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技术.docx
- 文档编号:863757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9.17KB
捕捞技术.docx
《捕捞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捞技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捕捞技术
捕捞技术
银鱼的移植与捕捞技术
一、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因此,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银鱼是栖居于大中水面畅水区的野生小型经济鱼类,以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多年来一直享誉国内外市场。
我国内陆水域面积广大,其中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面积约1.4亿亩,且大多水质优良,饵料资源十分丰富。
但我国渔业大部分仍处于低产低效益状态,水体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渔业增产增效潜力很大。
利用其优越水质条件和天然饵料资源的优势,增殖银鱼资源,发展银鱼渔业,已越来越受到水产界的重视。
多年的实践证明,银鱼移植驯化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方便易行的资源增殖技术。
经一次性移植投入,收到渔业效果后,只要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资源,不需每年鱼种、饵料、设施等的投入,就可持续受益。
银鱼产品因味鲜、营养价值高,多年来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国际市场由原来的日本、香港等地区逐步扩大至亚洲其他各地以及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国内,银鱼不仅是各大宾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更已作为高营养、低脂肪的佳肴被摆上了普通百姓节假日的餐桌,市场在迅速扩大。
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提高。
实践和试验证明,银鱼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我国广大内陆水域从南到北,由平原到山区、高原,凡适宜的水体,银鱼都可生长、繁衍并形成种群生产力,因此,银鱼移植增殖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
充分利用内陆水域的优越条件,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地合理推广移植增殖银鱼,经几年不懈努力,不仅会扩大银鱼的分布区,增加银鱼产品产量,大大提高内陆水域生产能力,还能使其渔业进一步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必然会对湖(库)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工程起到积极作用。
正如受益后的渔民所说:
“引进一条鱼,救活一潭水,致富一方百姓。
”笔者10余年来对太湖银鱼的生物学、生态学、种群数量变动及其资源增殖保护技术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移植驯化技术和理论进行了试验和探讨。
现将我们取得的结果、技术和经验,结合有关资料加以介绍,希望能对我国银鱼资源的增殖和银鱼渔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银鱼的分类及其形态特征
(一)银鱼的分类
银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
本科共有2个亚科(新银鱼亚科和银鱼亚科)8属20种。
据调查我国有6属15种,即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短吻新银鱼、寡齿新银鱼、陈氏新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银色新银鱼、近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前额间银鱼、短吻间银鱼、白肌银鱼、有明银鱼、居氏银鱼,其中新银鱼属鱼种较多,共8种。
目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是太湖新银鱼、大银鱼和寡齿新银鱼3种。
(二)银鱼科的特征
银鱼科鱼类,体小、细长,身体前部呈圆筒状,全身无鳞或具排列稀疏的薄鳞,有脂鳍,尾鳍呈叉状,具额齿或舌齿,活体除眼球黑色、身体具有少数黑色小斑点外,通体透明;栖息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有洄游、陆封两种类型。
(三)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特征
大银鱼Protosalanxhualocranins(Abbott)大银鱼属新银鱼亚科大银鱼属,本属仅此一种。
大银鱼头部扁平,呈三角形,吻端尖细,下颌比上颌长;上颌骨有一列细齿,舌面及下颌骨各有两列细齿。
脂鳍位于臀鳍终点的上方;臀鳍位于背鳍末端的下方,鳍条29~32根;背鳍条15~17根;胸鳍条23~26根。
活的大银鱼通体透明,身体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死后身体变白。
鳔长形,只有一室,有鳔管与食道相通。
成体雌雄有明显的区别,雄鱼体长为体高的5.8~6.8倍,为头长的4.1~4.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2.4倍;雌鱼体长为体高的6.1~6.8倍,为头长的3.8~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2倍。
雄鱼有副性征,胸鳍前部鳍条较长,并向后延伸,呈尖角状;臀鳍较大,且前部鳍条较粗,后部略呈波状,繁殖期臀鳍基部上方,每侧各有臀鳞:
20~29枚;心脏区呈红色。
雌鱼无上述性状。
太湖产大银鱼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厘米左右。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太湖新银鱼属于新银鱼亚科新银鱼属。
身体细长,腹鳍以前呈圆筒形,以后呈侧扁。
头部扁平,吻部较短钝,且上颌较下颌短,上下颌骨各有一列细齿,舌面无齿。
背鳍条12~14根,臀鳍条20~24根,胸鳍条25~26根,腹鳍条7根。
活体通体透明,死后变白色。
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腹鳍无黑色素,尾鳍上下叶黑色。
脂鳍较小,与臀鳍基后部相对,脂鳍基长大于游离部分。
成体的臀鳍,雌雄鱼有明显的区别,雄性较大,呈扇形,前部鳍条较粗,繁殖期有臀鳞14~22枚,雌性较小呈长形。
太湖产太湖新银鱼最大个体全长8厘米左右,具有单室鳔,并有鳔管通于食道,鳔管相对较长,为鳔长的0.72倍。
三、银鱼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一)银鱼的繁殖
繁殖是鱼类生命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繁殖能够繁衍后代并扩大其种群数量。
银鱼生命周期为1年,孵出的仔鱼经近1年的生长、发育,性腺成熟后进行生殖活动,产生新的后代,繁殖后的亲鱼不久就死亡。
1.大银鱼
(l)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比较简单,但特殊。
雌鱼具有两个卵巢,卵巢不像四大家鱼成对地并列在体腔内,而是前后排列,左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左前侧,右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两卵巢之间有鳔相隔。
成熟的卵粒由卵巢排入体腔,然后由生殖孔产出。
雄鱼只有一个很小的精巢,位于消化管后部的右侧。
(2)生殖群体:
个体差异较大,雌鱼全长9~27厘米,体重3.5~40克;雄鱼全长9~21厘米,体重4~38克。
(3)性腺发育:
性腺发育速度随所栖息的环境不同而有差异。
太湖大银鱼性腺发育至10月份仍处于Ⅰ期,11月份为Ⅱ~Ⅲ期,12月份发育至Ⅳ期。
12月中旬有少数个体开始产卵。
成熟的卵粒呈圆形,卵径为0.90~1.07毫米,外有卵膜丝包绕。
(4)繁殖期:
繁殖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水温为1~10℃。
繁殖盛期是1月上中旬,水温为2~7℃。
(5)生殖能力:
大银鱼生殖能力较强,绝对怀卵量最少3190粒,最多43580粒;相对怀卵量最少524粒/克体重,最多1540粒/克体重。
(6)受精与孵化:
繁殖期间亲鱼性比变化较大,前期雌雄比为1∶2~4,盛期雌雄比约为1∶1,后期雌雄比为2~3∶1。
大银鱼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在同一批渔获物中可有发育不同期的个体。
同一个体的卵巢中有处于不同时相的卵细胞。
大银鱼胚胎发育中的适盐能力较强。
在盐度为0.5‰~12‰的水中,胚胎发育速度、最终孵化率及仔鱼成活状况,都与在淡水中基本一致。
2.太湖新银鱼
由于繁殖季节不同,太湖新银鱼通常分为春宗和秋宗两个生态群。
生殖器官与大银鱼大同小异,雌鱼左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前左侧,右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雄鱼精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
生殖群体个体全长为53~100毫米,体重为0.5~5克,雌雄差别不大。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群或同一种群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春、秋宗不同生态群的个体大小常有较明显的差异。
成熟卵呈圆形,卵径0.43~0.73毫米。
绝对怀卵量500~2570粒,一般为1500~2000粒,与体长成正比。
相对怀卵量为1476~1673粒/克体重(四大家鱼仅100~200粒/克体重)。
产卵多在水体沿岸1~2米深的湖(库)湾和水库上游浅水区进行,为分批产卵类型。
受精卵为沉性。
自然条件下,孵化期随水温的不断提高而缩短,在水温10~23.5℃的情况下,孵化期为3~8天。
初孵仔鱼体长2.5~3.5毫米。
太湖的春宗群繁殖期从3月上旬至5月中旬,繁殖盛期为4月上中旬,个别亲体也有提早和延后的现象,此时水温为6~25℃,盛产期水温为11.8~15.4℃。
其胚胎发育见表3。
秋宗群繁殖期从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少数亲鱼有提早和延迟现象,此时水温12~26.4℃。
集中产卵的盛期不甚明显,一般是10月上中旬,水温20.2~18℃。
(二)银鱼的生长规律
所谓生长是指体长和体重的增加。
鱼类生长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取决于其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个种都形成了各自的生长特点,并代代遗传下来。
外界生活条件是无法在一朝一夕加以改变的,但在其遗传生长特性范围内,生长的好坏取决于栖息水域的生态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生态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饵料、水温和水体溶氧等。
生长涉及到增殖对象的选择、水体中种群数量的调整以及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等重要问题,所以在渔业经营管理中受到特别重视。
银鱼象其他鱼类一样,其生长受种本身属性的制约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千差万别,各具特点,但其生长类型和生长规律,则是基本一致的,属均匀生长类型。
幼鱼阶段生长极为迅速,尤其是前4个月龄,各项生长指标参数均较高,先是体长迅速增长,体长增长变缓后,体重快速增长,直到拐点月龄(即银鱼由迅速生长到缓慢生长的月龄交界点)以后,体长、体重增长速度都趋缓慢,此时性腺开始快速发育。
因银鱼寿命只有1年,所以其生长用月龄进行研究、分析。
月龄是这样确定的,以盛产期的仔鱼为代表,其孵出之日为0月龄,1个月为1月龄,2个月为2月龄,依次类推。
以太湖产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生长为例;介绍如下:
1.大银鱼各月龄的体长和体重及其增长情况见表4。
由表4可见,大银鱼的体重增长率,1月龄时为最高,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体长增长量也是1月龄最高,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体重1月龄时增长量很低,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7月龄后又明显下降。
大银鱼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
关系式为:
W=aLb
式中:
W为体重;L为体长;经计算a=3.981×10-6;b=2.9359(接近3)。
故是均匀生长类型。
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其方程为:
Lt=L>∞[l-ek(t—t0>)]Wt=W∞[l-e-k(t—t0)]3
式中:
L∞为体长极限值;W∞为体重极限值;K为Brod生长系数,是决定体长增长量的减少率的常数,K值越大,生长量的减少越馒,从某一固定点开始的生长率越大;t和to表示月龄,Lt表示t月龄时的体长,Wt表示t月龄时的体重。
大银鱼体重生长曲线为一不对称拉长S型,拐点月龄为7.8月龄,此时的体重为8.81克,此后大银鱼体重生长开始趋慢。
大银鱼体长生长曲线则不具拐点,起始曲线迅速上升,随着月龄的增加,曲线的上升逐渐变慢,趋向渐近值(L∞),表明大银鱼体长生长在仔幼鱼阶段极为迅速,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变慢的过程。
用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的变化,可进一步说明大银鱼的生长特点。
大银鱼在2.2~7.8月龄时,体重生长速度曲线上升,而体重生长加速度曲线下降,但加速度为正值,说明在2.2~7.8月龄间体重生长速度为递增阶段,递增的速度(即加速度)逐渐下降;7、8月龄后,体重生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均趋下降,且加速度为负值,说明7、8月龄后,体重生长速度为递减阶段,在负值区随月龄增加,曲线有回升的趋势,可认为长到极限时,自然加速度为零。
大银鱼体长生长速度随月龄的增加而下降,而体长生长加速度始终为负值,并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体长生长加速度始终处于递减阶段,递减的速度(即加速度)逐渐趋快,亦即体长生长速度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渐趋缓慢。
2、太湖新银鱼太湖新银鱼的春群银鱼和秋群银鱼的体长、体重及相应的月龄见表5,表6。
将春、秋群银鱼体长、体重的关系点图分析,可见两群银鱼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
W春=3.715×10-6L2.998R=0.998
W秋=2.989×10-6L3.061R=0.996
式中:
W春为春群银鱼体重(克);W秋为秋群银鱼体重(克);L为鱼体长(毫米);R为体长和体重的相关系数,R值的大小表示体长与体重的相关程度,R=1则表示完全密切相关,R=0则表示无关,R=0.5则表示中等相关,R=0.998和0.996,表示体长与体重非常密切相关。
两群银鱼的增长量和增长率见表7,表8。
表中可见,春宗群的体长增长率和体长增长量在1月龄时最高,以后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体重的增长量在l一2月龄时较小,以后逐渐增大,到3~6月龄间明显较大,之后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表明春宗群银鱼的生长、发育开始就极为迅速,先是体长迅速增长,继而是体重迅速增长,5月龄后体长、体重生长均趋缓慢。
由表8可见,秋宗群的体长、体重增长量和增长率在l~2月龄间均较高,2~3月龄时显著降低,随后逐渐升高,体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量5~7月龄最高,体重的增长率和增长量6~8月龄最高,然后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1~2月龄时正值11~12月份,太湖水温仍然较高,饵料生物也比较丰富,所以仔鱼、幼鱼生长较快;3月龄时恰值1~2月份,水温较低,饵料生物较少,条件较恶劣,所以鱼体生长缓慢;4月龄后随着水温的回升,饵料生物等生活条件渐变优越,体长、体重生长也逐渐变快,7~8月龄最快,之后渐趋缓慢。
下面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绘春宗群的生长曲线并分析其生长速度。
生长方程为:
Lt=83.96[1-e-0.281(t-0.10)]
Wt=2.30[1-e-0.281(t-0.10)]3
银鱼体重生长曲线为一不对称的拉长S形,拐点月龄为3.9月龄,此后曲线上升趋缓慢,也就是体重生长逐渐变缓慢。
体长生长曲线则不具拐点,开始生长迅速,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变缓慢。
(三)银鱼的食性
银鱼摄食动物性饵料。
大银鱼仔鱼阶段主要吞食轮虫、无节幼体及少量的绿藻、隐藻等。
幼鱼则以枝角类、挠足类为主要食物。
消化道内出现率较高的食物是象鼻蚤、剑水蚤、无节幼体和虾子的蚤状幼体等;体长达70~80毫米时开始转食小鱼、小虾;体长100毫米以后则以小鱼虾为主要食物,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
此时的食物组成,随其栖息的生物学环境而有所变化。
在太湖以湖鲚、白虾、等为主要食物。
食性分析中发现,在其栖息的环境中轮虫密度较大,但成体大银鱼肠道内轮虫的出现率却很低,甚至为零,这表明大银鱼对其饵料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轮虫不是成体大银鱼喜食的饵料。
太湖新银鱼的食性,终身以浮游动物为食。
不同发育阶段食性组成差异较大,仔幼鱼阶段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主;成鱼阶段以挠足类和枝角类为主。
肠道内出现率较高的是镖水蚤、剑水蚤、象鼻蚤和虾的蚤状幼体等。
由于受饵料生物可得性的影响,其食性组成常随着季节或栖居水体的不同而变化,具有较强的饵料可塑性,并且摄食量也相对较大,如体长44~52毫米的个体,平均摄食浮游动物33个/尾;1尾体长6毫米、体重1.1克的个体,摄食镖水蚤等浮游动物4O2个。
太湖新银鱼终生不停食,即使繁殖期内也仍然照常摄食。
(四)银鱼的分布
银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朝鲜、原苏联等国家的近海和内陆水域。
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地区的水体,都是银鱼的自然分布区,其中太湖、洪泽湖、巢湖等,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银鱼产地。
随着我国水产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工移植驯化逐渐扩大了我国银鱼的分布区。
70年代末,科技人员将太湖新银鱼从原产地太湖移植至云南高原湖泊滇池投放,获得巨大成功。
之后农业部多次立项开始银鱼移植增殖理论及其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使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并普及推广,在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银鱼的分布区域也随之不断扩大。
截至1994年,全国人工移植银鱼的湖泊、水库达70多个,移植面积约为400万亩,年产银鱼6000吨左右。
大银鱼的分布区域已扩大至华北、华东、中南的一些大中型水体,如内蒙古的莫力庙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山东的许家崖水库、湖北的徐家河水库、河南的白龟山水库和陆浑水库等,都是经人工移植后成为大银鱼产地的。
太湖新银鱼的分布区域已扩大至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及华北地区,如云南的滇池、星云湖、洱海等70%的湖(库),福建的池潭水库,河南的白龟山水库,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吉林的净月潭水库等,也都是经人工移植驯化使太湖新银鱼分布于其中的。
目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组织全国规模的推广移植增殖工作。
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银鱼分布区域必将进一步扩大。
银鱼是野生敞水性鱼类,栖居于敞水区的中上层,呈随机分布状态,常随饵料生物的昼夜变化和水温高低、透明度大小而作水平或垂直分布变化。
如夜间分布于相对较浅的水层,白天分布于较深的水层。
春秋季节栖居的水层较浅,夏冬两季栖居于较深的水层;又如,小型野杂鱼、虾类密度较大的湖(库)区,通常是大银鱼成鱼集中分布区。
繁殖期内亲鱼一般是成群分布,通常集中在沿岸浅水区活动。
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的幼鱼因体小、游泳能力较差,故其分布受风流影响较大。
在有大风的情况下,一般在湖(库)的下风头区,分布密度相对较大。
银鱼,特别是幼鱼阶段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在夜间有光照的湖(库)区,银鱼往往会成群聚集在有光照的水域。
(五)银鱼种群及其特点
鱼类种群是其种内的一个生物学单位,是鱼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特点和共同栖息与繁殖的鱼类个体的自然集合体。
银鱼因生命周期只有1年,生殖群体完成繁殖使命后亲鱼即行死去,所以,种群结构简单,仅有1个世代,上一世代的补充群体,就是下一世代的生殖群体,就是说,种群中100%是补充群体,无剩余群体。
由于种群非常简单,没有剩余群体,所以,如果某一世代发生量丰厚,种群数量则显著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就会显著减少,容易在短时期内发生大起大落现象,表现在渔业上是产量的大幅度升降。
如滇池1984年的产量为3500吨,而1985年下降为360吨,仅为上年的10.2%。
发生产量丰欠的情况除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人类捕捞活动制约。
常因过度捕捞,致使留湖(库)银鱼数量大大减少,亦即下一世代的亲鱼数量大为减少,该世代种群数量也必然减少,渔业产量大减;反之,若能增加留湖(库)数量,则下一世代亲鱼数量增多,种群数量必然会很快增加,渔业产量也会很快提高。
如滇池1985年在减产的情况下注意留足亲鱼数量,1986年产量又增加到2200吨,较1985年产量净增5倍多。
银鱼是银鱼渔业的物质基础,为使渔业产量和效益稳中有升,就必须使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因此,必须科学管理资源,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银鱼种群资源。
银鱼种群也在自行不断发展变化,常随种群数量的扩大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进行适应性的分化。
例如,太湖产太湖新银鱼1985年以前,明显分为3~5月份繁殖的春宗群和9一11月份繁殖的秋宗群,但近年调查发现,12月一翌年2月和6月一8月也有少部分个体进行繁殖。
又如,河南省白龟山水库1987年移植投放的太湖产春宗群太湖新银鱼,在1991年首次进行渔业性捕捞时,渔获物几乎全部是春宗群个体,个体大小较整齐均一,秋宗群个体极少而在后来的几年渔获物中,秋宗群个体日趋增加,渔获物个体大小差异逐渐增大,明显地分化出秋宗群。
再如,云南省的抚仙湖产太湖新银鱼,一年四季随时都有成熟亲鱼产卵,随时都有仔鱼发生,不存在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在各月渔获物中,各种体长组的个体都存在。
上述种群分化的多样性,是因环境因素变化,而种群适应环境的结果。
种群通过分化,可以利用小范围内不同的生活条件,扩大食谱,改善饵料来源;也可使亲鱼分批地利用产卵场增殖后代;仔、幼鱼分批利用索饵场的不同浮游动物,有利于种群的延续和发展。
四、银鱼渔业
银鱼资源是银鱼渔业的物质基础。
我国有比较丰富的银鱼资源,因此,银鱼渔业也相对比较发达,每年生产银鱼产品6000~7000吨,因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所以售价逐年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如1984~1992年的9年间,太湖银鱼平均年产量为171.9万千克,产量只占太湖捕捞渔业年总产量的11.47%,而产值却占捕捞渔业年总产值的60~70%,详见表9;又如,云南省目前银鱼年产量30万~50万千克,占全省渔业年总产量的10%左右,年产值却高达0.3亿多元,占全省渔业年总产值的64%;再如河南省7.8万亩的白龟山水库,移入银鱼前,虽经多次投入、开发,但每次都以“高投入、中产出、低效益”而告终,渔业连年亏损。
当银鱼移人形成种群后,使其渔业从长期低产亏损状态,一举变为高产高效,库区渔民也因此受益匪浅。
(一)银鱼捕捞时期
实践证明,银鱼渔业是优质高效渔业。
但如何保证银鱼渔业持续高产高效呢?
笔者认为,安排合理的捕捞期,科学利用其群资源是极其重要的途径。
因为银鱼种群是由一个世代组成的简单群体,所以,合理利用其种群资源,必须做到:
1.种群达最大生物量时捕捞种群生物量是种群尾数和个体体重的乘积。
种群生物量受种群补充量和减少量对比关系变化的影响。
补充量大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增加;补充量小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减少;补充量相当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呈稳定状态。
补充量是由发生量和生长量决定的;减少量是自然死亡和捕捞的结果。
所以,种群生物量的变化是发生、生长、死亡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3个过程又都与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因此,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捕捞死亡的自然死亡率通常变化不大,故发生量和生长量则成为决定种群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足够的亲鱼量是丰厚世代发生量的物质保障。
所说的足够的亲鱼量,是指能产生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的下一世代最大发生量的亲鱼数量。
这个足够的亲鱼量值,须根据各水体及其渔业的具体情况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科学测试而定。
生长量是指体重增长量。
银鱼属于性成熟早、世代交替迅速的鱼类,如前所述,银鱼幼鱼阶段生长极为迅速,先是体长快速增长,然后是体重的快速增长,至生长拐点后,体长、体重的增长速度都趋缓慢,性腺开始发育,此时的种群生物量最大,是进行渔业捕捞比较合理的时机。
此后,因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增长量逐渐变小,种群生物量会由于自然死亡而越来越小,造成资源浪费。
例如,太湖大银鱼应在7月龄(10月份)捕捞为宜,春宗群则在5.5月龄(9月份)捕捞为好。
2.合理安排渔获季节,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浮游动物是银鱼的主要饵料资源,其中挠足类、枝角类是幼、成鱼的主要食物。
银鱼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将饵料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成优质的鱼产品,为渔业所利用。
因此,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饵料资源,是提高水体生产力和渔业产量的重要因素。
大量的调查证明,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中的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其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
所以捕捞生产最好避开夏、秋季节,以便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饵料转化。
一般来说,秋末冬初进行渔业捕捞较为合理。
3.捕捞要避开繁殖期繁殖是银鱼种群发生补充量的过程,如果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势必影响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从而导致补充群体数量减少和渔业产量降低,因此,不宜在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
综合考虑银鱼繁殖、生长和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等因素,把银鱼的捕捞时间安排在9~11月份比较合适,北方可适当提早些,在冰封前捕捞,南方地区可适当延后些,在10~l1月份捕捞均可。
(二)渔具渔法
银鱼渔业的渔具,主要是网渔具类,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银鱼拖网、银鱼围网和小丝网。
1.银鱼拖网
(l)双船对拖网:
此网为双翼双囊,用聚乙烯网布按生产需要的大小规格,裁剪后缝制而成。
全网分为两部分,各有一翼一囊,分别由两只船装备。
作业时连接成一体,两船同时拖拉。
双船对拖网拖速较慢,捕捞银鱼效果较好,渔获物中银鱼约占90%,其他小型鱼虾类占10%左右,太湖80年代l对60吨级的渔船最高日产量为250千克左右,一般日产量为150~200千克。
太湖、巢湖等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大多使用此网捕捞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银鱼。
网具:
现以60吨级渔船用网为例说明各部分规格和结构:
网衣:
由竖杆头、上下片、槽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捕捞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