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docx
- 文档编号:862424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26KB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docx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
摘要 本文用相关的数据作为切入点,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均衡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差异的策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据分析 区域差异
现在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出版产业”、“版权产业”,尽管每个概念都有着特定的内涵,但他们毕竟是在一个大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产生出来的,有着相同的“基因”;他们尽管“性格”各异,但在相互作用之下。
使得他们所依托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竞争力或者说“软实力”得以迅速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
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而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在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包括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出版产业和内容产业等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选取了十年以来这方面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并作为对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地区差异分析的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语境的角度进行区域差异研究。
一、数据分析
首先将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文章以及在进行数据统计中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说明:
1 研究文章统计自1998年至2008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2 按照“题目”检索项中以“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出版产业”为检索词来进行精确匹配的初级检索,然后再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港、澳地区进行精确匹配的二级检索。
3 在二级检索中笔者的检索词不仅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包括各省的省会、重要文化城市,如浙江省除了检索“浙江”之外,还检索了省会杭州,以及浙江重要的文化城市宁波;河南省数据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数据包括南宁和桂林;云南省的数据包含昆明和丽江;广东省的数据包括广州和深圳;福建省的数据包括福州和厦门;甘肃省的数据包括兰州和天水、敦煌:
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包括了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等。
另外,在查询北京的数据时,还包括了“首都”这个检索词,对首都文化产业的研究计人北京的数据之中。
4 因为有些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相关研究非常少,如娄底、宜昌、郴州、安庆、宝鸡等,笔者无法将每个城市都检索到,所以每个省份、自治区统计数据的精准性无法做到百分之百。
5 由于笔者无法每一篇都完整阅读,所以其中会有一些十分少量的文章属于重复的同一篇文章,也被重复统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数量非常少,并不影响每个省市的整体情况。
6 在这些文章当中,有少量的国内城市比较研究类文章,如《四川、广西、云南三省区文化产业比较研究》,在统计时分别统计在两个城市的数据当中。
7 其中一些文章的题目使用了“我省”、“我市”这样的表述,而未写明省市的名称。
比如在“文化产业”的3759篇论文当中就有9篇标题中含“我市”,33篇含“我省”,由于多数为各省市报告性和新闻性文章,本文在统计时未将这一部分统计在内。
8 由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也并未包含全国所有的报纸和出版刊物,有一些报刊并没有进入数据库,但是笔者认为中国期刊网上所收录的文章完全可以代表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研究的现状。
我们先从数量上来看,十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研究中各省市研究的文章共计867篇,其中50篇以上的有四个省市,分别为广东、云南、北京、湖南,而1O篇以下的,除了台、港、澳之外,也有7个省市之多:
津、皖、琼、吉、宁、青、渝。
按照七个区域来统计,西南地区数量最多,东北一省文化产业研究的数量最少,其次为西北。
“创意产业”研究方面,在地方性研究的331篇文章中,仅北京、上海、浙江三个地区总和为203篇,占总数的六成,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创意产业研究都十分少。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区域布局与“创意产业”相类似,也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浙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东北和西北地区仍然处于劣势状态。
我们可以从表l的数据中看出,针对地方性的“内容产业”和“出版产业”研究文章的数量本身就不多,在“出版产业”研究的46篇当中,有15篇为台湾地区出版产业研究。
而大陆各地区出版产业的研究相当少。
其中广西和北京的出版产业研究文章数量居前。
从绝对数量上来分析,研究者普遍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使用较多,一些主要城市,像北京的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文章,使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三种产业提法的数量大致相当;而在上海,“创意产业”明显多于“文化产业”,远远多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广东,“文化产业”研究也明显多于后两者的研究,而在云南。
对于“文化产业”研究居于全国的前列,而其余相关方面的研究均属空白。
在对七大区域的总体比较来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在五项“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方面均落后于其他五区,而单从数量上来看,经济上并不处于明显优势状态的西南地区在“文化产业”、“出版产业”方面的研究数量却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
从上面简单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在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方面存在着地区差域,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又不完全同步,如地区生产总值比较高的辽宁、福建、河北等省,其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数量偏少,而像云南、陕西、广西等省,尽管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但文化产业相关的研究文章却相对较多。
详细的情况可以比照下表。
数据只代表着一种表征,而在数据背后所隐含的形成数据的真正推动力才是我们要努力探索的东西。
差异的存在是一种发展不均衡的表现,也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的提升,以及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甚至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透过数据,找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对策,是本文的目标。
二、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理念与概念
一项产业,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
都离不开两部分的协调发展,一是实践,一是科研。
文化产业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勿庸置疑,用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的发展,还是用实践的经验来促进理论研究的繁荣,其实两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然而,有人要问,那些文化产业研究繁荣的地方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我这里文化产业不发达。
怎么可能将这方面的研究搞上去呢?
应该说,产业发展的落后与产业研究的贫乏是有关系的,但这绝不是必然的结果。
笔者认为,产业研究的繁荣一样也会促进产业发展,只有双方共同努力,相互结合,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区域性研究的丰富与贫乏的首要原因来自于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理念创新。
可以说理念是产业发展的“总阀门”。
2006年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一些省市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动作,而一些省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抛掉传统的文化事业发展观等方面还存在着理念上的滞后。
理念的滞后不仅导致了具体改革措施的不力,导致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停滞,同时也导致了文化产业研究的贫乏。
对概念认同的不一致也是造成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区域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措施。
由于各区域地理、人文、经济等具有各自的特点,经济发展上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发展文化产业的侧重也自然有所不同。
“文化产业”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不仅有核心产业,还包括了大量的外围和相关的产业,从上游的创意、设计、构思开始,直到下游的延伸产品的开发推广,形成了一个长长的产业链。
而造成文化产业研究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文化产业”概念认知和认同程度的不一致。
根据很多学者的观点,“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着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80年代传入中国。
2003年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我国在“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由于国家整体规划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倡导,也使得在研究领域对“文化产业”区域性研究数量占绝对优势,尤其是以对北京、广东、云南地区文化产业研究的数量为多。
而由于区域特点不同,有些地区传统的文化产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内容的开发以及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因此,一些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创意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
比如上海,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上海创意产业研究的数量要比上海文化产业研究的数量多出两倍。
而在北京,由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有些专家的提出了在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
并不是单纯追求创意经济,同时强调文化元素,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数量要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数量多得多。
而对于“内容产业”和“出版产业”的概念,来自于其他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提法,比如日本将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而在美国则强调版权产业。
而版权产业是一种带有法律范畴的概念,有关地方性版权产业的研究十分少,笔者检索了十年中版权产业的期刊文章共5l篇,其中只有新疆和四川各有一篇研究其地方版权产业的文章。
所以本文在进行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统计时未将“版权产业”研究列入其中。
三、缩小区域差异的策略
1 政府牵头,举办国际性或地方性文化产业博览会,或者出版产业交易会等,利用会展平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区域文化特色推广出去。
比如,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目前文化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的经济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区域文化消费市场有待于扩大,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热情还不够高。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和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方独特性的文化品牌,逐渐转变传统的文化事业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差异逐渐削平,同时也会促进文化产业研究的繁荣。
2 在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建立起研究文化产业的专门系所。
一方面培养专门的研究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企业与研究部门和机构之间合作。
通过对文化企业的深入了解,加强对本地或本区域内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3 用最短的时间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将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尽快应用于文化产业的生产环节当中,用来指导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以研究促产业发展。
4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研究,以研究成果的广泛发布来扩大区域文化产业的知名度,提高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来弥补实践上的滞后,并带动产业实践的快速提升。
5 展开相类似地区文化产业研究的合作,比如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闽南地区、长三角地区等等,加强这些区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探索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特点,加强对话交流,促进某种文化产业圈的形成,并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6 支持鼓励出版区域性文化产业研究书籍或研究报告、发展报告、战略分析等出版物,在这方面,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均有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出版物,广州、成都、昆明、深圳等城市也出版了研究城市文化产业的书籍。
有关部门对这方面的支持也会无形中激起研究人员对当地文化产业研究的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我国 文化产业 相关 研究 区域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