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x
- 文档编号:861468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19.18KB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
1、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也随之形成。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秦统一六国后,逐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②从西汉至两宋,随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夏朝)
(一)王权背景:
夏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3、意义: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二)王权承袭:
王位世袭制
1、背景:
禹年老时沿用禅让的惯例,选举继位人益——定义: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民主推选首领传位让给贤能人的制度。
2、标志: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杀死部落民主推选的首领益,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3、影响:
①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②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③商朝建立后,王位传承方式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4、定义:
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形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三)王权特点:
王权神秘化
1、时间:
夏商时期
2、目的:
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方式:
①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②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4、结果:
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王权至高无上的局面形成了。
(四)王权巩固:
行政管理制度
1、时间:
夏商时期(主要是商朝)
2、表现:
①中央:
设有相、卿士等——权力:
掌管政务。
②地方:
封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义务:
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意义:
夏商初步建立了从中央至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有人说:
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你思考: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5、观点:
历史的进步。
原因: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西周)
(一)背景: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二)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或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三)定义:
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的政治制度。
(四)过程:
1、周武王开始全面推行分封制。
①分封的核心:
周天子将王畿(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地区)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概念辨析: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也就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
1、“封建制度”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指“封”土而“建”国。
古文献中“封建”即分封制;现在通常说的封建多半是贬义,是保守与落后的代名词。
然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农民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此处“同姓”即与周王同姓的亲族,“周”当时是王朝之称,并非“周姓亲族”为分封主体,应理解为“姬姓亲族”为分封主体。
●3、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其中“封国”是分封制的表现。
后世历代帝王分封皇室成员为王、为侯,只是皇家特权的彰显,已不再是分封制度;
②分封的对象:
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或先代贵族)。
③分封的方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到周的统治范围。
(五)特点:
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君),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六)主要诸侯国:
齐国、鲁国、楚国、燕国、卫国、宋国和晋国。
(七)内容:
1、受封者的义务:
①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2、受封者的权利:
①受封者在疆域内可以再行分封。
a.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b.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②受封者在疆域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的权利。
(八)结果: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九)影响:
1、积极影响:
前期
①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③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④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消极影响:
后期
①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长远来看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
②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后来分封制加剧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消弱了王权,春秋战国瓦解而名存实亡;秦朝时期废除而被郡县制取代。
A.原因:
a.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井田制逐渐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也走向瓦解。
b.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c.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B.表现:
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天子统治天下,
直接管辖王畿。
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特点?
①最大特点:
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②分封对象多样,但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③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④诸侯有相对较大的独立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⑤土地归周王所有,不得买卖——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⑥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⑦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西周)
(一)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
(维护分封制,解决贵族矛盾,维护西周统治)
(二)定义(性质):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三)内容:
1、确立了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体系。
①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②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其他儿子领有封地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
③卿大夫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其他儿子领有封地称为士,士对卿大夫来说是小宗。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四)作用:
1、对当时的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如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如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2、对后世的积极:
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当今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对后世的消极: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五)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1、积极:
尊老爱幼、尊宗敬祖(亲亲尊尊)的传统和忠孝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消极:
①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和传宗接代的观念;
②家长制和任人唯亲(裙带风气和荫庇心态)的作风;
③社会和家庭等级观念;
④形成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
(六)形式:
家谱;宗祠;族规
(七)特点
1、最大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
承制和余子分封制紧密结合)——原则: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年均以德”;c.“德均则卜”【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正妻所生之子中年纪最大的儿子即嫡长子,其他儿子叫余嫡子,余嫡子和庶子统称余子】。
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家”与“国”密切结合,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4、等级森严——即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
5、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六)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以血缘为纽带,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3、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4、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内核纽带,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知识巧记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周王朝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据记载,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和乐器的数量:
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卿大夫二套,士一套。
这说明了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目的:
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定义:
礼乐制度就是贵族政治和生活的准则。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实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作用: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2、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体制——最高统治(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3、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4、政治制度前后继承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名家评史
【观点】师服曰: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今晋,甸侯也,而建国。
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战国]左丘明《左传》
【解读】《左传》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追述晋昭侯因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而导致的一场内乱。
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时,师服因预感到晋国会发生祸乱而说的一段话,道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政治目的:
通过建立等级森严的血缘宗法和分封关系,从而达到使“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的目的。
师服认为晋在西周之初,“本”既寡弱,就不该再分封。
师服的话表明:
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
春秋战国的诸侯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史料应用
材料(周)幽王嬖爱褒姒。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
“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问题:
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你如何看待西周分封制瓦解与西周灭亡之间的关系?
1、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了分封制,分封制逐渐瓦解,动摇了西周的统治。
因此周太史发出了“周亡矣”的感叹。
2、关系:
分封制的瓦解加速了西周的灭亡,但它不是西周灭亡的唯一原因。
史料应用
材料:
(2013·安徽高考节选)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
“……姑侄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
后乃使王出,曰:
“还尔太子!
”
——《新唐书·狄仁杰传》
探究:
史料中导致武则天改变立太子人选想法立场的文化心理因素是什么?
答案:
强调血缘亲疏、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及宗法观念。
体现了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
复习训练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解析: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项。
2.(2014·广东高考)“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解析:
“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像宫室屋宇之形,所以“”可能表示摆在屋中的祖先牌位,A项正确。
商朝时还没有出现皇帝的名称,B项错误。
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祭祀祖先的宗庙不会出现兵器,C项错误。
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才出现,D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A项。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封制瓦解,A项错误;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诸侯控制力不强,B项错误;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说明战国时秦国出现了国君独大和集权统治,C项符合题意;战国时分封制遭到破坏,D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C项。
4.《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B.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解析:
材料中刘邦“以旧礼尊其父”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体现了君权高于父子血缘关系。
据此可知,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故本题选择A项。
5.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解析:
本题的主题是“宗法制”,根据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可以判断选择B项。
此时仍是奴隶社会,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宗法制的基本精神是血缘关系区别亲疏贵贱,并未提到是否是唯一标准,排除D项,故本题选择B项。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一)春秋诸侯争霸
1、背景:
东周的建立——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原因:
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
②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3、目的:
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二)战国兼并战争
1、背景:
①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
封号,纷纷改称“王”。
②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变法(封建化改革)
2、目的:
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三)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有利于全国统一的实现。
②政治基础:
诸侯兼并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区域性统一,有利于国家向大一统发展。
③群众基础:
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混战后人民渴望统一。
④民族关系:
春秋战国以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主观条件:
⑤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超过其他国家,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⑥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外来人材,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经过:
BC230年—BC221年十年之中,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由近及远)六国,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4、结果:
秦朝的建立
①时间:
BC221年。
②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③都城:
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④意义: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秦汉“大一统”政治时代。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一)背景(原因):
1、政治:
秦朝结束了分裂局面,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原因:
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农民的反抗。
2、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确立——原因: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证生产发展。
3、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集权理论形成——原因:
法家集权思想的影响。
(二)内容:
1、皇帝制度
①皇帝称号的确定
A.来源: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因此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a.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号曰“皇帝”。
天子自称曰“朕”。
b.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的建议,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制:
涉及制度的命令;诏:
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c.“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B.目的:
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
C.意义:
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皇帝权利的规定——至高无上
a.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b.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c.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③皇帝制度的特征:
a.皇位终身与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b.皇权至上(核心)显示了地位不可僭越;
c.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④皇帝制度的本质:
是封建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基础: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制。
②三公及其职权:
A.丞相(百官之首):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
a.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
c.负责监察百官;
C.太尉(虚设):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九卿及其职权:
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
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三)影响:
1、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2、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庭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四)特点:
1、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中央的主要官职都有明确的职责,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2、以皇权为中心
①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②“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都要围绕皇权这一中心来运转;
③“三公”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④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具有“家天下”色彩——“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一)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为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
2、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需要采取新的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3、经过朝廷上激烈的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实行郡县制的建议。
(二)内容
1、行政区划: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2、长官及职权
①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职权:
a.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b.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c.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令或县长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职权:
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官僚机构:
4、产生方式: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三)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建立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后世: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对秦朝:
①积极: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
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
①政治:
建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和推行郡县制
②法律: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③经济:
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
④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⑤建设:
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进行移民实边。
⑥军事:
北击匈奴,南平越族。
2.作用:
①经济:
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和经济交流,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
③文化: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封建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延续。
④民族关系:
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特点
概念总结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指的是皇帝与中央的关系,即一种中央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专制主义是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历史 高考 复习 课件 夏商周 时期 政治制度 秦朝 中央集权 制度 形成