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63588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4.85KB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
2019.1
一、积累与运用
1.字是读书人的脸。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标点也格。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工整书写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
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
注意“鞠躬”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宽,要做到字体方正。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ūn)含蓄(xù)调羹(ɡēnɡ)鲜(xiǎn)为人知
B.选聘(pìng)筹(chóu)划赫(shè)然兀兀(wù)穷年
C.彷(pánɡ)徨署(shǔ)名绞(jiǎo)肉深恶(è)痛绝
D.涉(shè)猎 通宵(xiāo)澎湃(bài)迥(jiǒnɡ)乎不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B选聘(pìn)。
C深恶(wù)痛绝。
D澎湃(pài)。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搏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潜心惯注”应改为“潜心贯注”;B.“历尽心血”应改为“沥尽心血”;C.“搏多识”应改为“博多识”;“一拍既合”应改为“一拍即合”。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补鞥形容泉水。
B: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不符合语境色彩。
D:
捕风捉影:
含贬义;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
不符合语境色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提高……工作”动宾搭配不当;C缺少主语;D“解决并发现”语序不当,答案为C。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
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①用名言引出②的观点,⑤进一步阐述观点,④③解释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因此选A。
7.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鱼塘”“按照”“把”“向”都是介词。
B.“虽然”“精神”“如果”“只要”都是连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是排比句。
D.“我们”“那么”“怎样”“你们”都是代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性的掌握。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A.“鱼塘”是名词;B.“精神”是名词;C.正确;D.“那么”是形容词。
8.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校园内,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表现在___________,表现在________。
【答案】
(1).表现在楼道行走时不追逐打闹
(2).表现在楼道行走时不追逐打闹
【解析】本题考查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要把握好语境。
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仔细阅读题干可知,横线上需要写生在校的文明行为,注意结合场景特点展开续写即可。
点睛:
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9.名著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原名为《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呐喊》、《故事新编》。
七年级上册我们还过课文________也选自《朝花夕拾》。
【答案】
(1).《旧事重提》
(2).鲁迅(3).豫才(4).《彷徨》(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名著的理解,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作者是鲁迅,字豫才。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散文,出自《朝花夕拾》。
10.文言诗文填空。
(1)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的的《示儿》)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6)《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一句爱国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家祭无忘告乃翁
(2).关山度若飞(3).可汗大点兵(4).对镜贴花黄(5).留取丹心照汗青(6).将军百战死,(7).壮士十年归(8).万里赴戎机,(9).关山度若飞(10).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
——周恩
【解析】这是考查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祭、度、贴、赴、汗、戎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_________)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
(3)当日知其所亡(__________)
(4)遂七年不返(________)
12.(乙)文段中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B.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C.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D.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1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何异断斯织乎?
14.(甲)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有所成?
15.(甲)文中孙权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羊子之妻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1).你
(2).我(3).每天(4).于是,就12.B
13.
(1)我自己一个人经常读书,自认为受益匪浅
(2)和割断(正在织着的)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1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5.
(1).“”的重要性
(2).“”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解析】(甲)选自《资治通鉴》作者:
司马光年代:
北宋
(乙)选自《后汉书》作者:
范晔年代:
南朝宋
参考译文:
(乙)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的缘故.羊子说:
“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问,就应当‘每天都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业,并且七年没有回。
11.本题考查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习和积累是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生能活活用。
注意识记“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孤(古代帝王的自称,我)、日(每天)、遂(于是、就)”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12.本题考查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划分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以为”,认为;“益”,好处;“异”,不同;“斯”,这。
点睛: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是:
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根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的意思“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的那个吴县(没有识的)的阿蒙了!
”可知此句证明了吕蒙有所成。
15.本题考查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甲文孙权因为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推托习,从而指出“”的重要性;乙文乐羊子妻因为丈夫中途辍回家,因而砍断正在织的布,指出”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6.“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17.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6.用“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意思对即可)
17.拟人手法。
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解析】
16.近代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渲染出了。
它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点睛:
此题考查炼字,炼字答题步骤:
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17.“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我端起斟满美酒的金杯,真诚地邀请夕阳,让它共同和我们一起干杯:
希望金色的晚霞夕照,能够慢慢逝去,多在美丽的花丛中停留一会儿!
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面小题。
吴孟超:
以心灵温暖心灵(节选)
①吴孟超的办公室在东方肝胆外医院行政楼二楼。
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集办公、会客、会诊于一体,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不够明亮。
最初我一直以为是办公室所处楼层不高,又朝北,光照不好所致。
直到有一次,我带着一位北京的病人去找吴老会诊,同是这间办公室,却大放光明,我这才发现办公室不够亮堂的真正原因。
②其实,吴孟超的办公室里有两盏灯,平时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办公时,他只开头顶的那一盏,如果有客人或病人,他才将两盏灯都打开。
③“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
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④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自浙江农村的妇女。
手术后五六天,吴孟超去查房。
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眉头微微皱了起,半晌没吭气。
那时,在场的人都很紧张,“看样子,‘老爷子’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了。
”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廊里,劈头便问道:
“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6号?
还是进口的?
”
⑤值班医生答道:
“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
”
⑥“什么‘大家’‘大家’?
”吴孟超一听火了,大声说道:
“现在有的医院、有的医生不好好给人治病,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
你不要他们!
⑦值班医生有些委屈:
“吴老,我没有啊……”
⑧“没有就好”,吴老严肃地说,“你知道医疗费用对这样的病人和家庭是多么大的经济负担!
没有明显的感染,术后又很稳定,为何不用氨苄青霉素等药物?
过去我们常用,而且效果也不错,又便宜。
要为病人多考虑考虑才对呀!
”
⑨平时,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
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带的片子能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⑩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
他说:
“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次缝合器械,‘咔嚓’一声1000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书费用啊!
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
⑪凡是看过吴孟超门诊的病人,都会对他那特殊的打招呼方式留下深刻印象。
看见病人坐下,他会笑呵呵地紧紧握住病人的双手,有时还拍拍病人的肩膀。
外人乍一看,还以为他在接待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⑫对于这种特殊的打招呼方式,手术室护士长陈月娥曾求教过吴孟超。
“老爷子”告诉她:
“跟病人握手,用双手,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至少可以有三个作用:
一是可以展示医生对病人的关心,让病人心里感到踏实;二是肝病患者一般都伴有一定程度低烧,双手一握,对病人的发烧程度,自己也能掌握个八九分;三是双手一握,顺势可以把手滑到病人的脉搏上,给病人切脉,有助于病情判断。
⑬“哪里人呀?
”“做什么的?
”“家里几口人呀?
”看病先看人,几句家常话聊下,吴孟超才慢慢开始查看病人以前的检查报告。
如果需要病人做进一步检查,他还会亲自为病人拉上屏风上的布帘,把双手搓热,轻轻摁住病人的腹部,轻声询问病人疼不疼。
做完检查,他依然不会忘记弯腰把病人的鞋子摆到最适于病人下床的地方。
然后,才一笔一笔地仔细开单子。
如果需要做B超检查,他必定会亲自陪病人到B超室做检查。
⑭“一个人能全神贯注地做他愿意做的、喜欢做的事情,这将是非常愉快的!
在医生的岗位上,我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
”吴孟超说。
18.阅读第①、②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吴孟超医生的办公室不够明亮的原因。
19.第④-⑧段中,吴孟超医生对下属发火原因是什么?
20.从第⑧段吴孟超医生的话中可以发现,他所强调的“替病人算账”,是指什么?
21.第④-⑧段中,作者用详细的笔墨写了一个有关“替病人算账”的故事,在此之后,作者为何又写了⑨、⑩两段?
22.吴孟超医生的一双手和一颗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细读⑫-⑬段,然后将“□手□心”这一四字评价补充完整。
根据这一评价,并结合这两段中相关的描写,完成一段人物分析。
(80字左右)
【答案】18.
(1)办公室在二楼,朝北,光照不好。
(2)吴老平时只开头顶的一盏灯。
19.误以为他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发现是误会后吴老仍严肃地批评了他只知道按常规常用方法治病,不能为病人多加考虑。
(均用原文回答)
20.不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便宜的药物,而是还要考虑病人家境、病人病情和药物疗效(顺序可颠倒)三方面因素后作出综合判断。
21.之前写的是吴孟超医生如何要求他的下属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言传),这两段则主要写了他本人是如何身体力行的(身教)。
这样,人物形象就更为丰满了。
22.妙手仁心,吴老有一双奇妙的手,他和病人双手相握,就能大致掌握病人的发烧程度,还能顺势为病人切脉。
吴老有一颗仁爱的心,他每次为病人检查都先把双手搓热,只怕手凉会让病人不适。
【解析】
18.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讲的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
,...,,...,,...,,...,,...,,...,,...
20.阅读文本④—⑧段,会用原文的内容理解问题,做题时,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21.生认真阅读第8段,仔细观察和理解概括吴孟超医生做出综合判断的依据。
22.从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刻画人物,这样使人物刻画更加丰满。
生表述正确即可。
23.评价内容填写合理;对人物分析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
”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
发生了什么事?
”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
接连的又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的。
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
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关闭结束。
”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生们都点点头。
“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将校关闭结束。
”
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
生们照常地用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
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
该的事变,一定会的。
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
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生们愿意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
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记着。
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
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摸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
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离别呢!
街上依然地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做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
生们一致地立了起,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
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
23.选文中“最后一课”前的气氛与往日有没有不同?
你是从哪一句看出的?
24.“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为什么这种声音在“我”听是“沉重”的?
25.理解“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一句的表达效果。
26.这节课下课后,“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