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docx
- 文档编号:863757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98.28KB
毕业设计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docx
《毕业设计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
前言
服务贸易是近十几年来国际贸易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同时,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丰厚的利润以及对一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011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1342.59亿元,比2010年增长32.9%。
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为龙头,加大重点景区开发提升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培育旅游龙头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通过对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可知自己在世界和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确定本省现在和未来竞争的优劣势,并为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2
Keywords2
1概述3
1.1服务贸易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解释3
1.1.1服务贸易3
1.1.2旅游服务贸易概念3
1.1.3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3
1.1.4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4
1.2研究的基础理论4
1.2.1比较优势理论4
1.2.2产业竞争力理论4
1.2.3旅游竞争力理论5
2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6
2.1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6
2.2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7
2.2.1旅游供给因素8
2.2.2旅游需求因素10
2.2.3旅游环境因素11
2.2.4旅游服务主体因素12
2.2.5旅游相关辅助因素12
3提高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13
3.1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14
3.1.1对现有资源和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14
3.1.2树立旅游产品品牌形象14
3.1.3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14
3.2剌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14
3.2.1拉动国内旅游消费14
3.2.2开拓国外旅游市场15
3.3推行人才发展战略15
4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9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摘要:
随着世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曰益增强。
提升界范围内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是山西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国内旅游强省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为了分析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强省存在差距的原因,本文首先介绍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构建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分析了其具体影响因素,结合最近几年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数据,客观地评价了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所处的地位,阐述了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目前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发对策,以提高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ShanxiTourismservicetrade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Withthegrowingprosperityoftheworldeconomyandtheexpandingofinternationalexchanges,TourismServiceTradeisplayingamoreandmoreimportantroleinthetradeactivityofacountry.Andallsothatcanpromoteinternationaltravelservicetradeofcompetitiveness.ThereisatransformationofkeyissueisthatShanxiprovincehowtoenhancethe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tradeofcompetitivenessAtpresent,thereisalargegapbetween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constructed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TradeCo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tradecompetitivenessofdomestictourismstrongprovinces.
Inordertoanalyzethereasonsof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tradeofcompetitivenessgapwithotherprovinces.Firstthispaperintroducesthetheory,by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inShanxi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factorsmodelandanalyzethespecificfactors.CombinedwiththeShanxiProvinceinrecentyearsoftourismservicetradedata,objectiveanalysisofinternationaltradeintourismservicesinShanxiprovinceinwhichtheposition.elaborated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Servicecurrentlyhastheuniqueadvantage,andproposedthedevelopmentoftargetedmeasures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ShanxiInternationalTourismTrade.
Keywords:
Shanxiprovince;Traveltradeservice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1概述
1.1服务贸易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解释
1.1.1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是国际贸易当中非实物产品部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服务交换。
服务贸易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服务贸易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服务输入和输出活动。
广义的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和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可分为国际追加服务和国际核心服务两大类。
国际追加服务指随附商品实体出口而提供的追加劳务。
国际核心服务是为消费者单独购买,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务。
1.1.2旅游服务贸易概念
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目前国际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方式,它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利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国外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又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
1.1.3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
无形性。
旅游服务贸易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商品,不存在外在的物质属性,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不可转移性。
货物贸易可以通过包装和运输进行产品空间上的转移,而旅游服务贸易的产品无法进行运输,消费者只能在旅游所在地消费服务,就地完成商品及服务的出口,同时也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上必须是同一的,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不能进行分离;
综合性。
旅游服务贸易所提供的产品不是单一的产品,是由多种资源、设施和服务构成的,是物质和非物质的多种产品的组合。
旅游服务涉及餐饮、交通、通信等等,它的提供除了饭店、旅行社等核心部门的良好运作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行业的密切配合,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异质性。
旅游服务贸易所提供的产品,由于资源、提供主体、消费主体等的不同,会带给客户不同的满意度,因此,旅游服务难以像商品一样确定统一的量化标准,从而具有较强的异质性;
复杂性。
由于旅游服务贸易所涉及的部门和主体比较多,因此,旅游服务贸易涉及的法律具有复杂性,且调整的法律关系具有综合性。
1.1.4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服务贸易国家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结合其他学者对竞争力定义,本文把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定义为: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一个国家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所反映出该国旅游服务业对外进行国际竞争的能力(出口能力)和通过国际交换持续获得贸易利益的能力(获利能力),以及旅游服务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此定义把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划分成两个层面:
一个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这是一个国家旅游服务贸易优势的直接体现。
出口的数量越多,越说明该国在此项服务中竞争力越强;另一个是获得国际贸易利益能力,这是考虑到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综合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
获利能力的大小反映出一个国家在旅游服务贸易中所处的竞争地相关基础理论位。
获利能力越高,则说明该国竞争力越强。
对一个国家或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层面。
1.2研究的基础理论
1.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该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2.2产业竞争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首次从产业层次的角度,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他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以及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在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该国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国与国之间某一产业的竞争,应该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
这就是波特著名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基础,决定这种商业环境的优劣主要有六个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和政府。
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后两个要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有着重要影响,它们共同决定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等。
本文着重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相关分析。
图1-1“国家钻石”模型
1.2.3旅游竞争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国外经济界和管理界的众多学者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率先对旅游竞争力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当前关于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等理论都是借鉴一般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国外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旅游竞争力的测量、旅游竞争力的比较。
国内研究侧重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竞争力的评价、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等,并以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为主。
目前,国内学者在旅游竞争力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有:
(1)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表现;
(2)认为旅游资源的垄断性特征是目的地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3)依据旅游空间供求理论解释不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化表现;(4)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的作用;(5)从目的地形象策划角度考察旅游地竞争力问题;(6)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但是尚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能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诸多方面问题。
2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影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成本和产品的差异性。
但是决定与影响成本和产品差异性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成本和产品的多样性构成了其间接因素。
而任何决定或影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根源几乎都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这对确定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对象的外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的首要问题是要给山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合适的理论分析模型。
图2-1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影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存在与很多方面,因此,本文借鉴波特竞争力理论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构建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在此模型中,本文将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主要划分为五大部分:
(1)旅游业供给要素因素(如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
(2)旅游市场需求因素(考虑国外旅游消费需求);(3)旅游服务主体因素(如旅行社);(4)旅游环境因素(国内旅游环境、省内旅游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5)旅游相关产业以及辅助因素(主要包括交通条件、餐饮购物、政府作用以及旅游信息网络建设),以上是构成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系统的要素结构。
以上是对本文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说明,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和演进就能形成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2.2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根据上一节所构建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本节将结合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找出具体影响山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五个因素:
①旅游供给因素:
旅游特色资源、人力资源,②旅游需求因素:
国外旅游消费需求,③旅游环境因素:
国内旅游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④旅游服务主体因素:
旅游企业与人才,⑤旅游相关辅助因素:
国际旅游公关、政府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与网络信息。
主要因素
具体因素
说明
旅游供给因素
本省旅游特色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人力资源
相关人才的数量及质量
旅游需求因素
国外旅游消费需求
国外旅游者的规模、需求方式、消费水平
旅游环境因素
省内旅游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安全卫士环境
国际竞争环境
国际旅游竞争机遇和威胁
旅游地区位
旅游紧邻效应、通达度、潜势度、吸引度
旅游服务主体因素
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竞争策略、组织和规模结构、人员服务质量等
表1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接下页
表1续
旅游相关辅助因素
国际旅游公关
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塑造旅游企业及其旅游产品在世界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政府作用
政府关于旅游的发展战略、贸易政策、规划、管理体制、政治影响等
科技创新与网络信息
旅游消费、服务和营销方式中科技的创新与网络信息的运用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2.1旅游供给因素
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旅游业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
而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旅游活动不可能实现。
游资源的引力大小决定了旅游市场规模、旅游收入高低。
山西省旅游特色资源包括引人入胜自然景观和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造就了山西雄伟壮丽、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山西名山遍布,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
山西河流纵横,被称为黄河和中华民族象征的吉县壶口瀑布、龙门三激浪、娘子关瀑布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山西现有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庞泉沟、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达1000多种,区内栖息着400余种野生动物。
其中,褐马鸡为世界珍禽,被定为山西省省鸟。
山西境内历代古塔多达280余座,其中以应县木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近50处,以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为代表。
山西物华天宝,历史上杰出人才若群星璀璨。
传说中炎的活动地带在上党地区;黄帝、螺祖、后稷和史前三王尧、舜、禹就活动与建都在晋南一带,在山西留下众多的遗址和动人的传说故事。
山西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
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城平陆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
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习、民间工艺和文化娱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
根据山西2012年经济年鉴可得下表2。
表2山西省国家级旅游资源数量表
单位:
个
种类
级别
数量
国家级A级景区
5A级景区
3
4A级景区
55
3A级景区
10
2A级景区
25
1A级景区
7
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级
33
省级
106
工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级
14
省级
19
其他
271
同时,旅游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人才。
有了好的人才,只需要一定的竞争过程,资金和技术自然会有。
人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对该地的旅游业的竞争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方面,山西省各大高等院校、职业专科院校大多数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同时具有旅游高等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职业教育已经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这也为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人才。
2011年省旅游业直接就业总人数106万人,新增直接就业人员32万人,间接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其中高素质人才缺乏,能达到接待外宾游客的人数还是很少的。
但是目前旅游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会展旅游策划与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娱乐管理、旅游业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山西省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方向,尚未涉及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专业。
这种状况导致在就业市场上,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旅游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对旅游行业并不是很了解,企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招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这也是山西省旅游供给要素存在的一个缺陷,在今后的发展中是需要加强的。
在旅游供给方面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需要在人力资源方面大力发展,才能提高山西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2.2.2旅游需求因素
波特认为,中国作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大国,国外入境旅游占很大比重,国外需求是影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需求方面很重要的部分。
山西省入境旅游者主要消费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
产业贡献率居第三产业首位。
2011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719.2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5%,占第三产业的18.2%。
消耗在“行”方面的费用最高,占20.3%,“住”方面的消费次之,占19.8%,消耗在“购”方面的费用较少,为13.8%。
其中基本旅游消费支出高达56.9%,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仅占消费总额的43.1%。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应当是有限的,在旅游发达地区仅控制在30—40%。
这种消费结构是不利于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的。
3山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表
单位:
人次(person-time)
年份
2005
2010
2011
总计
253986
820935
982522
日本
50416
165546
169354
美国
22935
80858
92151
法国
30453
79683
131476
其他
150175
494848
589541
资料来源:
山西经济年鉴
4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表(2011年)
单位:
万元(USD10,000)
项目
合计
外国人
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
台湾同胞
总计
56719.2
35243.8
9586.7
4167.3
7722.3
长途交通
11513.9
7154.3
1946.1
846.0
1567.6
住宿
11230.3
6978.1
1898.2
825.1
1529.0
餐饮
9528.2
5920.8
1610.6
700.1
1297.3
景区游览
8337.7
5180.7
1409.2
612.6
1135.2
娱乐
4140.5
2572.7
699.8
304.2
563.7
购物
7827.2
4863.5
1323.0
575.1
1065.7
接下页
续表4
市内交通
1531.4
951.6
258.8
112.5
208.5
邮电通讯
805.4
500.4
136.1
59.2
109.7
其他
1804.6
1121.7
304.9
132.5
245.6
资料来源:
山西经济年鉴
2011年,山西省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982522人次,表3和表4分别为山西省重要年份分国别入境旅游人数表和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表(2011年),从国际客源上来看,山西省的国际旅游市场主要是以日本,美国和法国为基础的。
表5山西省与旅游发达省份入境旅游人数和创汇收入对比
省份
时间
入境旅游人数
(万人次)
创汇收入
(亿美元)
浙江省
2010
329.15
39.30
2011
395.38
45.42
云南省
2010
684.71
13.23
2011
773.69
16.09
山西省
2010
130.3
4.65
2011
155.3
5.67
资料来源:
浙江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1)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发达省份较弱,在全国范围内与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入境旅游人数、创汇总收入等,由表5可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2.2.3旅游环境因素
(一)省内旅游环境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环境逐渐成为影响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方面,山西省旅游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国该区域旅游业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有竞争优势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质量应优于一般环境的质量,或具有其独特性。
(二)国际竞争环境
国际竞争环境主要是指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与风险。
国际旅游竞争机遇,包括影响国际旅游贸易的重大技术变革、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重大事件,如美国“9.1l”事件后,到中东等地区的欧美游客急剧减少,到中国旅游的急增多;2008中国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中国带来大量的客源和较高知名度: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发展国际旅游存在着风险,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困难、旅游价格竞争激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山西省 旅游服务 贸易 竞争力 研究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