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docx
- 文档编号:863180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48KB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docx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
3.2.1、
〖重点〗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特殊矛盾,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运用:
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和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
能力方面: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因为本框所运用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把矛盾特殊性的整体分为三个方面去加以认识的过程,就是分析的方法;而把对矛盾的特殊性各个方面的认识联结起来、综合起来,形成对矛盾特殊性要领的整体认识的过程,就是综合的方法。
觉悟方面:
结合本框所涉及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根据对高中阶段青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重点解决办法】
1、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我们学习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应用,而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这里有三点要注意:
一是以玉反实例为基础;二是有一定的理论说明;三是讲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必要性"。
顺便说说,对高中学生进行哲学教育不能不以基本事实为基础,但了解基本事实本身不是认识的任务。
教学的任务仍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结论。
凡在"理解"层次作出的规定,都包含着某种程度的理论说明。
我们在教学申应按照教材的叙述,把握理论说明的程度。
教材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要性的说明,可概括为“二总两分”、"一正一反"。
"一总"是指出它是"重要原则"、"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两分"是指"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一正"是指讲述正面道理,分析正面事例;"一反"是指批评错误认识,吸取反面事例的教训。
教学要注意这些思路,力求把这个问题讲得深刻一些,使学生能够取得较大的收获。
分析时要切中要害,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举例时要详略得当,有轻有重。
对于这一重点问题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两个"小栏目》第95页"想一想"和第96页"试一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思维,引举蕴含“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f篇」律地对待矛盾"。
含有哲学道理的成语、俗语,也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引起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复习提问:
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问他的宰相魏征;“为人君怎样才能明智?
怎样就会昏聩?
"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还说:
"尧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秦二世、梁武帝、隋扬帝由于偏听偏信于宠臣,所以遭到了失败。
"李世民赞赏地说:
"好!
"魏征死后,李世民大哭,对侍臣说;"人用铜做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见兴替;用人做镜子,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由来,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个成语故事中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哲理呢?
导入新课:
这个故事包含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这个原理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或处理事情,都要用全面的观点,即两点论的观点,切忌片面性。
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正面的,又听反面的既所顺耳的,又听逆耳的,才能避免片面性。
如果偏听偏信,并以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就会出现错误。
通过我们对矛盾普遍性这一知识的复习和回忆,我们了解到,这一原理为我们分析事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但仅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不够的,因为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矛盾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我们教材上所讲的传说中的哲学故事和现代指纹技术,说明世界上的树叶千千万万,但没有两片相同的;人手的指纹千千万万,但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这说明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有矛盾,但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却又各不相同。
为什么世界上的事物会千差万别,事物之间会有相异性、差别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知识点。
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会千差万别,事物之间会有相异性、差别性,从哲学上说,就是因为事物的矛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即特殊性。
具体来说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什么呢?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那么如何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呢?
具体说它表现在三方面:
投影显示:
矛盾的
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⑴、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⑵、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⑶、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矛盾。
比如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社会的矛盾就各不相同。
无机自然界包含的是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生物界包含的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社会包含的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由此构成了三者质的区别。
拿我们学习的不同学科来说,它们就是因为各自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才彼此区分开的。
下面我们请各科的课代表试着分析一下你所代表的那个学科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是什么,可以吗?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同一班级的同学,是不是也各有特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我们各自有特点,才能彼此区别开,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特点是什么呢?
相貌、身体、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任何一方面都可以。
所以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在于:
任何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殊矛盾。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或个性,那么走出我们这个班级,同样作为中学生,我们和高一、高三甚至和初中的小同学也同样具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也各有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回到刚才的问题,走出我们的班级,我们和高一、高三甚至和初中的小同学也有不同的特点吗?
就以你自己的发展为例,你能具体分析一下自己的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有 什么不同的特点吗?
通过同学们的议论和发言,我们了解到,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无论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心理方面,可能“出少年英雄”;也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除此以外,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具有不同时期的特点,比如在辩证思维发展方面,其中的辩证判断上,就有明显的差异。
同学们可能看过法国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或电影,其中有一个面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如何用美与丑的标准评价这个人,各年级的学生便显示出了他们的差异,从所做的研究材料分析来看,初一学生主要用“个别性判断”来对事物个别性格作出判断,他们一般认为“卡西莫多这个人很好,因为一个人只要心灵美就行了。
”
初三学生在“个别性判断”的基础上发展到“特殊性判断”的水平,即反映客观对象特殊性格的判断,他们一般认为“卡西莫多这样的人,如从外表看是丑的,但从他的行为和心灵看是美的。
”
高二学生的辩证判断形式已占优势,他们的判断发展到以“普遍性判断”为主要形式,即反映客观对象的普遍性格的判断。
他们一般认为“卡西莫多这个人从外表上看是丑的,但他有一颗美的心灵,心灵美比外貌美更重要。
如果一个人有美丽的外表,但灵魂却是肮脏的,那他是丑恶的。
”
这个例子反映出认识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差异,由个别性经特殊性达到普遍性。
更多地了解些高中阶段自身的身体、心理、思维等发展的特点,成长过程中就会多一些主动性、自觉性、针对性;少一些片面性、盲目性,从而更好地成长、进步。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深刻总结历史和当前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特殊矛盾所作出的科学论断。
这次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就是对我国现阶段特殊矛盾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结果,下面我们共同来做一下具体分析:
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底予薄、基础差,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
根据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如果按人均产值计算,中国只能排在132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05位。
人员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和明显改善,但总的来看还只是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并且全国农村还有5860万贫困人口,其中一半左右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在城镇还有XX万左右的人生活水平很低。
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2亿,今后每年还要以1300万的速度增加。
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膨胀,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素质和经济效益还不高,原材料的消耗强度比美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普遍高5一10倍,最高的达到百倍。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多数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产品增加值的科技含量还很低。
我国的教育还很落后,仍有l亿多人的文盲,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占了全世界文盲、半文盲人数的将近l/4。
我国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70%以上,仍是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
封建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有广泛影响。
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因此,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关于矛盾的特殊性,还必须进一步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不同方面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去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比如我们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的矛盾,教和学这两个方面就各有其特点。
拿“学”这一方来说,你就要了解自己在识记能力上、理解能力上、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从“教”这一方来说,也要了解各科老师授课方式的不同特点,因为教师因知识水平、性格特点、教学经验等的差异,有的可能严谨但欠灵活;有的可能灵活但欠严谨;有的可能擅长讲授;有的可能擅长指导学生自己思考,发表创见……等等,在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地去认识、把握教和学矛盾双方的特点,就会把学习真正地搞好。
那么经济领域甲企业要搞好生产也一样,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构成的矛盾双方各有特点,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了解矛盾双方特点,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研究企业特点解决产、供、销和持续发展的问题。
所以也只有抓住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双方的不同特点,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但矛盾特殊性仍然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它和矛盾普遍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空间上看,“普遍性”是说事事有矛盾,那么各个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样呢?
这是由"特殊性"来回答的问题,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从时间上看,"普遍性"说时时有矛盾,那么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终都一样吗?
这又需要"特殊性"来做出回答,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再从空间上看,即使把每一事物内部不问的矛盾方面相比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说“事事”、“时时”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我们已经学过“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人物描写要抓住外貌特征、个性语言和行动特点”,你能用学过的哲学道理加以解释吗?
相反,如果我们不抓特点、个性,只描写普遍性、共性,会怎么样呢?
(选自教材"试一试"。
)
【学生活动设计】
1、活动方式:
文艺欣赏
2、教师的组织过程
第一步,课前准备。
三个要求:
全班同学预习《》;邀请班上儿名有器乐特长的同学事先准备演奏曲目及乐器、器乐的介绍文字;把其他同学分为六个小组,分别负责收集中国古代文学家对人、对景的描写,中国现代作家对人、对景的描写,国外文学家对人、对景的描写,每组至少收集两条自己比较满意喜爱的描写。
建议最好选那些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文学家及其作品,如王勃、鲁迅、巴尔扎克等。
第二步,器乐欣赏。
请表演者上台表演,并分别介绍小提琴、二胡、手风琴、琐呐等乐器的发声特点及声音特点。
然后据此请同学们判断录放机里播放的器乐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
如《二泉映月》、《回家》、《西班牙斗牛士》、《梁祝》。
第三步,文学欣赏。
请各个组朗诵一段名家笔下的人或景的描写,并作适当鉴赏评析。
第四步,教师总结点评。
大力赞赏器乐表演之美妙,充分肯定同学们对文学的鉴赏水平。
指出正因为每种乐器都有不同的音色,它们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是弦乐器,小提琴与二胡却各不相同,大提琴与小提琴也不相同,相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点。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写景状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人物描写要抓住外貌特征、个性语言和行动特点。
不去找特点、个性,而只描写普遍性、共性的东西是绝对不行的,千人一面,索然无味。
3,活动目的
要使学生"信",就要让学生动情,而要让学生动情,就少不了陶冶。
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增强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情趣,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信度,调动学习哲学常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物 矛盾 具有 各自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