘了…概全夸大渲染的成分呢?
…大学生有着被“妖魔化”的趋势。
然而这其中是否有着以偏概全的嫌疑呢难道说大学生真的都是"有缝的蛋吗?
诚然步入大学后许多的同学也都步入了好似人生必经之路的恋爱之中也的确有一部分大学生犯有上述的错误。
但是毫无疑问,大部分的大学生是积极向上的。
只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发展成了一种潮流。
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其恋爱趋势必然引领着时代的潮流,而恋爱观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恋爱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所以对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进行调查和研究,就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还可以帮助和指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也让世人真正了解和理解我们大学生群体。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
首先在研究领域上:
第一,尽管从古今中外描写和讴歌恋爱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将其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也很多。
但从发展的视角研究的却很少。
第二,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国内以恋爱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年来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研究,从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侧重于对大学生恋爱行为表面现象描述和行为原因的探寻,鲜有从深层次上进行研究的。
第三,恋爱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时代不同,恋爱观也不同。
因此以前的很多调查都无法说明现在的状况。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于2005年3月29日正式出台,新版规定中对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问题并没有做出禁止性的规定,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解释说,这主要是基于《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中对公民结婚所作出的规定。
新规定出台以后,很多高等院校都修改了原有的学生管理规定,允许在校学生在不违背现行《婚姻法》的前提下登记结婚。
规定既出,媒体立即就爆出了天津大学在校学生王洋、刘航登记结婚的新闻。
很多学生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半点好处.我试思从多个角度和领域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以期有所收获。
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大学生恋爱行为问题的种类
我将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分为网恋,单恋,感官满足,未婚同居,对爱的退缩几种。
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
(1)网恋.所谓网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无形的网线开始取代月老的红线许多未曾谋面的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认识、相恋,不足为怪,更何况是情窦初开、感砷丰富、而又经常使用电脑的大学生们。
之所以把其列为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之一,是因为在这种恋爱关系中存在许多隐患,比较容易引发问题。
由于网络普及、电脑使用的简易和通便,大学生一代对电脑和网络更为熟悉和依赖。
时下似乎没有比网恋更酷、更时尚、更浪漫的恋爱方式,虽然没有了形式生活中的花前月下和卿卿我我,但是也多了一份独特的神秘和好奇。
在虚拟世界中,同样也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恋爱悲喜剧。
在网络恋爱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抛弃了“恋爱是婚姻的前奏曲”的传统的恋爱观点。
而且为数不少的人把网络恋爱做为网络游戏的一部分,因为网络具有的虚拟性,所以他们大可以抛弃现实社会中的条条框框,甚至使用相反的性别,许多人使用的是假的名字和身份及背景。
根据弗咯伊德的本我追求快乐原则,他们脱离了现实生活中超我的约束,变得更为自由了,许多语言都大胆放肆之极。
根据权威调查,在1800个被调查抽样中有89%的人渴望有一场精彩的网恋。
但是调查同时显示25%的人相信网恋是真诚的。
而只有7%的人相信网恋能够开花结果。
一的人的确是在网上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人生看法逐步的变得情投意合。
从而走向相爱的结局。
但是这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大多数的网恋都充满了欺骗和虚伪。
而且网恋还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十分大,只要真的开始了,就会沉湎于网上无法自拔,把网上恋爱视为生活的唯一追求,调查表明,有些学生中午晚上不休息,加班加点的在网上谈恋爱,上课是却无精打采,甚至会出现旷课上网的情况。
网恋不但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作息,而且减少了他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像减少了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孤僻,甚至引起人格分裂。
已经有些学生靠偷窃支付上网费用。
还有些学生因为网恋失意,从而作出报复社会的行为。
只要关注一下最近几年的新闻,我们就可以看到好多变态行为就是从网恋失意发展起来的。
网恋的欺骗性对于一些本来就脆弱的,通过网恋寻找精神寄托的学生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引导,一些人就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甚至断送了一生的前程。
(2)单恋.即一方对另一方以一厢情愿的倾慕和热爱为特征的恋爱。
暗赖者对异性的爱始终深藏心底,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示。
单相思者则是将自己的恋爱向对方表达,但是对方并不产生的恋爱回馈的情况。
单恋始发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特别爱沉湎于幻想,又不善于自我控制。
单恋者十有八九热烈、冲动和执着,但是在另一方或外人看来却是不可能、不切实际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可笑的。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说他们是有心理障碍的,因为单恋往往是恋爱的前奏,不少恋爱就是从单恋发展而来的。
可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步成熟,如果总是停留在单恋上,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单恋者心之所想,目之所视,耳之所闻,都是被恋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反复去琢磨其中有无爱的暗示,因而常常陷入及其难堪、苦闷、和烦恼的境地,不仅影响学习和事业,而且影响身心健康。
陷入单恋后,学生总是心情郁闷,又无处排解和疏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
无心学习和工作,生活变得没有规律,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欲望,有的甚至变为癔想症。
因此将其归为问题之一。
单恋的人大多是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煽。
爱上对方以后,也希望对方爱上自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作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不能自拔。
由此演出许多荒诞的事情。
曾经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有人总是相信他爱的那个人也是一样爱着他的。
但他知道女方有了男朋友时,非常气愤,并恶言相对,搞的别人也不欢而散。
而且最后他找别人把女方的男友打了一顿。
(3)感官满足。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注重人的外在美,追求对方的容貌、风度、举止和仪表,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但是恋爱不应该只是在此层面上。
感砷上的共鸣,心灵上的相容是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在择偶中所应该注重的需要。
如果说一个人的外貌、经济状况、家庭职业等属于第一层次,那么心灵的默契和共鸣则是属于最高层次的择偶标准。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对象时,非常注重对方的身高面貌和经济条件而却不大在乎其为人处事和性格特性。
他们很多时候会想,带上一个漂亮或是英俊的对象出去,哪怕不幸福也能获取一种满足,一种被他人仰视所产生的满足。
“因色而爱,则色减爱衰。
”这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
心灵与外在的统一是最理想的搭配。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写过一种女人,“你说不上她哪一点美,只觉得她整个都是美的。
一种韵致渗透着活跃的生命,明朗、流畅却充满使人驻足回首的神秘。
”这就是心显于形的内外美的统一。
爱上他、她的灵魂,你就会爱她、他一辈子而不会累。
仅仅爱上他、她的外貌,你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厌倦。
这是许多人的通病,所以才会相应的有这么多不持久的男女朋友关系。
(4)未婚同居.时代变化,外来文化特别是美国式电影传媒的冲击,观念的多元化,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内容以及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些变化中,既有它进步的一面,也有它落后的一面。
自从性解放运动以来,人们的性观念有的天翻地覆的改变。
它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为我们扫除了很多不利于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障碍。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五十多万少女未婚先孕。
瑞典有57%的男中学生和46%的女中学生有过性行为的经验。
2001年美国有将近七十多万个遗弃的婚前婴儿。
尽管这些数字令人担忧,但与外国相比,我国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我们一直推崇从一而终的恋爱观念。
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婚前性行为以及多方恋爱关系。
几十年前,社会舆论可能将一个未婚先孕的女子逼上绝路,而如今先上车再买票的行为也十分的普遍。
这是观念和道德上的倒退还是进步,众说纷纭。
应该说,我们改变了婚前有过性行为就是不纯洁的,罪恶的这种观念,是十分可喜可贺的。
双方同意的未婚同居,决非大逆不道(除非卖淫和乱伦)。
封建思想对性的压抑,是惨无人道的,它公然否定性欲,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无情的剥夺了许多人本可以享受到的欢乐。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性爱伴随着怀孕的危险,同居者一旦有了孩子,不是勉强成婚就是被迫堕胎,前者导致不宜婚姻和计划外生育,后者使女方承受身体和心理商店损伤和压力。
女性失贞和堕胎后在婚姻中的身价会被贬低,也容易引起自身的种种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
(5)对爱的退缩.是指个体在面临恋爱问题和爱的需求时,故意忽略自身正常需求而持有否定态度。
对爱的退缩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指由于个体和别人比较时,感觉自身在某个方面不足或某事上无能而产生的一种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
自卑感的个体差异很大,是一种心理缺陷。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得勒认为,人从幼儿开始,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赖父母和周围的世界,所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而自卑感人人都有。
具体说来,退缩型的人的产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养方式,部分退缩型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存在过分回避行为和过分保护,而且在保护时未给予帮助克服真正的困难,或者周围人嘲笑其回避行为,有可能使他们养成退缩习惯,如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没有改变过来,最后就会产生对爱的退缩。
挫折的影响,人们在面临心理矛盾和挫折情景时,一般能采取合理的方式应对当时的局面,进行积极的再适应行为。
但是如果障碍力量过大,或者只是个体觉得自己难以克服,就会产生逃避的方式。
当一个人在恋爱中受过伤害,他们当中有些人就会形成“爱是苦涩和锋利的”这样的心理。
所以他们就会以对爱的退缩来进行自我保护。
消极的自我暗示。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使个体在面对一种新局面时,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心,感到无法应对,在这种紧张焦虑和担心的状态下,个体心理负荷过度大,最终产生影响行为效果。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有极大缺陷的,是不值得去爱的。
所以他们都很害怕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造成对爱的退缩。
(6)恋爱学业的错位。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感砷,恋人不在身边,就会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夜不成眠而精神恍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健康。
鲁迅说: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道义全盘疏忽了。
人必先生活着,爱才能够有所依附。
”大学生无论如何毕竟还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为爱而荒芜了学业是得不偿失的。
一些大学生因此而付出了补考、重修甚至是没有获得毕业证的惨重代价。
作为社会芸芸众生的一分子,理智地对待恋爱与其他相关问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及塑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生物角度的解释
(1)生理成熟:
处于大学生时期的人们,各种生理机能逐步的增长直至成熟。
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神经系统都处于高峰时期,身体、性、心理及社会认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身体成熟早于心理成熟,使其面临着众多的行为问题和心理困惑。
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后,脑垂体、肾上腺、副甲状腺的体积稳定,性腺、性器官及性功能逐渐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已经基本发育成熟,脑重量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脑电波全部完成向a波的转化。
皮层脑细胞活动数量迅速增加。
联络纤维大量发挥作用,兴奋与抑制神经过程基本趋于平衡,第二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的加强。
所有这些身体的发展,都为他们的心理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性征的变化:
性征,是指男女两性生理上的特征。
从生理结构出发,男女两性具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之分。
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是指男女生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阶段 大学生 恋爱 心理 问题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