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政府工作报告1.docx
- 文档编号:861882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55KB
临泉县政府工作报告1.docx
《临泉县政府工作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泉县政府工作报告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泉县政府工作报告1
2008年1月20日在临泉县第十五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临泉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努力克服洪涝灾害的影响,积极化解前进路道上的诸多困难,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预计,全县生产总值69.4亿元,增长15.1%,其中一产增长8.7%、二产增长23.8%、三产增长18%。
财政收入2697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059万元,分别增长21.6%和17.8%。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实现工业总产值56.8亿元,增长2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5亿元、增加值5.7亿元,分别增长29.4%和25.7%;实现销售收入21.9亿元,增长28%;实现利润1.5亿元,增长80%;综合效益指数达186。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15.6%;粮食总产94.4万吨,增长8.5%,其中小麦总产58.2万吨、单产391公斤,分别增长17.9%和12.7%,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新增规模养殖场492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5%,我县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和全省畜牧富民十强县。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1家。
劳务经济不断发展,新增劳务输出5万人,新增劳务收入3亿元。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亿元,增长17.4%。
第三产业增加值21.6亿元,增长18%。
(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展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保障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扎实推进。
30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任务,17家进入改制程序。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市外项目62个,到位资金6.8亿元,增长60%。
园区招商力度加大,全年入园项目45个,开工建设17个,建成投产9个,引进资金1.7亿元。
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全年进出总额1100万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新增民营企业116家、个体户3696户,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25.6%。
(三)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30.1%,其中规模以上投资8.6亿元,增长31%。
实施“6611”工程项目26个,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临化双氧水扩建、精甲醇项目、恒达脱水蔬菜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临化合成氨原料线路改造、金禾面粉加工、永洁肉类加工项目顺利实施,县医院病房大楼、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度加快。
秸秆发电、杨桥船闸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全年累计投入8600万元。
解放路中段改造、光明北路、建设路中段、人民路东延中段、于寨路、古城路建成通车,县城六个路口改造、光明南路附路及人行道、前进东路和建设路配套工程全面完成。
新增供水管网32公里,全年供水量415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垃圾处理厂顺利推进。
统一广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政务中心大楼即将完工。
环城公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加快实施。
新增绿地4.8万平方米,增设改造路灯568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新建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12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完成成片造林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2万亩。
电力通讯设施发展迅速,瓦店35千伏变电所建成运营,庙岔35千伏变电所正在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48公里、低压线路100公里,新建35千伏线路32公里。
新建光缆线路106公里、移动联通基站37座。
村庄规划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1616”示范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四)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十二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3亿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1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229元,增长12.5%;城乡居民存款余额75亿元,比年初增加13亿元。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83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工作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城乡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9286人和5.2万人。
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逐步提高,全县1101名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
认真实施白内障复明项目,免费为308名贫困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整村推进工程顺利实施,全年解决5.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特别是面对我县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带来的严重灾害,我们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切实抓好灾后重建,全面开展生产自救、对口帮扶、社会捐助等工作,保障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安定,夺取了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
科教兴县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县获省级科技奖1项,获授权专利28件。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28名,引进企业人才586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顺利启动。
“两基”教育成果继续巩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县职高被批准为省级示范职业高中。
高中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本科达线人数位居全市第一。
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改造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2.1万平方米,新建教室和学生宿舍2.8万平方米。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参合农民148.4万人,参合率达78%。
群众性文艺活动蓬勃开展,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数字电视开通运行。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在国家、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我县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单位。
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土地整理力度加大,全年复垦土地10037亩,新增耕地5000亩,通过置换获批建设用地990亩。
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环境保护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认真开展平安临泉建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加强信访案件排查和办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
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地方志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消防工作得到加强,人事、农机、气象、文物、物价、双拥、档案等项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六)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八荣八耻”观念深入人心,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群众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开通政风行风热线,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充分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重视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我们成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各项工作的进步。
特别是在抗洪救灾战斗中,我们经受了洗礼,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干部,凝聚了人心,展示了形象,增强了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几套班子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仍有许多制约因素,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工业优势尚不明显,产业链条还不完整,改制任务相当繁重,工业经济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弱项;园区建设档次不高、特色不浓、聚集力不强,作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突破的载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水平较低,结构不优,工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个别项目进展缓慢,没有如期完成计划任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任务艰巨,城市文明创建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偏低,物价水平上涨较快,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推动2008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突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推进和谐为方向,实现总量扩张,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8.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速增效、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突破,着力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认真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把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编制并实施六大支柱工业和八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培育一批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的骨干企业,真正推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促进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强化骨干企业支撑作用,鼓励临化、文王等企业发挥优势,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资源整合。
主动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促使明鑫制衣、凯力制衣、天祥制衣、新峰皮件等新兴服装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
高度重视成长型企业发展,分层次落实培育计划,尽快形成全县规模骨干企业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
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个,实现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强势推进园区建设。
切实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突破和招商引资重要载体来抓,全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园区开发水平。
实施六纵六横道路建设工程,基本形成园区道路交通网络。
完成二期16栋4.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居民安置区一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园区综合服务大楼,完善供电、通讯、给排水、绿化等配套工程。
按照一区多园的要求,基本建成化工工业园、制革工业园、服装工业园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
积极应对土地、环保政策趋紧的新形势,坚持用地计划向园区倾斜,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年内争取10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入驻园区。
着力增加投入。
把加大投入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突破的根本举措,强化企业投入主体,拓宽投入渠道,努力实现投入总量和项目规模的新突破。
狠抓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和技改项目的实施力度,完成金禾面粉加工、临化合成氨原料线路改造,加快临化合成氨系统扩产节能改造、永洁肉类加工、山羊系列产品开发等工程进度,推进临化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业化节能项目、鲖城制革集中治污及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
(二)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种子工程”,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万亩,发展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6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
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到农村建基地,与农户签订单,把经营领域向生产基地延伸和拓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多乡一业”的发展模式,加快杨小街西洋南瓜、半截楼西瓜、滑集甜叶菊、谭棚双孢菇、牛庄中药材和吕寨延秋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争创名牌农产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3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市级名牌农产品3个。
充分发挥科技兴农作用,实施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和农机富民工程,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围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创建各类农民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互助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突出发展畜牧业。
加大财政以奖代补力度,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点扶持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0个,力争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
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扎实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建成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中央继续实施支农资金“三个明显高于”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除涝面积1.4万亩,改善防洪面积4.7万亩,解决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新修农村公路村村通水泥路面178公里。
实施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1616”示范整治工程。
实施以工代赈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适当提高农村扶贫标准,力争4.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新型农民培训和扶贫培训工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全年培训农民3万人,新增转移劳动力2.5万人。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三)以全民创业、市场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着力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
把全民创业作为跨越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抓手,着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全民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
制定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释放一切创业潜能和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壮大创业者队伍,真正让千家万户动起来,致富能人多起来,民营企业强起来,经济发展活起来。
强力推进“凤还巢”工程,积极鼓励、有效引导广大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使之成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临泉的生力军。
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入股、控股、承包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农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民间资金在发展现代物流、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实现创业。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支持现有商贸企业的发展,广泛吸引外地大型商贸企业来我县拓展业务。
编制城乡商业网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及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引导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向乡村延伸。
着力抓好“万村千乡”试点工程,新增乡村日用消费品试点企业1家、农业生产资料试点企业1家,新建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21个、农资连锁店30个。
积极挖掘文化、体育、教育等市场潜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三产。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业和会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品位。
切实加强市场建设。
以“强功能、兴产业、聚人气”为目标,加快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提高瓦店山羊、长官黄牛、于寨瓜果等专业市场辐射能力,提升泉河商城、银泉商城和美丽家园家俱批发市场档次,支持临泉商都、金谷物美、阜阳中新等商贸批零企业做大做强。
开工建设皖浙农贸综合大市场、统一广场二期,推进统一商贸城前期工作。
(四)以创新体制、优化环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成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水管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全面完成改制任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和减少审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征缴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预算顺利执行,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增强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
坚持领导招商,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外出抓招商,牵头负责重大招商项目的引进、协调和落实。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严格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奖励,确保引进市外资金总额比上年增长30%以上。
坚持产业招商,引导外资进入工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扩大招商引资领域。
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吸引外资投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坚持企业招商,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尽快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前台,着力构建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积极适应对外贸易的新变化,落实出口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00万美元。
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着力打造吸引投资的洼地、人才聚集的高地。
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点为结点,建成覆盖城乡、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网络。
大力加强信用建设,切实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不断提高公信力。
加快打造人文环境,着力形成人人关心招商、支持招商、配合招商的正确导向,真正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五)以扩大投入、积蓄后劲为目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我县续建、新开工和前期工作项目71个,总投资8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亿元,其中市“6611”工程计划38个,总投资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
重点完成中医院医技楼、杨桥职高实训楼、基层法庭、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小学校舍改造、韦庙路改造、牛庄220KV输变电扩建工程,加快县医院病房大楼、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沼气、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度,开工建设移动综合服务大楼、药监业务用房、张营110KV输变电、S102线城区段改线和农村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力争开工杨桥船闸扩建和人武部搬迁,推进漯阜铁路临泉支线、秸杆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项目争取储备。
抢抓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机遇,立足比较优势,注重从投资政策中争取项目,从产业政策中抢抓项目,从发展规划中对接项目,从优势资源中谋划项目,从产业链条中衍生项目,从扩大开放中引进项目,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市规划盘子。
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力度,县财政列支项目经费不少于100万元,力争在基础设施、农副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规划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继续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项目跟踪落实。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以落实用地指标、完善环评手续为重点,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开工。
强化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六)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为出发点,加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完善城市规划。
按照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完善提升、功能互补的思路,协调好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种发展规划,实现有机衔接,重点编制旧城区详规全覆盖、绿地系统规划和姜子牙文化城详细规划,完成县城规划区航拍和城南科教文卫新区城市规划设计,形成较为完备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的审批审核制度,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
实施城市建设四大工程。
畅通工程,重点完成港口路北段、交通路、鲖阳路、鲖阳路西段改造和人民路东延工程,开通裕泉路中段,实施建设路和交通路南延,新建教育路、浮翠路和光明路南延,力争开工泉河大桥改建工程。
靓化工程,重点完成环城公园二期工程,打造沿环城水系一河两岸景观带;力争开工建设姜子牙文化城;实施港口路、四化路路灯改造,提升县城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水平。
安居工程,重点推进城南安居小区建设,启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小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拆迁户住房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快商品房和住宅小区建设。
配套工程,重点实施自来水厂扩建,完成垃圾处理场一期,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改造城区供水管网,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和交通路排水系统,完善供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确保政务新区投入使用。
加强城市经营管理。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全方位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继续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信贷支持,积极争取其他商业银行的投资。
做好新建道路两侧土地收储出让工作,保证城市建设资金及还贷需要。
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开招标拍卖公用设施经营权、冠名权,多渠道增加城市经营收益。
进一步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切实杜绝土地私买私卖、乱搭乱建现象,合理布局城市农贸市场和夜市摊点。
健全完善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交通秩序乱、环境卫生差等城市顽疾。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素质,实现人性化管理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城市。
(七)以扩大就业、完善保障为落脚点,加快解决好民生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被征地农民和复转军人就业。
开工建设集职业培训介绍、劳务派遣、劳动保障代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8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泉县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