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docx
- 文档编号:863521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06.77KB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docx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先秦时期、秦汉
【考点导图】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1.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
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确保贵族特权利益
内容
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
诸侯拱卫王室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性质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
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
瓦解
春秋开始,战国末完全瓦解(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
作用
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保证了贵族特权
③西周的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2)经济发展
①农业:
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土地制度:
井田制。
②手工业:
“工商食官”制;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商业:
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发展
①夏朝有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日法)。
②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变革:
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灭六国。
(2)经济发展
①农业:
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和耕作方法不断改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②手工业:
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
③商业:
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文化繁荣
①思想:
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诸子思想: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为,
“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
“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人之性恶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法”“术”“势”三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②科技:
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记数法。
③文学艺术:
出现了《诗经》《离骚》等文学杰作和帛画《人物龙凤图》等艺术珍品。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政治:
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3)文化:
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1)政治巩固
①中央集权的巩固:
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②君主专制的强化:
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③选官制度:
察举制、举孝廉。
(2)社会经济
①农业:
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
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
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3)科技文化
①思想:
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科技: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
③文学:
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三、选修内容
(选修一)商鞅变法
主题一 先秦时期的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1.政治:
(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4)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经济: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
……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
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指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
解题思路
(1)“社会转型”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历史转变角度提炼。
(2)影响从旧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旧的统治阶级的衰弱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变化来论证。
答案
(1)经济: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政治:
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新的封建制度逐步建立;思想:
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影响: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促进了分封制崩溃,封建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主题二 秦汉时期的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
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2.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1)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思想文化:
(1)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3)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作用。
(2)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
解题思路
(1)国家体制可从地方制度再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加以说明。
作用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
(2)注意提炼材料信息“布衣将相”“起自布衣”。
答案
(1)变化:
由奴隶社会的分封制转变为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政治作用: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
(2)统治阶级在西周时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
主题三 中国古代早期两大政治支柱——分封制与宗法制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分封,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内进行再分封。
(2)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影响
(1)分封制
①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统治疆域。
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
②弊——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2)宗法制
①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由材料可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各有何积极作用?
解题思路
(1)材料一反映了周王按等级将土地分封给公、侯、伯、子、男。
材料二反映了周天子对受封的诸侯有统治大权。
(2)材料三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嫡子和庶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
(1)分封制。
因为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积极作用: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主题四 先秦诸子思想的阶级性和特点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诸子百家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也因此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学派代表
代表利益
特点
道家(老子)
奴隶主贵族
体现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
儒家
孔子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孟子
新兴地主
调和矛盾,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荀子
墨家(墨子)
小生产者
渴望社会安定
法家(韩非)
新兴地主
君主集权、法治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而苏格拉底则强调“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两者的思想都包含了一定的民本思想。
请回答:
(1)分析指出二者的民本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
(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解题思路 第
(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孔子的思想侧重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和谐;苏格拉底强调侧重人的自身,强调人的精神修养。
第
(2)问原因注意答题角度,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认识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来回答。
答案
(1)侧重点:
孔子主要从社会角度,强调社会的和谐;苏格拉底侧重人本身,强调人的精神修养。
(2)原因:
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等级秩序遭破坏,奴隶制度崩溃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以农耕经济为主。
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
认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知识点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3·广东高考)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理解题意 (示例)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说明贵族地位下降,与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 B
2.(2012·浙江高考)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调动知识 (示例)分封的对象中,王族是同姓,其它可通婚。
材料信息 (示例)“同姓不婚”,同姓指“姬”姓。
答案 C
知识点二 先秦诸子思想
3.(2012·山东高考)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调动知识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各派的主张。
答案 D
4.(2013·江苏单科)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理解题意 第
(1)问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思想主张从治国理论上归结。
第
(2)问据材料二主要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结。
答案
(1)根本:
孝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
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知识点三 先秦经济发展
5.(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审题关键 (示例)“商代”、“牛耕”
辨别选项 (示例)B、C两项非商代,A项未体现“牛耕”。
答案 D
6.(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理解题意 材料指出了六个工种和每一工种有二到七种程序,突出分工细与专业性强。
答案 C
知识点四 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7.(2012·海南高考)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调动知识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辨别选项 A项说法错误;B、D两项材料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知识点五 汉代农耕经济
8.(2013·广东高考)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辨别选项 A:
“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中叶才出现;B:
材料没有体现与封君勾结;D:
过于绝对。
理解题意 材料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答案 C
9.(2013·山东高考)《汉书·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辨别选项 A:
未限制经营范围;B:
未涉及赋税问题;C:
不是户籍问题;D:
商人不得占有田地,目的是“以便农”。
答案 D
知识点六 西汉的儒学思想
10.(2013·福建高考)《春秋繁露》曰: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理解题意 材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并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
答案 A
11.(2012·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调动知识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答案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模块排查——线性题组
政治模块题组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主要依据 (示例)分封制下诸侯权力很大,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 C
2.光明网《分权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
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度VS世袭制B.宗法制VS科举制
C.郡县制VS分封制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理解题意 (示例)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两种制度中的不同体现,一个是地方服从中央,一个是地方割据中央,与郡县制、分封制的内涵一致,故选C。
答案 C
3.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由此汉初统治者( )
A.废除郡县制B.设置中朝
C.实行察举制D.分封诸侯王
理解题意 刘邦认为秦朝亡于“内无……、外无……”,故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D
4.历史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辨别选项 A项是分封制的作用,B项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便于皇帝直接管理,C项是汉初的局面,D项符合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举措。
答案 B
经济模块题组
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材料信息 (示例)西周,“十亩”;战国,“百亩”。
史实依据 (示例)铁器牛耕代替“跖耒而耕”。
答案 B
6.《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社会分工B.经济制度
C.生产力水平D.劳动力短缺
理论支持 (示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答案 C
7.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
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材料信息 牛耕图画像石的出土涉及多区域、多省份。
辨别选项 A、B、D三项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答案 C
8.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
A.秦楚两地商业往来较多B.商人为获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时期秦汉 专题 中国 古代文明 形成 初步 发展 先秦 时期 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